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中等职业学校《基础会计》教学内容、突出会计实务技能的培养

优化中等职业学校《基础会计》教学内容、突出会计实务技能的培养

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职业高级中学653200

摘要:在信息时代,随着市场经济运行的规范化,企业对财务人员的要求也加入了时代元素。现代企业不仅要求财务人员具备扎实的经济理论和会计专业知识,而且要有很强的实践能力,能够及时、独立、准确、规范地完成会计记账、算账、用账、报账;能驾驭财务软件;能熟练地操作电脑、懂电脑,能书写经济合同等文件;能在网络上抄报税、开发票、申报各种财务报表、统计表等;能参与公司的管理,并利用财务数据为公司出谋划策;等等,这些都是现代企业提出的对财务人员的技能要求。会计专业课教师,应把握时代对会计人员的技能要求,从《基础会计》课堂教学就应重视会计人员的会计实务技能的培养,让《基础会计》的课堂理论教学与会计工作实践紧密结合,真正做到培养实用型、运用型的技术人才,让财会专业毕业生有足够的财务技能胜任财务工作。

关键词:基础会计会计实务技能

一、对基础会计、会计实务技能的理解

《基础会计》是中等职业学校财经类专业必修的一门课程,主要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是学生继续学习会计和从事财务工作的基础。该课程的教学,一方面要传授给学生会计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培养其就业应具备的良好职业素养;另一方面还要使学生掌握会计人员的基本实务技能,培养其较高的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会计实务技能的解释是指财务人员准确运用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进行记账、算账、用账、报账的一门技术。结合会计工作实际及企业发展的时代性,会计职业入门的会计实务技能应达到:能正确、及时、规范地进行原始凭证填制与审核;能正确、及时、规范地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能正确、及时、规范地登记账簿和编制财务报表;能准确、及时地在网络上抄报税、做各种申报和开具发票,能协助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和分析,能协助税务、统计等相关部门做好与财务相关的调查分析工作,能及时、规范地做好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国地税申报表等会计档案装订归档工作。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规范化和国家对企业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及网络技术的普遍化,会计人员实务技能也加入了时代的元素。作为一名会计专业课教师,必须清楚、及时地看到这种变化,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训练会计专业学生最基本的会计实务技能,使《基础会计》课堂教学内容贴近会计工作实际需要,让会计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教学由抽象、枯燥、乏味转为具体形象并具有可操作性,提升了学生对《基础会计》的学习兴趣,最终让我们的学生学到实用扎实的会计实务技能,增强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二、目前,我校《基础会计》课堂理论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校在《基础会计》课堂教学中,仍采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课本、几个案例、几张记账凭证的传统教学方式。照本宣科地讲授会计理论知识,会计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这些抽象的知识点,学生们都是死记硬背地记下来,学生们叹息会计课枯燥、抽象、难学、难理解。更为严重的是,学生毕业参加实习,我作为实习指导教师,自己教出的学生自己亲自带。一次次的实习指导中,我深刻地感悟到,我们的学生到了会计岗位上不会做最基本的财务工作,必须由教师一件一件地从头教,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与会计实务技能要求出现了断裂层,真是辛辛苦苦两三年,一切回到零起点。归纳我们的会计课堂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会计课堂理论教学内容与会计工作实践严重脱节。教师从教材出发照本宣科地讲授会计理论知识,完全忽略了会计岗位对会计人员所需要的实务技能,导致培养出的毕业生与会计这一职业对人才需求的形势不相适应。

2.课堂上重视理论知识教学,而忽略了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会计业务问题的动手能力培养。

3.会计专业课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有限,对会计这一职业的实务技能要求知之不多,不能很好地将理论和实践融会贯通起来。

