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面碰撞实车试验论文-丁海建,季钰荣,周会锋

侧面碰撞实车试验论文-丁海建,季钰荣,周会锋

导读:本文包含了侧面碰撞实车试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整车试验,侧面碰撞,假人

侧面碰撞实车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丁海建,季钰荣,周会锋[1](2017)在《基于整车试验的前排双假人侧面碰撞工况预研》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通过分析试验录像及ES-2假人各项物理伤害值,预研了非撞击侧假人在侧面碰撞中的运动姿态、伤害情况及对撞击侧假人伤害的影响,并用双World SID假人AEMDB侧碰仿真进行验证。(本文来源于《上海汽车》期刊2017年09期)

张金换,杨帆,周勇,吴文旺[2](2015)在《基于ECE R129法规的儿童座椅侧面碰撞台车试验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欧洲经济委员会(ECE)推出的R129法规中儿童座椅侧面碰撞保护性能的要求,建立了侧面碰撞台车试验系统。用已有后向碰撞波形发生装置,组合了后向碰撞聚氨酯管、橄榄头、台车初速度,调试波形,实现了侧面碰撞所需的速度波形。按照该法规,设计台车座椅和门板系统,进行Q系列3岁假人模型的侧面碰撞试验,测量了假人头部、胸部损伤,分析了座椅与门板相对速度曲线和碰撞过程的高速摄影图像。结果表明:速度波形符合该法规要求,台车座椅和门板系统位置准确、结构稳定。因而,该台车试验系统,能满足该法规要求,进行侧面碰撞试验。(本文来源于《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董丽萍,朱西产,马志雄[3](2015)在《基于多点冲击的侧面碰撞台车试验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侧面碰撞过程中车门内饰板运动过程的分析,简化车门侵入速度,建立了一种基于质量弹簧模型的可以复现车门板上多个点运动的侧面碰撞台车试验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MADYMO软件的侧面碰撞台车-假人有限元模型.通过仿真计算验证表明,基于多点运动复现的侧面碰撞台车试验得到的假人伤害值与整车试验得到的假人伤害值有很好的一致性.结果表明,该台车试验方法可以很好地复现车门内饰板、座椅与假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而且该方法非常易于在工程上实现,可以满足工程应用的需要.(本文来源于《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8期)

魏明江[4](2014)在《儿童约束系统侧面碰撞台车试验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世界各国对儿童乘员安全问题的重视,国际上发达国家相继颁布了儿童保护装置相关性能评价法规及测试标准,但在现有法规的动态测试技术要求中,更多的是针对正面碰撞或者后面碰撞工况。然而,最新交通事故统计表明,侧面碰撞对儿童乘员的伤害致死率达到30%以上。因此,儿童约束系统的侧面碰撞安全性不容忽视,开展儿童约束系统侧面碰撞试验方法研究意义重大。本文从分析欧洲的ISO/TRL,TUB,澳大利亚AS1754以及CREP等的侧面碰撞台车试验方法的差异性入手,对比实车侧面碰撞和台车试验方法,结合实际交通事故环境研究儿童约束系统侧面碰撞台车试验方法,确定了试验装置布置形式、碰撞角度、碰撞脉冲,以及模拟门板参数等。选取试验假人,通过典型儿童座椅动态试验,并根据假人伤害值的分布特征,选择评价指标,而且,通过实际试验验证了试验方法的可行性。最终给出了两种可行的儿童约束系统侧面碰撞台车试验方法。本文所述内容不仅对掌握模拟碰撞台车应用技术研究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并有助于推动儿童侧面碰撞模拟试验技术研究的深入,此外,研究对促进试验设计技术、试验与测试技术等多学科交叉,提高对儿童侧面约束系统优化匹配技术的认知等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践价值。(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大学》期刊2014-03-01)

陈超,魏明江,刘志新,张晓龙[5](2013)在《儿童约束系统侧面碰撞台车试验方法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详细介绍澳洲、欧洲、美国科研机构相关的测试及评价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其中的异同点、侧重点,借鉴吸收各国动态试验评价方法的优点,以获得一种更具科学性、有效性和稳定性的儿童约束系统侧碰台车试验方法,为我国开展评估儿童约束系统在车辆侧面碰撞事故中的保护性能、制定相关标准法规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期刊2013年05期)

万仁君,刘志新,冯琦,袁健[6](2010)在《儿童约束系统侧面碰撞台车试验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世界各国对儿童乘员安全问题的重视,国际上发达国家相继颁布了儿童保护装置相关法规及测试标准,在现有法规的技术要求中,更多的是针对正面碰撞或者后面碰撞工况。然而最新交通事故统计表明,侧面碰撞对儿童乘员的伤害致死率达到30%以上。因此儿童约束系统的侧面碰撞安全性不容忽视。但目前缺乏统一的儿童约束系统侧面碰撞台车试验方法。本文重点分析了欧洲的ISO/TRL,TUB,澳大利亚AS1754以及CREP的侧面碰撞台车试验方法的差异,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借鉴吸收先进国家对汽车儿童约束系统侧面碰撞安全性评价的动态试验方法,为将来我国相关法规的修订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Proceedings of the 8~(th) International Forum of Automotive Traffic Safety》期刊2010-12-02)

