馆上段论文-宋子怡,陈德坡,邱隆伟,乔雨朋,宋璠

馆上段论文-宋子怡,陈德坡,邱隆伟,乔雨朋,宋璠

导读:本文包含了馆上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辫状河,心滩,构型,剩余油

馆上段论文文献综述

宋子怡,陈德坡,邱隆伟,乔雨朋,宋璠[1](2019)在《孤东油田六区馆上段远源砂质辫状河心滩构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孤东油田馆上段54—68小层为辫状河沉积,储层内部结构复杂。该油田面临综合含水率特高、剩余油高度分散、稳产难度大等问题,开展储层层次结构的精细解剖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为此,以心滩内部的精细构型表征为切入点,通过对砂体内部结构单元的解剖,分析孤东油田六区馆上段远源砂质辫状河心滩构型,以明确砂质辫状河储层内部不同级别的构型特征。采用密井网精细对比的方式,实现了对砂质辫状河心滩内部增生体规模的定量表征;确定了心滩宽度、长度及厚度等4级构型单元的参数范围,其中心滩宽度为100~350 m,长度为400~500 m,厚度为4~12 m;明确了心滩长度与宽度呈正相关,宽度与厚度呈近似正相关。确定了落淤层与增生体等3级构型参数分布特征,落淤层在滩头、滩尾及两翼平均倾角分别为0.93°,0.53°和1.47°,长轴方向的心滩内部单一增生体的长度为280~800 m,宽度为165~400 m,估算落淤层长度为250~700 m,宽度为150~350 m。(本文来源于《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期刊2019年02期)

武群虎,高喜龙,杨启浩,李琳艳,刘少斌[2](2019)在《埕岛油田东南部馆上段河道砂体储层预测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埕岛油田东南部馆上段河道砂体储层预测较为困难的问题,在分析储层基本特征和地球物理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均方根振幅属性、分频属性、地层切片、地震波形指示反演以及叁维可视化显示等技术,对馆上段河道砂体储层进行了定性和定量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地震属性对储层的平面展布刻画较为清晰,地震波形指示反演技术使储层的纵横向识别精度同步提高,叁维可视化技术可快速直观地对地震属性和砂体进行合理地质解释。综合预测结果与已钻井具有很高的符合率,克服了单一属性预测所带来的多解性和不确定性,可为油田精细勘探开发提供有效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特种油气藏》期刊2019年01期)

