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有性质 私营方式 ——浙江钱江摩托集团有限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构成与运作(论文文献综述)
陈蓝天[1](2018)在《基于U8的Q公司内控管理流程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业务流程的优化作为一种手段,能够提高企业的内控管理水平,对业务流程科学有效的进行规范,会使企业各项业务行为得到规范,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减少流程上制度不完善从而造成的内控漏洞,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促进企业良性发展。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管理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东风,进行管理观念的革新和管理方式的转变,比如借助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系统,可以给企业带来新的变革,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脊梁和经济强国的坚实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加重视发展实体经济,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战略指引和要求,加快做强做优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推动制造业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对企业进行更加精细化的管理,解决目前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使经济发展适合“经济新常态”。根据调查,近年来中小制造企业由于巨大的竞争压力和政府严格管控及环保部门的严格检查下,企业利润微薄,很多中小制造企业都无法生存濒临破产。对内中小制造企业普遍不注重内部控制,导致内部控制薄弱,造成企业资产流失,也会滋生一些处于关键流程节点的员工的舞弊行为。所以,中小企业若想改变现状,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必须要重视内控管理,并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来进行加强。业务流程的优化在内控管理中就十分的重要。本课题研究的河南Q公司隶属于浙江钱江摩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摩托车及配件,三轮电动等生产销售的企业。近年来,该公司不断丰富产品类型,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以及依靠集团内客源等优势,营业额呈递逐年递增趋势,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由于内控管理落后,企业存在一系列管理上的漏洞,造成企业的盈利能力较差,与增长的销量形成较大反差。本文重点研究Q公司内控管理流程方面问题,Q公司通过上用友U8系统的财务模块、供应链模块、销售模块、生产模块等对企业业务流程方面一系列的优化改进,对在日常经常发生业务流程中管理漏洞方面的弥补,以及提出企业U8环境的内控管理流程优化方案实施的一系列保障措施,为企业更好的管理,做出合理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王安[2](2016)在《外贸下行对台州外贸型企业的影响分析 ——以钱江摩托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希腊等欧盟国家就发生了严重的主权债务危机并不断蔓延。2010年至今,欧债问题不断发酵,美国经济持续低迷,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频频出现,全球经济结构和贸易格局面临深刻调整,中国对外贸易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和复杂多变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台州凭借民营经济的先发优势,创造了以民营主导加政府推动为主要特征的“温台模式”。台州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历年来,台州进出口贸易额占GDP比重均达到40%以上,外贸与其经济的发展存在较高的依存度。08年以来的全球经济危机给台州外贸经济带来较大影响,2009年台州市的进出口贸易额甚至出现负增长。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台州外贸增长幅度不断降低,外贸正呈现下行趋势。本课题以台州市为样本,研究后危机时代台州外贸的发展现状,并以钱江摩托为例观察外贸下行环境下外贸型企业的经营状况,同时给出对策建议。本课题对于解决区域外贸结构优化配置等问题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共由六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的研究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介绍了台州市对外贸易的现状,得出外贸下行的结论,并从商品结构、贸易方式、市场结构、主体构成和外贸型企业数量变化五个方面,通过纵向、横向比较,分析台州对外贸易的结构特点;第三部分对台州市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第四部分以钱江摩托为例,观察企业的外贸情况并提出战略对策;第五部分提出促进台州市外贸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第六部分得出结论。
张颖[3](2016)在《内部控制对股权结构与企业财务绩效的中介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2012-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内部控制在股权结构影响企业财务绩效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运用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了实证分析。以内部控制为核心,从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以及股权性质三个方面衡量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此同时,运用定性分析选取财务指标构建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并通过因子分析对企业财务绩效进行综合评价打分,以此对财务绩效进行衡量,检验了内部控制对股权结构与企业财务绩效的中介效应。实证结果显示:(1)股权集中度与企业财务绩效显着正相关,即股权集中度越高,企业财务绩效越好;股权制衡度也与企业财务绩效显着正相关,即企业股权制衡能力越强,财务绩效越好;股权性质则与企业财务绩效显着负相关,即国有企业具有较差的财务绩效。(2)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以及股权性质与内部控制均为显着正相关关系,即较高的股权集中度与制衡度对内部控制起到积极作用,股权性质为国有时,企业内部控制水平更高。(3)内部控制在股权集中度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同时也在股权制衡度影响企业财务绩效的过程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但在股权性质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发挥的间接效应不显着。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秦志敏[4](2012)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变量选择研究 ——基于A股公司2006-2010年的经验证据》文中认为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和证券市场的逐步完善,上市公司数量日益庞大,根据中国证监会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量已达到2319家,加之创业板、中小板、权证等,上市公司的数量与规模不断给宏观监管的质量提出挑战。由于经济环境的多重不确定性和公司自身市场竞争程度等因素,优胜劣汰之公司生存法则亘古未变。作为上市公司其财务危机乃至破产清算,不仅会影响股东、债权人、证券市场的投资者、管理层和员工的利益,而且有的公司将会使整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和证券市场产生波动,其蝴蝶效应不可小视。马云曾经在品味公司经营之道时发人深省地说到:“一个公司在两种情况下最容易犯错误,第一是有太多的钱的时候,第二是面对太多的机会,一个CEO看到的不应该是机会,因为机会无处不在,一个CEO更应该看到灾难,并把灾难扼杀在摇篮里。”财务预警研究作为公司经济运行的观测指南,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意义,而且具有较强的现实应用价值。无论是对于作为监管者的中国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等部门,还是对于中介机构、投资者以及各方利益相关者,乃至公司管理层和决策层,客观评价上市公司的业绩,及时发现上市公司在错综复杂的市场风险中,由于种种原因即将发生财务危机甚至退市风险,有效运用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及其相关信息,找出影响财务危机的显着性变量,建立科学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实时监控和预警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采取措施对危机予以遏制,其意义显而易见。随着经济学理论、管理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学术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及其日趋完善,财务预警研究在理论和实务应用中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尤其是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及其案例研究,推动了财务预警的理论研究向更新的领域探索与迈进。纵观国内外研究成果,财务预警研究领域具有两大动态,一是从资本市场宏观监管、投资者理性投资等多维视角研究与探索财务预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二是强化实证研究力度,用上市公司等大量数据验证财务预警的可操作性。面对可贵的研究成果,也尚有相对苍白的研究地带,主要体现在:(1)财务预警及其变量选择的宏微观系统理论依据不足。