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yostarSingapore授权中国空分设备公司进出口部为代理

CryostarSingapore授权中国空分设备公司进出口部为代理

一、CryostarSingapore授权中国空分设备公司进出口部为其代理(论文文献综述)

马妍妍[1](2021)在《兰石重装并购瑞泽石化绩效案例研究》文中认为兼并与收购统称并购,其与经济发展规律相吻合,更是企业高阶发展的具体体现。在全球范围内,知名大企业以及大集团发展起来基本上都是采用兼并、购买等资本运营手段。不管企业所选择的是并购还是重组,都是企业为谋求自身生存而选择的方式或实施的策略,也是实现产业链延伸、资本扩张、提升竞争力,促进企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并购问题如今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就学术领域来看,横向并购发展成熟,但是和纵向并购方式相关的研究仍然较少,本文选择兰石重装并购产业链上游的瑞泽石化案例,对并购动因展开全面分析,对比并购前后的绩效,探寻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的各项关键因素而得到启示,提高并购决策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也能够为后续的并购活动提供指导,使其得以合理、有序铺进。本文首先从内外部环境、并购风险及其对策、并购运作模式的选择方面对兰石重装并购瑞泽石化的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总结了并购的三点动因,并采用企业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模型对瑞泽石化进行估值,发现并购支付对价基本合理。其次,借助财务指标分析法和事件研究法分析并购的长短期绩效,长期方面主要从并购协同效应角度进行综合评价,再结合非财务指标进行成长能力分析,并评价并购对兰石重装投资者、战略转型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兰石重装一方面在经营、财务及管理的协同性表现并不理想,较并购前公司各项财务指标没有产生正向影响,并购长期绩效表现不显着,另一方面,累计超额收益率仅在并购公告发布当日及后一天表现显着,说明短期绩效一般。同时,发现并购之后兰石重装的市场占有率提升不明显,未达到并购前三年的平均水平,但并购后兰石重装加大了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吸引了更多的人才。另外,因信息不对称、分红减少,将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经对比并购后兰石重装工程总包收入,发现并购活动对拓展EPC业务来实现战略转型目标的影响并不显着。最后,基于案例分析得出高溢价带来高风险、创新公司并购技巧、注重产业链协同、合理制定对赌协议、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持续注重并购后整合的启示,为业内企业并购提供参考借鉴。

李强[2](2020)在《FD公司国际市场营销战略与策略研究》文中认为FD公司于1997年由阀门及管件外贸起步,由于抓住了国内机械工业快速发展,国际中低端阀门产业向中国转移的历史机遇,公司利用给知名欧洲阀门品牌OEM代工的机会迅速完成了原始资金的积累。然而,随着中国经济进一步开放和全球一体化,大量的外资阀门品牌进入中国直接投资设厂,另一方面,国内低端阀门市场不断有新进入者涌入,同时原材料成本逐年上升,OEM市场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国内阀门企业走自主品牌发展之路就成了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FD公司管理层经过认真研究,决定在江苏苏州设立FD阀门海外营销事业部,依托苏州有利的阀门产业链和人力资源,以FD品牌系列产品为核心,拓展海外市场渠道,提升FD自主品牌的知名度从而实现销售目标。本文从介绍全球宏观经济情况出发,对阀门行业供需两端情况,行业发展趋做了详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应用PEST理论框架对FD公司所处的宏观环境,应用波特五力竞争模型对FD公司的微观环境,以及对FD公司在人力资源,财务能力,产品范围,技术能力,分别做了分析。在本章最后,还应用了 SWOT矩阵对FD公司的外部环境按机会和威胁进行了归纳,对企业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梳理总结和战略选择。在对FD公司内外部环境和自身能有一个明确的认知的基础上,本文将海外阀门市场从多个维度进行了细致地划分,并选择出符合FD公司切入的细分市场,然后针对细分市场进行了产品和服务定位。最后,本文引用4P营销组合理论对公司产品,价格,渠道和推广等四大营销要素结合所选目标市场特点进行了重新优化,制定了符合FD公司实际情况的差异化营销策略。当然,好的市场营销策略成功推行还必须建立在良好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上,本文最后就FD公司在营销组织,人力资源,企业文化,工厂管理和财务支持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改善建议。

丰怀方[3](2020)在《STS视域下华为的技术创新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技术创新是企业持续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同样是国家经济稳步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在长期的发展中取得了相当突出的成就,但在当前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中,也还面临着企业整体创新能力不强,基础研究与突破性成果不足等问题。企业作为创新主体,根据自身的状况与外部资源选取适当的技术创新模式,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有助于提升创新效率与创新能力。华为作为我国高技术企业的代表,在30余年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技术创新模式,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能够为我国企业的创新模式选择提供借鉴,为我国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肇始于熊彼特时代的技术创新理论研究,就集中于技术与经济关系的探讨,一个世纪以来学界的研究也更多地聚焦于经济学、管理学的视角,而社会学、哲学等视角的研究则较为边缘化。