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要素贸易条件论文-杜晓蓉

单要素贸易条件论文-杜晓蓉

导读:本文包含了单要素贸易条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单要素贸易条件,全要素生产率,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回归分析

单要素贸易条件论文文献综述

杜晓蓉[1](2013)在《单要素贸易条件对亚洲新兴经济体出口导向型增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全要素生产率计算的单要素贸易条件,是一类综合衡量技术进步、出口价格相对变动的贸易条件指数。在经济增长模型中,不仅包括了劳动力和资本这两种传统要素,还将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单要素贸易条件和出口考虑进来,以考察亚洲新兴经济体单要素贸易条件与出口导向型增长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单要素贸易条件没有导致亚洲新兴经济体陷入"贫困化增长",相反推动了大部分亚洲新兴经济体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单要素贸易条件没有对这些经济体GDP增长产生较大的破坏作用。(本文来源于《江西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胡靖,郭玉琴[2](2009)在《质疑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假说——基于要素贸易条件的考证》一文中研究指出仅仅根据商品贸易条件指数下降而得出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结论,是缺乏有效根据的,甚至可能会产生有害的影响。因为贸易条件究竟是在改善还是在恶化,直接关系到如何评价近年我国的贸易发展模式以及未来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本文通过测算20年的单、双要素贸易条件指数和劳动效益贸易条件指数,对我国贸易条件的变动给予了整体判断与分析。(本文来源于《经济管理》期刊2009年10期)

王晓婷[3](2009)在《中国要素贸易条件变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要素贸易条件用以衡量两国相互贸易品的相对要素生产率的情况,其变动状况可以表明一国贸易发展质的变化。文章以中美工业行业为例,对我国要素贸易条件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贸易是健康发展的。(本文来源于《经济论坛》期刊2009年19期)

胡靖,陈飞翔,聂钊[4](2008)在《中国要素贸易条件变动考证:1985—2004》一文中研究指出仅仅根据近年来商品贸易条件指数下降而得出中国贸易条件恶化的结论,是缺乏有效根据的,甚至可能会产生有害的影响。因为贸易条件究竟是在改善还是在恶化,直接关系到如何评价近年中国的贸易发展模式以及未来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从实证角度对中国要素贸易条件的变动趋势进行分析,可以为关于中国贸易条件的讨论提供一种新的视角。(本文来源于《财贸研究》期刊2008年06期)

陈徐姗[5](2008)在《我国劳动效益要素贸易条件的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否发生“贫困化增长”这一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贸易条件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与“贫困化增长”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对它的考查是衡量我国贸易利益获得的重要途径。通过本文的分析表明,传统的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以及要素贸易条件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加入工资水平这一变量后,有效地将劳动要素的成本这个关键因素纳入考查模型,对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经济地位形势以及和贸易伙伴国之间地位变动起到了更为科学的代表意义。实证结果显示:不同于价格贸易条件的持续恶化,收入贸易条件与传统单要素贸易条件的不断改善,我国劳动效益单要素贸易条件有一定的改善,但是波动较大。工资水平的变动速度对指数的影响较大。劳动效益双要素贸易条件的结果表明:我国与美国,德国和日本的双边贸易还存在一定的比较优势,但是与韩国的贸易在大多数年份都处于劣势地位,该国是我国主要的贸易竞争对手。学术界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因素研究较少,但是通过研究相关的影响因素对我国外贸战略的制定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本文在对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影响我国劳动效益单要素贸易条件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根据SPSS提供的自后淘汰法,并修正了模型的共线性和序列相关问题,对叁个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FDI对指数有正面的影响,但是作用不显着;劳动生产率与工资水平分别起到了正面和负面的影响,作用较为明显。根据实证结果和我国的具体国情,作者提出了改善我国劳动效益单要素贸易条件的政策建议,包括提高FDI的利用效率,客观正确地看待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这一现状等,使我国走上自主创新的强国之路。(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8-03-01)

