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产率论文-王亚楠

教育生产率论文-王亚楠

导读:本文包含了教育生产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等教育,全要素生产率,Malmquist指数法,空间计量模型

教育生产率论文文献综述

王亚楠[1](2019)在《我国高等教育生产率的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自2015年提出“双一流”建设以来,“双一流”一直是牵动高校发展的关键。“双一流”建设是国家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邻域继“985工程”、“211工程”又一国家战略。它的提出也表明我国对教育的发展以及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前人关于高等教育生产率的研究仅局限于生产率测度,且对高等教育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高等教育生产率测度及影响因素联系起来,丰富了高等教育方面的研究内容,有助于认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并且为高等学校的发展提供指导方向,为政府部门制定教育发展战略提供可行性参考。因此,对我国高等教育生产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叁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从我国30个省份(除西藏)的高等教育出发,在区域发展不平衡背景下,统计各省份高等院校的数量以及分析高等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并划分叁个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基于相关投入与产出指标的面板数据,利用Malmquist指数法对我国高等教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并测度了叁个不同高等教育资源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其次,分析影响高等教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主要因素,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在得出高等教育全要素生产率数据基础上,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通过LM检验和豪斯曼检验确定最佳空间计量模型,以及对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再次,对前两部分的内容进行总结,以及针对高等教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提出合理的政策性建议。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全要素生产率每年平均增长2.6%,主要源于技术进步;不同高等教育资源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发展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而技术效率的贡献较小;高等教育资源区域的优劣程度与其全要素生产率大小不成正比;经济发展水平、教育资源配置结构、城市化水平、城府干预程度以及生师比对我国高等教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有显着的作用,而生均教育经费指数以及教师职称结构对其没有显着影响。其中城市化水平与高等教育生产率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经济发展水平、教育资源配置结构、政府干预程度以及生师比与高等教育生产率水平有负相关关系。我国高等教育内部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高等教育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对高等教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建议:增加教育的投入占比,确保充足的教育投入;严格把控教育经费各个环节,杜绝高等教育资源浪费;调整经费结构,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提高各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深化国际合作交流,提高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9-06-01)

赵彦志[2](2011)在《我国高等教育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与效率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Malmquist指数对2003—2008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高等教育的生产率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与效率变化分析生产率变化的动力来源以及各地区的差异,并进一步对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生产率指数显示波动性上升趋势,且主要动力来源于技术进步;高等教育生产率的增长呈现出较大的地区差异性;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与技术进步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当前的技术水平显然不能满足高校的需求。最后针对高等教育生产率变动的特征对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提出几点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财经问题研究》期刊2011年06期)