在STS的视域下,能够使我们避免静态、孤立的研究视野,研究社会系统中多种因素对技术创新及模式选择等过程的影响,从而使我们更清晰地理解企业等创新主体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与演化这一动态过程。除绪论外,本文将由四个章节组成。在第一章中,本文根据视角的差异,对经典的技术创新模式进行分析与对比,并总结了各类技术创新模式具备的社会特征;第二章,在“技术的社会形成论”等视角出发,探讨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模式的社会属性与特征,着重分析了技术创新模式选择与演变过程中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因素的作用;第三章,尝试性地将华为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初创期、国内发展与全球化探索期、全球化突破期、全球化成熟期四个阶段,并系统分析了每一阶段社会因素影响下其技术创新模式的演变,总结出其“产品模仿—从模仿到合作—开放式创新与合作创新—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以及“基于客户需求—基于客户需求与技术领先—基于愿景驱动”的两条技术创新模式演变路线;最后一章,分析了华为在新时代历史环境下技术创新模式的变化与新特征,指出了“敏捷创新”“愿景驱动创新”等理论研究的可能方向,并就技术创新的具体实践给出了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的现实建议。

郭欣[4](2020)在《十二届欧洽会企业外宣资料汉英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中国企业进入世界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对世界影响力越来越大。企业外宣资料作为企业对外沟通交流的桥梁,利于国内外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高质量的企业外宣资料翻译,不仅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会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本翻译实践报告以十二届欧洽会部分中方参会企业外宣资料作为原文文本,分析了在翻译过程中中遇到的困难,并提出了适当的翻译技巧,以提高这些外宣资料的可读性。本项目的翻译过程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完成,其内容包括四方面:词语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和文体对等。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实现两种语言的对等比字面上的严格对应更为重要。在此报告中,作者分析了翻译中遇到的困难,如四字结构,无主句,长难句并通过加注、省略、增译、拆分及重组的翻译技巧,实现了这些外宣资料原文及其译文之间的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和文体对等。由此,译文更易于目标读者理解,更符合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以此促进中欧双方企业进一步合作。本报告在翻译项目完成后,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在译前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包括了解项目背景、客户需求,进行术语库建立及翻译前对原文进行分析;其次,在翻译过程中,运用恰当的的翻译理论作为指导以及选取有效的的翻译技巧是十分必要的。最后,本翻译报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外宣资料翻译提供相应参考,对以后的翻译工作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刘奕[5](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张操[6](2019)在《海铁联运项目投资战略分析 ——以Y公司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Y公司作为目前福建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精良、政策开放度最高的集装箱专用码头,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岸线资源,通关环境高效顺畅,股东背景实力雄厚,目前已完成“中国第一、全球领先”的自动化码头一期项目建设。随着福建自贸区厦门片区的揭牌以及厦门港的持续整合,将给Y公司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为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部署,延伸码头集团产业链的战略布局,提升在中国海峡西岸的港口竞争力,拓展内陆经济腹地货源,构建港区集疏运物流体系,满足军用战备物资输送需求,Y公司计划投资建设国内首个海铁联运环保自动化码头项目,以实际行动践行国家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本文分为绪论、理论基础、战略投资分析、投资可行性分析、投资风险评价与对策、结论六大部分,主要以战略管理理论、风险管理理论等为出发点,以具体项目为切入点,对公司战略投资行为进行分析和评价,得出该项目投资是符合公司战略管理目标的需要,经济上具有可行性,有助于公司未来战略发展,同时对项目实施风险提出风险控制方案。