聂钊[6](2006)在《中国要素贸易条件变动趋势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贸易条件是衡量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相对于进口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一国在对外贸易中所获利益的变动。要素贸易条件衡量的是要素投入的产出效率,消耗国内一定量资源能换回的贸易利益。它对于发展中国家显得尤为重要。此外,为了准确衡量发展中国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需要结合劳动报酬率建立新的评价指标——劳动效益要素贸易条件。因此,本文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实践,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计算并分析了我国传统要素贸易条件、劳动效益要素贸易条件的变动趋势。并在此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贸易模式的转型战略和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本文首先阐述了两类要素贸易条件的相关概念,综述了关于贸易条件的代表型理论和实证研究,并简述了我国近年来对外贸易的发展和贸易条件的变化。 然后,本文探讨了如何提出准确衡量我国要素贸易条件的计算方法,并就出口部门劳动生产率、劳动效益系数和两类要素贸易条件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说明。 接下来,文章对我国1985—2004年间两类要素贸易条件进行了尽可能准确的测算,并基于结果对两类要素贸易条件的变动趋势及原因作了详细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分析表明,在考察期间商品贸易条件下降近20%的不利情况下,我国两类单要素贸易条件均呈大幅上升趋势,表明此期间我国劳动生产率及劳动效益有了大幅提高。同时,两类双要素贸易条件相对发达国家只是在波动中小有改善,相对某些新兴工业国甚至呈整体下降趋势,表明我国我国劳动生产率及劳动效益的提高幅度相对主要工业国家而言并不大。新兴工业国家,尤其是韩国,已经成为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最强劲的竞争对手。 最后,本文在分析了影响要素贸易条件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实国情,提出了改善两类要素贸易条件的政策建议。然后,本文提出了以“科技兴贸”战略促进我国贸易模式的成功转型,并就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本文来源于《同济大学》期刊2006-12-01)

张烨[7](2004)在《我国制造业的要素贸易条件变化与比较优势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双要素贸易条件是反映发展中国家贸易利益的重要指标,但双要素贸易条件仅反映要素生产率的差异,没有考虑要素成本的差异,不能全面反映一国的贸易利益。本文通过建立劳动效益系数和新要素贸易条件评价公式,对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进行分析,以求准确反映我国制造业出口产品的实际竞争力,为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04年01期)

张烨[8](2004)在《我国制造业的要素贸易条件变化与比较优势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双要素贸易条件是反映发展中国家贸易利益的重要指标,但双要素贸易条件仅反映要素生产率的差异,没有考虑要素成本的差异,不能全面反映一国的贸易利益。本文通过建立劳动效益系数和新要素贸易条件评价公式,对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进行分析,以求准确反映我国制造业出口产品的实际竞争力,为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04年01期)

张幼文[9](1992)在《后进国家要素贸易条件的恶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价格贸易条件与要素贸易条件最常用的贸易条件定义是一国出口商品与进口商品的价格指数之比。出口与进口价格指数分别为每一商品价格指数的加权平均数,即:P_r=∑x_ip_i,P_m=∑m_ip_i,其中x_i和m_i分别为第i种商品在出口总值和进口总值中的比重,P_i为第i种商品的报告期价格对基期价格的比率。则贸易条件为:(本文来源于《学术月刊》期刊1992年10期)

单要素贸易条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仅仅根据商品贸易条件指数下降而得出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结论,是缺乏有效根据的,甚至可能会产生有害的影响。因为贸易条件究竟是在改善还是在恶化,直接关系到如何评价近年我国的贸易发展模式以及未来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本文通过测算20年的单、双要素贸易条件指数和劳动效益贸易条件指数,对我国贸易条件的变动给予了整体判断与分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单要素贸易条件论文参考文献

[1].杜晓蓉.单要素贸易条件对亚洲新兴经济体出口导向型增长的影响[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

[2].胡靖,郭玉琴.质疑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假说——基于要素贸易条件的考证[J].经济管理.2009

[3].王晓婷.中国要素贸易条件变动分析[J].经济论坛.2009

[4].胡靖,陈飞翔,聂钊.中国要素贸易条件变动考证:1985—2004[J].财贸研究.2008

[5].陈徐姗.我国劳动效益要素贸易条件的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大学.2008

[6].聂钊.中国要素贸易条件变动趋势分析[D].同济大学.2006

[7].张烨.我国制造业的要素贸易条件变化与比较优势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

[8].张烨.我国制造业的要素贸易条件变化与比较优势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

[9].张幼文.后进国家要素贸易条件的恶化[J].学术月刊.1992

标签:;  ;  ;  ;  

单要素贸易条件论文-杜晓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