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Fas、FasL的检测水平用于恶性肿瘤变化的临床分析研究

血清Fas、FasL的检测水平用于恶性肿瘤变化的临床分析研究

陈会义1冀玉鲜2

(1.河北省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检验科;2.河北省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053000)

【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清可溶性Fas、FasL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36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sFas、sFasL水平进行测定,23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恶性肿瘤患者sFas、sFas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仅sFas与肿瘤临床分期相关(P<0.01)。化学治疗后有效者sFas和sFasL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sFas、sFasL水平变化对探讨肿瘤发生发展、病情判断指导化疗有一定价值。

【关键词】肿瘤;可溶性Fas;可溶性FasL;细胞凋亡

【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2-0101-01

Fas抗原(又称Fas受体、CD95或Apo-1)及其配基(Fasl)分别隶属于肿瘤坏死因子(TNF)受体和TNF超家族成员。由Fas与Fasl结合启动凋亡信号传导是最终导致细胞凋亡和(或)细胞毒效应的重途径。因此,对Fas/Fasl途径的深入研究可为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而治疗恶性肿瘤提供新的凋亡激发环节[1]。

我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恶性肿瘤患者及正常对照血清sFas、sFasL水平及化疗后变化并探讨其与肿瘤临床指标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经组织学检查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36例,均为初治或近6个月为做过抗肿瘤治疗的病例。男23例,女13例;年龄38~78(中位58)岁;其中肺癌5例,肝癌5例,食管賁门癌8例,大肠癌和乳腺癌各6例,卵巢癌5例,肾癌3例,膀胱癌3例,鼻咽癌1例;TNM分期Ⅱ期6例,Ⅲ期15例,Ⅳ期12例。治疗前全组Karnofsky评分>60分,预计生存6个月以上,无过敏体质,心、肝、肾功能和血象正常。23例健康体检者(男15例、女8例)作为正常对照,年龄28~65(中位45)岁。

1.2治疗措施:均采用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每3~4周为1周期,每例至少化疗2个周期以上。

1.3疗效评定:按WHO实体瘤客观疗效评定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病灶完全消失并且持续4周以上,无新的病灶出现部分缓解;(PR)病灶已缩小到治疗前的60%以上,持续四周以上,无新的病灶出现;稳定(SD):病灶缩小不到40%或增大不超过20%,无新的病灶出现;进展(PD):病灶增大25%以上或出现新的病灶。CR+PR为有效,SD+PD为无效。化疗毒副反应按WHO制定的标准分为0-Ⅳ度。

1.4试验方法:化疗前与第2周期化疗结束后14d抽取静脉血20ml,10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清置-70℃保存。用ELISA法批量测定血清sFas和sFasL水平,药盒由武汉博士德公司提供(美国Genzyme公司产品分装)。

1.5统计学处理:测定数据用统计学软件(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或配对t检验。

2结果

2.1恶性肿瘤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血清sFas、sFasL水平,见表1。

结果表1血清sFas、sFasL水平恶性肿瘤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t分别为4.60与3.36,均P<0.01)。

2.2各病期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sFas、sFasL水平,见表2。

2.3化疗前后血清sFas、sFasL水平变化,见表3。

2.4治疗有效与无效组化疗前后血清sFas、sFasL水平见表4.

3讨论

多种肿瘤病人的血清中sFas、sFasL水平升高,证明两者在个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2-4],高水平的sFas、sFasL能够使肿瘤细胞逃避机体免疫监视及Fas细胞凋亡系统的清除。我们通过ELISA法检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sFas、sFasL水平,发现二者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sFasL水平与肿瘤的进展程度密切相关,即Ⅳ期水平>Ⅲ期>Ⅱ期(P<0.01),而sFas水平与分期无关(P>0.05)。但有时也随病情进展而升高的趋势。

大多数抗癌药物诱导其敏感细胞凋亡的机制是通过在不同水平处参与Fas/FasL凋亡信号级联反应实现的[5-7]。因此,能否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已成为新的化疗目标和选用化学方案的重要参考。周建英[8]等应用ELISA法检测4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学治疗前后血清sFas水平,指出sFas水平可能反应细胞的凋亡水平,可作为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指标。本组血清sFas、sFasL水平及其化学治疗前后的变化与上述研究一致。因此,检测肿瘤患者sFas及sFasL水平对了解肿瘤的发生发展、疗效观察及预后判定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Nagatas,GolsteinP,The,Fas,deathfactor[J].Science,1995:1449-1456

[2]SongE,ChenJ,OuyangN,etal.SolubleFasligaudreleasefbycolonadenocarcinomacellsinduceshostlymphocyteapoptosis:anactivemodeofimmuneevasionincoloncancer[J].BrJCancer,2001,85(7):1047~1054

[3]MizutaniY,HongoF,SatoN,etal.SignificanceofserumsolubleFasligandinpatientswithbladdercarcinoma[J].Cancer,2001,92(2):287~293

[4]PignataroL,ArisiE,SambataroG,etalSolubleFasandsolubleFasligandbalanceinlaryngealcarcinomabeforeandaftersuigicaltreatment[J].JsurgOncol,2003,83(2):112~115

[5]SheenchenSM,ChenHS,EngHL,etal.CirculatingsolubleFasinpatientswithbreastcancer[J].WorldJSury,2003,27(1):10~13

[6]HarwoodFG,KasibhatlaS,PetakI,etal.RegulationofFasbyNFKBandAP-IinFas-dependentthyminelessdeathofhumancolncarcinomacells[J],JBiolChem,2000,275(14):10023~10028

[7]StumnS,MeyerA,LindnerM,etal.PaclitaxeltreatmentofbreastcancercelllinesmodulatesFas/FasligaudexpressionandinducedapoptosiswhichcanbeinhibitedthroughtheCD40receptor[J].Oncology,2004,66(2):101~111

[8]周建英,朱旗,姚杭平,等.非小细胞肺癌化学治疗与血清Sapo-1/Fas、NO的变化[J].中肿瘤杂志,2000,22(3):225~227

标签:;  ;  ;  

血清Fas、FasL的检测水平用于恶性肿瘤变化的临床分析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