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图像加密论文-吕冬梅,李国东

彩色图像加密论文-吕冬梅,李国东

导读:本文包含了彩色图像加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Henon映射,四维超混沌,彩色图像,空间加密

彩色图像加密论文文献综述

吕冬梅,李国东[1](2019)在《基于双混沌和彩色图像的空间加密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大量彩色图像加密算法中的混沌序列具有单一性、加密算法具有独立性这两个缺点,设计了一种基于双混沌和彩色图像的空间加密算法。该算法利用了彩色图像可分解为叁层分量这一特点,对叁层分量采用有关联(平行置乱-有序扩散)的加密模式,使得难以单一破解彩色图像的其中任意一层分量,并且借助Henon映射和四维超混沌结合多组初始条件生成复杂混沌序列,将其用于加密过程。对加密算法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NPCR为99.610 8%,UACI为33.460 6%,信息熵为7.997 5,密钥空间为10~(16×21)。所提算法密钥空间之大足以抵抗穷举攻击,通过分析可知该算法可以抵抗差分攻击,并且该算法可有效地解决混沌序列的单一性、加密算法的独立性这两个问题,使得破解难度增加。将其与其他类似的彩色图像加密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文中加密算法的安全性更高。(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科学》期刊2019年S2期)

赵方正,李成海,刘晨,宋亚飞[2](2019)在《超混沌彩色图像加密算法优化及安全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当前"置乱-扩散"模式的彩色图像加密算法所存在的密钥空间小、加密过程繁琐以及安全性不足等问题,文中基于超混沌系统提出了一种采用"转换-置乱-扩散"模式的超混沌系统彩色图像加密算法。该算法在进行置乱操作前,首先根据图像自身属性计算其迭代次数,对彩色图像的所有像素值进行格雷码迭代转换,然后将四维超混沌系统产生的混沌序列和转换为格雷码的像素矩阵转换为一维矩阵,对混沌序列进行排序,对像素矩阵进行同步位置变化完成图像的全域置乱,对置乱后的矩阵进行位操作完成图像扩散,最后通过矩阵变换得到密文。通过仿真实验对密钥敏感性、直方图、信息熵、相关性等评价指标进行计算和分析,并与其他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证明加密算法具有较强的抗攻击能力。(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科学》期刊2019年S2期)

温贺平[3](2019)在《对基于Zigzag变换与混沌的彩色图像加密方案的破译》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一种基于Zigzag变换与混沌的彩色图像加密方案进行安全分析。原方案采用典型的"置换-扩散"算法结构,使用Zigzag变换对明文彩色图像的像素位置先后进行两次置换操作,利用叁维Logistic混沌映射产生的掩模矩阵对置换图像异或扩散得到最终的密文彩色图像。原方案给出了一些数据分析结果,并声称能够抵御各种常见攻击。然而,经过密码分析发现,在原方案中,不论是置换还是扩散过程均存在等效密钥。因此,采用选择明文攻击方法对原算法进行密码分析,并实现了破译。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原加密方案无法抵御选择明文攻击,且攻击所需的数据复杂度和计算复杂度都比较低。(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期刊2019年10期)

邹鹏,刘晋宏,蔡必汉[4](2019)在《基于混沌神经网络的彩色图像加密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加系统了解基于混沌神经网络的图像加密技术,进行了简单研究。神经网络实现了混沌和扩散函数,利用混沌映射作为神经层的传递函数,设计在同一加密周期内对大量相邻图像像素进行混淆和扩散的CNN网络。其中,混沌神经元层实现数据扩散,线性神经元层实现数据混淆,两层重复多次增强密码,且解密过程与加密过程对称。与现有图像加密方法相比,该加密方法旨在减少相邻图像像素之间的冗余,获得更高的感知安全性。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分组密码具有良好的计算安全性,更适合于图像加密。(本文来源于《信息与电脑(理论版)》期刊2019年15期)

