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变电运检一体化”工作探讨

推进“变电运检一体化”工作探讨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凤阳县供电公司滁州凤阳县2331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用电量的增加,对电力的供电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为电力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一但电力出现问题,那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各个电力公司都在大力支持电力检修方面的发展,保证电力工程的质量。随着这个方面的发展,“变电运检一体化”的措施开始在电力行业普及,本文将从“变电运检一体化”的特点入手,浅谈如果推进“变电运检一体化”工作的措施。

关键词:变电运检一体化;特点;措施

引言

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变电运维工作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电力能源的输送,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人们的正常使用。新时期,传统的变电运检方法已无法适应当前的实际需要,电力企业加大了科技的投入力度,不断对其进行优化升级,为了确保整个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变电运检一体化显然成为一个新的突破点,针对该项工作加大研究力度,不断对其进行尝试,针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优化处理,推动电网系统安全高效运行,保证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正常用电,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1变电运检一体化的意义

传统的变电检修工作是将运维和检修分离开进行的,很多时候会因工作人员沟通不足,或者工作分配不合理,致使工作效率低下,故障排除不明,设备或电路时常出现问题而不自知,这样不仅会影响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影响人们的正常用电,有时还会埋下安全隐患,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其危害是难以预计的。众所周知,电力系统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造成人员伤亡,产生难以预计的经济损失。所以,必须对其进行改进,变电运检一体化显然为其指明了方向。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人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该运行模式的优势,有效的优化内部资源配置,最大程度的利用变电站的人力资源,同时也能培养复合型人才,像变电运检一体化工作模式需要工作人员具备运维和检查两项工作技能,拓展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便于员工在工作时切实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此外,便电站也注重引进科技设备,加大了科技投入力度,逐步向无人值班模式靠拢,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2“变电运检一体化”的特点

2.1安全性

电力行业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危险性,那维修人员的安全就没有得到完全有效的保护。“变电运检一体化”工作的实施,对维修人员和电力工程质量都有了一定的保障。由于“变电运检一体化”工作的实施,规范了工作人员工作时的行为规范,同时也培养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将各个规范后的环节有机结合,提高工作人员在工作时的安全系数和电力工程的质量。不过在规范工作制度的同时,还的加入时间制度,需要工作人员有足够的精力来有质量的完成工作,避免危险的发生。

2.2统筹性

统筹性是指供电公司以国家电网为指导中心,按照地区具体供电的需求情况,设计变电运检组合式的调配模式,既减小了供电企业的物资消耗量,也降低了电力公司对地区用电管理的难度。变电运检是电力业长期实践积累的一套方案,主张将运行、检修等工作综合为一体,制定统筹性的变电管理方案。

2.3技术性

每一项有效措施的实施,都是需要有技术的支持。这种技术不仅能够对电力的运输有促进作用,而且还的支持电力工程维修的能力。只有这两种能力能够有机的结合,可以相互协调统一,才能使“变电运检一体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如果“变电运检一体化”工作没有足够的现代化技术的支持,只能是作为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口号,没有施展的能力,也不能创造任何有效的成果。

3推进“变电运检一体化”工作的措施

3.1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

完善的制度可以为工作人员提供工作的依据。这样在工作时,才会同时保证公司以及员工的利益,使工作效率提高,保证完成工作的质量,电力行业也是如此,所以为了更好的推进“变电运检一体化”工作的开展,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是义不容辞的。

3.2统筹全局,分布实施

我国目前的变电运检一体化开展的时间并不长,所以在工作中还存在不足。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们在制定电力工作时,应该从全局出发,并且保证每一个工作环节的完成质量。我国关于电力的公司数量庞大,这就造成了公司的质量是参差不齐的,为了更好的完成变电运检工作,我们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工作制定,要将工作的每个环节都要落实到人,责任到人,并且为了更好的实施,还需要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保证电力工程的使用质量和顺利开展。

3.3逐步进行,步步推进

要分别对不同地区的电力情况进行了解,所以开展“变电运检一体化”工作时要逐步的在一个范围内开展,这样可以实验这种模式是否适应当地的实际情况,并且将损失降到了最低值。“变电运检一体化”工作的开展要建立在用电安全的基础之上,制定严格的工作制度,加强电力工作的基础设施,这样的条件下进行试验,结果是有效的,才可以在当地开始推广实施,降低电力工程可能出现的风险,提高了电力公司的工作效率。

3.4坚持全程培训,以提升综合素质为目标

一是通过专业和班组层面的学习、会议,印发资料等多种形式宣贯,强化对运维一体化的认识,使运维人员透彻领悟其内涵,用思想指导行动,实现“知行合一”。二是从变电检修班抽调一次、二次专业检修人员作为老师,变电操作队队员为学生,进行一对一培训,采用为期一年的导师带徒、手把手培训、专业讲课、现场实训、自学、互学等方式,提高运维人员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三是组建变电运维一体化实施队伍,从各变电操作队抽调5名操作队队员全程参与新建35kV花石变电站的建设和变电运检班的日常检修工作。四是举办为期一周的变电运维一体化培训班。由变电检修班一次、二次及试验班组长进行授课。并安排变电运维一体化培训人员到35kV银湾、花石变电站进行现场学习。五是积极选送变电运维人员参与省公司举办的10kV开关柜故障处理培训班和闸刀故障处理培训班学习。

3.5重视安全与协调工作

在变电设备运检一体化工作中,必须要始终遵循“安全第一”这一基本原则,确保可以在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工作,建立并健全更加标准与规范的安全管理机制。在运检一体化工作中,必须要明确地规定技术要求、技术监控与现场管理以及运维人员培训等多方面内容。另外,还应当积极开展协调工作,对相关工作予以有效地规范,确保工作人员的运维与检修操作水平不断提高,在安全运行的同时获得理想的效果。与此同时,工作过程中应通过操作带动培训工作的开展,使得工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得以提高,对技能复合型的人才予以全面培养,确保运维工作和检修工作能够实现有机结合。

3.6完善工作模式

我们每天都在改变,不管是经济还是科技,我们的想法也在时时的发生着改变,所以对每一种工作模式的认识也是再不断的改变,使它更加适应工作,所以我们在推进”变电运检一体化“工作时,也要结合各种情况,认真思考,完善这个模式,使它更好的应用到工作中,保障电力工程的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变电运检一体化”的模式在我国推广的时间并不久,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但是这种工作模式对于电力行业的发展是有效果的,所以我们只要我们不断的完善,我们就可以更好的发展电力事业。

参考文献:

[1]李宾.推进“变电运检一体化”工作探讨[J].科技资讯,2016(36):35.

[2]顾伟.县级变电运检一体化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3):159.

[3]李磊.分析变电设备运检(运维、检修)一体化[J].企业技术开发,2013(11):118~119.

标签:;  ;  ;  

推进“变电运检一体化”工作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