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的连续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的连续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200021

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护理干预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急性白血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接受围化疗期连续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分别在化疗前、化疗1个疗程、化疗3个疗程后调查患者的生活质量、焦虑、抑郁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焦虑和抑郁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恶心呕吐、感染、脱发的程度、血小板减少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疗期连续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减轻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化疗;连续护理干预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continuousnursinginterventioninthephaseoftheclinicaleffectofchemotherapyinpatientswithacuteleukemia.Methods:60patientswithacuteleukemiaastheresearchobject,wererandomlypidedintoresearchgroupandthecontrolgroup.Groupreceivednursinginterventioninarow,aroundthetimeofchemotherapyinthecontrolgrouponlygivenroutinenursingintervention.Beforechemotherapy,onecourseofchemotherapy,chemotherapyafter3courseofinvestigatingthepatient'squalityoflife,anxiety,depressionandadversereactions.Results:aftertheintervention,theteamofanxietyanddepressionscoresweresignificantlylowerthancontrolgroup(P<0.05),theteamnauseaandvomiting,theextentofinfection,hairloss,andthrombocytopeniaweresignificantlylowerthanthatofcontrolgroup(P<0.05).Theteam'squalityoflife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atofcontrolgroup(P<0.05).Conclusion:chemotherapyperiodcontinuousnursinginterventioncansignificantlyimprovedepressedmoodofanxietyinthepatientswithacuteleukemia,reduceadversereactions,andimprovethequalityoflife.

【keywords】:acuteleukemia,chemotherapy,Continuousnursinginterventionchemotherapy

急性白血病是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化疗是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主要手段。但化疗药物属细胞毒类,在杀伤和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组织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化疗期间的各种不良反应可带给患者很大的痛苦,从而使患者产生惧怕化疗的心理压力,降低患者依从性,影响化疗的顺利进行及患者的康复。[1]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该针对患者的不同状况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进行针对性的综合护理,以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其不良情绪。本研究主要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进行连续护理干预,观察对患者不良反应、焦虑、抑郁、生活质量的影响[2],改变患者由被动的护理变为主动参与到化疗中,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2014年10月在我科治疗的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60例。纳入标准:①急性白血病诊断明确②患者清楚自身病情及严重程度③准备开始化疗④无合并其他慢性疾病⑤年龄在30-50岁之间⑥既往无精神类疾病⑦KPS评分70分以上。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系统慢性疾病②患者有精神病史③无法协助随访者④化疗过程中中断化疗或更改方案者。取得研究对象共60名,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调查工具

1.2.1抑郁自评量表(SDS)[3]由20个陈述句组成每一条目相当于一个有关症状,按1-4级评分。评定时间跨度为最近一周。SDS评定的抑郁严重度指数按下列公式计算:抑郁严重度指数=各条目累计分/80(最高总分)。指数范围为0.25~1.0,指数越高,抑郁程度越重。

1.2.2焦虑自评量表(SAS)[4]评分方法与SDS相同。20个项目的分数相加得出总分,再乘以1.25取整数,即得标准分,低于50分者为正常;50-60分者为轻度焦虑;61-70分者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1.2.3QLQ-C30(VERSION3.0)生活质量核心问卷[5]由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编制。由5个功能子量表(躯体、角色、认知、情绪和社会功能)、3个症状子量表(疲劳、疼痛和恶心呕吐)、一个总体健康与生活质量量表、6个单项测量项目构成,每个多项量表包括一系列不同条目,将各个领域所包含的条目得分相加并除以所包含的条目数即可得到该领域的得分(粗分RS)即RS=(Q1+Q2+…+Qn)/n。

1.2.4不良反应评定标准[6]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级标准(NCI通用毒性标准)。治疗后毒副反应以NCI-CTC(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通用毒性标准)毒性标准分级0~Ⅳ度评价。