燕玉铎[3](2011)在《我国高等教育生产率及其增长方式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高等教育生产率及其增长方式优化研究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新时代,现代科学技术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活跃因素和最重要推动力。而推动科学技术发展、掌握科学技术并使之发挥作用的则是接受一定教育尤其高等教育的人。高等教育的发展能够不断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国民接受教育的程度,成为一国在国际竞争中抢得先机的基础。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基地,是保持国家竞争力的基础。只有普遍提高国民素质,才能保障经济社会持续长久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科研水平都得到了明显改善,高等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日益增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任务更加繁重,面临的挑战也日益严峻。而且我国人口众多,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也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建设一批高等教育师资队伍,提高有限教育资源利用率,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紧迫问题。本文以高等教育生产率为研究对象,以国家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为参考系,综合运用多元统计分析、计量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等学科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探讨高等教育生产率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构建高等教育生产率研究体系与框架。构建高等教育生产率测度模型,从实证角度测算我国高等教育生产率,并将弹性分析思想融入高等教育生产率变动中,分析高等教育生产率投入要素产出弹性,找出不同投入要素对产出的弹性;最后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及增长方式优化提出可行性对策。从微观与宏观角度对“高等教育生产率及其增长方式”进行研究,一方面能够填补国内在高等教育生产率理论研究领域的空白,构建高等教育生产率研究的理论体系与框架;另一方面为政府部门制定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提供可行性决策依据,因此,本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全文研究可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研究部分,第二部分为实证研究部分,第叁部分为对策研究部分。第一部分:理论研究部分。本文的基础研究,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1.对高等教育生产率相关理论进行剖析和阐述。其中有生产率理论,包括:生产率的定义与发展、生产率的内涵、外延与测度;人力资本理论,包括人力资本的定义、分类、特征、功能,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的关系;教育资源配置理论,包括教育资源的内涵与特征、教育资源配置的概念、方式,以及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内涵和特点;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部分。2.高等教育生产率及增长方式的理论研究。首先,介绍教育、高等教育、生产率、教育生产率的基本概念,辨析教育生产率、教育效率、教育收益率的区别和联系;其次,界定高等教育生产率的概念,分析高等教育生产率的实质、特点、影响因素;最后,界定高等教育生产率增长方式的概念,划分高等教育生产率种类。为高等教育生产率测度和投入要素弹性分析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实证研究。本文的研究重点和难点,得出本文的研究观点,是本文的核心部分。1.遵循高等教育生产率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从高等教育投入与产出角度,设计高等教育生产率指标体系,选取22个测度指标。以原子论方法为基础,结合高等教育生产率的定义,通过加权的方式,将高等教育各个直接产出变量与投入变量汇总成直接产出总指数和投入总指数,然后计算二者的比值,得出高等教育直接生产率,构建高等教育直接生产率测度模型。以高等教育经费或人力资源作为投入,以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额(或贡献率)作为产出,构建高等教育间接生产率测度模型。2.结合1995-2006年我国高等教育投入与产出相关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高等教育直接生产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95-2006年我国高等教育投入水平不断提高,平均增长率为13.68%,随着高等教育投入不断增加,我国高等教育产出水平同样呈上升趋势,平均增长率为11.47%。自1995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直接生产率波动较大,整体来说,呈先升后降趋势。1995-1999年,高等教育直接生产率不断提高,平均增长率为6%,并在1999年到达最大值。1999年以来,直接高等教育生产率不断下降,从1999年的1.264,下降到2006年的0.805,下降幅度高达50%。3.运用丹尼森因素分析法,计算1990-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贡献额),结合高等教育间接生产率测度模型,测算1990-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间接生产率。测算结果表明,1991-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本呈上升趋势,期间略有波动,但波动幅度不大。1991-2008年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0.81%,在我国GDP年均10.91%的增长率中,有0.088个百分点是高等教育贡献的。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增长速度较快,但从绝对值来讲,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具有巨大提升空间。自1991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间接生产率波动较大,总体呈增长趋势。1991-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间接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2.9个百分点,符合高等教育生产率增长速度偏慢的特点。我国高等教育产出的质量较低,高等教育培养人才和科研成果无法有效与社会物质生产相结合,高等教育产出最终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限,从而造成我国高等教育间接生产率偏低。4.以高等教育人力和资本投入作为生产要素,以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额作为产出,建立高等教育生产函数,构建高等教育生产率投入要素产出弹性模型。结合1991-2008年相关数据,运用逐步回归(Stepwise)的方法,对高等教育投入与产出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表明,在高等教育的众多投入要素中,人力投入对高等教育产出及高等教育生产率的影响最大,教育经费投入(和固定资产投入)对高等教育产出影响都不显着。我国高等教育生产率处于粗放型增长阶段,为提高我国高等教育产出及高等教育生产率,应以加强高等教育人力投入,即高校教职工数量为主,以经费投入为辅。第叁部分:对策研究。本文的落脚点,提出高等教育生产率增长方式优化对策。本部分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转变观念,促进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具体措施有转变高等教育发展观念,树立高等教育产业观,转变政府职能,加强高校办学自主权,健全高等教育市场,完善市场竞争机制;二是改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具体措施有加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优化国家对高等院校的拨款模式及管理方式,创造良好环境,鼓励和引导民办高等教育;叁是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具体措施有坚持市场经营管理理念,按社会和市场需求办学,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树立效益理财观,优化财力资源管理,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物资资源使用效率;四是适应社会,强化高等教育服务功能,具体措施有提高高等教育产出质量,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重视教学,确保学生培养质量。本文的研究尽管在理论层面和现实层面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但因个人研究能力、研究条件等方面的限制,以及研究时间上的仓促,本文研究的范围还比较狭窄,研究深度还不够,针对高等教育生产率研究只是提出了一个大致的研究思路和框架,在高等教育生产率增长方式的判定标准、高等教育生产率的变动趋势和变动的内在动力等方面都有待以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1-06-01)

燕玉铎,余海晴[4](2011)在《高等教育生产率直接测度模型与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原子论方法为基础,设计高等教育生产率测度指标体系,构建高等教育生产率直接测度模型。结合相关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高等教育生产率进行实证分析,为高等教育生产率的测度与实证研究提供一种可行性思路与方法。实证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投入与产出处于粗放型增长阶段,为提高高等教育生产率,必须转变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增长向内涵型发展过渡。(本文来源于《工业技术经济》期刊2011年05期)

