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汉中学生论文-曹琼

蒙汉中学生论文-曹琼

导读:本文包含了蒙汉中学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蒙古族,中学生,归因方式,比较研究

蒙汉中学生论文文献综述

曹琼[1](2016)在《蒙汉中学生归因方式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归因方式是指个体对于事件出现的问题、结果进行思考推理做出原因决策的过程中体现出的一种倾向。归因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重要指标。影响归因方式的因素有很多,民族心理也是其中之一。民族心理通过民族意识、民族群体人格、民族文化、信仰等等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民族内部个体的归因思维、因果图式,使得每一个民族形成自己独特的民族心理、民族归因风格。蒙古族是我国的重要少数民族之一,其自身独特的民族心理影响下形成了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归因方式。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生活着以汉族和蒙古族为主的众多民族。在相同的生活和地域下,蒙古族和汉族中学生在归因方式上是否有所不同,在哪些维度上差异明显,造成这样的原因是什么,针对不同民族提升自身的归因方式的方法是否相同,该如何提高蒙古族中学生归因方式。本研究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使用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MMCS)对呼和浩特市某两所中学初一到初叁年级蒙古族、汉族中学生归因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对不同归因方式、不同民族、年级、性别、地域的学生进行深入访谈。从学业成就和人际关系两方面对蒙古族和汉族中学生的归因方式进行比较研究,从民族心理学角度分析两民族中学生产生差异的内隐性原因以及各位维度上差异产生原因。得出如下结果:1、从总体上说,蒙古族中学生与汉族中学生归因方式相比较,蒙古族更倾向于内部的、稳定的因素,汉族更加倾向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因素;2、在学业归因方面:蒙古族和汉族中学生在学业情境、运气、外控得分叁个维度上存在显着差异;蒙古族和汉族男生各个维度上差异不显着,女生在学业运气、情境、外控得分、学业总分上存在显着差异,在其他维度上不明显;蒙古族和汉族初一学生在学业努力、总分上存在显着差异,初二学生在各个维度上差异不显着,初叁学生在学业努力、内控得分上存在显着差异,在其他维度上差异不显着;蒙古族、汉族城市中学生在各个维度上均不存在差异,农村中学生只在学业努力这一维度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在其他维度上不存在显着差异;3、在人际归因方面:蒙古族和汉族中学生在人际努力、人际情境、人际运气叁个维度上均存在显着差异;蒙古族、汉族男生在人际运气上存在差异,女生在人际努力、情境、内控得分上存在显着差异,其他维度差异不明显;蒙古族、汉族初一学生在人际各维度上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初二学生在人际努力、人际情境、人际运气上都存在显着差异,初叁学生在人际情境、人际运气上存在显着差异,在其他维度上不存在差异;蒙古族、汉族城市中学生在人际运气上存在显着差异,其他方面均不存在显着差异,农村中学生在各个维度上都不存在显着差异。由此得出研究结论:两民族相比,蒙古族更倾向于内部的、稳定的因素,汉族更加倾向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因素;不同民族学业和人际归因差异明显;民族内部性别、年级、城乡对学业和人际归因不同维度也有不同影响。最后,根据上述结论全方位、多角度提出一定建议。(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6-06-03)

赵春[2](2015)在《蒙汉中学生学业情绪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师生关系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与教学相互作用的非智力因素——学业情绪,它对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同时它会间接的影响师生关系,进而对中学生身心成长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的叁所完全中学、两所高中学校、一所初中学校,随机抽取了130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和访谈调查,之后又分别对15名初中生和15名高中生进行进一步的访谈调查。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中学男生的积极学业情绪比中学女生高,而消极学业情绪男生比女生的低。2.在积极情绪得分方面,蒙古族中学生低于汉族中学生,而消极情绪高于汉族中学生。同时,蒙语授课中学生的积极情绪要低于汉语授课中学生,而消极情绪高于汉语授课中学生。3.农业户口的中学生积极情绪低于非农业户口的中学生,消极情绪要高于非农业户口的中学生;而家庭经济条件越好的中学生积极情绪表现的越多,消极情绪越少;非独生子女的消极学业情绪要高于独生子女中学生。4.无助、羞愧情绪因子负向预测学业成绩,高兴、满足和恼火情绪因子正向预测学业成绩。5.师生关系的冲突性负向预测学业成绩,亲密性和满意度正向预测学业成绩。6.积极高唤醒、消极高唤醒和消极低唤醒学业情绪在师生关系和学习成绩之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5-03-27)

