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寒内热型论文-曲志成,曹迎,张红升,徐向东,裴晓璐

外寒内热型论文-曲志成,曹迎,张红升,徐向东,裴晓璐

导读:本文包含了外寒内热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清肺化痰汤,社区获得性肺炎,外寒内热证,中西医结合

外寒内热型论文文献综述

曲志成,曹迎,张红升,徐向东,裴晓璐[1](2019)在《自拟清肺化痰汤联合莫西沙星治疗外寒内热型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自拟清肺化痰汤联合莫西沙星治疗外寒内热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探索性、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70例外寒内热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莫西沙星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自拟清肺化痰汤每次200 mL,每日3次。2组疗程均为7天。观察比较2组患者热退时间、治疗前后咳嗽VAS评分、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总体疗效以及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1.34±0.93)d,对照组(2.91±1.1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咳嗽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更为明显(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WBC、CRP、PCT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观察组CRP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为84.85%(P<0.05)。观察组2例患者出现输液局部皮肤瘙痒,对照组1例患者出现输液局部皮肤瘙痒,1例患者出现失眠。结论清肺化痰汤联合莫西沙星能够缩短CAP患者退热时间,缓解咳嗽症状,并能有效抑制炎性反应,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期刊2019年04期)

黄文钦,徐佳君,黄建山[2](2018)在《破隘汤治疗外寒内热型小儿烂乳蛾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破隘汤治疗外寒内热型小儿烂乳蛾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3月到2018年3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厦门医院诊治的外寒内热型烂乳蛾患儿,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60例给予破隘汤口服,对照组60例给予注射用青霉素钠静滴治疗,5 d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验结果。结果: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两组各症状体征评分、白细胞计数及CRP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在发热、咽痛、扁桃体充血脓点及渗出物、白细胞计数及CRP等方面试验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 <0. 05)。结论:破隘汤对外寒内热型小儿烂乳蛾的疗效确切,优于应用注射用青霉素钠的对照组。(本文来源于《中医药通报》期刊2018年06期)

张仲平[3](2017)在《穴位贴敷联合大青龙汤治疗外寒内热型小儿哮喘证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大青龙汤治疗小儿哮喘外寒内热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4例外寒内热证慢性持续期哮喘患儿,将其分为对照组、大青龙汤组和联合组各28例,分别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大青龙汤治疗和穴位贴敷联合大青龙汤治疗,观察3组的临床疗效。结果:3组治疗后FEV1、PEF、VC及FEV1/FVC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且治联合组FEV1、PEF、VC及FEV1/FVC明显高于另外两组;3组治疗后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联合组证候积分较另外两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另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敷贴联合大青龙汤治疗小儿哮喘外寒内热证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肺功能,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期刊2017年14期)

罗芯怡,范涛,常克[4](2013)在《小寒热方治疗小儿哮喘(外寒内热型)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四川省中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常克主任医师以小青龙汤为基础自拟方剂小寒热方治疗哮喘外寒内热型,探讨小寒热方的疗效。方法:运用门诊电子病历系统以"哮喘(外寒内热型)"为主题词调出病例,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病例60例,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口服自拟方剂小寒热方;对照组30例,采用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5mg,疗程4周,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21.43%,显效率为60.71%,无效率17.86%,总有效率82.14%;对照组痊愈率为10.31%,显效率37.93%,无效率51.72%,总有效率48.28%。结论:小寒热方治疗哮喘(外寒内热型),疗效显着,疗程短,值得临床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四川中医》期刊2013年09期)

虞桂,杨秀捷,马荣,王颖辉,齐文升[5](2012)在《加减葛根汤治疗外寒内热型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加减葛根汤治疗外感风寒内蕴郁热型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外感风寒内蕴郁热型上呼吸道感染病例91例,其中治疗组47例,对照组44例。治疗组予加减葛根汤,1次.8 h-1;对照组予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1粒,1次.12 h-1。疗程3 d。并进行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及体温评分的比较。结果治疗组平均降温起效时间为6.52 h,退热时间18.29h;对照组平均降温起效时间为8.64 h,退热时间24.00 h。两组降温起效时间、退热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温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47.73%。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5.11%,对照组总有效率63.64%。两组上呼吸道感染体温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减葛根汤对于外感风寒内蕴郁热型上呼吸道感染的退热效果及临床疗效优于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本文来源于《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2年12期)

张瑞,权立华[6](2012)在《自拟麻桂豆根汤治疗外寒内热型感冒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自拟麻桂豆根汤治疗外寒内热型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中医辨证属外寒内热型感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6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单纯口服麻桂豆根汤。对照组予静脉点滴炎琥宁,肌注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体温>39.5℃,加酒精擦浴。如果血常规检查中WBC≥10×109/L,GR≥70%,予静滴阿奇霉素,用药5天后,对比两者临床疗效、体温恢复时间对比及血象恢复时间。结果:痊愈率治疗组86.51%、,对照组54.7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体温、血象恢复正常时间治疗组与对照组相较,前者少于后者,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结论:麻桂豆根汤治疗外寒内热型感冒具有疗效好和疗程短的优点。(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期刊2012年34期)

