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槽模型论文-易磊,漆继红,许模,吴明亮,李潇

砂槽模型论文-易磊,漆继红,许模,吴明亮,李潇

导读:本文包含了砂槽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变密度,盆地,地下水流系统,砂槽模型

砂槽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易磊,漆继红,许模,吴明亮,李潇[1](2019)在《基于砂槽模型研究不同水流密度下盆地地下水流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沉积盆地是人类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载体,为查明在水流自身密度改变条件下盆地地下水流系统的变化特征,需在变密度条件下对盆地地下水流系统进行模拟研究。本文采用砂槽物理模型,在改变区域性水流密度条件下模拟研究地下水流系统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显示:随着区域性水流密度的增加,区域水流系统的渗流速度和循环量均减少,且流线径流距离和径流深度也随之减小;而局部水流系统的渗流速度和循环量均增加。结果表明区域性水流密度的增加会抑制区域水流系统的发育,对局部水流系统有一定增强作用。本研究着重强调了区域性水流自身密度变化对盆地地下水流系统所产生的影响,并通过物理试验模拟得出在改变区域性水流密度条件下盆地地下水流系统的变化规律。(本文来源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期刊2019年03期)

吴明亮[2](2017)在《基于砂槽模型的地下水流系统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下水流系统发育受控于地形、入渗强度和渗透性、介质场长深比和势汇等因素,国内外的研究学者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和系统水动力特征方面做了诸多针对研究。在区域地下水流长途径的流动过程中,水-岩作用使得水流的浓度逐渐发生改变,介质的渗透性发生变化;水库蓄水抬升河谷区地表水水位,系统的势汇条件发生变化,造成深部区域性地下水和浅层地下水的水动力特征发生改变。目前极少有学者从区域性水流其自身特有的浓度特征和工程中地表水水位变化角度下考虑地下水流系统的变化研究。本论文在总结国内外地下水流系统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系统的影响因素、地质原型的分析,选择褶皱类型系统作为试验概化原型。通过概化地形、势汇这两个最为主要的控制因素,基于室内砂槽模型试验,对浓度和地表水水位变化过程进行物理模拟,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分析系统的变化特征,得到以下结论。(1)随着区域性水流浓度的升高,区域系统内的流线向下移动明显,浅层局部流线下移不明显,局部系统与区域系统的分界线处存在浓度梯度。区域系统内水质点的平均渗流速度降低,区域系统的循环流量减少。局部排泄点的排泄量由最初占比46.80%逐渐增加到63.80%,相应的区域排泄点的排泄量占比从53.20%下降到37.20%。(2)在试验Ⅰ-2模拟的水流系统中,共存在3个驻点,分别为在(0,0)和(100,0)位置的两个区域驻点和在(60.1,35.1)附近的局部驻点SP。(3)液体粘滞系数增加对渗流速度的影响大于密度的影响,密度流中水质点的渗流速度较淡水明显增大。单位重量液体在地表位置进入至最低位置时,水头损失?将会增大。(4)区域排泄河谷内地表水水位抬升,造成属于浅层局部和区域系统的流线向上偏移,属于深部区域系统的流线变化不明显。在排泄区附近,浅层区域系统和局部系统的流线变化特征相似。区域系统内1号流线上质点的平均渗流速度降低29.26%,局部系统L2中5号流线上质点平均渗流速度增加18.5%,局部系统L3中6号流线上质点平均渗流速度减小13.40%。区域排泄点的排泄量减少,局部排泄点的排泄量增加。(5)排泄点地表水水位抬升,对排泄点附近的地下水水位影响最为明显,其直接影响为水力梯度的减小,造成各水流系统的流量发生变化。(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7-05-01)

魏勇,潘红洁,郭利杰[3](2011)在《尾矿坝坝基管涌砂槽模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沈阳浑南矿业公司的尾矿砂作为物料,针对尾矿坝堤基进行了管涌机理的砂槽模型试验研究,观察并分析了管涌发生、发展并导致溃堤的机理和过程。试验结果表明,管涌破坏发生在弱透水层的顶部,低于临界水头时,管涌仅在一定范围内发展并最终停止,管涌通道不会与江河水连通,一旦超过临界水头,管涌通道持续发展并最终与江河水连通,连通管流的强力冲刷最终导致堤基整体破坏和溃堤。同时,在坝基厚度改变情况下,分别探索了渗流量、砂环直径、测压管水头、管涌破坏时间等的变化规律。(本文来源于《金属矿山》期刊2011年08期)

姚秋玲,丁留谦,孙东亚,刘昌军,张启义[4](2007)在《单层和双层堤基管涌砂槽模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典型的单层和双层堤基进行了管涌机理的砂槽模型试验研究,观察并分析了管涌发生、发展并导致溃堤的机理和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单层和双层堤基管涌发展的机理、通道形状和位置均相似,管涌破坏均发生在透水层的顶面,低于临界水头时,管涌仅在一定范围内发展并最终停止,管涌通道不会与江(河)水连通,一旦超过临界水头,管涌通道持续发展并最终与江(河)水连通,连通管流的强力冲刷最终导致堤基整体破坏和溃堤。但是,单层和双层堤基管涌破坏的水平平均临界水力比降不同,且前者大于后者,对试验用粉细砂,前者为0·278,后者为0·214。(本文来源于《水利水电技术》期刊2007年02期)

