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青少年论文-陈悦,李欣,周阳,盛威威,祝星原

残疾青少年论文-陈悦,李欣,周阳,盛威威,祝星原

导读:本文包含了残疾青少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残疾青少年,体育锻炼,应对方式

残疾青少年论文文献综述

陈悦,李欣,周阳,盛威威,祝星原[1](2019)在《河南省残疾青少年体育锻炼对其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河南省残疾青少年体育锻炼和其应对方式的关系,使残疾青少年在应对压力源时能够选择有效的应对方式,最终为提高其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出一个可靠地依据。方法采用解亚宁(1998)结合我国人文文化而编制的自我评测量表中文版《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梁德清(1994)等人修订的《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对郑州市178名残疾青少年实施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结果(1)体育锻炼与消极应对方式存在显着性别差异,男生的锻炼量得分显着高于女生,而女生的消极应对方式得分高于男生;其它方面上不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在积极应对方式上,城市户口的残疾青少年得分普遍高于农村户口的残疾青少年。同时,家庭收入状况也对青少年的锻炼量和应对方式产生一定的影响,家庭收入状况高的残疾青少年的锻炼量较高与家庭收入较低的残疾青少年,但家庭收入较低的残疾青少年更趋于选择积极应对方式。(2)体育锻炼与积极应对方式(t=0.434,P<0.01)存在显着正相关,体育锻炼与消极应对方式不存在显着相关性。(3)残疾青少年体育锻炼对其积极应对方式具有显着的预测作用(B=1.755,P<0.05),残疾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活动量越大,则其面对压力源的应对方式越积极。结论:河南省残疾青少年的应对方式与其体育锻炼情况密不可分,提高残疾青少年体育锻炼的活动量有可能促进其面对压力源的积极应对。(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尹子文,赵科洪,胡博文,杨倩沣,罗睿玲[2](2019)在《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理念的围手术期康复方案应用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y,ICF)理念的康复干预模式应用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围手术期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7年6月—2019年1月,对主弯Cobb角80°以下的AIS患者通过区组随机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患者围手术期,试验组实行基于ICF理念的康复治疗方案,对照组实行常规康复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包含功能、活动等维度的整体治疗效果。结果共纳入患者40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中途退出2例。术后第4天,试验组改良Barthel指数总评分[(50.55±8.87)vs.(18.99±5.63)分,t=13.264,P<0.001]、脊柱侧凸研究学会22项问卷量表(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22,SRS-22)总分[(3.68±0.13)vs.(3.27±0.11)分,t=10.355,P<0.001],均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与对照组SRS-22评分中的功能[(2.79±0.29)vs.(1.90±0.48)分,t=6.884,P<0.001]、自我印象[(3.91±0.27)vs.(3.38±0.32)分,t=5.539,P<0.001]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的疼痛指标、选取的下肢叁对关键肌,在术后两次评定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ICF理念的康复治疗方案能在安全可接受的前提下,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并通过激发自主性、提高独立性、促进社交性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整体状态。(本文来源于《华西医学》期刊2019年09期)