现有研究多数基于研究某个层面或者指标视角来预警财务危机,比较热衷于财务预警的模型及其应用研究,并非能完全阐释选择各类财务预警模型及其指标的理由,鉴于此,夯实财务预警的理论基础重要而又必要,系统而赋予逻辑的理论依据恰恰可以为目前各类预警模型提供较为严密和逻辑性的解释。(2)财务预警信息的透明度和牵制性考虑不足。目前我国的公司法、股票上市规则(2008年9月第六次修订)中规定实行ST、SP制度,上市公司管理层及其有关部门要求的“壳资源”,避免出现亏损或者连续三年亏损的需求往往会驱动公司采用盈余手段粉饰财务数据,而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变量选择时如果大量依据权责发生制数据,在财务报告人为歪曲、创造性会计的倍受青睐的驱动下,选择权责发生制下产生的预警变量将受到质疑。(3)基于历史研究结论的预警变量选取较多,对于这些变量的内涵解释度及其与非财务指标之关系以及与定性指标之关系阐述较少;等等。为此,本文从破解难题出发,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关于财务危机、财务预警及其预警变量选择的经典研究,在明确财务危机的概念及其本质的基础上,重点基于狭义财务预警变量的研究视角,直面财务预警的变量选择的多视角多维度的复杂性,引入能够全面指导财务预警及其变量选择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理论,构建完整的财务预警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更多地站在投资者和债权人的角度,对财务预警变量选择予以理论分析,从影响财务危机的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财务因素与非财务因素的作用机理入手,进行公司财务预警变量选择的财务观视角论证,并从财务能力等多维视角构建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变量的框架体系;针对多维度的解释变量予以较为严谨的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的实证检验和有效性判定,并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提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并提出研究启示。全文内容共分为七个部分,各部分的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这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研究的最基本问题,包括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以及技术路线和研究过程中使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关于财务危机、财务预警及其预警变量选择的经典研究,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财务预警、变量选择及其预警模型的观点之后,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关于财务危机影响因素的经验研究结论,并对现有的研究文献进行了评述,在总结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归纳国内研究过程中尚待解决的问题,明确本文后续研究方向。第三部分为财务预警及其预警变量选择的理论依据研究。财务预警理论的建立要有其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的成熟理论做奠基,本文经过精心研究,总结了财务预警理论体系所涉猎的相关学科理论基础和依据,这些理论建立在核心概念基础上,而这些核心概念经过严密逻辑交织与演绎、系统有序地组织起来即形成公司财务预警理论基础。本文从公司财务预警环境为区分标志,以与公司财务预警相关的宏观和微观层面的理论视角为主线,将相关学科理论予以阐述与梳理,特别是将这些理论与财务预警及其变量选择问题予以推进式联系,紧扣焦点问题以进一步夯实财务预警及其变量选择问题的理论基础。第四部分为财务预警及其预警变量选择的理论分析与框架构建。本部分在财务预警变量选择理论指导下,根据环境目标论的逻辑起点,以公司财务危机的环境做切入点对财务危机各类诱因予以分析,阐述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共同特征,通过对已有国内外研究结果的梳理归纳,参考本研究问卷调研结果,经过变量选择的科学论证过程及其结果总结,构建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变量体系框架。第五部分为财务危机预警变量选择的实证研究。本文以2006年~2008年沪深两市A股首次ST上市公司及按行业相同、股本相同或相近进行样本配对,以符合要求的共计250家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全面考察了六个维度30个预警变量的在ST公司前一年到前三年的有效性。本部分包括研究对象、研究样本设计与数据来源、研究变量及研究方法、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的构建以及T-1年~T-3年的预警变量的显着性总结。第六部分为财务预警变量选择有效性检验研究。本文以2009年~2010年沪深两市A股首次ST上市公司及按行业相同、股本相同或相近进行样本配对,以符合要求的共计136家公司为研究对象,以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予以T-1-T-3年的显着性预警变量的有效性检验,从递进研究时段和扩大样本的路径予以稳健性分析。第七部分为研究结论与启示。这部分首先对以上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的研究结论作以总结;其次,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研究启示;最后,总结本文研究贡献,并展望后续研究方向。本文的创新在于:第一,基于理论创新方面:(1)本研究尝试性系统夯实了财务预警变量选择的理论基础。本文以公司财务预警环境为理论区分标志,基于公司财务预警的宏观和微观层面的理论视角,引入能够全面解释财务预警及其变量选择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理论,对各种着名理论解析与梳理,并将这些理论与财务预警及其变量选择问题予以推进式关联性阐述与研究,紧扣焦点问题,探索性夯实财务预警及其变量选择的理论基础。(2)将预警变量选择问题作为独立板块研究,构建多维度的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变量框架体系。本文以财务预警变量选择理论作指导,根据环境目标论的逻辑思想,阐明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财务因素与非财务因素对公司财务危机的作用机理,从公司财务能力的六维视角构建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变量的框架体系。第二,基于实证的突破:(1)样本选择和数据截取的严谨性。为保证本研究结论的真实有效,区别于目前同类研究,本文审慎选择研究样本,并在保持与理论界定的逻辑一致性基础上对样本选择理由予以充分论证;同时在数据截取方面力求突破,按照行业相同、股本规模相同或相近的原则,对2006年~2008年连续三年首次ST公司予以样本组配对,直接对125对配对样本的ST前一年到前三年原始财务数据严谨分析并对30项预警变量认真计算,尽量减少过程偏差。经过ST前一年到前三年的样本描述统计与均值差异显着性检验,并对预警显着性变量予以萃取,结果表明:其一,在α=5%的显着性检验下,公司ST前三年到前一年,财务预警变量的数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公司越临近ST其财务预警变量的显着性差异越大,尤其在公司ST前两年内。此结论很好地诠释了目前诸多预警研究中为什么从不同视角选取变量都相对有效的原因。其二,观测公司ST前三年到前一年的预警变量交集:投资现金流入结构比、投资现金流出结构比、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总资产周转率8个预警变量在样本组之间具有很高的显着性差异。其三,六个维度预警变量解释力足够强大,其中盈利能力预警变量当属首选,现金流量类变量越接近ST显着性变量越多,其他维度预警变量相互补充,在二元Logistic预警模型中的预警效力进一步得到证明。(2)用预测准确率进一步验证回代准确率,强化本研究的实用意义。本文比较有学术探索的实证思路在于,将2009年、2010年ST公司及其配对样本的136家公司前三年预警变量再次进入预警模型,从新数据集T-1年到T-3年财务预警模型预测准确率与原数据集回代准确率的比较可见:本文所构建的财务预警变量及其在此基础上的Logistic模型对于上市公司是否陷入财务危机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且距离财务危机发生的时间越近模型的预测能力越强,预警模型在上市公司ST前一年和前两年的回代准确率均达到90%以上,预测准确率均达到85%以上。
张立达[5](2008)在《公司治理视角下的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关联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于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最有影响的研究成果是莫迪利安尼和米勒(H.Modigliani&M.H.Miller)的《资本成本、公司财务和投资理论》一文,并以着名的MM模型奠定了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基础。此后,西方金融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一系列基于资本市场现实环境的新模型,如平衡理论、委托代理成本理论、优序融资理论等。然而这一课题经过了几十年的研究也没有对公司资本结构与绩效的关系给出一个比较满意的答案。另一方面,詹森和麦克林(Jensen and Meckling,1976)将契约理论和以此为基础的代理理论引入到资本结构研究中,从公司治理角度对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债务合约能迫使经理遵守承诺在未来支付现金流量,降低自由现金流量的代理成本,进而改进公司绩效。由于公司资本结构的选择对公司治理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如何设计最优资本结构来提高公司治理绩效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然而,近期的研究表明,新兴市场上的上市公司股权普遍集中,使得传统意义上的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转化为大股东与中小股、债权人等利益主体的冲突,股权结构优化成为改进公司治理绩效的关键所在。