张玉姣[3](2012)在《蒙汉中学生双性化人格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旨在探讨蒙汉中学生的双性化人格的特点,探索双性化人格与自我效能感间的关系,并对蒙汉中学生以上两方面的特点进行了比较研究。本研究在四所中学抽取了428名初二、高二学生作为被试,其中有两所蒙族中学,选用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进行施测。结果表明:(1)双性化与其他性别角色类型在性别因素上差异显着;(2)不同性别类型个体在一般自我效能感变量上存在显着差异,一般自我效能感受男性气质分影响更大;(3)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性别变量上有显着差异,男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显着高于女生。(本文来源于《科教导刊(上旬刊)》期刊2012年01期)

张玉姣[4](2011)在《蒙汉中学生双性化人格与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旨在探讨蒙汉中学生的双性化人格的特点,探索双性化人格与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并对蒙汉中学生以上叁方面的特点进行了比较研究。本研究在叁所中学抽取了428名初二、高二学生作为被试,其中有一所蒙族中学,选用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以及幸福感指数量表进行施测。结果表明:(1)双性化与其他性别角色类型在民族因素上并没有显着差异;(2)不同性别类型个体在一般自我效能感变量上存在显着差异,一般自我效能感受男性气质影响更大;(3)男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显着高于女生;(4)不同性别角色类型在幸福感量表的生活满意度维度上有显着差异,生活满意度受男性气质影响更大;(5)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生活满意度、幸福感总分都呈现显着正相关;(6)汉族学生的总体情感指数大于蒙族学生的总体情感指数。(本文来源于《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1-10-21)

萨日娜[5](2009)在《蒙汉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特点与其价值观发展的相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西方的积极心理学诞生以来,对于幸福心理的研究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主观幸福感成为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 SWB),主要指个体根据自己所设置的标准对自身生活质量状况所作的整体性评价。主观幸福感主要包括叁个基本成分: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的体验和消极情感的体验。有关于成年人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工作已经进行了许多,但有关儿童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还起步不久。以往国内关于中学生群体的主观幸福感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在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测量工具运用方面,更多的是通过引进和修订国外的量表或问卷进行研究。所以,在本研究中自编了中学生主观幸福感问卷。主观幸福感与价值观有密切的关系。主观幸福感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人价值观的问题,“不幸福”的背后通常存在着价值观冲突。进一步说,在许多“不幸福”现象的背后主要是价值观失衡在起作用,许多中学生心理状态的失衡其实就是价值失衡的表象,解决主观幸福感水平低的问题说到底还是要解决一个人的价值观问题。而另一方面,主观幸福感状况如何,又会对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起着作用。本研究通过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和价值观之间的关系研究,为中学生的幸福感教育和价值观教育提供参考。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我区蒙汉中学生总体主观幸福感水平较高。2.从总体上看,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在信仰满意、家庭满意维度上存在性别差异。在自我满意、信仰满意上存在民族差异。在自我满意、消极情绪、积极情绪、学业满意及主观幸福感总分上存在年级差异。3.中学生在不同的主观幸福感维度上表现出一定的年级差异。初中学生比高中学生表现出了更高的主观幸福感水平,高叁学生在大多数维度上都表现出了相对较低的主观幸福感水平。4.中学生价值观在开放性态度和保守方面存在性别差异。中学生价值观在各维度和总分上均不存在民族差异。在超越自我、开放性态度和保守维度上存在年级差异。5.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价值观存在着中等以上程度的相关水平;中学生的价值观对主观幸福感具有一定的预测力水平。(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09-04-26)