韩海彬,李全生[5](2010)在《中国高等教育生产率变动分析:基于Malmquist指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对1999~2006年中国高等教育生产率的变动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这一时期中国高等教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上呈现增长趋势,这主要得益于高等教育技术进步;另外,高等教育全要素生产率在东、中、西部地区均表现出上升的态势,其中东部地区的高等教育生产率增长居叁大区域之首,中部次之,西部最低。最后,绝对β-收敛模型研究表明,无论是在全国范围,还是在东、中、西部区域,我国高等教育技术效率的增长差异正在逐渐缩小。(本文来源于《复旦教育论坛》期刊2010年04期)

鞠晓伟,陆晓芳[6](2009)在《我国教育生产率增长方式及其优化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生产率是用来反映教育系统投入产出关系的重要指标,教育生产率增长方式的研究对提高教育生产率有着重要意义。然而,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效率和教育收益等方面,缺乏对宏观层面上教育生产率方面的研究。教育生产率增长方式判定模型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1991—2006年间我国教育生产率增长较为缓慢,仍处于粗放型增长阶段。并且,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增长幅度低于教育产出数量的增长幅度,亟须采取相应措施来转变我国教育生产率的增长方式。(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09年04期)

潘海生,周志刚[7](2007)在《基于Malmquist指数的高等教育生产率变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运用Malmquist指数方法,考察了1997——2005年间高等教育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变动趋势,并通过Malmquist指数的分解,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TFP增长的内在动力。结果表明,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TFP的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推动的,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相互作用,使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对高等教育TFP的增长作用不明显。通过分析,本文认为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管理技术水平将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06期)

孙大文,鞠晓伟[8](2006)在《教育生产率内涵及其主要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作为一项经济增长的重要解释变量,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已成为经济学界的共识。长期以来,人们对教育的关注焦点是教育投入总量问题,却忽视了教育部门投入和产出之间联系,对教育系统的生产效率研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教育生产率研究能够反映教育投入产出之间的关系,揭示教育投资的有效性,找出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寻找优化教育生产率的途径,提出教育资源的最佳配置措施和政策组合,为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制定者提供帮助。(本文来源于《工业技术经济》期刊2006年10期)

孙大文[9](2006)在《我国教育生产率及其增长方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作为经济增长的一项重要解释变量,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推动作用已成为经济学界的共识。本文从宏观角度运用西方经济学、教育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相关理论,围绕“我国教育生产率及其增长方式”的选题展开分析。首先,对教育生产率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对比分析。其次,在深入剖析了教育生产率及其增长方式内涵的基础上界定了教育生产率的概念,理论上将宏观教育生产率分为教育直接和间接生产率两个方面。然后,依据构建的宏观教育生产率测度模型对我国教育系统进行实证分析,并对教育生产率投入要素敏感性进行了分析。最后,论文结合我国在教育生产率增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借鉴发达国家或地区教育发展经验基础上,提出了转变我国教育生产率增长方式的对策建议。以上研究有助于我国教育部门制定教育发展政策,从而转变我国教育生产率增长方式、提高宏观领域教育生产率水平。可见,本论文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开拓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6-10-25)

孙大文,赵树宽,鞠晓伟[10](2006)在《宏观教育生产率的间接测度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学测度宏观层面上的教育生产率,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它可以作为评价某一国家或地区教育生产率的标准,以便敦促教育部门采取措施提高教育生产率;二是通过研究教育生产率,找出目前影响教育生产率的主要因素,找到提高教育间接产出的途径,改进教育系统内部管理方式。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需求,培养出尽可能多的各方面人才。(本文来源于《经济纵横》期刊2006年11期)

教育生产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运用Malmquist指数对2003—2008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高等教育的生产率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与效率变化分析生产率变化的动力来源以及各地区的差异,并进一步对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生产率指数显示波动性上升趋势,且主要动力来源于技术进步;高等教育生产率的增长呈现出较大的地区差异性;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与技术进步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当前的技术水平显然不能满足高校的需求。最后针对高等教育生产率变动的特征对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教育生产率论文参考文献

[1].王亚楠.我国高等教育生产率的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河南大学.2019

[2].赵彦志.我国高等教育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与效率变化[J].财经问题研究.2011

[3].燕玉铎.我国高等教育生产率及其增长方式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

[4].燕玉铎,余海晴.高等教育生产率直接测度模型与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1

[5].韩海彬,李全生.中国高等教育生产率变动分析:基于Malmquist指数[J].复旦教育论坛.2010

[6].鞠晓伟,陆晓芳.我国教育生产率增长方式及其优化对策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

[7].潘海生,周志刚.基于Malmquist指数的高等教育生产率变动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8].孙大文,鞠晓伟.教育生产率内涵及其主要特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6

[9].孙大文.我国教育生产率及其增长方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6

[10].孙大文,赵树宽,鞠晓伟.宏观教育生产率的间接测度模型研究[J].经济纵横.2006

标签:;  ;  ;  ;  

教育生产率论文-王亚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