邓成凤[3](2019)在《社工介入福利院残疾青少年服务的实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青少年是社会的希望,在我国有这样一群青少年群体常常会受到社会的忽视,他们就是福利院的残疾青少年。本文笔者将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就社会工作介入福利院青少年服务的现状进行论述并从社会工作视角寻找改进福利院残疾青少年服务的办法或对策。(本文来源于《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杨蓉蓉,陈功[4](2019)在《北京市残疾青少年文化体育活动参与状况与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残疾青少年参与文化体育活动具有长期健康投资价值。基于2015年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及需求调查北京市普查数据,本研究对15~24岁残疾青少年的文化体育活动参与状况与影响模式进行了探讨。北京市残疾青少年的文化体育活动参与率相对较高;区划和残疾类别对参与率有独立影响。可见残疾青少年文化体育活动参与可能性对外界环境与条件尤为敏感;应重点关注从学校向社会转型的残疾青少年的文化体育活动的组织指导,研发本土化、专业化、类别化的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和设施并加强宣传引导。(本文来源于《中国青年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鲍杰[5](2019)在《残疾青少年社会融入问题的个案工作介入》一文中研究指出残疾者与社会中的其他个体一样,需要正常的社会生活,但目前残疾人群体所受社会歧视和社会排斥的现象还较为严重,他们长期以来处于被社会忽视的边缘地带,在社会资源获取、就业水平以及环境友好程度等方面都存在社会融入问题。而残疾青少年作为残疾人中的特殊群体,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促进残疾青少年的社会融入有利于改善他们与家庭成员、社会环境的紧张关系,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作为社会工作者,笔者试图借助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对残疾青少年的社会融入问题进行探究,分析其社会融入困难的原因,进行个案工作介入,帮助残疾青少年更好地参与社会、融入社会。笔者以Y市Q青少年事务中心助力残障家庭康复和发展的公益创投项目为平台,通过参与式观察、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残疾青少年的社会融入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残疾青少年的社会融入程度普遍偏低。笔者从环境和残疾青少年个人两个方面聚焦,认为环境方面存在无障碍设施不健全、社会歧视、无法接受正常教育、无法实现正常就业以及同辈群体的缺失影响了残疾青少年的社会融入,而残疾青少年自身因为自卑而产生的自我排斥也是影响其融入社会的主要原因。本文以残疾青少年J为服务对象,按照社会工作通用过程模式,运用个案社会工作的方法对J的社会融入问题进行干预。案主J的社会融入不足的主要原因有:案主的长期照顾者对其的排斥、案主生活环境的相对隔离以及案主自身的自卑情绪和社交能力较差。笔者根据案主的实际问题及需求为其制定了服务计划,并进行个案工作介入。介入共分为介入初期、介入中期和介入后期。介入初期:通过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使案主克服自卑,恢复自尊;通过课程学习、情境演练等方式提高案主的社会交往能力。介入中期:促进案主家庭内部的沟通,尤其是获得案主的长期照顾者(案主母亲)对于案主的理解和支持;通过“青少年人际交往小组”帮助案主发展同辈群体;动用社区的力量为案主营造残疾人友好的小区环境。介入后期:立足优势视角,挖掘案主的潜力,以便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准备;与社区社会组织负责人取得联系,获得社区社会组织对案主的支持。通过对本次个案工作服务的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笔者发现个案工作在促进残疾青少年社会融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消除了案主的自卑情绪,提升了其社会交往的能力,帮助其完善了社会支持网络;挖掘案主自身的优势和潜能,为其未来的职业生涯做了一定准备。最后,笔者对本次个案工作进行总结,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两点建议倡导:一是保障残疾人基本权利,二是培育专业的残疾青少年服务机构。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后续残疾青少年的社会融入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9-06-01)

杨蓉蓉,陈功[6](2019)在《北京市残疾青少年辅助器具利用状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是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基于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及需求调查的北京市数据,对15-24岁残疾青少年的辅助器具利用状况及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北京市残疾青少年辅助器具利用率较高;列联分析显示残疾青少年辅助器具利用率与年龄、户口性质、识字状况、家庭人均收入、婚姻状况、所在区划、残疾类别和残疾程度显着相关;分类数据年龄模式的随机森林分析显示辅助器具利用率的年龄差异不显着。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残疾青少年的康复事业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社会经济科技发展水平高、辅助器具弥补性大等因素能显着促进辅助器具的使用。(本文来源于《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杨蓉蓉,陈功[7](2019)在《北京市残疾青少年法律服务利用状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基于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及需求调查北京市数据,对残疾青少年的法律服务利用状况进行描述。残疾青少年的法律服务利用率较低,区划和就业状况与利用率显着相关。就业状况良好、法律服务供给水平高、政府支持力度大能显着提高利用率。(本文来源于《青年与社会》期刊2019年07期)

