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跳频序列论文-郭鹏飞

混沌跳频序列论文-郭鹏飞

导读:本文包含了混沌跳频序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突发通信,扩频通信,混沌序列,捕获

混沌跳频序列论文文献综述

郭鹏飞[1](2017)在《混沌扩频序列及其在突发通信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扩展频谱通信是数字通信中的一种核心信息传输技术之一,扩频通信技术由于能够抵抗干扰和截获威胁以及信息隐蔽和多址通信等特点广泛应用在军事通信中。而突发模式下的通信使用直扩通信的方式,同时每次发送时信息时间短,发送时间随机,这样就难以被敌方截获,提高了通信的安全性,因而军事通信中常常采用突发通信传输信息;但是突发信号要想正确接收必须对信号进行捕获、跟踪建立同步信息,由于突发通信方式的特殊性,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捕获和跟踪过程,同时对扩频码的性能要求更大,这对同步算法和扩频码的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介绍了本系统的技术指标,根据此指标决定选取混沌序列作为扩频序列,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基于加权算法的级联混沌序列具有保密性高、数量巨大、平衡性优异、自相关与互相关性良好的性能,之后为了筛选出性能更优异的级联混沌序列,通过设置各个性能指标,剔除了单个性能不达标的序列,然后提出了本文突发扩频通信系统使用的方案。接着对扩频发射成形滤波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对突发信号捕获算法和载波及伪码跟踪算法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MATLAB仿真,接收机主要工作是捕获跟踪和解调,采用匹配滤波快速相关粗略估计信号频率和码相位,采用FFT算法精确估计多普勒频率,同时采用超前滞后环路更加精确的同步计算码相位,在将传输过程导致的频偏和时延经过算法进行补偿后,采用差分解码进行解调。然后在仿真验证方案设计的基础上,采用FPGA技术对突发扩频通信系统方案进行硬件实现,通过在ISE开发环境中编程下载,并使用仿真软件ModelSim对硬件实现进行功能仿真,使其符合时序要求,接下来采用信号源噪声源示波器等仪器对硬件进行功能和性能测试,通过测试得出系统性能良好工作稳定,验证了该本次混沌突发扩频通信系统可以在实际中应用。最后,对全文作了总结,同时提出了本文的缺点和不足。(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7-05-09)

杨宇晓,左瑞芹[2](2016)在《基于混沌序列的射频隐身跳频周期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跳频系统的射频隐身性能,利用信号参数的不确定性策略,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序列的射频隐身跳频周期设计方法。该方法采用Logistic映射生成混沌序列,并将其在跳频周期空间进行映射,以实现对跳频信号的跳频周期参数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的不确定性远优于传统固定周期方法,具有更好的射频隐身性能。(本文来源于《航空兵器》期刊2016年05期)

于一丁,王永川,王长龙[3](2016)在《一种迭代级联混沌扩频序列及其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单级混沌映射结构简单、复杂度低的特点,将改进型Logistic混沌映射和Chebyshev混沌映射通过迭代级联构造出一种新型混沌映射,有效扩展了混沌系统的密钥空间。基于提出的新型混沌映射通过数字量化处理得到混沌扩频序列,对其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并与传统单级映射混沌序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序列拥有良好的相关性和平衡性,序列复杂度更高,抗干扰能力更强。(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应用》期刊2016年07期)

陈紫强,舒亮,谢跃雷[4](2016)在《一种高安全性的级联型混沌扩频序列》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一维混沌映射产生序列复杂度低、保密性不理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Logistic改进型映射和Cubic映射的级联型混沌序列。新序列的混沌映射表达式由原来的低次一阶差分方程扩展为高次二阶差分方程,映射迭代过程由单级迭代变为二级交叉迭代,从而提高了混沌系统的复杂性。对新序列的非线性动力学混沌特性和扩频通信性能进行了仿真对比,结果表明新序列具有混沌吸引子结构更加复杂、初值敏感性更强、序列复杂度更高、安全性更好的特点,最后验证了新混沌序列具有和传统一维混沌序列相当的扩频特性。(本文来源于《电讯技术》期刊2016年05期)

万佳君,陈志为,刘怀远,岳鹏[5](2016)在《一种新颖的组合混沌宽间隔跳频序列》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增强跳频通信抗窄带干扰和抗跟踪干扰的能力,对组合混沌映射的实值序列排序量化,产生排序序列,再对排序序列进行宽间隔重置,构造宽间隔跳频序列。仿真分析表明,所提序列的均匀性、汉明相关性和跳频间隔分布特性良好,优于基于Logistic混沌序列的随机平移替代和对偶频带宽间隔跳频序列。(本文来源于《现代导航》期刊2016年02期)

张严平,陆锐敏[6](2016)在《一种改进的混沌扩频序列优选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混沌序列因其初值敏感性、复杂性高以及相关性强等特性适合作为扩频序列,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用户需求对混沌序列进行优选。为得到更多性能良好的混沌扩频序列,提出一种改进的优选算法,以Gold序列的平衡性和相关特性参数作为阈值,在互相关准则中结合对角移动和逻辑运算算法实现扩频序列的优选。基于多用户扩频通信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相比对角移动算法和逻辑运算算法能够优选出更多混沌扩频序列,且优选出的混沌扩频序列相比Gold序列具有更强的相关性及抗多址干扰能力。(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期刊2016年03期)

