悖论与统一论文-朱富强

悖论与统一论文-朱富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悖论与统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性观,《道德情操论》,现代主流经济学,为己利他

悖论与统一论文文献综述

朱富强[1](2019)在《如何理解斯密人性悖论?——基于“为己利他”行为机理的内在统一》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经济学往往将经济人假设追溯到斯密的分析,但斯密所理解的自利人与现代经济学所设定的经济人果真是一回事吗?答案是否定的。其实,斯密认为,市场可以利用人性的自利来整合人类活动,这种"自利"人性使得人们显得相互关心,通过增进他人利益来实现自身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说,斯密的自利人根本上体现为"为己利他"人,是内含特定社会伦理关系的社会人而非原子化抽象的"经济人"。同时,尽管斯密以"无形的手"原理来解释孤立的个体行为之间的预定协调,但实际上,斯密的自利根本上以"克己"而非放纵为条件。由此,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对斯密的市场观加以阐释:一方面,在个人性东(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文摘》期刊2019年10期)

杨斐斐[2](2018)在《“无为”之为:语文教学预设中的悖论统一》一文中研究指出王开岭老师以为,在一个孩子的精神发育和心灵成长中,语文扮演着保姆和导师的角色,它不仅教授语言和逻辑,还传递价值观和信仰,一个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和审美,其人格和心性的塑造,其内心浪漫和诗意的诞生……这些任务,一直是由一门叫"语文"的课来默默承担的。那么,教师应该怎样高效地实现语文教育的价值和使命,为学生的心智成长开山辟路呢?今天,我将从语文学科教学预设的角度来探讨"无为之为"悖论中的统一。(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8年05期)

顿新国[3](2016)在《彩票悖论与序言悖论的统一解》一文中研究指出彩票悖论和序言悖论都被学界广泛认为是关于信念的悖论,但对它们的研究基本处于分立态势。论文通过分别考察和分析这两个悖论的形成过程,揭示了它们所具有的统一结构;对在这两个悖论共同的逻辑结构中起关键作用的算子变量作断言解释,断言汇集就是统一结构的最重要构成要素。论文进而分别给出了对相应断言汇集作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这两种可能理解下的彩票悖论和序言悖论的统一解决方案,并对这种方案给予了强有力的哲学辩护。(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期刊2016年05期)

张保红[4](2016)在《论我国征地制度的悖论与重构——以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为契机》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当前的征地制度偏离了公共利益的本质,存在着公益征收和规划征收、垄断谋利之间的悖论,其根源在于二元体制和产权模糊。重构我国征地制度,应当完善城乡二元土地制度,明晰农村土地产权边界;应当以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为契机,改土地所有权征收土地使用权征收,并回归公益征收和市价征收。(本文来源于《学术探索》期刊2016年08期)

罗翊重[5](2013)在《统一无穷理论是消解悖论的典型案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数理辩证逻辑的观点看"统一无穷理论",可以消解涉及无穷小的微积分悖论和涉及无穷大的集合论悖论,并能引出与有穷实数相互谐调一致的,涉及大小实无穷常数与最大最小潜无穷常数间的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的非标准数计算,由此讨论了"统一无穷理论"存在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昆明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Z1期)

陈锋正[6](2012)在《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的逻辑悖论与统一》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等教育的收益内化效应和外部效应使其具备了私人产品属性和公共产品属性的双重特征。前者对效率的驱动与后者对公平的诉求形成的逻辑悖论,统一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的价值判断,在西方自由主义向福利制度转变的实践中具有趋向统一性。高等教育要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根本路径在于其价值观的创新和制度创新。(本文来源于《广西社会科学》期刊2012年09期)

周振超[7](2011)在《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中央政府能力悖论的一个解释框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政治生活中存在着一系列看似矛盾的基本事实:中央既强大、又脆弱;中央权力既是保障公民正常生活的中流砥柱,又是"遥远的权威"。求解上述悖论有利于抓住维护国家统一与激发地方活力的"黄金分割点"。这需要反思和超越已有研究方法,从概念和理论导向走向实践导向。深入考察中国政府体制的特殊经验,可以发现包括上述悖论在内的很多政治现象都和"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的政府管理模式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江苏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张志勇[8](2011)在《试论哲学价值观视域下的效率与公平——从逻辑悖论到制度创新中的统一》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维方式与价值观,为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奠定了基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把效率与公平的统一看作是社会革命条件下的社会平等问题,实现社会平等的途径是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新经济政策"突破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公平与效率统一的制度基础是社会基本制度的认识,提出这种统一的制度基础是经济体制问题。以社会保障体制为载体的福利制度,是西方社会试图解决效率与公平的逻辑悖论问题从而趋向一致的载体,其价值观是权利与义务相联系。中国实现公平与效率统一的社会保障体制的路径在于制度与价值观的再创新。(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1期)

陈桂云[9](2011)在《大学物理课程的价值悖论:工具逻辑与人本逻辑的对立统一》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物理课程未能正确处理自身的价值取向,造成工具逻辑和人本逻辑之间的尖锐对立,直接引发了课程的价值悖论。其深层原因是物理本质主义的极端发展带来的单向度的思维方式。课程可以用真善美的统一追求,去回归教育的本真,建立起以社会本位为前提,知识本位为条件,个人本位为目的的正确的价值取向。并在回复理性本身的多维角度中,不断变革自身,使两种逻辑既对立又统一,逐步消解课程的价值悖论。(本文来源于《高等农业教育》期刊2011年03期)

陈虹[10](2011)在《中国经济发展的“悖论”与“统一”——兼论中国外贸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工业制成品作为分析研究对象,依据SITC一级分类统计数据,对比分析了1980~2007年工业制成品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化情况,重点阐述了中国外贸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悖论"与"统一"相伴而生的发展关系。最后指出,如果剔除中国出口结构中外商直接投资作用的影响,中国的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良性循环!(本文来源于《特区经济》期刊2011年01期)

悖论与统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王开岭老师以为,在一个孩子的精神发育和心灵成长中,语文扮演着保姆和导师的角色,它不仅教授语言和逻辑,还传递价值观和信仰,一个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和审美,其人格和心性的塑造,其内心浪漫和诗意的诞生……这些任务,一直是由一门叫"语文"的课来默默承担的。那么,教师应该怎样高效地实现语文教育的价值和使命,为学生的心智成长开山辟路呢?今天,我将从语文学科教学预设的角度来探讨"无为之为"悖论中的统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悖论与统一论文参考文献

[1].朱富强.如何理解斯密人性悖论?——基于“为己利他”行为机理的内在统一[J].社会科学文摘.2019

[2].杨斐斐.“无为”之为:语文教学预设中的悖论统一[J].教育现代化.2018

[3].顿新国.彩票悖论与序言悖论的统一解[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6

[4].张保红.论我国征地制度的悖论与重构——以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为契机[J].学术探索.2016

[5].罗翊重.统一无穷理论是消解悖论的典型案例[J].昆明学院学报.2013

[6].陈锋正.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的逻辑悖论与统一[J].广西社会科学.2012

[7].周振超.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中央政府能力悖论的一个解释框架[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

[8].张志勇.试论哲学价值观视域下的效率与公平——从逻辑悖论到制度创新中的统一[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9].陈桂云.大学物理课程的价值悖论:工具逻辑与人本逻辑的对立统一[J].高等农业教育.2011

[10].陈虹.中国经济发展的“悖论”与“统一”——兼论中国外贸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J].特区经济.2011

标签:;  ;  ;  ;  

悖论与统一论文-朱富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