胡爽[7](2018)在《新兴跨国公司逆向知识转移对母公司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加,子公司逆向转移知识成为母公司获取东道国战略资源,进而提升创新能力、实现在价值链上战略攀升的有效途径。但新兴跨国公司在逆向知识转移过程中普遍面临着知识基础薄弱、国际化经验不足、缺乏有效整合手段等多重挑战,如何利用海外子公司的知识进行创新,成为新兴跨国公司面临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针对此问题,新兴跨国公司逆向知识转移成为知识管理、国际商务及技术创新等领域的一个新兴热点,但目前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宏观层面的溢出效应以及母、子公司特征对逆向知识转移的影响上,较少从过程角度深入探讨逆向知识转移的微观机理问题。因而,本文以中国新兴跨国公司为例,从动机、过程等多个角度探究新兴跨国公司逆向知识转移的微观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价值。在文献深度阅读和探索性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影响因素—逆向知识转移—创新绩效”的分析框架,逐步研究以下三个逻辑紧密的问题:(1)影响新兴跨国公司逆向知识转移的因素有哪些?(2)逆向知识转移对母公司创新绩效有怎样的影响,不同性质的知识转移其影响是否存在差异?(3)在逆向知识转移过程中,吸收能力与知识整合能力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以我国制造业跨国企业为调查对象,运用SPSS 20.0和Amos 17.0进行了信度、效度检验,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元层次回归分析方法对逆向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探究。本研究选取汽车制造业A、安防企业B、注塑机企业C以及空分设备制造业D四家企业,在案例内分析和案例间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跨国公司的战略导向、知识转移方式对母子公司间的逆向知识转移有显着的影响,逆向知识转移对提高母公司创新绩效有显着作用,知识吸收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对隐性知识逆向转移与母公司创新有显着的调节作用。企业的资产寻求导向会显着促进隐性知识的逆向转移,市场寻求导向会显着促进显性知识的逆向转移。母子公司间的培训学习、团队合作、人员轮换、会议讨论、共享场地等转移方式能显着促进隐性知识的逆向转移,设备转移、文字材料、技术转让、社交媒介、共享数据库等转移方式能显着促进显性知识的逆向转移。母公司的国际化经验与隐性知识逆向转移呈倒U型关系。显性知识逆向转移在资产导向与母公司创新绩效中发挥着中介作用,隐性知识逆向转移在市场导向与母公司创新绩效中发挥着中介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在“走出去”和“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新兴跨国公司在后发追赶以及超越追赶的过程中,要提升自身知识管理能力,重视研发投入,增强知识吸收能力,保持敏感的知识嗅觉,从而明确战略导向,运用多元化转移方式实现知识高效逆向转移,提升母公司的创新绩效。

夏慧艳[8](2017)在《市场波动与企业预算-基于AL公司预算管理的案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国工业气体行业发展受到经济疲软,制造业低迷的影响,市场增速缓慢。2012年行业回暖,市场对于工业企业的需求受到基础建设投资和新兴市场石油储备的影响开始稳步上升,并保持前进势头。2016年全球气候变化,中国工业气体市场供过于求,政府采取临时减排措施,使得工业气体下游行业受挫,加之钢铁业面临发展瓶颈导致对于工业气体需求萎缩,气体行业再次陷入危机。本文以气体行业相关产业链中契合度较高的项目工程管理公司为例,借鉴当前最热门的管理会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理论,研究AL公司在通过编制全面预算过程中,将预算管理与其他管理会计工具整合,如何运用分析成本性态、结合工程进程调节项目风险金、探究工程项目定价方法等措施来应对调节由行业市场变化所带来的对于企业盈利水平的影响。

杨浩坤[9](2017)在《中国政策性金融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政策性银行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现代金融发展的产物,政策性金融应该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而且在各种社会体制中都普遍存在。不论其实施效果如何,在一个以民众福祉为要务的国家中,政策性金融已经成为各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政策性银行自1994年成立以来,在每一次社会经济重大改革中都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支持进出口贸易发展、提高农业生产力及整个社会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和市场体系的进一步健全,原有的经济、社会体制发生了剧烈的变革,作为金融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在金融体系进行大规模改革的时候,政策性金融也需要进行深入改革,特别是一些政策性金融业务随着市场变化逐渐消亡,而市场需要新的政策性金融内容的补充。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政策性金融在2004年后开始进行了一场改革。但从改革进程和结果来看,决策者由于没有充分认识到发展政策性金融的重要性,从银行业自身提高经营效率的角度出发,开始尝试对政策性银行进行商业化改革。改革虽然使得政策性银行的经营状况在短期内有了改善,但也催生了政策性金融机构背离其设立初期的根本使命,为随后的政策性改革重新向开发性金融机构定位埋下了伏笔。虽然现在国家重新把国家开发银行界定为“开发性银行”,但商业化的影响还比较明显。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下,“十三五”规划确定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而现阶段的收入分配体制距离解决贫富分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还有较大困难。政策性银行作为调节收入分配的一种有效手段,应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从国内外政策性金融的发展和实践问题入手,通过考察中国三大政策性银行即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二十多年来的对中国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出口贸易、经济增长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概括其主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考察其发展过程中的利弊得失,进一步为我国政策性银行的下一步改革提出新的建议,以期能更好地发挥政策性金融扶助弱势群体和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更快更好地促进我国政策性金融的发展。