尤其是处在经济转轨时期的中国资本市场,在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方面存在的弊端更为突出:国有上市公司“一股独大”,普遍存在着股权融资偏好,再加之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存在的股权分置和信息不对称,导致虚假信息披露、大股东资金占用、违规担保、关联交易、超常股利分派等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频频出现,成为中国上市公司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从公司治理的内涵上认识和把握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以公司负债融资的治理效应为主线,通过构建公司治理、股权结构、债务结构和公司绩效的互动模型对上市公司作系统的统计分析,探寻对上市公司大股东的有效治理机制,以达到优化上市公司资本结构,遏制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合法权益掠夺和保护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权益之目的。本研究由七章组成。第一章是绪论部分,该章在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基础上,对资本结构、公司治理和公司绩效进行了概念界定,阐明了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论文结构框架和创新之处。第二章是相关文献回顾与评述,在阐明公司治理内涵和资本结构、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之间内在联系基础上,分别对相关文献做了较为系统的文献回顾与评述,为本文后续的理论演绎和实证分析指明方向。第三章是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博弈分析,基于金融契约理论的背景下的一个离散博弈模型,对大股东、经理人和债权人在公司融资决策中的博弈过程进行了扩展性分析,集中讨论了债务融资在约束经理人和制约大股东方面所具有的治理作用,并由此归纳出公司财务杠杆治理效应的作用机制。第四章是统计模型构建与变量设计,在分析有关债权治理实证研究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本文基于股权结构、债务结构、公司内部治理和公司绩效的总体实证模型框架,并对模型中的主要变量做出定义和描述性统计分析。第五章是单方程OLS(普通最小二乘法)实证结果与分析,对第四章提出的实证模型依次进行单方程的回归分析,并对公司内部治理变量做了因子分析,最终确立了公司绩效、股权结构和债务结构方程的显着性,为下一章的联立方程组构建奠定基础。第六章是联立方程2SLS(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实证结果与分析,对第五章提炼出的方程组进行联立识别和Huasman检验,并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对联立方程作了回归分析和样本的分组估计,以检验不同股权性质下的公司治理绩效差异,为下一章的对策建议提供了实证支持。第七章是基本结论与对策建议,在本文主要结论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有助于优化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改进公司绩效的对策建议,并结合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局限对未来研究做出展望。
杨国兵[6](2008)在《我国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造船业经过快速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造船业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造船业在国际市场的地位也不断提升,但是同日韩等世界先进造船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巨大差距。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由造船方式的落后带来的。很多产业的实践证明,模块化与模块化制造网络是应对复杂产品系统的组织与过程的有效方式。所以,转变造船模式,大力发展模块化造船是进一步提升我国造船业产业国际竞争力、应对世界船市供大于求且竞争日趋激烈的必然途径。模块化造船方式的不断应用,将带来我国造船业产业组织范式的伟大转变,形成造船业的模块化制造网络。因此,研究我国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文献阅读与整理的基础上,论文首先梳理了产业组织演化与产业集群理论、复杂产品系统理论、复杂性科学中关于演化的理论、模块化制造网络的相关理论,并对产业集群、复杂产品系统、模块、模块化、模块化制造网络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从造船模式的转变、模块化网络出现的动因、我国造船业在高速发展的背后面临的挑战以及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的形成机理,对我国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的成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结合FPSO的建造分析了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的形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物质、人力、技术、信息等资源发生变化,制造网络也在不断地变化,而这种变化往往是长期的,从而构成了制造网络的演变过程。从时间维度来讲,研究模块化制造网络的发展主要就是要研究产业的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演变。本文在纵向结构分析中,介绍了制造网络纵向组织的表现和纵向增值过程,以及产业链中的物流模型,建立了供应链战略选择及敏捷供应联盟盟员选择模型,并结合45000吨化学品船(成品油船)阐述了造船业纵向结构关系。在横向结构的分析中,分析了制造网络中的横向组织表现,产业中的竞争网络,以及产业中的竞争合作网络。从空间维度来讲,本文在阐述产业集群与产业集群网络结构框架的基础上,分析了造船业的产业集聚现象,并通过对长三角船舶产业集群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我国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的演变形态为产业集群。最后本文构建了我国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绩效评价模型。首先设计了针对造船业的模块化制造网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产业规模与效益、产业运营效率、产业创新能力、产业配套能力四个方面的指标;并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了仿真。提出限制我国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发展的限制因素:造船业产业结构问题、造船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方面的问题、造船业的信息化能力薄弱问题、缺乏能力强的规则设计者或系统集成商的集成能力不足、军民无法统一限制了军用的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发展、提升我国造船业国际竞争力的一些相应对策。
刘向阳[7](2007)在《中国产权交易市场研究》文中提出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产权交易市场,是中国市场经济改革中的必然产物,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产权交易市场功能、地位逐步明确,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健全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推动产权有序流转”。2007年初,温家宝总理在两会期间也提出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和比重”,这是加快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一个明确的信号,为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中基础市场的产权交易市场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较之西方资本市场体系,中国的产权交易和产权交易市场更直接、更具体地参与到了经济结构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并购重组、国企规范改制等市场行为当中,形成了全球独特的直接以产权交易市场面孔出现的类似二、三板市场。尽管存在不少阻力,现有制度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完善,但产权交易市场已经在制度创新和完善过程中找到了发展方向,拓展了发展路径。由于中国产权交易市场起步较晚、发展波折,学界对其研究不是很多,系统性的理论研究仍然空白。近年来,有一些关注产权交易市场的学者和产权交易从业人员对产权交易市场进行过研究,但这些研究大多是从国有产权改革实践和资本市场的角度来展开的,其研究的基础基本上立足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强调国有产权的进场交易,并没有全面系统的研究产权交易市场。本文试着从全面系统的角度对中国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历程、交易现状、功能演进、制度变迁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努力勾勒出中国产权交易市场全面系统的理论框架。本文共分为八个部分,导论、结语和六章内容。导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研究意义,国内学者对于中国产权交易市场研究的述评,以及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产权交易的理论分析。首先,对西方企业的并购理论进行了梳理,分析了企业进行并购和产权交易的经济学动机;其次,对产权交易的一般理论进行了分析,从现代产权理论的交易成本理论、马克思的产权结构理论、产权效率悖论、不完全契约理论等角度探索了产权交易的理论起因;最后,针对中国产权交易的特殊性,从现代产权制度和混合所有制角度对产权交易的特殊理论动因进行了分析。第二章,中国产权交易市场现状与问题剖析。文中对当前中国产权交易市场的良好发展进行了阐述:产权交易市场交易活跃,联动区域产权交易市场初步形成,逐渐规范的产权交易,国有资产有效流转。随后,深入剖析了产权交易市场功能性、体制性缺陷,指出现有定位制约了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第三章,中国产权交易市场的交易分析。分别从产权交易主体、产权交易客体、产权交易机构三个方面详述了中国产权交易市场。第四章,OTCBB——美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的场外交易市场。