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蒙学教材论文-李贺,陈茜子

古代蒙学教材论文-李贺,陈茜子

导读:本文包含了古代蒙学教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蒙学教材,经典,糟粕,德育

古代蒙学教材论文文献综述

李贺,陈茜子[1](2019)在《中国古代蒙学教材中的“糟粕”辨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一轮"国学""诵读"热潮中,很多学校、培训机构、家庭让青少年诵读中国古代经典蒙学教材《叁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增广贤文》。但这四种教材不仅有不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内容,更有不合时宜的"糟粕",本文通过辨别、分析并建议、呼吁:必须舍弃其中一些会对青少年品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的内容。(本文来源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期刊2019年03期)

高一诺[2](2018)在《古代蒙学教材对当代语文教学的启示——以《叁字经》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古代蒙学教材《叁字经》结合了识字教育、知识教育、道德教育和方法教育,体现了机械性与社会化的完美统一。《叁字经》是依据科学的方法,它所秉承的人文思想与社会历史主流相符。尽管其文本以过去时代品牌为标志,但它的文字概念和思想的本质仍然可以为语文教材的革新和编写提供极其丰富的营养和参考。蒙学教材《叁字经》创刊后,不仅对中国古代的教育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包含的教育理念仍然对现代教学和教材编写有深刻的指导价值。(本文来源于《文化学刊》期刊2018年06期)

张丹[3](2018)在《我国古代经典蒙学教材的文化向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蒙养教育在个体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塑造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追溯蒙养教育的根源,可发现我国古代对于蒙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亚于现代教育,并且为此编写了诸多蒙学教材,而许多蒙学教材历经历史的洗礼,其所显现的思想表现力与教育魅力对社会发展及个人成长所造成的影响历久弥新、经久不衰,已毋庸置疑地成为教育史册不可比拟的经典教材。文化作为社会发展中物质与意识的修养形态,它根植于民族传统的智慧积淀,其内在精神纵横交错的庞杂性同时又含括着时代的反思性,进而在实践与时间的打磨中凸显了整个时代发展的普遍意志。基于文化向度的视阈对我国古代经典蒙学教材进行研究,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粹进行深度挖掘与解析的重要路径,同时又是对传统经典与时俱进地赋予其时代内涵以便更好的尊崇与弘扬的重要方式。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对我国古代蒙学教材文化向度研究的相关理论与经验基础之上,以《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为经典蒙学教材的发展指向;以文化向度为立足点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思想文化叁个方面来研析我国古代经典蒙学教材所富含的浓厚人文气息与民族气性的现代教育价值;以文献法和史料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试图以《叁字经》和《龙文鞭影》所彰显的教育启示为解读我国蒙学教材所蕴含的教育思想的突破口。以期在弘扬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需求中,对我国古代经典蒙学教材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与教育主导思想理性解析与把控的基石上,在教育领域中构建其现代教育价值,从而更好地发挥经典蒙学教材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中开蒙启智、滋养心性、陶冶情操的积极功效。(本文来源于《延安大学》期刊2018-06-01)

赵爱荣[4](2018)在《从《山西杂字》看我国古代蒙学教材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山西杂字》是民间百姓编写的识字启蒙读本,属正规教育之外的业余教育范畴。因为编写立足于山西民众日常识字应用,所编内容具有针对性、通俗性、实用性、地方性的特点,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学习方式灵活且有较高效率。《山西杂字》对现在的教育理念、机制以及内容、方法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对当下语文教材编写与教学更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山西杂字》入手,分析其内容与方式所体现的文化传承意义与教育价值,进而探讨其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示。(本文来源于《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孙孟然,王忻[5](2017)在《清末民初小学国文教材对古代蒙学教材的新变》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古代蒙学教材的历史概况我国古代的小学语文教育与蒙学教育、经学教育、六艺教育融为一体,所以古代的语文教材通常呈现为蒙学教材、经学教材、文选教材、诗选教材或作文教材等形式,且并未设立独立的语文课程。直到晚清时期,语文独立设科后,新式教科书才应运而生。自古以来,我国就很重视蒙学教育,将这种对儿童的教育叫作"蒙养"。教育,即将儿童集中于蒙馆中以学习识字为蒙养的主要任务,然后再转入阅读与写作的学(本文来源于《语文建设》期刊2017年22期)

李欣星,冯建民[6](2017)在《浅析古代蒙学教材中的德育元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的中国教育掀起一场诵读经典的热潮。大多幼儿园和小学都会选用一些古代的蒙学教材学习。蒙学教材作为古代儿童小学阶段的识字读物,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对古代蒙学教材的德育内容、德育方法进行分析,总结提炼其德育元素,对于加强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德育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价值。(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7年18期)