全文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言。主要考察了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分析了国内外学术动态,并对相关概念界定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论文的难点、创新点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阐述了政策性金融在国内外的发展与实践。主要对美国、日本、巴西等国政策性金融的发展及特点进行了概括,总结了国外政策性金融的特点、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随后考察了政策性金融在中国古代、近代和当代时期的发展与实践,重点考察了市场经济时期政策性金融在我国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政策性金融发展的主要特征。第三部分研究了政策性金融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从理论和资料分析的角度考察了政策性金融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出口贸易的影响,并通过构建理论分析框架,运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的相关方法对政策性金融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和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等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第四部分主要总结了中国政策性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制度建设方面,我国政策性金融存在法规制度不健全、管理机制不科学、融资制度不完善、考核监督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在业务运行中,政策性金融有定位模糊不清、经营目标过于笼统、业务范围不确定、存在一定的金融风险等问题。在发展过程中,我国政策性金融有信贷发放地区差距明显、道德风险在所难免、筹资压力增大、资本金不足等弊端。在体系建设方面,我国政策性金融还缺少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真正意义上的住房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区域开发政策性金融机构也未设立。第五部分对中国政策性金融发展提出了若干政策性建议。关于政策性金融体制改革应遵循的原则问题,主要有政策性金融的不可替代性原则、政策性金融机构功能定位的明确性原则、推进市场配套改革的同步性原则、政策性银行转型的实事求是性原则。在促进政策性金融发展的机制建设方面,我国的政策性金融应进一步加强风险分散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和法制建设。关于政策性金融的体系建设,应加快组建政策性住房银行、区域性政策性银行及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同时,我国的政策性金融未来的发展还应积极借鉴国外政策性金融改革的成功经验,从战略与长远的角度看待我国政策性金融改革,以提高政策性金融机构运作机制的市场化水平和风险管理水平。

杜文[10](2016)在《论我国合同能源管理的法律规制》文中研究指明合同能源管理作为引进国内的舶来品,在我国经历其发展的黄金十年后逐渐进入疲软期,一系列问题日益显现。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实证分析法,通过对合同能源管理相关概念和发展现状的分析得出,我国合同能源管理相关概念较为混乱,节能服务公司仍有相当部分性质不纯粹,立法总体效力层级不高、数量不多。从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内的法制建设看,登记备案制度难以保证节能服务公司资质,易产生地方保护主义;缺乏标准化能源管理合同;欠缺权威的节能评价标准,第三方服务机制不健全;运作模式存在法律空白,项目运作混乱。从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的法律大环境看,我国用能单位的能耗违法行为被追究时承担的法律责任小、被追究的概率低,用能单位能耗违法成本低;同时,欠缺促进合同能源管理的配套法律措施,如融资渠道缺乏法律保障、公共领域节能要求覆盖面局限且无实施保证、欠缺地域性区别对待的鼓励政策等。文章基于国外合同能源管理立法经验,提出从两方面着手完善我国合同能源管理相关立法。一方面,完善我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内的法律规制:建立节能服务公司准入机制与发展档案,确定标准化能源管理合同,设立节能量测算与验证机制,规范合同能源管理的运作模式。另一方面,建立和健全促进合同能源管理发展的法律大环境:通过增加用能单位能耗违法成本,分阶段倒逼合同能源管理发展;同时辅之以法律形式保障合同能源管理的融资、合同能源管理在公共领域的利用底线法定化、立法均衡合同能源管理的区域发展等措施。两方面合力完善,共同推动合同能源管理在我国不断发展。

二、CryostarSingapore授权中国空分设备公司进出口部为其代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ryostarSingapore授权中国空分设备公司进出口部为其代理(论文提纲范文)

(1)兰石重装并购瑞泽石化绩效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1.3.1 研究思路
        1.3.2 论文结构
第二章 企业并购相关理论综述
    2.1 企业并购相关理论
        2.1.1 并购相关概念的界定
        2.1.2 并购动因理论
        2.1.3 并购绩效理论
        2.1.4 并购绩效评价主要方法
    2.2 企业并购国内外发展现状
        2.2.1 国内发展现状
        2.2.2 国外发展现状
    2.3 企业并购绩效国内外研究情况
        2.3.1 国外研究情况
        2.3.2 国内研究情况
        2.3.3 文献综述
第三章 案例描述
    3.1 兰石重装基本情况
        3.1.1 基本信息
        3.1.2 业务情况
        3.1.3 财务情况
        3.1.4 股权关系
    3.2 瑞泽石化基本情况
    3.3 并购活动介绍
        3.3.1 并购进程
        3.3.2 支付对价
    3.4 案例特殊性
        3.4.1 高溢价并购
        3.4.2 支付方式多样
