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肺囊腺瘤样畸形的超声检查价值分析

胎儿肺囊腺瘤样畸形的超声检查价值分析

(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柳州市工人医院超声诊断科广西柳州545001)

【摘要】目的:分析超声检查胎儿肺囊腺瘤样畸形(CCAM)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CCAM胎儿共30例,对其产前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并与手术病理及产后追踪观察情况进行对照,统计超声检查CCAM的诊断符合率。结果:经超声检查30例胎儿为肺囊腺瘤。其中,位于单侧肺叶27例,双侧肺叶3例;超声分型I型4例,Ⅱ型11例,Ⅲ型15例;6例可探及肺动脉供血情况。30例胎儿均出现纵隔移位,12例伴发其他症状。以手术病理及产后追踪观察为对照,产前超声诊断CCAM胎儿29例,符合率为96.7%。结论:超声检查可为CCAM胎儿的诊断及分型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肺囊腺瘤样畸形;胎儿;超声检查

【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4-0068-01

肺囊腺瘤样畸形(CCAM)是以细支气管组织过度增生为特征的肺错构瘤,临床十分罕见,发病率极低。CCAM的发生对胎儿及其家庭的影响较为不利,为实现优生优育,必须进行产前筛查和诊断。目前,产前超声检查是临床诊断CCAM胎儿的重要方法。施行超声检查,观察肺部病灶的大小、部位及回声情况,对是否有纵隔移位、伴发其他畸形进行确定,可以为胎儿CCAM的确诊及预后评估提供可靠依据。本研究以我院2012年2月—2017年10月经产前超声检查诊断为CCAM的胎儿为对象,进一步分析了超声诊断CCAM的检查结果及其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CCAM胎儿30例,均为单胎妊娠。孕妇年龄22~33岁,平均(26.2±2.8)岁;孕周18~39周,平均(25.4±3.2)周。产前进行超声检查,10例胎儿引产并进行尸体解剖病理诊断,其余20例进行追踪观察,MRI追踪观察12例,专科医院进行手术并术后追踪观察8例。

1.2方法

应用GEVolusonE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5~5.0MHz。指导孕妇选取仰卧位,常规进行超声扫查,观察胸腔及附近异常回声区的二维图像,纵膈、横膈偏移,异常团块血流供应情况,重点观察病变团块回声状况,测量囊性结构大小,确定有无胸腹腔积液或合并其他畸形。图像采集后录入至工作站进行处理,动态观察CCAM胎儿病灶的变化情况,全部图像及资料存储于工作站中,以备后期复查或对比分析。

超声分型根据Sanders病理分型标准[1]进行分类:I型:大囊泡型,胸腔内混合回声以大的无回声区为主,可见分隔,囊腔直径20~100mm;Ⅱ型:中囊型,胸腔内混合回声以多个小的无回声区为主,囊腔直径<20mm;Ⅲ型:微囊型,可见均匀一致的团块状增强回声。

1.3病理检查及临床随访

随访至胎儿出生后6个月,超声诊断为CCAM并引产的胎儿进行病理检查,其余出生后进行MRI检查,以病理检查及产后追踪观察结果为对照,分析超声检查CCAM胎儿的诊断结果,并对CCAM胎儿的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总结。

2.结果

2.1胎儿超声检查的声像图表现

30例胎儿超声检查胸腔内存在异常回声;单侧肺叶27例(左侧26例,右侧11例),双侧肺叶3例;超声分型:I型4例(13.3%),Ⅱ型11例(36.7%),Ⅲ型15例(50.0%)。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显示,6例可探及肺动脉供血情况。

2.2伴发症状及畸形

30例胎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纵隔移位;伴发羊水过多4例、腹腔积液2例、心包积液2例、胎盘增厚1例、胸腔积液2例、肝囊肿1例。

2.3妊娠结局

10例胎儿引产,超声分型I型2例、Ⅱ型3例、Ⅲ型4例,病理诊断证实CCAM胎儿9例,1例误诊为隔离肺胎儿;其余20例胎儿随访发现,10例胎儿出生后MRI检查确诊,超声分型I型2例、Ⅱ型8例;10例肿块缩小、逐渐消失(超声分型Ⅲ型),出生后MRI检查无异常;产前超声分型符合产后随访诊断结果。产前超声诊断CCAM胎儿29例,符合率为96.7%。

3.讨论

CCAM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多认为是胎儿肺发育的假腺泡型阶段出现的细支气管结构成熟障碍导致的结果。CCAM肿块以累及单侧肺叶为主,文献报道[2]位于单侧肺叶的病变占97%,与本研究的90.0%(27/30)相近。参照Sanders的分型标准进行超声分型,可将CCAM胎儿分为3类:I型(大囊泡型),Ⅱ型(中囊型),Ⅲ型(微囊型);本研究超声分型显示,CCAMI型4例,Ⅱ型11例,Ⅲ型15例。超声检查CCAM主要表现为混合回声肺部肿块,呈囊性或实质性,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观察病灶血供源于肺动脉分支,自体循环血供未能探及。本研究6例可探及肺动脉供血情况,受胎位、操作经验、仪器调节、检测敏感度的影响,肺动脉分支来源血供的显示率较低。此外,CCAM胎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纵隔移位,并常常伴发胎盘增厚、胸腹腔积液、羊水过多、全身水肿等现象。有关研究指出[3],CCAM胎儿伴发其他症状的几率较高,产前施行超声诊断,均可对胎盘增厚、胸腹腔积液、羊水过多、纵隔移位等症状进行准确检查。本研究通过30例孕妇妊娠结局的随访观察,发现有1例超声误诊为隔离肺,以手术病理及产后追踪观察结果为对照,超声诊断CCAM胎儿的符合率高达96.7%,与文献报道结果基本相似[4],说明超声检查可为CCAM胎儿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信息。通过超声检查确定CCAM肿块大小、伴发症状及畸形、肺动脉供血情况,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疾病鉴别,并决定是否终止妊娠,可以提升胎儿的生存质量,实现优生优育。

综上所述,超声检查对CCAM胎儿病灶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超声分型的准确性有助于CCAM胎儿预后的评估。因此,超声检查用于CCAM胎儿的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褚艳侠,杨晨.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2):67-68.

[2]王庆征.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的应用价值[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7,25(12):83-84+16.

[3]周秀云,赵华巍,师莉莉,等.胎儿肺囊腺瘤样畸形22例的超声诊断及临床预后[J].肿瘤学杂志,2017,23(03):244-246.

[4]侯红梅,董敏,李明娟,等.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畸形的临床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8,28(03):452-454+458.

标签:;  ;  ;  

胎儿肺囊腺瘤样畸形的超声检查价值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