田嘉琪,谢淑翠,张建中[5](2019)在《基于混沌系统的彩色图像加密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图像加密算法的安全性,提出一种将改进的Lorenz混沌系统应用到彩色图像的加密方案,同时考虑RGB叁分量之间的相互关联。提取彩色图像的RGB叁分量并分块,将混沌系统产生的伪随机序列转换为明文相关的密钥序列和动态置乱序列,明文发生微小改变密钥流序列也会完全不同;对R分量实现块置乱和像素点逐一置乱,对G、B分量分别进行迭代扩散;对已加密的叁分量进行前向和后向扩散。仿真和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可行性、较高的安全性和密钥敏感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设计》期刊2019年07期)

谌贻会[6](2019)在《基于混沌随机分块与Arnold变换的彩色图像加密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彩色图像的加密,本文使用混沌映射首先对彩色图像进行随机分块,并对每个子图像的红、绿和蓝这叁个像素层使用Arnold变换和不同的密匙进行加密操作,其次把经过了Arnold变换处理后的这叁层加密像素迭加起来,构成每子图像的加密图像。实验结果说明,这种方法无需进行迭代计算,因此它的时间复杂度相对较低,运行速度较快,而且由于密钥空间得到了扩大,使得其加密强度较高。(本文来源于《数字技术与应用》期刊2019年06期)

席思星,于娜娜,王晓雷,朱巧芬,董昭[7](2019)在《基于计算全息和θ调制的彩色图像加密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全息和θ调制的彩色图像光学加密新方法.该方法利用彩色叁基色原理和计算全息编码技术,首先将彩色图像的红、绿、蓝叁基色分量进行随机相位调制和菲涅耳衍射变换,然后经过θ调制后进行图像叠加并编码为计算全息图,即加密过程是将一幅彩色图像加密为一幅实值的二元计算全息图,得到单幅密文.解密为加密的逆过程,首先将加密的计算全息图置于空间滤波和菲涅耳衍射系统中,经过相位密钥解调和基于滤光片的滤波器滤波,最后通过正确距离的菲涅耳衍射完成解密,得到彩色明文图像.计算机模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魏艳红[8](2019)在《空频域相结合的彩色图像加密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字图像具有表达信息形象直观,包含信息量大等优点,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形式在网络上被广泛传播和使用,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使得图像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受到攻击,给个人乃至国家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对图像进行加密是保护图像信息安全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因图像具有信息量大、相关性强、存储方式的二维性等特点,研究和设计适合图像的安全高效的加密算法变得至关重要。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可以对图像像素点位置和值双重置乱的加密算法。为了进一步提高算法的安全性,将新算法和混沌系统相结合,分别基于整数小波变换和Contourlet变换对彩色图像实现加密,并从密钥敏感性、直方图、相邻像素相关性等多个方面对算法进行了性能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算法具有很高的安全性能。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1)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重置乱的彩色图像加密算法。针对传统的基于像素点位置置乱加密算法的不足,设计了基于像素点位置和值的双重置乱加密算法,经过与传统算法对比分析表明,新的置乱算法具有更大的周期,安全性更高。为了使新算法的安全性进一步提高,将新算法与一维Logistic混沌系统结合使用。(2)提出了基于整数小波变换的彩色图像加密算法。针对整数小波变换重构效果更好,效率更高的优点,结合本文提出的双重置乱算法,在频率域对彩色图像进行加密。该加密方案首先对图像进行整数小波变换分解,然后对信息量丰富的低频分量进行加密,最后对各分量进行小波重构,得到最终加密图像。实验结果分析表明该方案可以达到很好的加密效果。(3)提出了基于Contourlet变换的彩色图像加密算法。鉴于Contourlet变换在描述图像方面的优良特性,提出了基于Contourlet变换的彩色图像加密方案。该算法首先对图像进行Contourlet分解,然后结合使用本文提出的新算法对低频分量加密,最后对各分量进行Contourlet逆变换,得到最终加密图像。实验仿真比较了基于整数小波变换和Contourlet变换两种加密方案的加密效果,结果显示,Contourlet变换应用于图像加密,有更好的加密效果。(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6-01)