        3.4.3 上下游产业链整合
第四章 案例分析
    4.1 并购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4.1.1 政策分析
        4.1.2 行业分析
        4.1.3 内外部环境分析
    4.2 并购动因分析
        4.2.1 快速充实紧缺力量
        4.2.2 充分发挥并购双方优势
        4.2.3 培养稳定有力的业绩增长点
    4.3 并购的运作模式选择
        4.3.1 估值方法的选择
        4.3.2 现金对价支付方式的选择
        4.3.3 对赌协议的选择
    4.4 并购存在的风险及对策分析
        4.4.1 并购前的风险及对策
        4.4.2 并购中的风险与对策
        4.4.3 并购后的风险与对策
    4.5 并购标的估值分析
        4.5.1 估值方法选择
        4.5.2 价值评估
        4.5.3 估值结果分析
    4.6 并购协同性分析
        4.6.1 经营协同效应
        4.6.2 财务协同效应
        4.6.3 管理协同效应
    4.7 非财务指标分析
        4.7.1 市场份额分析
        4.7.2 研发投入分析
        4.7.3 员工素质分析
    4.8 并购活动产生的影响
        4.8.1 对兰石重装市值的影响
        4.8.2 对投资者的影响
        4.8.3 对兰石重装战略转型的影响
第五章 案例启示
    5.1 兰石重装并购瑞泽石化的经验总结
        5.1.1 选择优势互补并购标的
        5.1.2 防范国有资产流失风险
        5.1.3 注重持续发展
    5.2 案例启示
        5.2.1 高溢价带来高风险
        5.2.2 创新公司并购技巧
        5.2.3 注重产业链协同
        5.2.4 合理制定对赌协议
        5.2.5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5.2.6 持续注重并购后整合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FD公司国际市场营销战略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1.5 创新点
第2章 理论概述与相关研究综述
    2.1 相关营销理论概述
        2.1.1 STP理论
        2.1.2 市场营销组合理论
    2.2 工业品营销研究综述
        2.2.1 工业品营销定义
        2.2.2 工业品与消费品市场的区别
        2.2.3 工业品国际市场营销战略和策略
    2.3 工业品营销相关研究及述评
        2.3.1 工业品营销相关研究
        2.3.2 文献评述
第3章 FD公司现状分析
    3.1 FD公司简介
    3.2 人力资源现状
    3.3 财务能力现状
        3.3.1 FD公司偿债能力
        3.3.2 FD公司盈利能力
        3.3.3 FD公司运营能力
    3.4 产品范围
    3.5 技术能力现状
    3.6 营销现状
第4章 FD公司国际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4.1 产品介绍及行业现状概述
        4.1.1 阀门的作用及分类
        4.1.2 阀门行业概述
    4.2 FD公司所处国际宏观环境分析
        4.2.1 政治法律环境(Pollical)
        4.2.2 经济环境(Economical)
        4.2.3 社会文化环境(Social)
        4.2.4 技术环境(Technical)
    4.3 FD公司微观环境分析
        4.3.1 行业内竞争者分析
        4.3.2 供应商议价能力
        4.3.3 现有购买者议价能力
        4.3.4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4.3.5 替代品威胁
    4.4 FD公司营销战略SWOT分析
        4.4.1 FD公司SWOT模型
        4.4.2 FD公司战略思路
第5章 FD公司国际市场营销战略选择
    5.1 国际市场细分
        5.1.1 按行业市场细分
        5.1.2 按地理区域市场细分
        5.1.3 按项目和MRO市场细分
        5.1.4 按客户属性细分
    5.2 FD公司目标市场选择
        5.2.1 区域市场选择
        5.2.2 行业市场选择
        5.2.3 MRO和项目市场选择
        5.2.4 按客户属性的市场选择
    5.3 FD公司市场定位
        5.3.1 整包方案提供商
        5.3.2 Fast-track项目服务商
        5.3.3 蝶阀专业提供商
第6章 FD公司国际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6.1 产品策略
        6.1.1 BCG调整模型
        6.1.2 产品开发策略
        6.1.3 产品相关服务
    6.2 价格策略
        6.2.1 MRO市场定价策略
        6.2.2 项目市场定价策略
        6.2.3 折扣策略
        6.2.4 付款条件
    6.3 渠道策略
        6.3.1 基于区域市场的渠道设计
        6.3.2 基于MRO市场的渠道设计
        6.3.3 渠道管理决策
        6.3.4 渠道冲突管理
    6.4 促销策略
        6.4.1 行业展会
        6.4.2 网络推广
        6.4.3 行业杂志推广
        6.4.4 与客户的互动
第7章 FD公司营销组合策略实施保障
    7.1 营销组织
    7.2 公司文化
    7.3 人力资源
        7.3.1 职能保障类
        7.3.2 工程技术类
        7.3.3 辅助生产类
        7.3.4 经营管理类
    7.4 工厂管理
        7.4.1 质量管理改进
        7.4.2 资质与认证
        7.4.3 现场管理改善
    7.5 财务支持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STS视域下华为的技术创新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 为什么要研究技术创新模式?