郝守翠[3](2018)在《垦东12块馆上段河流相沉积特征及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岩心观察与分析化验资料基础上,结合录井、测井及古地形等资料,系统探讨垦东12块馆上段砂体的沉积特征与沉积模式。研究表明:垦东12块馆上段岩性以岩屑质长石砂岩为主;粒度概率曲线包括重力流型、混合型(过渡型)、(准)牵引流型3大类;沉积构造以平行层理、波状层理、交错层理为特征,根据沉积特点可建立分汊河、辫状河及曲流河3种沉积模式,为油田的勘探开发部署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官伟,徐怀民,李涵,程磊,马永辉[4](2018)在《孤东七区西馆上段岩相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孤东油田是胜利油区的主力油田之一,馆上段为一套河流相沉积,目前油田已全面进入高含水-特高含水期,本次研究的孤东七区西馆上段河流相储层非均质强,注水注聚后储层特征更复杂,而岩相是控制储层水淹特征变化的重要单元。因此需精细研究该区的岩相类型及不同岩相的储层水淹变化规律,通过河流相控制的岩相特征测井解释模型的建立来揭示高水淹油藏的剩余油分布规律。针对该类问题,主要开展两方面的研究,一是进行岩相精细划分方法及特征研究,二是研究不同岩相的储层特征在水淹前后的变化规律。根据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和分析化验资料,首先依据沉积相级别、微相级别、岩性级别、层理级别四个等级对本区岩相进行划分,分为2大类7小类26种岩相,并研究其岩心和测井曲线特征。其次是确定重点岩相(6类)和储层特征参数(4种),选用渗透率级差、渗透率平均值、孔隙度平均值叁个参数作为分类依据,渗透率级差可以反映水淹后储层物性变化均匀程度,渗透率平均值、孔隙度平均值反映水淹后储层物性变化方向,通过叁个参数将水淹后不同岩相的储层分为四类(表1),发现总体上储层水淹后孔隙度平均值减小,渗透率平均值先减小后相对增大,粒度中值先变小后变大,泥质含量整体上减少。并且孔隙度和渗透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泥质含量和粒度中值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究其原因认为点坝粉粉砂岩岩相、心滩坝粉砂岩岩相、河道粉砂岩岩相这叁类岩相的原状储层粒度较细、泥质较多、孔喉半径较小,由于细粒粘土物质和粘土矿物水化膨胀的堵塞导致早期储层水淹后孔隙度渗透率降低,粒度中值减小,而在水淹中后期由于部分细粒物质被冲走,储层物性相对变好。点坝细砂岩岩相、河道细砂岩岩相的储层粒度较粗、一般具有正韵律特征,水淹早期细粒物质与粘土矿物的水化膨胀作用堵塞喉道和小孔隙、水淹中后期水流冲刷作用带走细粒物质,储层韵律差异导致储层渗透率级差增大,在正韵律下部易形成优势渗流通道。而心滩坝细砂岩岩相的原状储层粒度较粗,物性较好,在水淹后储层整体级差减小,物性基本表现为均匀变化。(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09-14)

乔雨朋,邱隆伟,宋璠,宋子怡[5](2018)在《孤东油田馆上段古河流砂体构型拼接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孤东油田馆上段发育了河流相的沉积储层,主要经历了辫状河-曲流河的沉积演化过程。其中馆上段54-68小层为辫状河沉积,31-53小层为曲流河沉积,在曲流河沉积相中细分出了中弯度曲流河与高弯度曲流河,二者在馆上段末期互相转化。受不同河流相沉积机制的影响,河流相沉积储层构型特征发生了变化。为精细表征不同河流储层的建筑结构特征,为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提供依据,笔者以孤东油田为例探讨不同河型中砂体构型的拼接特征。为精确表征河流相储层构型特征,首先以河道沉积界面进行砂体对比,明确了河道之间的拼接样式,主要发育:拼接式复合河道砂体、孤立式复合河道、孤立式单河道叁种类型。拼接式复合河道主要发育在辫状河或高弯度曲流河中,孤立式复合河道主要是发育在中弯度曲流河,孤立式单河道主要发育在中弯度曲流河中。基于以上对单河道拼接特征的研究,基于取心井测井曲线与岩心的标定,明确了不同微相的测井响应特征,对此,进一步明确微相的纵向上的迭置关系与平面组合样式。综合以上研究,建立了孤东油田馆上段古河流演化构型模式,从该模式中可明确,不同河流背景下,单河道、单砂体的拼接特征。通过对孤东油田馆上段河道砂体拼接特征的研究,基于密井网精细对比与经验公式的约束,可明确砂体之间的连通关系以及隔夹层的展布范围,为高含水后期该油田的稳油控水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09-14)

