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职业压力心理干预措施与对策

护士职业压力心理干预措施与对策

黄静波孙晶晶通讯作者张艳艳王华军

(南京军区总院烧伤整形科江苏南京210002)

【摘要】职业压力或称工作压力,是职业要求与个体不平衡知觉所引起的从业人员的身心压力状态。它会导致工作疲惫感,表现为体力、情绪和精神上的疲倦[1]。导致护士的工作压力的产生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护理人员经常面对患者、家属、医生,这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及特殊的职业环境都能导致护士的压力增大。有研究表明,护理工作因其工作负担重、收入相对较低、同时作为一种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特殊职业等因素已经成为众多行业中压力最大的行业之一[2]。长期的高强度工作压力将影响护理质量,从而影响患者的健康及护理人员自身的身心健康。因此,了解护士的职业压力及防范措施,对护理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护理人员;职业压力;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19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3)05-0030-01

1职业压力的来源

11生理性的压力:护理工作琐碎、平凡、繁重,需要护士无条件的全身心投入。同时,目前医院护士治疗多、编制少、危重病多、抢救多、工作压力大,护士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下工作,极易导致护士身心疲惫。“三班制”工作方式对睡眠、心血管、胃肠道的健康均有影响,扰乱了护士身体的生物钟节律,这些原因都会造成护士心力、体力同时过度透支。

12心理性的压力护士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不仅要面对各种病人病痛折磨,又要面对各种各样病人和家属交往的考验,极易导致身体疲惫和心理负荷的加重;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多、同时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护士不断更新知识,否则将面临被淘汰的危机,这也给护士造成智能上的压力。

13社会性的压力:在中国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常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尊重,由于过分强调医师工作的高技术含量及高风险性,使护士的劳动成果往往被当作医生劳动成果的附属品而被弱化;新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的实施,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如履薄冰,产生工作应激等。

2干预措施

21自我调节

211首先改变对心理压力的认知评价,认知评价不同,同样的压力产生的反应却不同,面对职业压力时采取积极行动,可缓解情绪的疲倦感和工作的冷漠感,也可增加护理人员的个人成就感,欣赏自己的工作,保持愉悦的心情,用积极的情绪感染和影响病人,由此得到理智上的愉悦。

212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合理安排饮食、合理安排休息,以健康的体魄对抗压力。

213学会应对压力的心理防卫技巧:如微笑、歌唱、瑜伽、倾诉或者适当时的放声大哭。

214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护理水平:随着医学发展的不断进步,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我们在完成工作的同时不断地学习掌握新技术、新理念。同时学习护理美学、伦理学、法学并积极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在工作上得到患者、同事的肯定同时也增加我们的自信心和个人成就感。

215保持相对心理平衡:面对薪水低、看不到晋升、进修等机会时,要保持相对的心理平衡,可以运用心理暗示的方法,比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知足常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等心理暗示来寻求心理平衡,但更要懂得机会始终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道理。

22合理调控

221护理管理者合理调整各科室人员配置:对于危重患者多,工作量重的科室,应给适当增加这些科室的护士人数,减轻其工作负担;同时改善工作环境,缓解工作压力。

222提高护理管理者自身的管理艺术,做到以人为本、用人所长、容人所短、及时正确处理工作中的人际冲突努力营造团结合作的工作氛围[3]。

223加强护士业务技能培训,介绍医院及学科新进展,鼓励护士参加继续教育,并给予适当支持与奖励。

224健全护理管理制度:对护士的工作予以肯定,合理提高护士待遇,增加护士的自身满足感。

225积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护理工作的意义,让社会更多地了解护理和尊重护士。

23人性化关怀

231订阅有关保持心理健康与卫生的期刊、杂志等。

232定期开设有关压力管理的课程,及时了解护士的心理状态。

233定期举办文娱活动,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参考文献

[1]李小妹.护理学导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华小芬.美国护士职业压力与护士短缺危机的最新研究[J].护理与健康,2003,3(2):133-135

[3]李柳茵.浅谈护士职业压力与健康维护[J].医学伦理与实践,2009,22(6):741-743

标签:;  ;  ;  

护士职业压力心理干预措施与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