石对先[7](2012)在《自拟“平喘汤”治疗外寒内热型儿童哮喘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运用前瞻性的临床研究方法,观察自拟“平喘汤”治疗外寒内热型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同时进行呼气峰流速(PEF)的测定,初步探讨PEF的变化与该证型症候积分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收集符合研究标准的外寒内热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患儿共60例,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用常规治疗加用自拟“平喘汤”,治疗5天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和PEF的变化。运用SPSS17.0及Excel统计软件分析观察结果。成果:1.综合疗效:治疗组:显效率86.67%;对照组:显效率56.67%,(P<0.05),治疗组显效率优于对照组。2.中医症候积分:治疗前后经统计学检验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治疗均可以减少中医症候积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治疗前后PEF变化:两组的PEF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两组提高的幅度经统计学检验,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PEF方面优于对照组。4.应急雾化吸入次数:两组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均有应急雾化吸入,但是治疗组的雾化吸入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5.中医症候的改善与PEF的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1.自拟“平喘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能明显改善外寒内热型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中医症候积分,提高显效率且在改善咳嗽、咳痰、喘息症状及肺部哮鸣音等主症上优于对照组。2.治疗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可以提高PEF,改善气道痉挛,缓解症状,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减少雾化吸入次数。4.外寒内热型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中医症候变化与PEF的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12-06-01)

陈秀蒙[8](2006)在《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新加坡外寒内热型咳嗽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加坡(又名”狮城”)是个热带城市国家,国土面积600多平方公里,位于马来半岛南端,人口400多万,华人(占总人口77%)、马来族(占总人口14%)、印度族(占总人口8%)等亚洲人占总人口99%,其余为欧亚混血人种和其他民族。由于气候温暖湿润,没有四季之分,新加坡处处绿草如茵、花团锦簇、环境整洁,故有“花园城市”的美称。新加坡地处赤道边缘,气候炎热,为一四面环海的岛国,温度高湿气重。因天气炎热,新加坡人饮食多嗜辛辣冷饮、煎炸食品,脾胃易蕴藏湿热,痰浊内生,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痰浊易上干于肺而引起咳嗽。新加坡人们行卧住处多装置空调以降低温度,屡受风寒侵袭。由于内外温度差别较大,有时多达摄氏十五度以上,在外则天气炎热,腠理疏松,一但进入室内,寒气外袭,则易于中人。冷风为风寒之邪,犯人皮毛,皮毛属肺,肺系受病,宣肃失常,肺气上逆,也可引起咳嗽。新加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人们的生活习惯,使得新加坡人的咳嗽具有与中国大陆咳嗽患者的不同特点。新加坡人咳嗽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外有风寒侵袭,内有湿热痰浊,内外合邪,肺失宣肃,发为咳嗽。 本课题针对新加坡人内有湿热体质基础上的外感风寒咳嗽,采用加味麻杏石甘汤(麻黄、杏仁、石膏、甘草、藿香、佩兰、黄芩、前胡)治疗新加坡内热外寒咳嗽,通过临床观察加味麻杏石甘汤与麻杏石甘汤的疗效对比,分析新加坡内热外寒咳嗽的病机特点,为中医药治疗新加坡内热外寒咳嗽提供理论和临床指导。(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06-04-01)

外寒内热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破隘汤治疗外寒内热型小儿烂乳蛾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3月到2018年3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厦门医院诊治的外寒内热型烂乳蛾患儿,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60例给予破隘汤口服,对照组60例给予注射用青霉素钠静滴治疗,5 d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验结果。结果: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两组各症状体征评分、白细胞计数及CRP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在发热、咽痛、扁桃体充血脓点及渗出物、白细胞计数及CRP等方面试验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 <0. 05)。结论:破隘汤对外寒内热型小儿烂乳蛾的疗效确切,优于应用注射用青霉素钠的对照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外寒内热型论文参考文献

[1].曲志成,曹迎,张红升,徐向东,裴晓璐.自拟清肺化痰汤联合莫西沙星治疗外寒内热型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9

[2].黄文钦,徐佳君,黄建山.破隘汤治疗外寒内热型小儿烂乳蛾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药通报.2018

[3].张仲平.穴位贴敷联合大青龙汤治疗外寒内热型小儿哮喘证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7

[4].罗芯怡,范涛,常克.小寒热方治疗小儿哮喘(外寒内热型)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3

[5].虞桂,杨秀捷,马荣,王颖辉,齐文升.加减葛根汤治疗外寒内热型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

[6].张瑞,权立华.自拟麻桂豆根汤治疗外寒内热型感冒的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

[7].石对先.自拟“平喘汤”治疗外寒内热型儿童哮喘的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

[8].陈秀蒙.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新加坡外寒内热型咳嗽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

标签:;  ;  ;  ;  

外寒内热型论文-曲志成,曹迎,张红升,徐向东,裴晓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