分析了美国OTCBB市场的设立、发展、结构特点、报价、做市商制度等方面的情况,为中国产权交易市场功能完善提供了积极的借鉴。第五章,中国产权交易市场的功能演进。分析了中国产权交易市场一般功能、改革功能、资本市场功能的演进趋势,指出产权交易市场随着功能的演进必然落脚于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的重要一极。第六章,中国产权交易市场的制度变迁。中国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阶段表明产权交易市场发展历程经历了无序的制度安排到统一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指出随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重塑产权交易市场必然历经市场化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结语部分,指出了中国产权交易市场发展的方向。统一化:产权交易市场跨区域结盟与联动;市场化:由政府主导转向行业协会指导;规范化:健全产权交易市场监管制度;标准化:逐步建成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基础市场;多元化:产权交易市场效率的体现。本文的基本结论和主要创新如下:完成对产权交易市场的系统分析。通过对产权交易市场现状、产权交易市场交易分析、产权交易市场功能演进、产权交易市场制度变迁,从而完成了对产权交易市场的系统分析,使得产权交易市场的研究框架能够理论化和系统化。首次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分析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历程。通过对产权交易市场发展历程的制度变迁分析,得出产权交易市场发展从无序的制度安排到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中,一方面强化了产权交易市场的规范发展,但另一方面管制也弱化了产权交易市场的效率。由此,必须弱化产权交易市场的强制性制度安排,减少管制,走向行业协会主导的市场化的诱致性制度变迁。运用资本市场功能理论对学界存在的产权交易市场功能的争论、研究进行梳理、总结。以混合所有制发展、国企产权改革不可逆转、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风险投资退出渠道、非上市公司股权转让合法平台为依托,对产权交易市场的功能演进进行系统描述,从而推出产权交易市场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中基础市场的本质功能。深入剖析了中国产权交易市场现在的运营模式以及存在的深层问题,对产权交易中主体的“国退民进”、“国退洋进”,产权交易客体的价值型交易创新,产权交易机构的发展整合进行深刻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总之,本文通过对中国产权交易市场的分析,明确了产权交易市场的未来发展方向,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产权交易市场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借鉴。
雷奕敏[8](2005)在《经济增加值与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绩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并购重组是企业实施扩张或收缩的一种战略选择和手段,在当今,国际兼并资产能否有效整合和利用往往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兴衰与存亡。 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国际医药企业巨头凭借雄厚的资金、强大的研究开发实力及纯熟的跨国兼并收购技巧陆续进入中国,国内医药行业面临的国际竞争环境日趋严峻。在这种纷争变幻的格局中,我国医药行业企业,特别是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活动日趋频繁,希望能够通过收购兼并、股权转让、资产剥离与置换、股权投资和出售、分拆上市等资产重组手段,在市场条件下集中不同的优质资源,构造核心竞争力,优化股权、资产、主营业务结构,实现企业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发展壮大,在公司经营的产业范围内形成公司优势,力图在资本市场上打造出中国的药企航母。 首先,论文通过对我国医药行业发展历程的概述、现阶段竞争环境的分析,展示了我国医药行业的产业发展脉络和现今面对的严峻的竞争环境。 其次,通过对医药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现状和现阶段发展战略的全面透视,分析得出盈利能力继续下滑、业绩两极分化严重已经成为我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共同面临的困境,提出由于医药企业的发展是以庞大的资本和先进的技术作为后盾的,这个特点决定医药企业的发展不能仅依赖内部管理型战略,而必须实施以资本运营为核心的外部交易型战略,即战略并购重组已成为我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必然选择。 再次,论文探讨了现阶段我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动因、方式以及新近出现的涉外资本并购现象,并从理论上对我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现象进行分析。 最后,本文以我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2000年~2001年发生的并购重组活动为依据,以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兼并收购重组理论为指导,结合当前医药行业发展趋势及国内医药行业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实例,对医药行业并购重组的动因、方式、特点、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效果及市场反应等问题进行实证研究,通过采用分类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以经济增加值(EVA)评价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并对医药行业上市公司重组绩效进行检验,得出重组类型、业绩变化、市场反应相关性结论,希望能够为我国的医药行业企业并购重组提供参考。
张荣刚[9](2005)在《企业集群总体竞争力研究》文中认为在产业组织形式日新月异的今天,相关研究越来越多的揭示了通过企业集群带动经济腾飞的规律。企业集群是一群既独立自主又彼此依赖,既专业分工、资源互补,又维持着长期稳定的、非特定合约或合作默契,在一定地域范围集聚,通过价值链相互联系形成的系统整合、网络共生、环境耦合的企业和机构群体。企业集群令人瞩目的发展来源于其突出的竞争优势,而优势的确立必然以其拥有的竞争力为内在依据。本文结合企业集群的成长历程和逻辑,以系统科学的视角来观察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内涵、生成与提升,鉴于企业集群是一个多主体、自组织,在特有内在结构与外部关系协同演化下的网络化系统,因此本文认为应该从系统整体视角来考察企业集群竞争力,需要提出一个能够涵盖集群内所有主体非加和性整体能力的竞争力概念——企业集群总体竞争力。本文围绕企业集群总体竞争力这一核心概念,在界定了主体——企业集群的基础上,论证了企业集群总体竞争力的存在;结合系统论分析集群总体竞争力的系统框架,结合演化论分析集群与其总体竞争力的生成与发展,并将两者进行验证和对接;在前面研究结果基础上,分析了集群总体竞争力的局限与风险,并提出了中国发展企业集群总体竞争力的一些对策建议。首先,对企业集群的概念进行了系统界定和分析,并比较分析了相关的一些概念;将企业集群的成长历程划分为雏形、扩张、成熟、衰退、再生等阶段;借鉴生物学相关概念提出企业集群内非契约性的产业组织共生性、借鉴社会学相关概念提出企业集群与环境之间非契约性的区域社会根植性,从静态和动态演化两个角度总结出集群的系统性、共生性、根植性三大特征。其次,从竞争力概念、内容与管理出发,通过对孤立企业和企业集群为代表的中间性组织的比较,分析了竞争力概念的可拓展性,从而在逻辑上论证了集群总体竞争力存在的客观性。认为集群总体竞争力是在集群成长过程及特定的情景中沿特定的方向产生并演化,围绕系统整合、网络化共生和社会地域根植而生成的互补性、整合性能力体系。再次,通过梳理与集群竞争力相关理论的合理成分,对企业集群总体竞争力的本质和内涵、决定和影响因素进行系统探讨,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企业集群总体竞争力分析框架;认为,集群总体竞争力的核心是集群的系统整合能力,它整合了集群的共生能力和根植能力并进一步决定总体竞争力的次核心层以及市场绩效层,从而最终形成集群的竞争优势;这些层次的竞争力系统整合共同构成了企业集群总体竞争力。考虑到集群总体竞争力的生成基于企业集群的成长具有极其密切的关系,虽然他们的成长与生成遵循各自独特的逻辑,但阶段和历程的基本一致,本文将企业集群的成长
郑亚莉[10](2005)在《准市场组织与集群经济》文中认为本文以准市场组织为切入点来阐释产业集群的运行机理、治理结构与经济绩效,认为准市场组织是集群经济重要的制度安排和组织结构。所谓的准市场组织(quasi-market organization),广义上是指通过企业与市场的相互渗透与融合,而形成的企业间关系的一种契约安排。狭义上是指嵌入了科层关系的市场关系,即市场利用企业的比较优势,在管理上引入科层机制来提高交易效率和降低交易费用。在产业集群内,市场主体超越产权边界,与相关企业不仅在市场界面上交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介入了与之相关联企业的内部生产过程,发挥原来只有在科层企业中才存在的干预和协调作用,从而使得产业集群既具有企业的因素,又具有市场的因素,是一种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中间性组织。它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从效率层面来看,准市场组织融合了企业组织权威机制的有计划性和市场价格机制的竞争性和效率性的优点;二是从协调和激励机制看,准市场组织既可以采用市场的协调方式,又可以采用企业的协调方式,因此相对灵活,成本相对较低;三是从演进特征看,在一定的信息、知识和时空结构下,准市场组织相对稳定地存在。准市场组织运行的前提基础是企业的异质性,而不是新古典主义所认同的原子式企业的同质性。 产业集群中的准市场组织的重要治理模式是纵向约束(vertical restraints)的跨界治理(crossing boundaries governance),即处于市场不同经营阶段的企业(如上下游企业)超越简单的线性定价机制,通过各种各样的显性或隐性的合约进行交易。在产业集群内,在价值链中或产业中拥有关键性资源的核心企业(core-firm)以行使控制和指挥权的方式与其他企业进行交易,在标的物交易进行的同时相伴着经营管理知识的跨企业使用,以及决策、知识等向群内企业的外溢,是核心企业对合作者的管理输出和超边界管理。而正是这种管理的输出和超边界管理,使群内企业在产品质量提高、成本降低和市场拓展等方面共同具有优势,使集群的经济效应得以形成,进而会吸引更多的企业尤其缺乏先进管理和技术的中小企业出于分享科学的管理和先进的技术的动机而加入到集群内,使产业集群得以不断发展和壮大。文章通过对生产商——销售商的纵向约束模型的扩展,具体研究了跨界治理中的纵向外部性及其治理机制、横向外部性及其治理机制、纵向与横向外部性并存及其治理机制、技术约束及创新激励机制等,进一步揭示