丁留谦,姚秋玲,孙东亚,刘昌军[5](2007)在《叁层堤基管涌砂槽模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由弱透水表土层、细砂层和强透水砂砾层组成的叁层堤基进行了管涌发展的砂槽模型试验,观察并分析了管涌发生、发展并导致溃堤的机理和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强透水砂砾层的存在将使堤基管涌破坏的水平平均临界比降降低,当细砂层相对于砂砾层的厚度较薄时这种影响会很大,试验得到的最小值为0·078,而且堤基管涌发展的机理与双层堤基有很大区别。(本文来源于《水利水电技术》期刊2007年02期)

刘昌军,丁留谦,吴梦喜,姚秋玲,孙东亚[6](2007)在《双层堤基管涌溃堤砂槽模型试验及渗流场特点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双层堤基管涌溃堤进行了砂槽模型试验,对模型试验的流量和时间比尺进行了分析和讨论。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了管涌溃堤过程中渗流场变化的特点,分析并解释了砂槽模型试验中出现的难以理解的现象,对管涌发展机理和渗流场变化特点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本文来源于《水利水电技术》期刊2007年02期)

刘春国[7](2000)在《溶解气运移特征砂槽模型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借助于砂槽承压含水层模型 ,以氩溶解气为研究对象 ,模拟气体聚集或稀释的异常源产生后 ,其在含水层中的运移过程。实验包括叁组 ,分别模拟在不同的气源气体流量、水头压力和承压荷载条件下氩溶解气的运移过程。在实验的基础上 ,分析研究氩溶解气的运移特征 (主要包括运移模式、运移速率和溶解气峰值含量 )与气源气体流量、水位和承压荷载压力的关系。结果表明氩溶解气在低流量的范围内呈现出与离子类似的弥散特征 ,与离子不同的是氩溶解气的运移明显地受到气源气体流量的影响。(本文来源于《长春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00年03期)

蔡国臻,越守勤,田存旺[8](1986)在《辐射井排水砂槽模型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由大口井和水平吸水管组成的井称为辐射井。水平吸水管以大口井为中心呈辐射状分布,故又称辐射管。辐射井周围含水层中的地下水就近渗入辐射管,经辐射管汇入大口井内,再以水泵从大口井内取水(见图1)。辐射井最早应用于城市、工业、交通部门,吸取埋深不大,厚度小的含水层中的地下水,作为城市工业交通和民用水源。(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期刊1986年02期)

砂槽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地下水流系统发育受控于地形、入渗强度和渗透性、介质场长深比和势汇等因素,国内外的研究学者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和系统水动力特征方面做了诸多针对研究。在区域地下水流长途径的流动过程中,水-岩作用使得水流的浓度逐渐发生改变,介质的渗透性发生变化;水库蓄水抬升河谷区地表水水位,系统的势汇条件发生变化,造成深部区域性地下水和浅层地下水的水动力特征发生改变。目前极少有学者从区域性水流其自身特有的浓度特征和工程中地表水水位变化角度下考虑地下水流系统的变化研究。本论文在总结国内外地下水流系统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系统的影响因素、地质原型的分析,选择褶皱类型系统作为试验概化原型。通过概化地形、势汇这两个最为主要的控制因素,基于室内砂槽模型试验,对浓度和地表水水位变化过程进行物理模拟,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分析系统的变化特征,得到以下结论。(1)随着区域性水流浓度的升高,区域系统内的流线向下移动明显,浅层局部流线下移不明显,局部系统与区域系统的分界线处存在浓度梯度。区域系统内水质点的平均渗流速度降低,区域系统的循环流量减少。局部排泄点的排泄量由最初占比46.80%逐渐增加到63.80%,相应的区域排泄点的排泄量占比从53.20%下降到37.20%。(2)在试验Ⅰ-2模拟的水流系统中,共存在3个驻点,分别为在(0,0)和(100,0)位置的两个区域驻点和在(60.1,35.1)附近的局部驻点SP。(3)液体粘滞系数增加对渗流速度的影响大于密度的影响,密度流中水质点的渗流速度较淡水明显增大。单位重量液体在地表位置进入至最低位置时,水头损失?将会增大。(4)区域排泄河谷内地表水水位抬升,造成属于浅层局部和区域系统的流线向上偏移,属于深部区域系统的流线变化不明显。在排泄区附近,浅层区域系统和局部系统的流线变化特征相似。区域系统内1号流线上质点的平均渗流速度降低29.26%,局部系统L2中5号流线上质点平均渗流速度增加18.5%,局部系统L3中6号流线上质点平均渗流速度减小13.40%。区域排泄点的排泄量减少,局部排泄点的排泄量增加。(5)排泄点地表水水位抬升,对排泄点附近的地下水水位影响最为明显,其直接影响为水力梯度的减小,造成各水流系统的流量发生变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砂槽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易磊,漆继红,许模,吴明亮,李潇.基于砂槽模型研究不同水流密度下盆地地下水流系统[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9

[2].吴明亮.基于砂槽模型的地下水流系统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7

[3].魏勇,潘红洁,郭利杰.尾矿坝坝基管涌砂槽模型试验研究[J].金属矿山.2011

[4].姚秋玲,丁留谦,孙东亚,刘昌军,张启义.单层和双层堤基管涌砂槽模型试验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07

[5].丁留谦,姚秋玲,孙东亚,刘昌军.叁层堤基管涌砂槽模型试验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07

[6].刘昌军,丁留谦,吴梦喜,姚秋玲,孙东亚.双层堤基管涌溃堤砂槽模型试验及渗流场特点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07

[7].刘春国.溶解气运移特征砂槽模型实验研究[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0

[8].蔡国臻,越守勤,田存旺.辐射井排水砂槽模型试验[J].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1986

标签:;  ;  ;  ;  

砂槽模型论文-易磊,漆继红,许模,吴明亮,李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