4.教学硬件设施欠缺,满足不了培养会计实务技能的需要。

5.学校现存的教学管理体制及对教师教学绩效的考核评价体系促成教师为了提高理论知识期末考试合格率而避难就易。

三、优化教学内容、突出会计实务技能培养的几点建议

1.提高财会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教师是教学中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教师的引导方向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方向,教师的教学内容决定了学生能够学到什么样的知识。我校财会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进入学校任教,老师们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但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他们所能传授给学生的财会知识仅限于教材上所讲的理论知识。这就要求教师从根本上认识到自身专业素质的不足,不断加强会计实践技能。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空闲时间不断充电,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税务师等考试,扩充自己的会计专业知识面,提升专业知识层次和丰富实践技能。另一方面,学校给教师创造条件,派送教师到企业单位学习锻炼,学习掌握实际会计工作的流程、方法、技能,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实践能力。另外,学校可聘请公司或会计师事务所的会计师到学校讲课、培训指导教师的实践技能。作为一名合格的财会教师不仅要有高深的会计理论知识,而且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将会计理论与会计工作的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会分析归纳总结,悟出会计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再将自己努力得出的心得体会运用到实践中检验,这是获取知识最有效的方法。所以当务之急,一定要提高会计专业课教师的实践能力,获得一定的会计工作经验。

2.教师课前必须准备足够的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是会计工作的起点,如果没有原始凭证,会计人员的会计工作将无法开展。《基础会计》理论教学活动同样需要准备大量的原始凭证,让会计理论教学建立在真实的会计文化环境中,课堂教学接近会计工作的实际环境,理论教学才不会脱离实践。所以,教师必须按照会计准则和财务制度及财经法规的相关规定规范地准备教学所需要的原始凭证。教师准备的原始凭证可以是一家小型工业企业一个月的经济业务,从打入资本金开始到采购、销售、费用、成本、利润,职工社会保险费用缴纳、税金申报及缴纳等等,选择最基础、最具有代表性的经济业务制作规范合法的原始凭证。教师可以把真实的发票复印,把发票上的相关信息改写成模拟公司的信息,也可以自制,也可以购买会计模拟实训教材,获得教学需要的原始凭证,为了和真实原始凭证一致,教师还应当准备模拟公司的相关公章、财务章、合同章、印鉴等等。足够、合法、规范的原始凭证是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表的基础。这样做虽然会增加教师备课的时间和量,但是做好了这一步,后面的工作就容易得多了。所以,我们专业课教师不仅要能驾驭教材、驾驭学生,同样也要能将教材中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到会计实务技能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中。

3.按会计实务技能的要求组合优化教学内容。多年的会计理论教学经验和会计工作经验让我深刻地感悟到:我们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最基础的技能扎实的运用型人才,我们的教学目标及毕业生应具备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应该不折不扣地体现在教学活动中,《基础会计》的理论教学内容突出会计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运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必需、够用、实用为度,减少不必要的过多的理论知识,增加和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所以《基础会计》的课堂教学内容应该以会计人员工作的内容和技能要求为核心。会计人员每月工作的步骤及内容是:首先收集、填制、审核原始凭证;接着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再接着登记账簿;接着再对账,对账后平衡了再结账;然后编制会计报表;然后在网络上申报税及报各种报表、统计表;最后把会计凭证、会计报表、申报表等会计档案装订成册归档。会计人员每月必做的工作正是体现了会计实务技能的要求。会计专业课教师应结合会计人员每月必做工作的内容和程序组合、优化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解、掌握、运用会计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把《基础会计》的教学内容分解为会计实务技能的几个步骤,课堂教学活动就按照这几个步骤进行,并把基础会计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财经法规中的基本职业要求及基本职业判断融入其中,而且突出和强化会计实务技能操作和能力的培养,使《基础会计》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实施贴近会计岗位工作的实际需求。只有基础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二者有机结合,才能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基础会计》的兴趣,激发学习的欲望,活跃课堂氛围,课堂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及学习交流讨论,让学生们在充满会计工作文化背景的氛围中学习,学生才能学到实用、扎实的技能,才具备独立完成会计工作的能力。

标签:;  ;  ;  

优化中等职业学校《基础会计》教学内容、突出会计实务技能的培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