        (二) 为什么要在STS的视域下研究技术创新模式?
        (三) 为什么要选择华为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内容及框架
第一章 不同技术创新模式的比较
    一、基于创新主体间关系差异的划分
        (一) 模仿创新
        (二) 合作创新
        (三) 自主创新
        (四) 三种技术创新模式的比较
    二、基于驱动力差异的划分
        (一) 技术推动模式
        (二) 市场需求拉动模式
        (三) 综合作用模式
    三、基于对内外部资源关注差异的划分
        (一) 封闭式创新
        (二) 开放式创新
    四、不同技术创新模式的评述
第二章 “技术—社会”互动下的技术创新模式
    一、技术创新模式的社会属性
        (一) 技术的社会形成论分析
        (二) 技术创新模式的社会特征
    二、影响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社会因素
        (一) 经济因素的影响
        (二) 政治因素的影响
        (三) 文化因素的影响
        (四) 企业内部因素的影响
第三章 华为及其技术创新模式的历史演化
    一、华为及其发展阶段的划分
        (一) 华为简介
        (二) 华为发展阶段的划分
    二、社会因素作用下华为技术创新模式的演化
        (一) 初创期(1987—1989):初步的产品模仿
        (二) 国内发展与全球化探索期(1990—1999):从模仿创新到合作创新
        (三) 全球化突破期(2000-2009):合作创新与开放式创新
        (四) 全球化成熟期(2010年至今):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
    三、华为技术创新模式的两条路线
        (一) 基于与外部主体关系的发展路线
        (二) 基于驱动力的发展路线
第四章 新时代华为技术创新模式的探索及启示
    一、新时代华为技术创新模式的特征
        (一) 洞察客户需求的敏捷创新
        (二) “开放、合作、共赢”的开放式创新体系
        (三) 迈向愿景驱动的创新2.0时代
    二、华为技术创新模式研究的时代价值
        (一) 技术创新模式理论研究的新可能
        (二) 政府层面的启示与建议
        (三) 企业层面的启示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4)十二届欧洽会企业外宣资料汉英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Project Description
1.1 Project Background
1.2 Clients Requirements Chapter Two Translation Process
2.1 Translation Preparation
    2.1.1 Analysis of Source Text
    2.1.2 Glossary Building
    2.1.3 Theoretical Guidance---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2.2 Quality Control Chapter Three Difficulties and Skills in Translation
3.1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3.1.1 Four-Character Structure
    3.1.2 Non-Subject Sentence
    3.1.3 Long and Complex Sentences
3.2 Translation Skills
    3.2.1 Omission and Annotation
    3.2.2 Amplification
    3.2.3 Division and Reconstruction Chapter Four Reflection on the Project
4.1 Feedback from the Clients
4.2 Self-assessments
4.3 Suggestions for Future Translation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Appendix

(5)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6)海铁联运项目投资战略分析 ——以Y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项目研究理论
    2.1 海铁联运的概念
    2.2 战略投资的概念
    2.3 风险管理的概念
    2.4 战略分析工具
        2.4.1 PEST模型
        2.4.2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
        2.4.3 SWOT分析模型
        2.4.4 STP营销理论
    2.5 研究现状
        2.5.1 国外研究现状
        2.5.2 国内研究现状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海铁联运项目内外部环境分析
    3.1 Y公司概况
    3.2 项目PEST分析
        3.2.1 政策环境
        3.2.2 经济环境
        3.2.3 技术环境
        3.2.4 社会环境
    3.3 项目五力模型分析
        3.3.1 潜在竞争者分析
        3.3.2 替代品分析
        3.3.3 客户分析
        3.3.4 供应商分析
        3.3.5 现有竞争对手分析
    3.4 项目SWOT分析
        3.4.1 优势分析
        3.4.2 劣势分析
        3.4.3 机遇分析
        3.4.4 威胁分析
        3.4.5 SWOT分析结论
    3.5 项目STP分析
        3.5.1 目标市场细分
        3.5.2 公司发展定位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海铁联运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
    4.1 项目概况
        4.1.1 项目建设方案
        4.1.2 项目投资方案
        4.1.3 项目实施计划
    4.2 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
        4.2.1 财务评价
        4.2.2 财务可行性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海铁联运项目风险评价与对策
    5.1 战略风险的分析及应对措施
        5.1.1 战略风险的分析
        5.1.2 战略风险应对措施