万康,谢绍斌,翁木云,周双[7](2016)在《新的混沌扩频序列抗多址性能的Simulink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混沌扩频通信中提升混沌码性能的问题,通过重构Bernoulli映射相空间,得到一种改进的Bernoulli混沌映射,计算证明该映射具有弱结构特性,并在Simulink平台搭建了多用户混沌直接扩频通信系统的仿真模型,并与原Bernoulli混沌序列的抗多址性能做了比较。Simulink动态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混沌扩频序列具有较好的抗多址干扰能力。(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期刊2016年01期)

李玉珍[8](2015)在《基于混沌的扩频序列通信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信息时代,如何尽可能地保证通信的安全、有效、可靠是人们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同时,3G网络服务的普及和LTE网络的加速部署,全球移动用户数量进入了爆炸式增长时期,使得宝贵的频谱资源变得愈加紧张,扩频通信技术成为一种优势更加明显的通信方式,它是无线传输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抗干扰通信技术。扩频通信系统的性能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选扩频序列的性能,因而具有良好伪随机性和相关特性的扩频序列对扩频通信系统至关重要。传统伪随机序列如m序列、Gold序列等,其序列数量有限而难以满足系统大容量的要求,并且它们提供的保密性有限,容易被破译,相关性也不够理想。混沌序列在扩频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解决途径。混沌序列具有宽带、似噪声、难以预测的特点,并且对初始条件十分敏感,将混沌理论应用于扩频通信技术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本文主要对混沌扩频序列及其在直接扩频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做了深入研究。本文首先深入探讨了混沌理论和扩频通信理论,对Logistic映射、Tent映射、Chebyshev映射和Hybrid映射四种映射所产生混沌序列的初值敏感性、自相关性、互相关性和平衡性与长度和主要参数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新混沌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然后,针对单级混沌映射的缺陷,本文基于Hybrid映射和Chebyshev映射提出一种新的混沌序列设计方案。给出了具体的设计框架和生成方法,同时提出一种新的混沌量化方案,并从初值敏感性、相关性和平衡性对新混沌序列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出新的混沌扩频序列的性能优势。同时对一种混沌序列优选方案进行了完善和实现,给出优选性能指标,对本文混沌扩频序列进行优选,并与两种单级混沌映射Chebyshev映射和Hybrid映射的优选结果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混沌序列可用数量具有明显的优势。最后,重点研究了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对其抗干扰能力进行了详细分析。为了直观分析本文混沌序列在系统中的传输特性,采用Matlab/Simlink软件仿真平台对该系统的各个模块进行了仿真分析,给出系统的总体仿真模型。与其他单级混沌映射的序列作对比,结果表明误码率降低。因此,新混沌扩频序列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5-12-01)

万康,谢绍斌,周双[9](2015)在《多次重构映射的混沌扩频序列及其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获得性能良好的扩频序列,基于重构原理,将Bernoulli映射相空间轨迹进行二度重构,提出了一种新的混沌映射。新的混沌映射最大Lyapunov指数由0.697提高至大于5.5,并具有弱结构特性,以此来产生扩频序列。仿真计算分析了混沌序列的复杂度、平衡性以及相关性的改进,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产生的混沌扩频序列是一类性能良好的混沌扩频序列。(本文来源于《量子电子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李振国[10](2015)在《混沌扩频序列性能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扩频序列Gold和m序列相关特性良好且易生成,但产生序列数目较少复杂度低易破解。混沌信号由非线性确定系统产生,对初始值极其敏感,非周期性又使它易于产生和复制,具有良好的伪随机和相关特性,抗截获能力大大提高,保密性更强。下面笔者就简单介绍一下混沌扩频序列的性能。(本文来源于《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期刊2015年02期)

混沌跳频序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提高跳频系统的射频隐身性能,利用信号参数的不确定性策略,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序列的射频隐身跳频周期设计方法。该方法采用Logistic映射生成混沌序列,并将其在跳频周期空间进行映射,以实现对跳频信号的跳频周期参数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的不确定性远优于传统固定周期方法,具有更好的射频隐身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混沌跳频序列论文参考文献

[1].郭鹏飞.混沌扩频序列及其在突发通信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7

[2].杨宇晓,左瑞芹.基于混沌序列的射频隐身跳频周期设计方法[J].航空兵器.2016

[3].于一丁,王永川,王长龙.一种迭代级联混沌扩频序列及其性能分析[J].电子技术应用.2016

[4].陈紫强,舒亮,谢跃雷.一种高安全性的级联型混沌扩频序列[J].电讯技术.2016

[5].万佳君,陈志为,刘怀远,岳鹏.一种新颖的组合混沌宽间隔跳频序列[J].现代导航.2016

[6].张严平,陆锐敏.一种改进的混沌扩频序列优选算法[J].计算机工程.2016

[7].万康,谢绍斌,翁木云,周双.新的混沌扩频序列抗多址性能的Simulink仿真[J].电子科技.2016

[8].李玉珍.基于混沌的扩频序列通信系统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

[9].万康,谢绍斌,周双.多次重构映射的混沌扩频序列及其特性[J].量子电子学报.2015

[10].李振国.混沌扩频序列性能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

标签:;  ;  ;  ;  

混沌跳频序列论文-郭鹏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