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燃烧论文-覃勇

稳定燃烧论文-覃勇

导读:本文包含了稳定燃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甲烷燃烧,金属颗粒,钯催化剂,甲烷催化燃烧反应

稳定燃烧论文文献综述

覃勇[1](2019)在《氧化铝包覆层对甲烷燃烧反应钯催化剂活性结构的稳定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甲烷具有高的温室效应,因此天然气应用过程尾气中甲烷的消除是一个迫切和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1。Pd基催化剂广泛应用于催化甲烷燃烧反应,并且表现出显着的结构敏感性~2。实验和理论计算研究结果均表明Pd-Pd Ox界面表现出最高的催化甲烷燃烧活性~(3,4)。但是,在强放热甲烷燃烧反(本文来源于《物理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张翔宇,高波,甘晓松,马亮,周艳青[2](2019)在《飞行过载对固体火箭发动机不稳定燃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某固体发动机飞行试验中出现的压强振荡现象,开展压强振荡特性分析、机理分析及声模态数值仿真,提出该非线性不稳定燃烧故障的两种可能的触发模式。通过建立脉冲激励试验方法及火箭橇过载模拟试验方法对故障发动机开展试验研究,并验证了导弹飞行过载是引起发动机不稳定燃烧的最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宇航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王茹瑶,李军伟,宋岸忱,韩磊,王宁飞[3](2019)在《丁羟四组元复合推进剂燃烧不稳定机理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丁羟四组元复合推进剂,从复合推进剂的微观燃烧角度出发,整理与总结了高能复合推进剂中最常见的四种组分(氧化剂颗粒、粘合剂、金属添加剂、硝胺炸药)的燃烧机理对固体火箭发动机不稳定燃烧影响的研究概况。简述了高氯酸铵(AP)颗粒与粘合剂(HTPB)各自的受热分解过程与燃烧机理,分析了AP与HTPB的相变分解过程对燃烧稳定性的影响;介绍了以铝粉为代表的金属燃料在复合推进剂表面的团聚过程以及在燃烧室中的分布燃烧现象,分析了铝颗粒的微观燃烧状态与燃烧位置对发动机燃烧室中压力振荡的影响,总结了铝颗粒燃烧对固体推进剂燃烧稳定性的影响机理;介绍了高能硝胺组分黑索金(RDX)与奥克托金(HMX)的燃烧波结构,分析了RDX与HMX的爆燃对复合推进剂燃烧过程的影响。通过分别研究各组分的燃烧特性与机理,有助于建立推进剂整体综合的燃烧模型,从而能够在本质上解释复合推进剂不稳定燃烧产生的原因,并且针对不稳定燃烧现象提出有效的抑制手段。(本文来源于《中国航天第叁专业信息网第四十届技术交流会暨第四届空天动力联合会议论文集——S01固体推进及相关技术》期刊2019-08-14)

宋岸忱,王宁飞,李军伟,刘雨琦[4](2019)在《不稳定燃烧测试中燃烧室内振荡波形变化情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不稳定燃烧现象是困扰发动机研制的难题之一,T型燃烧器是测量推进剂压力耦合响应函数的重要方式。随着高能复合推进剂的使用,传统的T型燃烧器很难引起其自激振荡,因此通过外部施加脉冲引起其振荡的手段为大多数研究者所采用。相关的试验理论多要求燃烧室内振荡波形为驻波,但目前在进行相关实验时,脉冲施加后燃烧室内的振荡波形判断缺少一个有效准则,多依照实验者的经验进行判断。基于此,本文采取数值模拟的手段,得出了T型燃烧室内施加脉冲后的几种典型振荡波形,并提出依据燃烧室内波形状况判断实验数据有效性的初步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航天第叁专业信息网第四十届技术交流会暨第四届空天动力联合会议论文集——S01固体推进及相关技术》期刊2019-08-14)

熊文慧,隋九龄,刘科[5](2019)在《弹道稳定剂对改性双基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某水下动力装置的改性双基推进剂为基础配方,通过改变弹道稳定剂含量和粒度,并结合不同Al粉粒径,研究在不同组分粒径的条件下,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变化规律。试验研究表明,在原配方中加入Al2O3和SiC后,推进剂燃速降低,并随着Al2O3含量的增加,燃速下降的幅度越大,对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从低压区向高压区转移;加入SiC的推进剂配方燃速下降的幅度变小,配方的燃速下降,主要影响低压强区域压力指数。同时,增加Al粉粒径,推进剂燃速降低,并在不同的弹道稳定剂作用下,改性双基推进剂的燃烧规律不同。(本文来源于《舰船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15期)

孙育恒[6](2019)在《试析稳定燃烧减少熄火的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锅炉低负荷运行很容易出现炉膛燃烧不稳问题,严重时往往会导致炉膛熄火,这不仅会直接影响设备使用寿命,还会导致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基于此,文章结合某火力发电厂实例,分析稳定燃烧减少熄火的对策,并深入探讨稳燃技术措施选择,希望研究内容能够为相关业内人士带来一定启发。(本文来源于《智能城市》期刊2019年14期)