    5.2 市场风险的分析及应对措施
        5.2.1 市场风险的分析
        5.2.2 市场风险应对措施
    5.3 运营风险的分析及应对措施
        5.3.1 运营风险的分析
        5.3.2 运营风险应对措施
    5.4 财务风险的分析及应对措施
        5.4.1 财务风险的分析
        5.4.2 财务风险的应对措施
    5.5 法律风险的分析及应对措施
        5.5.1 法律风险的分析
        5.5.2 法律风险应对措施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符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部署
        6.1.2 符合CS集团延伸码头产业链的战略布局
        6.1.3 可以提高码头货源辐射能力,实现自我增长
        6.1.4 在经济上是可行的,风险是可控的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新兴跨国公司逆向知识转移对母公司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图
    1.4 结构安排
    1.5 主要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逆向知识转移的相关研究
        2.1.1 逆向知识转移的概述
        2.1.2 逆向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
        2.1.3 逆向知识转移的过程研究
    2.2 新兴跨国公司知识转移与创新相关研究
        2.2.1 创新概述
        2.2.2 创新绩效概述
        2.2.3 逆向知识转移与创新绩效
    2.3 研究评述
3 新兴MNC逆向知识转移与母公司创新绩效的探索性案例分析
    3.1 研究方法
        3.1.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3.1.2 案例研究的步骤
    3.2 案例选择
        3.2.1 案例收集
        3.2.2 案例分析方法
        3.2.3 案例企业简介
    3.3 案例分析
        3.3.1 战略导向
        3.3.2 知识转移方式
        3.3.3 国际化经验
        3.3.4 母公司的吸收能力和整合能力
        3.3.5 母公司的创新绩效
    3.4 案例间数据分析
4 理论假设与模型
    4.1 理论假设
        4.1.1 战略导向对逆向知识转移的影响
        4.1.2 知识转移方式对逆向知识转移的影响
        4.1.3 国际化经验对逆向知识转移的影响
        4.1.4 逆向知识转移与母公司创新绩效的关系
        4.1.5 知识吸收、整合能力的调节作用
        4.1.6 逆向知识转移的中介作用
    4.2 概念模型
5 实证设计
    5.1 问卷设计
    5.2 变量测量
        5.2.1 解释变量
        5.2.2 被解释变量
        5.2.3 调节变量
    5.3 数据收集
    5.4 分析方法
6 逆向知识转移对母公司创新绩效的影响的实证研究
    6.1 描述性分析
    6.2 信度和效度检验
    6.3 验证性因子分析
    6.4 相关性分析
    6.5 假设检验
    6.6 回归分析结果与讨论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与启示
    7.2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企业知识转移与创新情况问卷调查
作者简历

(8)市场波动与企业预算-基于AL公司预算管理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论文的结构
第二章 理论综述
    2.1 预算管理的发展与预算的研究
        2.1.1 预算管理的发展
        2.1.2 预算的研究
    2.2 战略性全面预算的编制和管理
        2.2.1 全面预算的编制
        2.2.2 全面预算的管理
第三章 AL公司案例背景介绍
    3.1 AL公司背景介绍
    3.2 行业分析
        3.2.1 工业气体行业概述
        3.2.2 全球工业气体市场格局
        3.2.3 中国工业气体市场格局
    3.3 AL公司业务模式及财务概况
    3.4 AL公司目标及战略规划
第四章 AL公司预算管理体系
    4.1 AL公司财务部门简介
    4.2 AL公司的财务核算简介
    4.3 AL公司预算管理
        4.3.1 AL公司预算编制概况
        4.3.2 经营预算编制
        4.3.3 财务预算编制
    4.4 AL公司预算与绩效考核
    4.5 AL公司预算执行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
第五章 AL公司预算对于市场变化的分析与应对
    5.1 简述市场变化对于AL公司的影响及总体应对方案
    5.2 面对行业变化采取的盈利平衡化的应对措施
    5.3 面对经营项目风险采取的调节准备金的应对措施
        5.3.1 经营业务流程
        5.3.2 工程设计
        5.3.3 采购业务
        5.3.4 项目施工管理
        5.3.5 应对措施一
        5.3.6 应对措施二
    5.4 面对市场竞争采取的调整定价策略的应对措施
        5.4.1 AL公司目前所面临的状况
        5.4.2 AL公司目前的报价体系
        5.4.3 应对措施
    5.5 面对市场风险采取的改进绩效考核体系的应对措施
    5.6 合适的财务模型
    5.7 各应对措施的小结
第六章 小结
    6.1 论文小结
    6.2 本文的不足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9)中国政策性金融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政策性银行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四、论文难点、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五、数据来源综述
第一章 政策性金融在国内外的发展与实践
    第一节 政策性金融在国外的发展与实践
        一、政策性金融在国外的发展
        二、国外政策性金融的特点
        三、国外政策性金融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四、国外政策性金融的发展趋势分析
    第二节 中国政策性金融的历史寻踪与现实发展
        一、古代时期的“政策性金融”
        二、近代时期的“政策性金融”
        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前的“超政策性金融”(1949—1993)