李苏和[6](2003)在《蒙汉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是应用语言学和心理学交叉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自六十年代认知心理学兴起以来,学习策略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中,A.L.Wenden,O'Malley and Chamot以及Oxford等人对语言学习策略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对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也逐渐增多起来(主要集中在英语学习策略研究上),但目前对中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研究还比较少,因此本研究对提高中学生英语水平,为我国英语教学改革作参照有重大现实意义。本研究对内蒙古自治区蒙汉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实证研究。研究中主要采用了问卷法并加入了个人访谈法,有效被试543人。所采用问卷系语言学家Oxford编制的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策略量表,一共有八个维度,分为记忆策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交际策略,形式策略和母语策略。其中,形式策略和母语策略是笔者参照文秋芳所作研究增加的。另外参照文秋芳以往对英语学习策略观念所进行的研究和编订的问卷,笔者对被试的学习策略观念状况进行了调查。测查完毕后,对所采用的问卷进行了内部一致性检验,分析结果显示问卷信度较好。 本研究结论如下: 1.观念和策略选择有显着相关。即具有某种学习策略观念的学习者通常都会使用该学习策略,但影响程度不一样,母语观念对母语策略的使用影响最为显着。同时各种学习策略之间存在相关,一般来说赞同形式策略操练的学习者也赞同功能操练策略,即学习者认为掌握语言的语法和句型与获得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并不矛盾。这一点也被以往研究所证明。 2.在低年级,男女使用语言学习策略有差异。女生更多的使用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补偿策略以及形式策略。这一点与女孩语言能力比较早熟的以往研究吻合。到了高中阶段,在各项学习策略使用指标上,女生虽然仍占优势,但各项差异不显着。 3.蒙生和汉生在母语策略等几项维度上有显着差异,尤其是在母语策略的使用上面。相比汉生,蒙生更具备了学习语言的一些优势,主要原因是蒙生有学习第二语言蒙汉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研究的长期经验,有正向迁移作用。但如何把这一优势转化为英语实际能力的提高还需要作进一步的探索。 4.大部分内蒙古自治区中学生在学习外语过程中都使用学习策略,但具体差异很大。在各个年级中,都表现出对形式策略使用的偏好。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在初二到初叁阶段的使用频率有所下降,但在高中阶段有回升。 5.英语学习成绩和学习策略选择也有显着相关,高分组的学生偏爱使用学习策略,认知策略和形式策略。其他策略的使用高分组也比低分组使用得多,只是差异不显着。该项分析所用样本量较小,因此所得结论和分析是否有偏差还需要进一步来考察。 6.根据调查结果,笔者提出一些教育建议。在学习策略培训上,教师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在具体有效学习策略的使用上,应该重视那些能够切实帮助提高实际英语能力的策略。(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03-06-06)

蒙汉中学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与教学相互作用的非智力因素——学业情绪,它对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同时它会间接的影响师生关系,进而对中学生身心成长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的叁所完全中学、两所高中学校、一所初中学校,随机抽取了130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和访谈调查,之后又分别对15名初中生和15名高中生进行进一步的访谈调查。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中学男生的积极学业情绪比中学女生高,而消极学业情绪男生比女生的低。2.在积极情绪得分方面,蒙古族中学生低于汉族中学生,而消极情绪高于汉族中学生。同时,蒙语授课中学生的积极情绪要低于汉语授课中学生,而消极情绪高于汉语授课中学生。3.农业户口的中学生积极情绪低于非农业户口的中学生,消极情绪要高于非农业户口的中学生;而家庭经济条件越好的中学生积极情绪表现的越多,消极情绪越少;非独生子女的消极学业情绪要高于独生子女中学生。4.无助、羞愧情绪因子负向预测学业成绩,高兴、满足和恼火情绪因子正向预测学业成绩。5.师生关系的冲突性负向预测学业成绩,亲密性和满意度正向预测学业成绩。6.积极高唤醒、消极高唤醒和消极低唤醒学业情绪在师生关系和学习成绩之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蒙汉中学生论文参考文献

[1].曹琼.蒙汉中学生归因方式的比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2].赵春.蒙汉中学生学业情绪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师生关系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3].张玉姣.蒙汉中学生双性化人格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

[4].张玉姣.蒙汉中学生双性化人格与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C].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1

[5].萨日娜.蒙汉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特点与其价值观发展的相关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6].李苏和.蒙汉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

标签:;  ;  ;  ;  

蒙汉中学生论文-曹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