二、国有性质 私营方式 ——浙江钱江摩托集团有限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构成与运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有性质 私营方式 ——浙江钱江摩托集团有限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构成与运作(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U8的Q公司内控管理流程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创新之处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流程再造国外研究现状 |
2.1.2 流程再造国内研究现状 |
2.1.3 内部控制国外研究现状 |
2.1.4 内部控制国内研究现状 |
2.2 企业内部控制相关理论 |
2.2.1 企业内部控制的内涵 |
2.2.2 内部控制的发展阶段 |
2.2.3 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
2.3 业务流程再造理论概述 |
2.3.1 业务流程再造的基本思想 |
2.3.2 流程再造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
3 Q公司内控管理流程现状分析 |
3.1 Q公司概况及核心业务流程判定 |
3.1.1 行业特点 |
3.1.2 Q公司基本情况 |
3.1.3 Q公司组织架构 |
3.1.4 Q公司盈利情况分析 |
3.1.5 Q公司信息化现状 |
3.1.6 Q公司主业务流程简介 |
3.1.7 Q公司业务的核心流程界定 |
3.1.8 Q公司核心业务界定方法 |
3.1.9 Q公司核心业务流程界定结果 |
3.2 Q公司核心业务内控管理流程现状分析 |
3.2.1 应付账款流程及问题分析 |
3.2.2 应收账款流程及问题分析 |
3.2.3 采购流程及问题分析 |
3.2.4 库存管理流程及问题分析 |
4 Q公司内控管理流程优化设计 |
4.1 流程优化思路 |
4.2 流程优化原则 |
4.3 ERP环境下业务流程优化方法 |
4.4 Q公司ERP选型 |
4.4.1 ERP软件的选择 |
4.4.2 U8系统实施步骤 |
4.5 基于U8系统内控流程优化措施 |
4.5.1 应付账款流程的优化措施 |
4.5.2 应收账款流程的优化措施 |
4.5.3 采购业务流程的优化措施 |
4.5.4 库存管理流程优化措施 |
5 基于U8的流程优化方案实施程序及效果评价 |
5.1 流程优化实施程序 |
5.1.1 前期准备工作 |
5.1.2 系统运行阶段 |
5.2 流程优化后效果评价 |
5.3 保障内控管理流程优化方案的措施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外贸下行对台州外贸型企业的影响分析 ——以钱江摩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2.1 科学意义 |
1.1.2.2 实践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2 台州市对外贸易的现状及影响 |
2.1 台州市的外贸现状 |
2.1.1 贸易规模 |
2.1.2 商品结构 |
2.1.3 贸易方式 |
2.1.4 市场结构 |
2.1.5 主体构成 |
2.1.6 外贸型企业数量变化 |
2.2 进出口贸易对台州经济社会的影响 |
2.3 与典型外向经济型地级市对外贸易情况比较 |
3 台州市进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分析 |
3.1 对外贸易顺差过大 |
3.2 外贸进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 |
3.3 贸易市场比较集中 |
3.4 成本比较优势弱化,部分产业外迁 |
3.5 外贸型企业出口信用风险不断攀升 |
3.6 民营企业缺少政策支持和自身管理不科学 |
3.7 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突出 |
4 外贸下行对钱江摩托外贸经营情况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
4.1 钱江摩托企业概述 |
4.2 钱江摩托对外贸易情况 |
4.2.1 钱江摩托整车销售情况 |
4.2.2 钱江摩托境外营业收入情况 |
4.3 钱江摩托的对策研究 |
4.3.1 行业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 |
4.3.2 钱江摩托的策略选择 |
4.3.2.1 做强摩托车主业 |
4.3.2.2 积极推进产业拓展 |
5 台州发展进出口贸易的对策研究 |
5.1 扩大外贸市场,推动贸易对象多元化 |
5.1.1 巩固传统市场 |
5.1.2 开拓新兴市场 |
5.1.3 大力推进区域开放合作 |
5.2 挖掘外贸潜力,构建台州特色外贸体系 |
5.2.1 进一步优化进口商品结构 |
5.2.2 进一步优化对外贸易方式 |
5.2.3 进一步夯实传统优势出口产业 |
5.2.4 进一步发展高新技术出口产业 |
5.3 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台州外贸发展后劲 |
5.3.1 积极转变政府管理职能 |
5.3.2 积极推动台州“海上丝路港城”建设 |
5.3.3 积极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 |
5.3.4 积极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内部控制对股权结构与企业财务绩效的中介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股权结构与财务绩效相关文献综述 |
1.2.2 股权结构与内部控制相关文献综述 |
1.2.3 内部控制与财务绩效相关文献综述 |
1.2.4 中介效应检验方法 |
1.2.5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 产权理论 |
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4 信号传递理论 |
第三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内部控制中介效应的理论分析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股权结构界定 |
3.1.2 内部控制界定 |
3.1.3 企业财务绩效界定 |
3.2 内部控制中介效应的理论分析 |
3.2.1 内部控制对股权集中度与企业财务绩效的中介效应 |
3.2.2 内部控制对股权制衡度与企业财务绩效的中介效应 |
3.2.3 内部控制对股权性质与企业财务绩效的中介效应 |
第四章 实证分析 |
4.1 研究假设 |
4.1.1 股权结构对财务绩效的影响 |
4.1.2 股权结构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
4.1.3 内部控制对股权结构与财务绩效的影响 |
4.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3 变量设计 |
4.3.1 股权结构的衡量 |
4.3.2 内部控制的衡量 |
4.3.3 财务绩效的衡量 |
4.3.4 控制变量的选取 |
4.4 模型构建 |
4.4.1 股权结构与财务绩效关系的检验模型 |
4.4.2 股权结构与内部控制关系的检验模型 |
4.4.3 股权结构、内部控制与财务绩效关系的检验模型 |
4.5 描述性统计 |
4.6 相关性分析 |
4.7 多重共线性检验 |
4.8 回归检验与结果分析 |
4.8.1 股权结构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回归检验 |
4.8.2 股权结构与内部控制关系的回归检验 |
4.8.3 内部控制对股权结构与企业财务绩效的中介效应检验 |
4.8.4 稳健性检验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建议及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相关建议 |
5.3 本文局限性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部分实证数据) |
附件二 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检查表 |
详细摘要 |
文献综述 |
(4)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变量选择研究 ——基于A股公司2006-2010年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财务预警的概念界定 |
1.2.1 财务危机与财务困境 |
1.2.2 财务预警变量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2 财务预警变量选择的研究综述 |
2.1 财务预警历史演进及其基本内涵研究综述 |
2.1.1 财务预警历史演进的研究综述 |
2.1.2 财务预警基本内涵的研究综述 |
2.2 财务预警模型的研究综述 |
2.2.1 一元判定模型 |
2.2.2 多元判定模型 |
2.2.3 逻辑回归模型 |
2.2.4 单位概率模型 |
2.2.5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
2.2.6 模型的比较与评述 |
2.3 财务预警变量选择的研究综述 |
2.3.1 国外关于财务预警变量选择的研究综述 |
2.3.2 国内关于财务预警变量选择的研究综述 |
2.4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启示 |
2.4.1 存在问题 |
2.4.2 启示 |
3 财务预警及其变量选择的理论依据研究 |
3.1 基于宏观视角的理论依据研究 |
3.1.1 有效市场理论与财务预警 |
3.1.2 经济周期理论与财务预警 |
3.1.3 宏观经济预警理论与财务预警 |
3.1.4 权变理论与财务预警 |
3.1.5 博弈理论与财务预警 |
3.2 基于微观理论视角的理论依据研究 |
3.2.1 风险管理理论与财务预警 |
3.2.2 公司危机管理理论与财务预警 |
3.2.3 不对称信息理论与财务预警 |
3.2.4 信号传递理论与财务预警 |
3.2.5 契约理论与财务预警 |
3.3 小结 |
4 财务预警变量选择的理论分析及其变量框架构建 |
4.1 环境因素对公司财务预警影响的理论分析 |
4.1.1 宏观环境因素的理论分析 |
4.1.2 微观环境因素的理论分析 |
4.2 公司财务危机共性特征的理论分析 |
4.2.1 基于阶段论视角的财务危机共性特征 |
4.2.2 基于业务范畴论视角的财务危机共性特征 |
4.2.3 基于性质论视角的财务危机共性特征 |
4.3 财务预警变量选择的逻辑分析 |
4.3.1 财务预警变量选择的主流观点剖析 |
4.3.2 财务预警变量选择的基本前提 |