胡雄[6](2018)在《孤东七区西馆上段测井岩相识别与解释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孤东七区西馆上段储层的非均质性较强,在同一个微相内储层的物性差异很大,且孤东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阶段,随着继续注水,储层非均质性强;水淹导致储层物性差异变大,常规测井资料对储层进行解释的误差大;而且水淹储层流体性质变化大,使得剩余油饱和度解释难度加大。这一系列的问题给生产带来巨大挑战。相同的岩相在沉积环境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储层上体现为具有相似的物性特征,在测井响应上也表现出相似性,因此,可以通过岩相来约束储层的解释与评价。岩相约束是通过把储层物性及测井响应上有相似性的岩相归类并建立解释模型来实现的。目前对孤东七区西馆上段目的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相层次。特高含水阶段,同一微相中的不同位置储层水淹程度差异较大,其水淹差异主要由其内部的非均质性决定。因此,需要对孤东七区西馆上段目的层微相内部的岩相进行进一步划分,即进行岩相的精细解释。本文充分应用孤东七区西馆上段的岩心、测井及动态等资料,分析不同岩相的物性及测井响应特征,建立岩相—测井响应的关系,在测井资料不足的条件下,常规的岩相识别与解释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而通过测井响应的分析与组合,压制非岩相信息、提高岩相信息,重构岩相指示曲线,进行岩相识别,取得较好的效果,能够满足约束储层参数解释建模的精度要求。(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期刊2018-05-01)

吴徐鹏[7](2018)在《孤东七区西馆上段测井曲线时间一致性校正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孤东油田储层经历了四个开发阶段。特定时期的测井曲线只能代表储层该时期的特征,如何利用某个特定时期的测井曲线,根据开发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储层变化特征,总结出不同开发阶段的测井响应,为不同开发阶段的油藏描述及数字模拟建模提供更丰富的测井信息是本文的研究目标。测井曲线特征主要包括曲线代表值与曲线形态两个方面。测井值是对所测地层相关物理参数表征。地层的综合性质体现由曲线形态来表征,包括曲线整体形态与齿化程度两个部分。本文中利用多种数学方法,对曲线进行定量表征,包括代表值与齿化程度等。本文通过孤东七区西19口取心井的岩心数据与测井数据,总结出不同岩相的测井响应特征,对水淹前后不同岩相的物性、含油性以及渗透性进行总结,将储层分为叁类岩石物理相,并对不同时期的测井响应特征进行总结;运用数据挖掘算法识别出不同时期的测井曲线,完成不同时期的测井曲线特征表征,并进行不同时期曲线的转换。(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期刊2018-05-01)

张知与[8](2018)在《孤东七区西馆上段水淹层测井精细解释与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孤东七区西馆上段砂岩经过多年的勘探开发已进入特高含水期,其油、水运动和剩余油分布十分复杂。原有解释模型以及测井储层参数的精度已经不能满足油田开发的要求,对后续生产跟进和进一步研究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困难,同时也是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的不利因素。针对孤东七区西馆上段水淹储层评价现状及出现的问题,分析了孤东七区西馆上段基于岩相的水淹规律及特征,对孤东七区西馆上段砂岩水淹层进行了测井精细评价。首先明确孤东七区西馆上段砂岩储层是以细砂岩、粉砂岩为主的高孔高渗疏松砂岩储层,通过统计分析总结得出原状储层和不同级别的水淹储层的物理性质、孔隙结构、含油性等岩心参数的变化特征;结合岩心资料和测井资料,识别了研究区目的储层的水淹程度,建立了不同岩性的水淹层定性识别图版及标准,该方法基于研究区常规测井组合特征值;然后利用基于性的常规测井解释方法和BP神经网络测井解释方法,完成了包括孔渗、含水饱和度、束缚水饱和度等在内的水淹层解释参数模型建立及参数解释。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测井资料及生产资料进行了测井综合解释评价,完善孤东七区西馆上段砂岩水淹层测井解释及评价方法,取得了较好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期刊2018-05-01)