谢国波,高兆曦[9](2019)在《明文关联的多混沌彩色图像加密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彩色图像的加密问题,设计一种明文关联的多混沌彩色图像加密算法。初始密钥代入两个混沌映射进行迭代,产生伪随机序列,其中一个序列用于选择明文像素点,另一个序列则与被选择的明文像素点运算,产生第二级密钥,代入新的混沌映射迭代,得到加密序列;因为彩色图像由RGB这3个灰度图像组成,G和B的灰度图像扩散加密时分别增加R和G的密文图像最后一个像素点;用新的混沌映射直接置乱图像,再进行一次逆向扩散加密。实验结果表明,彩色图像被加密成一幅毫无意义的随机噪声图像。理论分析表明,使用该算法加密的图像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加密速度较快,使用价值较高。(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设计》期刊2019年04期)

吕晏旻,闵富红,彭光娅,张若飞[10](2019)在《异构磁控忆阻混沌电路的同步及其在彩色图像加密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设计一种含有指数函数的非线性同步控制器,实现了异构磁控忆阻混沌系统之间的完全同步、比例投影同步和函数投影同步.通过误差曲线、同步时序图及同步相图等证明同步控制器的有效性与可行性.选择合适的密钥,实现异构忆阻系统同步在彩色图像加密中的应用,通过直方图、相关性及密钥敏感性分析验证了加密效果.结果表明,将这种忆阻混沌同步应用到图像加密中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与工程意义.(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期刊2019年01期)

彩色图像加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当前"置乱-扩散"模式的彩色图像加密算法所存在的密钥空间小、加密过程繁琐以及安全性不足等问题,文中基于超混沌系统提出了一种采用"转换-置乱-扩散"模式的超混沌系统彩色图像加密算法。该算法在进行置乱操作前,首先根据图像自身属性计算其迭代次数,对彩色图像的所有像素值进行格雷码迭代转换,然后将四维超混沌系统产生的混沌序列和转换为格雷码的像素矩阵转换为一维矩阵,对混沌序列进行排序,对像素矩阵进行同步位置变化完成图像的全域置乱,对置乱后的矩阵进行位操作完成图像扩散,最后通过矩阵变换得到密文。通过仿真实验对密钥敏感性、直方图、信息熵、相关性等评价指标进行计算和分析,并与其他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证明加密算法具有较强的抗攻击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彩色图像加密论文参考文献

[1].吕冬梅,李国东.基于双混沌和彩色图像的空间加密算法[J].计算机科学.2019

[2].赵方正,李成海,刘晨,宋亚飞.超混沌彩色图像加密算法优化及安全性分析[J].计算机科学.2019

[3].温贺平.对基于Zigzag变换与混沌的彩色图像加密方案的破译[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9

[4].邹鹏,刘晋宏,蔡必汉.基于混沌神经网络的彩色图像加密算法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

[5].田嘉琪,谢淑翠,张建中.基于混沌系统的彩色图像加密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9

[6].谌贻会.基于混沌随机分块与Arnold变换的彩色图像加密算法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9

[7].席思星,于娜娜,王晓雷,朱巧芬,董昭.基于计算全息和θ调制的彩色图像加密方法[J].物理学报.2019

[8].魏艳红.空频域相结合的彩色图像加密技术研究[D].西北大学.2019

[9].谢国波,高兆曦.明文关联的多混沌彩色图像加密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9

[10].吕晏旻,闵富红,彭光娅,张若飞.异构磁控忆阻混沌电路的同步及其在彩色图像加密中的应用[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19

标签:;  ;  ;  ;  

彩色图像加密论文-吕冬梅,李国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