4.3.3 基于财务观视角的变量选择理论分析 |
4.3.4 基于现金流量观视角的变量选择理论分析 |
4.4 财务预警变量的框架构建 |
4.4.1 预警变量框架设计的基本原则 |
4.4.2 预警变量框架体系的具体设计 |
4.5 小结 |
5 财务预警变量选择的实证研究 |
5.1 研究对象 |
5.1.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5.1.2 研究对象界定的理由分析 |
5.2 研究样本设计与数据来源 |
5.2.1 研究样本设计 |
5.2.2 数据的选取 |
5.3 研究变量和研究方法 |
5.3.1 研究变量 |
5.3.2 研究程序和方法 |
5.4 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的构建 |
5.4.1 样本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2 备选变量的均值分析 |
5.4.3 T-3年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的构建与分析结果 |
5.4.4 T-2年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的构建与分析结果 |
5.4.5 T-1年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的构建与分析结果 |
5.4.6 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
5.5 小结 |
6 财务预警变量选择有效性检验研究 |
6.1 有效性检验的样本组设计 |
6.1.1 2009年有效性检验的样本组设计 |
6.1.2 2010年有效性检验的样本组设计 |
6.2 有效性检验的结果 |
6.3 模型结果汇总及其分析 |
6.4 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未来研究方向 |
7.1 研究结论及其政策建议 |
7.1.1 研究结论 |
7.1.2 本文创新 |
7.1.3 政策建议 |
7.2 研究局限及其未来研究方向 |
7.2.1 研究局限 |
7.2.2 未来研究方向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公司治理视角下的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资本结构 |
1.2.2 公司治理 |
1.2.3 公司绩效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和创新之处 |
1.4.1 论文结构安排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文献回顾与评述 |
2.1 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的关联性分析 |
2.1.1 公司治理的内涵 |
2.1.2 道德风险视角下的委托代理理论 |
2.1.3 逆向选择视角下的信息不对称理论 |
2.1.4 不完备契约视角下公司控制权理论 |
2.1.5 资本结构、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的内在联系 |
2.2 公司内部治理与公司绩效关系的文献回顾 |
2.2.1 董事会与公司绩效关系 |
2.2.2 公司领导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 |
2.2.3 监事会与公司绩效关系 |
2.3 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文献回顾 |
2.3.1 股权集中与公司绩效关系 |
2.3.2 大股东持股与公司绩效关系 |
2.3.3 大股东性质与公司绩效关系 |
2.3.4 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绩效关系 |
2.4 公司债务融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文献回顾 |
2.4.1 公司债务水平的决定因素 |
2.4.2 债务水平与公司绩效关系 |
2.4.3 债务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 |
2.5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博弈分析 |
3.1 资本结构与最优证券设计 |
3.1.1 戴蒙德(Diamond,1984)模型 |
3.1.2 泽恩德(Zender,1989)模型 |
3.1.3 马特-史密斯(Mahrt-Smith,2005)模型 |
3.2 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博弈分析 |
3.2.1 基本设定 |
3.2.2 无负债约束条件下的博弈结果 |
3.2.3 引入财务杠杆后的公司绩效改进 |
3.3 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博弈分析 |
3.3.1 大股东控制下的公司绩效 |
3.3.2 引入财务杠杆后的公司绩效改进 |
3.4 融资情境下的资本结构博弈分析 |
3.4.1 债务融资下的股东与经理人博弈 |
3.4.2 股权融资下的大股东与小股东博弈 |
3.5 财务杠杆治理机制的归纳 |
3.5.1 财务杠杆的激励约束机制 |
3.5.2 财务杠杆的破产机制和相机控制机制 |
3.5.3 债权治理的银行监控机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统计模型构建与变量设计 |
4.1 债权治理实证研究存在的问题分析 |
4.1.1 以财务杠杆作为被解释变量 |
4.1.2 以财务杠杆作为解释变量 |
4.1.3 以财务杠杆作为控制变量 |
4.1.4 问题与改进 |
4.2 模型框架的构建和变量设计 |
4.2.1 模型构建 |
4.2.2 变量设计 |
4.3 数据来源与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4.3.1 数据来源 |
4.3.2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单方程OLS实证结果与分析 |
5.1 公司绩效模型的变量设计 |
5.1.1 模型设计 |
5.1.2 被解释变量 |
5.1.3 解释变量及符号预期 |
5.1.4 公司绩效指标的回归结果比较与选择 |
5.2 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OLS估计 |
5.2.1 第一大股东持股与公司绩效 |
5.2.2 国有股比重与公司绩效 |
5.2.3 按国有股比重拐点分组的T检验 |
5.2.4 债务结构与公司绩效 |
5.3 公司内部治理与公司绩效关系的OLS估计 |
5.3.1 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与公司绩效 |
5.3.2 公司治理因子的提取 |
5.3.3 治理因子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分组检验 |
5.3.4 公司内部治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
5.4 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OLS估计 |
5.4.1 股权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
5.4.2 债务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
5.5 本章实证结论 |
第6章 联立方程2SLS实证结果与分析 |
6.1 方程联立性的识别与检验 |
6.1.1 方程联立性识别 |
6.1.2 方程联立性检验 |
6.2 股权结构、债务结构与公司绩效的互动性分析 |
6.2.1 联立方程组Ⅰ的2SLS估计 |
6.2.2 联立方程组Ⅱ的2SLS估计 |
6.3 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分组检验 |
6.3.1 样本分组的原则 |
6.3.2 联立方程的分组检验 |
6.4 本章实证结论 |
第7章 基本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基本结论 |
7.1.1 博弈分析的基本结论 |
7.1.2 单方程OLS实证研究结论 |
7.1.3 联立方程2SLS实证研究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2.1 对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优化建议 |
7.2.2 对上市公司债权治理的优化建议 |
7.2.3 对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优化建议 |
7.2.4 对上市公司市场竞争环境的优化建议 |
7.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7.3.1 研究的不足 |
7.3.2 未来的研究展望 |
附表:实证研究样本公司名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我国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模块化和模块化制造网络研究现状 |
1.2.2 模块化造船的研究动态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的相关基本理论 |
2.1 产业组织演化与产业集群理论 |
2.1.1 产业组织演化理论 |
2.1.2 产业集群理论 |
2.2 复杂产品系统理论 |
2.2.1 复杂产品系统的提出 |
2.2.2 复杂产品系统的特点 |
2.2.3 复杂产品系统的供应网络 |
2.2.4 复杂产品系统制造给产业组织带来的挑战 |
2.2.5 复杂性科学中关于演化的理论 |
2.3 模块化制造网络的相关理论 |
2.3.1 模块的定义 |
2.3.2 模块的分类 |
2.3.3 模块化的内涵 |
2.3.4 模块化制造 |
2.3.5 模块化制造网络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的成因分析 |
3.1 造船业造船模式的发展 |
3.1.1 舰船设计原则的变化 |
3.1.2 造船业造船模式发展的五个阶段 |
3.1.3 世界先进国家的造船模式分析 |
3.1.4 我国造船模式的发展情况 |
3.1.5 船舶模块的层次划分 |
3.2 模块化及模块化网络出现的动因分析 |
3.2.1 模块化的价值分析 |
3.2.2 模块化网络对生产成本的降低 |
3.2.3 模块化造船的优越性 |
3.3 我国造船业面临的挑战 |
3.3.1 世界造船业的供求关系将发生逆转 |
3.3.2 我国造船业与日韩的差距 |
3.4 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的形成 |
3.4.1 传统的资源整合模式及其缺陷 |
3.4.2 造船方式模块化与组织模块化 |
3.4.3 模块化制造网络形成分析 |
3.5 造船业FPSO模块化制造网络的形成 |
3.5.1 FPSO的含义与发展历程 |
3.5.2 FPSO的构成 |
3.5.3 FPSO模块化制造网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的组织结构与模式分析 |
4.1 模块化制造网络的演变模式分析 |