戴二玲,张曦,黄嘉南[7](2019)在《基于社会燃烧理论的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体系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项目全寿命周期为纵向维度、项目社会风险为横向维度,引入社会燃烧理论,将安全、技术、资金类风险对应于"燃烧物质",将社会互适、环境融合类风险对应于"助燃剂",将经济效益、公共效益风险对应于"点火温度",构建二维矩阵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体系,为提高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成效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建筑经济》期刊2019年06期)

乐嘉陵,田野,杨顺华,岳茂雄,苏铁[8](2018)在《脉冲燃烧风洞中空气节流对煤油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火焰稳定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试验与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空气节流对煤油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火焰稳定的影响。发动机入口气流总温、总压和马赫数分别为1100K,1.0MPa和2.0。空气节流位置距离发动机入口625mm,空气节流流量为入口发动机空气流量的27.2%。多种非接触光学测量手段被应用于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流场结构和火焰传播规律的诊断,包括纹影、阴影、差分干涉、自发光照相和OH-PLIF。首先考察了有、无空气节流时超燃冲压发动机冷流流场的结构,结果显示:在实施空气节流后,流场内产生了激波串结构。激波串促使流场的静温和静压升高,马赫数降低。同时激波串与边界层相互作用,导致了边界层分离,促进了燃料与空气的高效混合,实现了煤油的可靠点火。其次考察了先锋氢气燃烧流场的火焰传播规律与稳定形态,结果表明:当先锋氢气当量比为0.3时,燃烧流场振荡;当先锋氢气当量比为0.1时,燃烧流场稳定。最后研究了空气节流对煤油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火焰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实施空气节流时,液态室温煤油吹熄了先锋火焰,煤油点火失败;实施空气节流后,煤油成功点火,当先锋氢气和空气节流撤除后,煤油仍然保持稳定的燃烧。(本文来源于《推进技术》期刊2018年10期)

白鹭[9](2018)在《重大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嵌入机制研究——基于社会燃烧理论视角的案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社会燃烧理论视角,分析了昆明PX事件中的可燃物、助燃剂、燃点等因素,进而提出要切实建立与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嵌入机制,使之成为重大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燃烧事件中的阻燃剂的有效途径:优化风险沟通渠道,加强风险沟通;重视公众与政府风险感知差异,减小感知差异距离;健全公众参与制度,提升公众参与程度;提高政府信任度、增强风险管理能力;完善配套措施,健全体制、机制。(本文来源于《新西部》期刊2018年24期)

刘广海,刘玉英,谢奕[10](2018)在《凹腔对一体化支板火焰稳定器燃烧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来流温度为780~850℃、来流马赫数为0.16及油气比为0.002~0.006的条件下,试验研究了凹腔对喷油/稳定一体化支板火焰稳定器燃烧效率及熄火性能的影响,并结合数值模拟进行辅助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油气比条件下,带凹腔的一体化支板火焰稳定器均能实现稳定高效燃烧;不带凹腔的一体化支板火焰稳定器燃烧效率始终低于带凹腔的一体化支板火焰稳定器,随着油气比的增加,两者燃烧效率差距逐渐缩小;带凹腔的一体化支板火焰稳定器较不带凹腔的一体化支板火焰稳定器有更好的熄火性能;凹腔结构促进了燃油雾化与蒸发,从而提高一体化支板火焰稳定器的燃烧性能。(本文来源于《航空动力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稳定燃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某固体发动机飞行试验中出现的压强振荡现象,开展压强振荡特性分析、机理分析及声模态数值仿真,提出该非线性不稳定燃烧故障的两种可能的触发模式。通过建立脉冲激励试验方法及火箭橇过载模拟试验方法对故障发动机开展试验研究,并验证了导弹飞行过载是引起发动机不稳定燃烧的最主要原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稳定燃烧论文参考文献

[1].覃勇.氧化铝包覆层对甲烷燃烧反应钯催化剂活性结构的稳定作用[J].物理化学学报.2019

[2].张翔宇,高波,甘晓松,马亮,周艳青.飞行过载对固体火箭发动机不稳定燃烧的影响[J].宇航学报.2019

[3].王茹瑶,李军伟,宋岸忱,韩磊,王宁飞.丁羟四组元复合推进剂燃烧不稳定机理研究综述[C].中国航天第叁专业信息网第四十届技术交流会暨第四届空天动力联合会议论文集——S01固体推进及相关技术.2019

[4].宋岸忱,王宁飞,李军伟,刘雨琦.不稳定燃烧测试中燃烧室内振荡波形变化情况分析[C].中国航天第叁专业信息网第四十届技术交流会暨第四届空天动力联合会议论文集——S01固体推进及相关技术.2019

[5].熊文慧,隋九龄,刘科.弹道稳定剂对改性双基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J].舰船科学技术.2019

[6].孙育恒.试析稳定燃烧减少熄火的对策[J].智能城市.2019

[7].戴二玲,张曦,黄嘉南.基于社会燃烧理论的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体系构建[J].建筑经济.2019

[8].乐嘉陵,田野,杨顺华,岳茂雄,苏铁.脉冲燃烧风洞中空气节流对煤油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火焰稳定影响研究[J].推进技术.2018

[9].白鹭.重大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嵌入机制研究——基于社会燃烧理论视角的案例分析[J].新西部.2018

[10].刘广海,刘玉英,谢奕.凹腔对一体化支板火焰稳定器燃烧性能的影响[J].航空动力学报.2018

标签:;  ;  ;  ;  

稳定燃烧论文-覃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