马永达,盖峰,张伟涛,牟仁成,吴永红[9](2018)在《桩106块馆上段曲流河单砂体构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桩106块位于老河口油田的埕东凸起北部缓坡带上,整体地势较为平缓。前人研究成果表明,老河口油田馆陶组上段为陆相沉积,主要发育辫状河及曲流河等河流相沉积。根据研究区岩性、沉积构造、粒度及测井相等相标志资料,判断出研究区目的层段主要发育曲流河相;在前人地层精细划分和对比的基础上,以现代曲流河沉积模式为指导,以砂岩厚度等值线图为依托,测井相控制,地震资料约束,结合末期河道地震响应,完成曲流河砂体的精细刻画,在现有认识基础上,与动态资料充分结合,不断修正上述认识,最终构建曲流河砂体平面展布形态及剖面配置关系,识别曲流河单体主要构型要素为河道和末期河道,建立曲流河的末期河道组合模式。曲流河河道呈"串珠状"分布,为被末期河道分割的相互独立的砂体单元,末期河道的存在既细化了储层认识,又解决了油水矛盾。(本文来源于《中外能源》期刊2018年04期)

马永辉,程磊[10](2017)在《孤东七区西馆上段测井岩相定性识别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国内一些主力油田相继进入了开发中后期,孤东油田七区西馆上段自1986年6月投入开发至今,大的构造和以前相比基本没有变化,断裂系统也基本没有改变,仅由于新井增加和老井断点修正而对部分断层进行了局部修改。所以,通过对七区西馆上段的区域沉积背景、岩性特征、沉积层序与沉积构造的分析研究,结合重点取心井的单井相综合分析,从测井的角度出发,针对工区的沉积特征,对研究工区重新进行沉积相定性识别研究。在获得的测井数据中,建立数据库,进行测井资料的预处理,完成了现有取心井岩心深度归位;选取并确定了标准层,对工区测井曲线进行了标准化,以减小仪器和井眼环境带来的误差影响。然后,在取心井中用一系列测井曲线或参数划分若干种测井相,将测井相与岩心分析"沉积相"进行相关对比,将测井相赋予沉积相含义,最后在非取心井中用测井资料进行沉积相分析。综上,分别建立了曲流河沉积相模式和辫状河沉积相模式,并相应地划分出了沉积微相。(本文来源于《2017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IFEDC 2017)论文集》期刊2017-09-21)

馆上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埕岛油田东南部馆上段河道砂体储层预测较为困难的问题,在分析储层基本特征和地球物理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均方根振幅属性、分频属性、地层切片、地震波形指示反演以及叁维可视化显示等技术,对馆上段河道砂体储层进行了定性和定量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地震属性对储层的平面展布刻画较为清晰,地震波形指示反演技术使储层的纵横向识别精度同步提高,叁维可视化技术可快速直观地对地震属性和砂体进行合理地质解释。综合预测结果与已钻井具有很高的符合率,克服了单一属性预测所带来的多解性和不确定性,可为油田精细勘探开发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馆上段论文参考文献

[1].宋子怡,陈德坡,邱隆伟,乔雨朋,宋璠.孤东油田六区馆上段远源砂质辫状河心滩构型分析[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9

[2].武群虎,高喜龙,杨启浩,李琳艳,刘少斌.埕岛油田东南部馆上段河道砂体储层预测技术[J].特种油气藏.2019

[3].郝守翠.垦东12块馆上段河流相沉积特征及模式[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8

[4].官伟,徐怀民,李涵,程磊,马永辉.孤东七区西馆上段岩相特征研究[C].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5].乔雨朋,邱隆伟,宋璠,宋子怡.孤东油田馆上段古河流砂体构型拼接特征分析[C].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6].胡雄.孤东七区西馆上段测井岩相识别与解释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

[7].吴徐鹏.孤东七区西馆上段测井曲线时间一致性校正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

[8].张知与.孤东七区西馆上段水淹层测井精细解释与评价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

[9].马永达,盖峰,张伟涛,牟仁成,吴永红.桩106块馆上段曲流河单砂体构型研究[J].中外能源.2018

[10].马永辉,程磊.孤东七区西馆上段测井岩相定性识别研究[C].2017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IFEDC2017)论文集.2017

标签:;  ;  ;  ;  

馆上段论文-宋子怡,陈德坡,邱隆伟,乔雨朋,宋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