4.1.1 制造网络演变的RAA模型 |
4.1.2 模块化制造网络的组织模式分类 |
4.1.3 模块化制造网络中集成商整合的方法 |
4.2 模块化制造网络的纵向结构分析 |
4.2.1 模块化制造网络的纵向组织 |
4.2.2 制造网络的纵向增值过程 |
4.2.3 产业链中的物流 |
4.2.4 纵向模块化组织的供应链战略选择 |
4.2.5 敏捷供应联盟盟员选择模型 |
4.2.6 45000吨化学品(成品油船)纵向供应链的构成 |
4.3 模块化制造网络的横向结构分析 |
4.3.1 制造网络中的横向组织 |
4.3.2 产业中的竞争网络 |
4.3.4 产业中的合作竞争网络 |
4.3.5 我国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的横向结构例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空间演变的集群分析 |
5.1 产业集群与产业集群网络结构框架 |
5.1.1 产业集群的特征与组织结构分类 |
5.1.2 模块化制造网络的空间演变形态为产业集群 |
5.1.3 产业集群网络结构框架 |
5.1.4 产业集群网络结构分析 |
5.2 我国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的集群组织分析 |
5.2.1 造船业的产业集聚现象 |
5.2.2 船舶产业集群结构与特点分析 |
5.2.3 长江三角洲船舶产业集群实证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绩效评价 |
6.1 我国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6.1.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思路 |
6.1.2 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及其含义 |
6.2 我国造船业模块化网络绩效评价的BP网络模型 |
6.2.1 BP网络模型结构 |
6.2.2 BP网络的计算原理 |
6.2.3 BP网络学习算法 |
6.3 我国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绩效的模拟评价 |
6.3.1 训练样本数据 |
6.3.2 神经网络的训练数据及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我国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发展的限制因素分析及对策 |
7.1 我国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发展的限制因素分析 |
7.1.1 我国造船业产业组织结构方面的限制分析 |
7.1.2 造船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缺乏良好的产品平台 |
7.1.3 我国造船业的信息化能力薄弱 |
7.1.4 系统集成商的集成能力不足 |
7.1.5 军民分割限制了军用技术与舰船的发展 |
7.2 推动我国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发展的对策 |
7.2.1 大力发展船舶配套业 |
7.2.2 加强自主创新、强化船型开发、塑造自主品牌 |
7.2.3 加快中国造船业的信息化步伐 |
7.2.4 尽快建立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工业结构 |
7.2.5 大力支持区域船舶集群发展 |
7.2.6 切实加快我国造船企业建立现代造船模式的步伐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中国产权交易市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述评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产权交易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西方企业并购理论和动机 |
一、市场势力论:追求市场竞争最大优势的动机 |
二、规模经济和管理论:追求经营效率的动机 |
三、经理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的动机 |
四、纵向并购:追求协同效应目标的动机 |
五、混合并购:多元化经营动机 |
六、杠杆收购:追求公司价值提升的动机 |
第二节 产权交易理论的一般分析 |
一、现代产权理论的交易成本分析 |
二、马克思的产权结构理论与产权流转 |
三、“产权效率悖论”与产权制度安排多元化 |
四、不完全契约理论与产权人格化 |
第三节 产权交易的特殊理论:现代产权制度与混合所有制 |
一、国有企业改革历程存在的产权问题 |
二、产权交易解决传统企业产权制度弊端 |
三、产权交易与现代产权制度安排 |
四、产权交易与混合所有制经济形态的形成 |
第二章 中国产权交易市场现状与问题剖析 |
第一节 中国产权交易市场现状 |
一、产权交易市场交易活跃 |
二、联动区域产权交易市场初步形成 |
三、产权交易逐渐规范 |
四、国有资产有效流转 |
第二节 产权交易市场存在问题剖析 |
一、产权交易市场的功能缺陷 |
二、产权交易市场的体制性缺陷 |
三 现有定位制约中国产权交易市场发展 |
第三章 中国产权交易市场的交易分析 |
第一节 产权交易市场交易主体的“国退民进”、“国退洋进” |
一、产权交易市场交易主体现状分析 |
二、产权交易市场依托国企扩大产权交易额难以为继 |
三、民营企业成为交易主体不是“化公为私” |
四、外资积极关注产权交易市场 |
第二节 产权交易客体创新——实物型向价值型的转变 |
一、传统产权交易客体——实物型交易 |
二、产权交易客体创新——价值型交易 |
三、产权价值型交易的实现——股权托管 |
四、股权托管需要解决的问题 |
五、价值型交易的关键:产权证券化 |
六、建立产权基金促进价值型交易 |
第三节 产权交易机构分析 |
一、产权交易所(中心)的作用 |
二、产权交易所(中心)体制和运作模式 |
三、产权交易所(中心)存在的问题 |
四、产权交易机构的出路:竞争、合作、共赢 |
第四章 OTCBB——美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的场外交易市场 |
一、OTCBB 的设立与美国多层次资本市场 |
二、OTCBB 的结构特点 |
三、OTCBB 报价的相关问题 |
四、OTCBB 的做市商制度 |
五、利用OTCBB 融资 |
第五章 中国产权交易市场的功能演进 |
第一节 产权交易市场的一般功能 |
第二节 产权交易市场的改革功能 |
一、国有资产存量有效流动的平台 |
二、国有资产结构优化的功能 |
三、民营资本和外资参与国有资产重组的桥梁功能 |
四、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功能 |
五、机制防腐的功能 |
第三节 产权交易市场的资本市场功能 |
一、多层次资本市场不可缺少的“三板”功能 |
二、非上市公司股权转让合法平台 |
三、风险投资的蜕变场所 |
四、股东投票权完备性的改善 |
第六章 中国产权交易市场的制度变迁 |
第一节 制度变迁的解释 |
一、制度变迁的涵义 |
二、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分析 |
第二节 中国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阶段 |
第三节 产权交易市场发展——无序的制度安排→统一的强制性制度变迁. |
一、产权交易市场初期制度安排的冲突 |
二、从无序的制度安排到统一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分析 |
第四节 产权交易市场重塑:强制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 |
一、强制性制度变迁对产权交易市场的影响 |
二、诱致性制度变迁障碍的优化 |
第五节 产权交易市场协会:市场化的诱致性制度变迁主体 |
结语 |
一、统一化:产权交易市场跨区域结盟与联动 |
二、市场化:由政府主导转向行业协会指导 |
三、规范化:健全产权交易市场监管制度 |
四、标准化:逐步建成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基础市场 |
五、多元化:产权交易市场效率的体现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经济增加值与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并购重组的相关基本概念 |
1.2.1 并购重组的含义 |
1.2.2 并购重组与兼并收购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的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的相关研究 |
1.3.3 并购重组研究方法综述 |
1.3.4 EVA理论综述 |
1.3.5 EVA的实证研究综述 |
1.4 本文研究的思路、内容及创新 |
1.4.1 本文研究思路及内容 |
1.4.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现状与特征分析 |
2.1 医药行业概述 |
2.1.1 医药行业的特征 |
2.1.2 医药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2.2 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统计分析 |
2.3 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现状分析 |
2.3.1 政府在医药并购重组中的作用 |
2.3.2 并购重组趋势 |
2.3.3 并购重组模式多样化 |
2.3.4 医药行业并购重组主要领域 |
2.3.5 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主要并购重组方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动因分析 |
3.1 规模效益 |
3.2 分散风险与规避行业壁垒 |
3.3 壳资源 |
3.4 大集团战略 |
3.5 医疗体制改革 |
3.6 WTO的影响 |
3.7 专利和知识产权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EVA和MVA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绩效评价模型 |
4.1 经济增加值EVA体系的由来 |
4.2 EVA指标的理论及含义 |
4.3 EVA的创新点 |
4.3.1 观念的变革 |
4.3.2 公司治理的改善 |
4.3.3 EVA机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4.3.4 EVA管理模式的适用性 |
4.4 EVA与 MVA的测算 |
4.5 EVA的优点及局限 |
4.5.1 EVA的优点 |
4.5.2 EVA的局限性 |
4.6 基于EVA和MVA的并购重组绩效评价模型 |
4.6.1 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样本的选取 |
4.6.2 绩效评价模型指标的选取 |
