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的运用罗素艳2

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的运用罗素艳2

1.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041;

2.贵州顺成劳务管理有限公司贵州贵阳550002

摘要:众所周知,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与民生息息相关。但是防渗墙施工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导致了水利水电防渗墙工程质量不过关,给工程的后续使用造成了一定风险。在中国,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市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防渗工程质量的高低决定了水利水电工程的使用年限;而且高水平的混凝土防渗施工,能够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使用效率,保证工程的长久使用,并且能够降低企业工程单位内的成本。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

引言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可利用水资源长期处于短缺状态,为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预防干旱、洪涝等灾害,水利水电工程迎来了发展机遇,工程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由于大部分施工处于水下作业,防渗要求较高。水利水电工程的防渗处理不到位很容易发生渗水问题,在浪费水资源的同时,还会降低水利水电工程的稳定性。防渗墙技术由于其突出的稳定性优势,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堤坝、闸坝等施工中。

1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概述

混凝土防渗墙主要是指通过在比较松软的透水地基中进行连续造孔并运用泥浆来使墙壁固定,从而以建设成一个防渗形的墙体建筑物。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防渗墙依据其自身的结构形式可以分为桩柱型防渗墙以及槽孔型防渗墙和混合型防渗墙等;依据成槽方式可分为射水成槽型防渗墙和链斗成槽型防渗墙以及钻挖成槽型防渗墙等;依据墙体材料划分主要包括:钢筋混凝土型、灰浆型、黏土型以及塑性型防渗墙等。混凝土防渗墙除了能够保障地基渗透的稳定性能以及安全性能之外,还能够有效提高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质量水平以及经济效益水平。

2混凝土防渗墙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防渗施工技术落后

经过反复推敲比较,目前我国防渗墙施工中常常采用高压喷射技术、防渗墙技术和排水网固网技术,这些技术虽然已较为成熟,但同样存在缺陷。例如,高压喷射技术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粘土和水的比例,除此之外土壤类型、工作场所、工作环境对施工的效果也会产生影响。施工中若不注重这些因素,工程建设往往是错误的,工程无法顺利开展。

2.2防渗施工监管不到位

出于对材料效益的考虑,承包商往往会在中标后将工程分包,而有些分包商并不满足国家对技术人员的要求,不具备施工资格。虽然承包商会责令专家参与工程,但专家只对工程施工起到监督作用,并不实际参与到具体施工中,从而大大降低了施工质量。此外,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大多施工场地处于地面以下或房屋内部,如果施工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许多水利水电工程在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情况下投入使用,不仅会对企业造成损失,甚至可能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安全。

3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的运用

3.1施工准备

①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的需要进行图纸设计并对图纸进行检验,确保设计科学、合理并具有可行性;②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水利水电工程所涵盖的范围较广且施工过程复杂,正式施工前应加强对工程设备以及基础设施的管理,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③根据图纸确定具体施工位置,并按照施工标准对混凝土进行配置,满足施工要求,除此之外,还应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2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技术

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过程是必须要达到规定的清槽施工质量的标准才能进行操作的。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是水利水电工程中的重要环节。所以施工人员在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操作过程中应着重加强将原材料备足以及检查设施设备是否出现安全隐患等问题。依据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要求则可以选择导管法的方式进行混凝土灌注施工,水下混凝土则使用施工现场来进行搅拌操作,并选用直升导管法来浇筑水下混凝土。并根据槽段的实际情况把两套导管安放在槽段内,其中导管和槽段两端的距离应设置成150cm,导管与导管之间的距离应为3cm。为了避免在搅拌混凝土过程中有质量问题以及墙体渗透问题,这就需要施工人员在搅和站对混凝土进行集中搅拌。除此之外,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还要一直维持混凝土土面处于一个上升的发展趋势,其上升速度也要合理地控制在200xm/h,并且其管道填埋深度应有效设置在100cm到600cm之间。然后指定专门工作人员时刻关注并记录混凝土土面的上升情况,与此同时也要在施工现场将各个槽段的混凝土进行预留操作。

3.3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

塑性混凝土防渗墙由于其极限应变大、弹性模量低、对土石坝形变适应性强、和易性好、抗压能力强、节约水泥用量、施工成本低、墙体连续且厚度均匀、整体性好、耐久性强等诸多优点,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这种防渗墙主要使用的是含有膨胀土和黏土的新型材料,有效提升了墙体抗渗效果,弥补了传统防渗墙的很多不足之处。为了优选出合适的泥浆循环工艺,确定槽段长度等技术参数,需要在施工前仔细勘察现场地质、土质、地层以及水文条件,摸清墙体位置是否存在障碍物,准备工作就绪后,开挖导向槽,槽的宽度应大于防渗墙的宽度,根据上部土层的实际情况确定深度,导向槽应与防渗墙的中心线保持一致,采用方便快捷、安全高效的造孔方式,防止因造孔环节质量失控而影响防渗墙的质量,孔槽应严格按照预定部位设置,尽可能减少墙段间的接头数量,最后将泥浆浇筑到孔槽壁进行保护并注入混凝土。为了确保防渗墙满足工程需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进行试验研究,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提高防渗墙的防渗性能。

3.4混凝土超薄防渗墙施工技术

在进行混凝土超薄防渗墙施工技术操作之前通常先往导向孔内注入适量的泥浆,并保证泥浆的水平面应维持在低于导墙面下端的30cm处。水利水电工程中所选用的泥浆材料大多为烧碱以及膨润土相结合调制而成的。其黏粒含量应超过50,塑性指数也应超过20,含沙量应低于5,并且SIO2与AL2O3的比例应大致为3。混凝土超薄防渗墙的施工流程主要有以下特征:首先,在槽内的排渣清理过程中,应使抓斗位于孔底处,然后把孔底内所残留的原料物质通过同体的方法以排出槽孔。在此操作过程中应着重注意不能使槽孔内的泥浆脱离之前所注入的水平线范围之内,以避免出现槽孔壁坍塌的现象发生。此外,在混凝土超薄防渗墙施工技术中还应随时添加槽孔内的新鲜泥浆以保持槽孔内的侧压力,实时记录并进行调整。另一方面,在混凝土超薄防渗墙的施工技术处理过程中,防渗墙的接头大多情况下都选择在管上进行抹油以及裹膜等相关技术操作。其中防渗墙的接头管通常选用焊接管,其直径为330mm,管壁厚度为100mm。然后在成槽后应提前在管壁上涂抹一定量的润滑油并覆盖一层塑料薄膜,最后把接头管放置于防渗墙的合理位置处,从而使混凝土和管壁之间的摩擦作用降低。

结语

混凝土防渗墙在水利水电工程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漏、防渗作用,进而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但是现在中国混凝土防渗墙建筑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需要各个工程单位改善防渗墙施工技术,提升混凝土防渗墙的使用率,切实推进水利水电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昌兰,贾振国.浅析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的运用[J].民营科技,2018(12):151.

[2]孔庆伟.试论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9):157.

[3]谭运吉.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8(3):99.

[4]江世勇.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6(31):12-13.

标签:;  ;  ;  

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的运用罗素艳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