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量级试验论文-石然

肥料量级试验论文-石然

导读:本文包含了肥料量级试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花生,氮,磷,钾

肥料量级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石然[1](2010)在《花生氮磷钾肥料量级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氮、磷、钾肥料量级田间试验,可以掌握各个施肥单元不同作物优化施肥数量,基、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通过花生氮磷钾肥料量级多块地试验,试验结果以及大体规律在中等肥力表明花生产量高低与氮、磷、钾肥料搭配有直接关系,以667m2施纯氮10.00kg、五氧化二磷6.00kg、氧化钾8.00kg配合施用有机肥400.00kg的处理的667m2产量表现较好。(本文来源于《北京农业》期刊2010年S1期)

臧春龙,赵广如,吴万军[2](2010)在《北京市通州区西蓝花氮磷钾肥料量级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2009年在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双埠头村和平疃村2个地块进行了日光温室和露地西蓝花氮磷钾肥料量级田间试验。获得了一批有价值的试验数据,摸索出了相关高产高效施肥规律,其中双埠头温室试验点氮肥肥料效应函数y=-0.1528x2+9.8394x+1147.7,R2=0.9649,最高施肥量x=32.20kg/667m2,最佳施肥量x=29.00kg/667m2;平疃露地试验点氮肥肥料效应函数方程式为y=-0.3093x2+16.3440x+1544.2,R2=0.9428,最高施肥量x=26.42kg/667m2,最佳施肥量x=23.80kg/667m2。总结得出通州区种植西蓝花667m2施用有机肥500.00kg,配合纯氮20.00kg、五氧化二磷8.00kg、氧化钾13.00kg最为科学的初步试验结果,而当地西蓝花生产施肥结构与试验结果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施肥不足和过量施肥现象仍存在普遍,亟待调整。(本文来源于《北京农业》期刊2010年S1期)

赵广如,臧春龙,于金秀[3](2010)在《北京市通州区芹菜氮磷钾肥料量级试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09年,北京市通州区东黄垡和通州区农业科技成果展示基地进行了芹菜氮磷钾肥料量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东黄垡试验点氮肥效应函数y=-4.2305x2+139.880x+4562.2,R2=0.9519,最高施肥量x=16.53kg/667m2,最佳施肥量x=16.22kg/667m2;通州区农业科技成果展示基地试验氮肥效应函数y=-1.1309x2+57.614x+2313.1,R2=0.9731,最高施肥量x=25.50kg/667m2,最佳施肥量x=24.60kg/667m2;施用有机肥400kg/667m2的条件下,N21P6K8的产量及效益最好。(本文来源于《北京农业》期刊2010年S1期)

闫立琴,王崇旺,石春梅[4](2010)在《甘薯遗字138肥料量级试验初报》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掌握甘薯遗字138最佳施肥量,设置不同施肥处理进行小区试验。通过对甘薯产量调查及效益情况分析得出:不同施肥处理中,处理N2P0K2配合施用有机肥效果较好,比对照常规施肥增产608kg/亩,增效895.66元/亩。(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技推广》期刊2010年05期)

门文革,董金秋[5](2010)在《马铃薯不同比例与不同量级肥料效果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马铃薯不同比例与不同量级肥料效果试验表明,同一量级(除最低施肥量外)均以氮∶磷∶钾为1.5∶1.0∶2.5产量最高、投入成本最低;同一比例随施肥量的增加产量提高,其中以氮∶磷∶钾为1.5∶1.0∶2.5、总施肥量为450kg/hm2组合效益最佳。(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0年09期)