刘志新,张晓龙,娄磊,杨运生[7](2010)在《侧面碰撞模拟台车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侧面碰撞模拟台车是近年来出现的成本较低、研究车辆在侧面碰撞中车门侧面结构耐撞性、侧面内饰件设计,以及侧面约束系统对乘员保护作用的开发平台,本文研究了侧面碰撞中车门的速度特征曲线,通过设计门台车的夹具,分析了乘员的伤害情况,通过对假人伤害值的分析比对,结果表明台车试验结果与实车试验结果具有很强的关联性。(本文来源于《2010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期刊2010-07-15)

朱西产,马志雄,唐国强,朱赟[8](2008)在《车辆侧面碰撞台车试验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几种常用的侧碰台车试验装置的曲线复现原理,指出了现有侧碰台车试验方法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结合侧碰车门内板速度曲线的特征,提出了一种易于在工程上实现的双速度平台侧碰撞台车试验方法.数学仿真验证表明,利用双速度平台曲线进行台车试验得到的假人伤害值与直接用车门内板速度曲线进行台车试验得到的假人伤害值有很高的相关度,完全能满足工程应用的需要.(本文来源于《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4期)

张金换,李可瑞,马春生,张华坤[9](2008)在《采用预变形车门的侧面碰撞台车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鉴于车门在碰撞假人时已有一定的变形,提出用预变形车门取代原车门来模拟侧面碰撞的方案以提高模拟精度,预变形车门从模拟过程的中间结果导出。以采用此法获得的对应30ms和50ms时的预变形车门模型,分别进行模拟。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采用30ms预变形车门模拟结果比较接近原车试验结果。最后以此模型制作实物预变形车门,进行了台车试验验证。(本文来源于《汽车工程》期刊2008年11期)

吴德旭,朱西产,张晓龙[10](2006)在《针对冲击试验、侧面撞柱以及侧面碰撞的紧凑型台车试验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提出了一种综合当前加速型台车试验系统共有特性的紧凑型台车试验系统,介绍了这种新型台车试验系统的发展以及相关试验方法。此系统能模拟有关侧面碰撞以及冲击试验过程,所得数据与实车碰撞数据的相关性表明了整个系统良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北京汽车》期刊2006年04期)

侧面碰撞实车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根据欧洲经济委员会(ECE)推出的R129法规中儿童座椅侧面碰撞保护性能的要求,建立了侧面碰撞台车试验系统。用已有后向碰撞波形发生装置,组合了后向碰撞聚氨酯管、橄榄头、台车初速度,调试波形,实现了侧面碰撞所需的速度波形。按照该法规,设计台车座椅和门板系统,进行Q系列3岁假人模型的侧面碰撞试验,测量了假人头部、胸部损伤,分析了座椅与门板相对速度曲线和碰撞过程的高速摄影图像。结果表明:速度波形符合该法规要求,台车座椅和门板系统位置准确、结构稳定。因而,该台车试验系统,能满足该法规要求,进行侧面碰撞试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侧面碰撞实车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1].丁海建,季钰荣,周会锋.基于整车试验的前排双假人侧面碰撞工况预研[J].上海汽车.2017

[2].张金换,杨帆,周勇,吴文旺.基于ECER129法规的儿童座椅侧面碰撞台车试验系统[J].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2015

[3].董丽萍,朱西产,马志雄.基于多点冲击的侧面碰撞台车试验方法[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4].魏明江.儿童约束系统侧面碰撞台车试验方法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4

[5].陈超,魏明江,刘志新,张晓龙.儿童约束系统侧面碰撞台车试验方法对比分析[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13

[6].万仁君,刘志新,冯琦,袁健.儿童约束系统侧面碰撞台车试验方法研究[C].Proceedingsofthe8~(th)InternationalForumofAutomotiveTrafficSafety.2010

[7].刘志新,张晓龙,娄磊,杨运生.侧面碰撞模拟台车试验研究[C].2010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2010

[8].朱西产,马志雄,唐国强,朱赟.车辆侧面碰撞台车试验方法[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9].张金换,李可瑞,马春生,张华坤.采用预变形车门的侧面碰撞台车试验[J].汽车工程.2008

[10].吴德旭,朱西产,张晓龙.针对冲击试验、侧面撞柱以及侧面碰撞的紧凑型台车试验系统[J].北京汽车.2006

标签:;  ;  ;  

侧面碰撞实车试验论文-丁海建,季钰荣,周会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