1.2.5一般情况调查表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婚姻状况、费用支付方式等。

1.3护理方法

1.3.1研究组化疗前一天,向研究组患者发放连续护理干预的指导手册(手册内容包括急性白血病化疗知识、常见副作用的预防及护理、饮食指导等),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疏导不良情绪,组织新老病人交流茶话会,让老病人现身说法,传授自身抗病经验。化疗当天,发放调查问卷(SDS、SAS、QLQ-C30)采用统一的指导语言向患者解释调查的目的、内容和填写方法。第一个化疗期间采用音乐疗法[6],在化疗当天发放存有肌肉放松操作指导音乐的MP3,每天上午和下午各一次,每次半小时,直至整个化疗结束,同时肌肉放松结束后,指导患者根据自身爱好选择轻音乐来放松自己,缓解紧张、焦虑情绪。在化疗期间给予个体化的指导和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应对不良反应的方法,鼓励家属多关心患者,并鼓励患者与家属多沟通,及时解决患者及家属不理解或有疑问的问题,指导患者书写每次化疗的治疗日记,记录自身的心里动态。化疗间歇期患者出院后,每周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各方面的情况,并解答患者的疑问。

1.3.2对照组化疗前一天发放调查问卷(SDS、SAS、QLQ-C30)进行干预前的调查。化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不发放连续护理干预的指导手册,仅在每次化疗前给予常规指导,收集患者不良反应的资料,疗程内不给予任何干预。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者F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研究攻选取60例急性白血病化疗期的患者,研究组30例,对照组30例,三个疗程后所有患者均完成结果评价,无1例失访。

2.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各时间段焦虑与抑郁的评价研究组在第一个疗程后和第三各疗程后焦虑与抑郁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研究组恶心呕吐、感染、脱发的程度、血小板减少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生活质量调查问卷各指标得分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方法,对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化疗前后各时间段的得分进行比较,从表4可以看出在化疗前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第一个疗程结束后在躯体、角色功能、疲乏、恶心呕吐、食欲丧失、总健康状况方面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第三各疗程结束后在躯体、角色、认知、情绪、社会功能、恶心呕吐、疲乏、食欲丧失、失眠、总健康状况方面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讨论

急性白血病是临床中常见疾病之一,化疗是治疗急性白血病的首选方法,而化疗疗程较长,常规的化疗过程中的临床护理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使得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下降,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化疗期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是医护人员关注的重点。

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连续护理被认为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方式,拓展护理服务范围,为患者提供综合的连续性护理服务是一种必然趋势。[7]通过这次研究显示,研究组焦虑和抑郁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恶心呕吐、感染、脱发的程度、血小板减少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通过连续护理我们解决了以往患者出院后得不到有关饮食、生活作息、运动锻炼等指导,遇到问题难以及时解决,出现不良反应不能及时处理等问题,使患者在整个化疗过程中都能获得持续的护理干预从而提高临床护理效果,且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值得临床中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余泓滢.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护理[J].中国医师杂志,2012,(z1):183-184.

[2]张海苗,张静平,彭芳等.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其与生命质量的关系[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34):3906-3908.DOI:10.3969/j.issn.1007-9572.2010.34.027.

[3]ZungWWK.A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J].ArchivesofGeneralPsychiatry,1965.63-70.

[4]ZungWWK.Aratinginstrumentforanxietydisorders[J].Psychosomatics,1971,(06):371-379.

[5]孟琼,万崇华,罗家洪;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QLQ-C30的应用概况[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4年04期

[6]张惠兰,陈荣秀.肿瘤护理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8.

[7]蔡光蓉,李佩文,焦丽平等.音乐疗法在肿瘤临床的应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3):179-181.DOI:10.3321/j.issn:1000-6729.2001.03.016.

[8]李英华,刘宇,李利等.连续护理内涵及核心要素的分析及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3):1225-1227.DOI:10.3969/j.issn.1002-6975.2013.13.036.

作者简介:黄金华,女,1983.3,本科,护士,主管护师,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市普安路185号曙光医院住院部十四楼护士台,200021。

标签:;  ;  ;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的连续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