曹宁,谢佳贵,张玉斌,闫飞,杨振明[6](2009)在《应用“肥料量级”试验建立吉林省春玉米磷肥施用指标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肥料量级"试验结果建立吉林省适宜春玉米生产体系的磷肥施肥技术指标体系。以相对产量75%,90%和95%为标准,=将吉林省土壤有效磷划分为低、中、高和极高4级;并用一元二次加平台模型对不同土壤养分分级范围内施肥量与产量关系进行模拟,计算最佳磷肥用量。结果表明:当吉林省土壤有效磷含量处于低等级(Olsen-P<5mg/kg)时,磷肥(P2O5)用量应为83kg/hm2;中等级(Olsen-P5~21mg/kg)时,磷肥用量为60kg/hm2;高等级(Olsen-P21~34mg/kg)时,磷肥用量为45kg/hm2;当土壤有效磷高于34mg/kg时,短期内无需磷肥施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09年18期)

王岑[7](2009)在《基于肥料量级试验的施肥推荐指标体系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近二十年来肥料的大量施用,我国大部分地区农田土壤肥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由于缺少对大量田间试验结果的总结积累,我国目前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仍沿用第二次土壤普查时建立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多数地区原有的技术指标体系可能已不能适应当前生产的需求,因此,本研究通过对吉林省8个典型生态区肥料量级试验结果的研究,建立吉林省当前土壤磷、钾肥力分级指标及相应的推荐施肥量,为春玉米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提供关键技术参数。本研究按照春玉米相对产量低于75%、75%至90%之间、90%至95%之间及大于95%,将吉林省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划分为低、中、高和极高4级,并肥料效应函数模型对不同土壤养分分级范围内施肥量与产量关系进行模拟,计算最佳肥料用量。结果表明,当吉林省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处于低等级(Olsen-P<5 mg/kg,NH4OAc-K<8 mg/kg)时,磷、钾肥(P2O5, K2O)的推荐用量为83 kg/ha,75 kg/ha;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处于中等级(Olsen-P 5-21mg/kg,NH4Ac-K 8-71mg/kg)时,磷、钾肥的推荐用量为P2O5 60 kg/ha,K2O 60 kg/ha;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处于高等级(Olsen-P 21-34mg/kg,NH4Ac-K 71-150mg/kg)时的推荐施肥量为P2O5 45 kg/ha,K2O 45 kg/ha;土壤有效磷、速效钾为极高等级(Olsen-P>34mg/kg, NH4Ac-K>150mg/kg)时不施磷钾肥。(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9-06-01)

肥料量级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09年在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双埠头村和平疃村2个地块进行了日光温室和露地西蓝花氮磷钾肥料量级田间试验。获得了一批有价值的试验数据,摸索出了相关高产高效施肥规律,其中双埠头温室试验点氮肥肥料效应函数y=-0.1528x2+9.8394x+1147.7,R2=0.9649,最高施肥量x=32.20kg/667m2,最佳施肥量x=29.00kg/667m2;平疃露地试验点氮肥肥料效应函数方程式为y=-0.3093x2+16.3440x+1544.2,R2=0.9428,最高施肥量x=26.42kg/667m2,最佳施肥量x=23.80kg/667m2。总结得出通州区种植西蓝花667m2施用有机肥500.00kg,配合纯氮20.00kg、五氧化二磷8.00kg、氧化钾13.00kg最为科学的初步试验结果,而当地西蓝花生产施肥结构与试验结果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施肥不足和过量施肥现象仍存在普遍,亟待调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肥料量级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1].石然.花生氮磷钾肥料量级试验[J].北京农业.2010

[2].臧春龙,赵广如,吴万军.北京市通州区西蓝花氮磷钾肥料量级试验[J].北京农业.2010

[3].赵广如,臧春龙,于金秀.北京市通州区芹菜氮磷钾肥料量级试验分析[J].北京农业.2010

[4].闫立琴,王崇旺,石春梅.甘薯遗字138肥料量级试验初报[J].中国农技推广.2010

[5].门文革,董金秋.马铃薯不同比例与不同量级肥料效果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0

[6].曹宁,谢佳贵,张玉斌,闫飞,杨振明.应用“肥料量级”试验建立吉林省春玉米磷肥施用指标体系[J].中国农学通报.2009

[7].王岑.基于肥料量级试验的施肥推荐指标体系建立[D].吉林大学.2009

标签:;  ;  ;  ;  

肥料量级试验论文-石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