        四、市场经济时期政策性金融的发展
    第三节 中国政策性金融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政策性金融先于政策性金融机构
        二、利率和贷款的优惠性
        三、国有商业银行也承担大量的政策性金融业务
        四、行政过度干预和贷款偿还性的严峻挑战
        五、中国政策性金融发挥的天地更加广阔
第二章 政策性金融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政策性金融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指标的选取
        二、实证研究
    第二节 政策性金融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
        一、支持国家重点项目建设
        二、支持企业转型升级
        三、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调整
    第三节 政策性金融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一、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二、配合国家外交和对外新战略
        三、促进出口贸易
    第四节 政策性金融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一、指标的选取
        二、实证研究
第三章 中国政策性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法规制度不健全
        二、管理机制不科学
        三、融资制度不完善
        四、考核监督制度不健全
    第二节 业务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定位模糊不清
        二、经营目标过于笼统
        三、业务范围不确定
        四、存在一定的金融风险
    第三节 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贷发放地区差距明显
        二、道德风险在所难免
        三、筹资压力增大
        四、资本金不足
    第四节 政策性金融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机构
        二、尚无真正意义上的住房政策性金融机构
        三、区域开发政策性金融机构尚未设立
第四章 对中国政策性金融发展应遵循的原则和政策建议
    第一节 政策性金融体制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政策性金融的不可替代性原则
        二、政策性金融机构功能定位的明确性原则
        三、推进市场配套改革的同步性原则
        四、政策性银行转型的实事求是性原则
    第二节 促进政策性金融发展的机制建设
        一、政策性金融的风险分散机制建设
        二、政策性金融的激励约束机制建设
        三、政策性金融的法制建设
    第三节 完善我国政策性金融体系建设
        一、组建政策性住房银行
        二、成立区域性政策性银行
        三、设立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0)论我国合同能源管理的法律规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2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的发展现状
    2.1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的概念
    2.2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的现状
3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发展的法律问题
    3.1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内部的法律问题
    3.2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推广的法律环境问题
4 国外合同能源管理立法经验
    4.1 国外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内部的法律制度立法经验
    4.2 国外促进合同能源管理推广的法律环境建设经验
5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的法律规制建议
    5.1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内部的法律规制建议
    5.2 促进我国合同能源管理推广的法律环境建设建议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CryostarSingapore授权中国空分设备公司进出口部为其代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兰石重装并购瑞泽石化绩效案例研究[D]. 马妍妍. 兰州大学, 2021(12)
  • [2]FD公司国际市场营销战略与策略研究[D]. 李强. 山东大学, 2020(05)
  • [3]STS视域下华为的技术创新模式研究[D]. 丰怀方.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4]十二届欧洽会企业外宣资料汉英翻译实践报告[D]. 郭欣.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5]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6]海铁联运项目投资战略分析 ——以Y公司为例[D]. 张操. 厦门大学, 2019(08)
  • [7]新兴跨国公司逆向知识转移对母公司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D]. 胡爽. 中国计量大学, 2018(01)
  • [8]市场波动与企业预算-基于AL公司预算管理的案例分析[D]. 夏慧艳.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5)
  • [9]中国政策性金融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政策性银行的分析[D]. 杨浩坤.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10]论我国合同能源管理的法律规制[D]. 杜文.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CryostarSingapore授权中国空分设备公司进出口部为代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