杨蓉蓉,陈功[8](2019)在《北京市残疾青少年法律服务利用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及需求调查北京市数据对残疾青少年的法律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随机森林模型表明利用率与区划和就业状况关系显着;但模型准确率高而特异性低。今后可结合政策、社会和个人等维度进一步考察残疾青少年法律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本文来源于《青年与社会》期刊2019年06期)

梁玉琼,李晓捷,陈美慧[9](2019)在《《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和青少年版)》在儿童康复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和青少年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children and youth version), ICF-CY)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家族分类系统的衍生分类~([1]),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发展而来并与之相兼容。ICF-CY以更适合于儿童和青少年的类目来描述其功能、残疾和健康状态,随着特定疾病的核心分类组合的开发与临床使用,ICF-CY在儿童康复领域的影响也在逐渐加深。(本文来源于《中国康复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黄可斯,徐胜[10](2018)在《残疾青少年融入式自我决定课程实践模式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融入式自我决定实践模式是为解决资源和时间不足的情况下将自我决定的目标融入到学科教学的一种模式。通过从选定自我决定课程、评量学生的需要、开展教师培训、设计提供机会的教学、实施教学、教学评量、促进学生参与IEP会议等方面对国外有关融入式自我决定课程实践模式的总结和分析,探索及解析融入式自我决定课程设计与实施模式,为教育实践者提供自我决定教学路径。(本文来源于《现代特殊教育》期刊2018年24期)

残疾青少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y,ICF)理念的康复干预模式应用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围手术期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7年6月—2019年1月,对主弯Cobb角80°以下的AIS患者通过区组随机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患者围手术期,试验组实行基于ICF理念的康复治疗方案,对照组实行常规康复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包含功能、活动等维度的整体治疗效果。结果共纳入患者40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中途退出2例。术后第4天,试验组改良Barthel指数总评分[(50.55±8.87)vs.(18.99±5.63)分,t=13.264,P<0.001]、脊柱侧凸研究学会22项问卷量表(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22,SRS-22)总分[(3.68±0.13)vs.(3.27±0.11)分,t=10.355,P<0.001],均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与对照组SRS-22评分中的功能[(2.79±0.29)vs.(1.90±0.48)分,t=6.884,P<0.001]、自我印象[(3.91±0.27)vs.(3.38±0.32)分,t=5.539,P<0.001]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的疼痛指标、选取的下肢叁对关键肌,在术后两次评定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ICF理念的康复治疗方案能在安全可接受的前提下,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并通过激发自主性、提高独立性、促进社交性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整体状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残疾青少年论文参考文献

[1].陈悦,李欣,周阳,盛威威,祝星原.河南省残疾青少年体育锻炼对其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2].尹子文,赵科洪,胡博文,杨倩沣,罗睿玲.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理念的围手术期康复方案应用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效果评价[J].华西医学.2019

[3].邓成凤.社工介入福利院残疾青少年服务的实践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

[4].杨蓉蓉,陈功.北京市残疾青少年文化体育活动参与状况与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9

[5].鲍杰.残疾青少年社会融入问题的个案工作介入[D].扬州大学.2019

[6].杨蓉蓉,陈功.北京市残疾青少年辅助器具利用状况研究[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9

[7].杨蓉蓉,陈功.北京市残疾青少年法律服务利用状况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9

[8].杨蓉蓉,陈功.北京市残疾青少年法律服务利用影响因素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9

[9].梁玉琼,李晓捷,陈美慧.《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和青少年版)》在儿童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9

[10].黄可斯,徐胜.残疾青少年融入式自我决定课程实践模式探析[J].现代特殊教育.2018

标签:;  ;  ;  

残疾青少年论文-陈悦,李欣,周阳,盛威威,祝星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