吴倩[7](2017)在《古代蒙学教材“叁、百、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蒙学”是对古代蒙童启蒙教育的泛称。传播蒙学知识的载体,即为蒙学教材。《易经》中说:“蒙以养正,圣功也。”古代社会极其重视蒙学。古代语文教育的长河中,蒙学极其发达,产生了大量优秀的蒙学教材。这些蒙学教材曾经对蒙童获取知识和培养美好的德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曾几经沉浮,退出语文教育的主流舞台。时至今日,随着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借鉴,蒙学经典教材再次受到关注,回归大众视野,逐渐成为传承文化、传递文明的载体,被作为经典诵读教材,引进校园,走进课堂。笔者关于“古代蒙学教材‘叁、百、千’研究”,主要基于对历史上流传久远、影响深刻的蒙学经典教材《叁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的研究,笔者分别从编写背景、编写作者、编写内容、伦理思想、语言形式和流行使用六个方面,详细分析“叁、百、千”的编写及使用,深入探究其编写的合理之处与不足之处,以对其形成全面客观的正确认识。基于“叁、百、千”作为教材的优劣,笔者以古鉴今,分别从启示、借鉴和对“叁、百、千”的局限性不能忽视的叁个方面积极思考,探究“叁、百、千”对当今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启示和借鉴,启迪当今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更加符合国情、学情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促进古今语文教育源远流长、积厚流光。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部分,简明扼要地叙述问题的提出、研究的意义、研究综述、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本论文的创新性及不足。第二部分:古代蒙学及蒙学教材,首先阐释“蒙”、“蒙学”和“蒙学教材”的概念,其次简单介绍蒙学及蒙学教材的发展概况,罗列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性蒙学教材,最后介绍蒙学经典教材“叁、百、千”。第叁部分:“叁、百、千”的编写及使用,笔者从编写背景、编写作者、编写内容、伦理思想、语言形式、流行使用六个方面,详细分析“叁、百、千”的编写及使用详情,指出其合理之处与不足之处,对其形成全面客观的认识。第四部分:“叁、百、千”对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启示和借鉴,基于第叁章的详细分析,以古鉴今,笔者深入探究“叁、百、千”对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启示和借鉴。针对“叁、百、千”的局限性,笔者也提出小学语文教材编写时不能忽视的问题。第五部分:结语。(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期刊2017-03-25)

刘雅君[8](2015)在《浅析中国古代蒙学教材的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蒙学教材是中国古代社会专门为儿童编写的启蒙教材,其大都兼备传授知识与道德教育的双重功能,而且在体裁、文字等方面也体现出独特的文化魅力,不仅是古代蒙学教育的载体,也是我们研究古代语文教育非常宝贵的资料。蒙学教材作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基础教育,它的内容不可避免地渗透着一些封建落后的思想,但从教材编写的角度来看,蒙学教材有着许多独具的特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博览》期刊2015年09期)

朱红[9](2015)在《中国古代蒙学教材对现代学前教育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代蒙学教育对于中国古代幼童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蒙学教材是古代实施蒙学教育的主要中介。通过对古代蒙学概念的研究及蒙学教材特点的分析,将会为当代幼童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与启示。(本文来源于《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张翠荣[10](2015)在《古代蒙学教材《叁字经》的影响与教学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蒙学教材《叁字经》从产生之后不但对我国古代教育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远及海外,直到今天,其中所蕴涵的教育理念仍然对我们的教学和教材编写具有借鉴指导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校外教育》期刊2015年04期)

古代蒙学教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古代蒙学教材《叁字经》结合了识字教育、知识教育、道德教育和方法教育,体现了机械性与社会化的完美统一。《叁字经》是依据科学的方法,它所秉承的人文思想与社会历史主流相符。尽管其文本以过去时代品牌为标志,但它的文字概念和思想的本质仍然可以为语文教材的革新和编写提供极其丰富的营养和参考。蒙学教材《叁字经》创刊后,不仅对中国古代的教育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包含的教育理念仍然对现代教学和教材编写有深刻的指导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古代蒙学教材论文参考文献

[1].李贺,陈茜子.中国古代蒙学教材中的“糟粕”辨析[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

[2].高一诺.古代蒙学教材对当代语文教学的启示——以《叁字经》为例[J].文化学刊.2018

[3].张丹.我国古代经典蒙学教材的文化向度研究[D].延安大学.2018

[4].赵爱荣.从《山西杂字》看我国古代蒙学教材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示[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5].孙孟然,王忻.清末民初小学国文教材对古代蒙学教材的新变[J].语文建设.2017

[6].李欣星,冯建民.浅析古代蒙学教材中的德育元素[J].文教资料.2017

[7].吴倩.古代蒙学教材“叁、百、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

[8].刘雅君.浅析中国古代蒙学教材的特点[J].中国民族博览.2015

[9].朱红.中国古代蒙学教材对现代学前教育的启示[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5

[10].张翠荣.古代蒙学教材《叁字经》的影响与教学价值[J].中国校外教育.2015

标签:;  ;  ;  ;  

古代蒙学教材论文-李贺,陈茜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