4.6.3 基于EVA和MVA的并购重组经营绩效评价模型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EVA和MVA的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绩效评价应用研究 |
5.1 数据来源、样本选取与分析工具 |
5.1.1 数据整理与样本选取 |
5.1.2 分析工具 |
5.2 研究假设 |
5.3 计算结果分析 |
5.3.1 重组绩效 EVA分析模型综合得分的计算 |
5.3.2 全部样本的综合检验结果 |
5.4 检验结果分析 |
5.4.1 分类分析 |
5.4.2 不同并购重组方式长短期绩效的比较分析 |
5.4.3 股权结构的影响 |
5.4.4 有偿划转与无偿划转分析 |
5.5 不同动因对并购重组绩效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一览表) |
附表C(实证研究源数据) |
(9)企业集群总体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1.1 企业集群总体竞争力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社会经济意义 |
1.3 相关领域研究回顾 |
1.3.1 国外集群研究 |
1.3.2 国内集群研究 |
1.3.3 组织竞争力研究 |
1.4 思路、方法与创新 |
1.4.1 思路与结构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本文的创新 |
第二章 企业集群及其特征 |
2.1 企业集群的涵义辨析 |
2.1.1 企业集群概念相关讨论 |
2.1.2 概念的剖析与定义 |
2.1.3 企业集群结构分析 |
2.2 企业集群的历史和现状 |
2.2.1 国外企业集群历史与现状 |
2.2.2 我国企业集群发展概况 |
2.3 企业集群的类型 |
2.3.1 按群内分工联结模式划分 |
2.3.2 按集群生成的基础划分 |
2.3.3 其它分类方式下的类型 |
2.4 企业集群的特征 |
2.4.1 系统特征 |
2.4.2 根植特征 |
2.4.3 共生特征 |
2.5 集群生命周期与成长 |
2.5.1 集群生命周期理论分析 |
2.5.2 集群生命周期阶段 |
2.5.3 集群成长的动力机制与模式 |
第三章 企业集群总体竞争力的提出 |
3.1 竞争力的概念分析 |
3.1.1 竞争力定义 |
3.1.2 核心与非核心竞争力 |
3.1.3 总体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 |
3.2 竞争力内容与管理 |
3.2.1 竞争力的内容 |
3.2.2 竞争力构建与管理 |
3.3 企业集群总体竞争力的提出 |
3.3.1 竞争力概念的可拓展性分析 |
3.3.2 企业集群总体竞争力初步界定 |
第四章 企业集群总体竞争力的系统逻辑分析 |
4.1 集群总体竞争力的理论渊源 |
4.1.1 外部经济理论 |
4.1.2 聚集经济理论 |
4.1.3 竞争优势理论 |
4.1.4 集群创新理论 |
4.1.5 社会网络理论 |
4.1.6 生态演化理论 |
4.2 协同视角的理论分析 |
4.2.1 系统性:集群总体竞争力的本质 |
4.2.2 产业组织共生性 |
4.2.3 社会环境根植性 |
4.2.4 集群系统化协同演进 |
4.3 总体竞争力的系统集成分析 |
4.3.1 总体竞争力的系统集成关系 |
4.3.2 总体竞争力系统的识别 |
4.3.3 总体竞争力的系统整合 |
4.3.4 集群系统竞争市场优势 |
4.4 总体竞争力的共生性分析 |
4.4.1 学习能力 |
4.4.2 知识与组织惯例积累 |
4.4.3 创新能力 |
4.4.4 内部沟通协调能力 |
4.5 总体竞争力的根植性分析 |
4.5.1 信任、集体行动与外部协调能力 |
4.5.2 社会资本网络环境 |
4.5.3 资源集聚能力 |
4.6 集群总体竞争力的识别与评估 |
4.6.1 集群总体竞争力测度尺度 |
4.6.2 总体竞争力评价的方法与实践 |
4.6.3 模糊评价数学模型 |
第五章 企业集群总体竞争力的演进分析 |
5.1 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来源 |
5.1.1 集群产品竞争力 |
5.1.2 集群营销竞争力 |
5.1.3 集群供应链竞争力 |
5.1.4 集群服务竞争力 |
5.2 企业集群总体竞争力演进机制 |
5.2.1 市场选择机制 |
5.2.2 知识溢出机制 |
5.2.3 竞合博弈机制 |
5.2.4 协作整合机制 |
5.3 集群总体竞争力生成与提升逻辑 |
5.3.1 价值系统是集群总体竞争力构建中枢 |
5.3.2 集群总体竞争力提升的三维路径 |
5.3.3 围绕核心产业及核心企业形成增长极 |
5.3.4 创新是推动集群共生演化的内动力 |
5.4 基于根植性的集群总体竞争力生成 |
5.4.1 社会资本推动集群根植 |
5.4.2 社会网络环境的嵌入与耦合 |
5.4.3 集群根植的资源集聚能力 |
5.4.4 集群学习与当地社会根植 |
5.5 企业集群总体竞争力的共生演进 |
5.5.1 趋向共生的群内企业竞争与合作 |
5.5.2 集群网络内的互惠共生 |
5.5.3 集群的组织网络共生 |
5.5.4 集群的产业网络共生 |
5.5.5 群内企业学习与共生演化 |
5.6 集群总体竞争力系统演化路径 |
5.6.1 企业集群演进均衡的达成 |
5.6.2 企业集群及其竞争力演化路径分析 |
5.6.3 集群总体网络成本分析 |
5.6.4 总体竞争力以系统整合能力为中枢 |
第六章 集群总体竞争力的局限与风险 |
6.1 集群系统整合的环境因素制约 |
6.1.1 集群环境的影响 |
6.1.2 企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影响 |
6.1.3 集群系统的服务局限 |
6.2 发展集群共生能力的局限与风险 |
6.2.1 协作和信任的矛盾与合作形态危机 |
6.2.2 创新机制的不足与逻辑冲突 |
6.2.3 集群内部组织化与专业化 |
6.2.4 从“有效竞争”到“过度竞争” |
6.3 发展集群根植能力的局限与风险 |
6.3.1 政府政策的局限与风险 |
6.3.2 强化纽带、过度根植的双面性影响 |
6.3.3 基础设施与地理区位环境的限制 |
6.3.4 人文环境的要求 |
6.3.5 资源依赖与集群风险的关联机理 |
6.4 中国企业集群总体竞争力的局限 |
6.4.1 集群总体竞争力总体上处于较低层次 |
6.4.2 技术能力不足制约产业升级和持续发展 |
6.4.3 集群总体竞争力要素发展不协调 |
第七章 构建企业集群总体竞争力对策分析 |
7.1 总体竞争力动态提升 |
7.2 强化集群效应 |
7.3 集群创新与扩散 |
7.4 培育集群社会文化环境 |
7.5 促进跨区域企业集群协调发展 |
7.6 完善集群支持体系 |
7.7 产业网络成本优势培育 |
7.8 政府的定位与协调 |
第八章结论 |
8.1 结论 |
8.2 展望 |
8.3 启示 |
附录1:参考文献 |
附录2:企业集群的相关理论 |
附2.1 马歇尔产业区理论 |
附2.2 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 |
附2.3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
附2.4 中心地理理论 |
附2.5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
附2.6 产业综合体理论 |
附录3:竞争力理论系统回顾 |
附3.1 企业成长进化论:分工与环境作用下的竞争力 |
附3.2 资源学派的竞争力 |
附3.3 竞争战略理论:从市场结构到竞争位势 |
附3.4 能力学派的竞争理论 |
附3.5 不同视角对竞争力理论的梳理 |
附录4:致谢 |
(10)准市场组织与集群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创新点 |
2 集群经济研究的文献综述 |
2.1 关于集群经济的内涵及特征的研究 |
2.2 基于专业化分工经济的研究 |
2.3 基于外部规模经济理论的研究 |
2.4 基于区域发展理论与地理经济学等的研究 |
2.5 基于交易费用的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 |
3 准市场组织的性质 |
3.1 市场、企业与准市场组织:对企业边界的再讨论 |
3.2 准市场组织的性质 |
3.3 集群经济中的准市场组织 |
4 准市场组织的基础:企业的异质性 |
4.1 企业的同质性假说及其质疑 |
4.2 企业的异质性假说 |
5 集群经济中准市场组织的跨界治理:纵向约束 |
5.1 引言 |
5.2 纵向外部性及其治理机制 |
5.3 横向外部性及其治理机制 |
5.4 纵向与横向外部性并存及其治理机制 |
5.5 技术约束及创新激励机制 |
5.6 下游厂商市场势力及其纵向约束 |
6 集群经济中准市场组织的动态性分析 |
6.1 准市场组织的稳定性与动态性 |
6.2 集群经济中准市场组织的风险 |
6.3 集群经济中准市场组织风险的案例分析 |
7 集群的经济效应:集群剩余 |
7.1 集群剩余的经济分析 |
7.2 集群剩余产生的原因分析 |
7.3 集群剩余对集群竞争力提升的作用机制 |
8 集群经济的绩效测度与分析--基于浙江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 |
8.1 浙江产业集群发展简况 |
8.2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简介 |
8.3 浙江15大代表性产业集群经济效率的实证研究 |
8.4 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9.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国有性质 私营方式 ——浙江钱江摩托集团有限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构成与运作(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U8的Q公司内控管理流程优化研究[D]. 陈蓝天. 西安理工大学, 2018(12)
- [2]外贸下行对台州外贸型企业的影响分析 ——以钱江摩托为例[D]. 王安. 江西师范大学, 2016(03)
- [3]内部控制对股权结构与企业财务绩效的中介效应研究[D]. 张颖. 长沙理工大学, 2016(04)
- [4]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变量选择研究 ——基于A股公司2006-2010年的经验证据[D]. 秦志敏. 东北财经大学, 2012(06)
- [5]公司治理视角下的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关联性研究[D]. 张立达. 山东大学, 2008(12)
- [6]我国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研究[D]. 杨国兵.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8(06)
- [7]中国产权交易市场研究[D]. 刘向阳. 中共中央党校, 2007(03)
- [8]经济增加值与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绩效研究[D]. 雷奕敏. 湖南大学, 2005(06)
- [9]企业集群总体竞争力研究[D]. 张荣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4)
- [10]准市场组织与集群经济[D]. 郑亚莉. 浙江大学, 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