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控制系统论文-李金明,黄瑞,肖震岳,徐朋威,李欣欣

光电控制系统论文-李金明,黄瑞,肖震岳,徐朋威,李欣欣

导读:本文包含了光电控制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KL26微控制器,线性CCD,陀螺仪,bang-bang+PID控制

光电控制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李金明,黄瑞,肖震岳,徐朋威,李欣欣[1](2019)在《基于KL26的光电智能车控制系统设计及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智能小车运行速度较慢且运动轨迹不准确等问题,本文设计一种基于KL26微控制器为核心控制单元的智能车。通过蓝宙TSL1401线性CCD传感器进行赛道识别,通过龙邱512线编码器检测智能小车的速度,使用ENC-03M陀螺仪模块识别坡道,使用bangbang+PID控制算法调节直流电机的转速,使用PD控制算法调节舵机的角度,从而实现了对小车的闭环控制。经过大量赛道实验测试,表明小车运动轨迹准确,运行平稳快速,平均速度达到2.8m/s。(本文来源于《电子制作》期刊2019年21期)

张伟明,史泽林,马德鹏[2](2019)在《气流扰动下光电系统高精度稳像控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气流随机冲击引起的姿态扰动是飞行器光电系统的主要扰动源,在系统自身转轴摩擦和质量不平衡等因素的作用下,严重影响了光电系统视轴稳定性。为了有效抑制扰动力矩的影响,建立了外俯仰、内方位两轴光电系统动力学模型,给出了扰动因素和运动耦合综合作用下的扰动传递关系。根据系统动力学模型,提出了扩展卡尔曼滤波扰动力矩估计方法,并构建扰动力矩前馈控制回路,实现了对扰动力矩的实时补偿,大大提高了光电系统的稳像控制精度。利用飞行模拟转台对某两轴光电系统进行了半实物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幅值为1°、频率为2 Hz的载体扰动条件下,采用前馈补偿方法系统俯仰和方位框架的视轴稳定精度均方根值分别达到0.026 4 mrad和0.029 0 mrad,相比扰动观测器控制方法分别提高了64.1%和69.6%。(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9年10期)

冯开林,王宗元,杨鹏,胡帅[3](2019)在《卷纸机的光电液伺服控制系统设计(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卷纸机的特点,需要纸张稳定、无偏差的靠近卷纸机,来完成卷纸工作。采用了光电液伺服控制系统来对卷纸过程中纸张跑偏的特点进行控制,绘制了系统的原理图,对主要的器件进行了选型,并且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对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证明了该控制系统稳定性好,速度响应快,实现了设计的初衷。(本文来源于《机床与液压》期刊2019年18期)

何剑明,陈佳怡[4](2019)在《基于光电监测及无线网络的无线交通监测控制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了一种基于无线通信与光电监测于一体的无线交通监测控制系统,该芯片由CC2630以及TI公司的MSP430F5529构成,其无线监测网络包括无线接收终端、PC显示器应用软件、无线监测发送终端等部分构成。能够对城市道路多个路口进行自动化控制以及实时交通状况监测。(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期刊2019年14期)

宋世军,罗锦锋[5](2019)在《基于信息融合的光电跟踪系统高精度控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影响光电跟踪系统精度的因素很多,采用一种方法无法准确描述各种因素的影响结果,使得光电跟踪系统控制精度低,控制误差大,为了全面描述准确描述各种因素对光电跟踪系统精度的影响,提出基于信息融合的光电跟踪系统高精度控制方法。首先对光电跟踪系统控制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当前光电跟踪系统控制方法存在的局限性,然后基于信息融合理论分别采用不同方法对光电跟踪系统精度进行拟合,最后通过具体实例对光电跟踪系统控制精度进行分析,本文方法的光电跟踪系统控制精度均值达到了96%以上,光电跟踪系统控制时间明显小于对比光电跟踪系统控制方法,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光电跟踪系统的控制效果,解决当前光电跟踪系统控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难题。(本文来源于《激光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刘潇,岳超,邹昱,张容[6](2019)在《基于光电传感器的追踪系统控制策略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电传感器的追踪系统控制策略改进方法。以视日追踪系统为例,使用新的叁象限位置传感器替代原有四象限传感器测向,降低了系统成本及控制难度。利用差分效果将需采集的模拟量减少到两个,分别对应水平和俯仰两个维度的控制,相比原有的控制策略,控制逻辑更为简单,实时性和可靠性也可以保证。测试表明,该系统能实现在全空域范围内的点光源跟踪,可替代现有四象限视日追踪系统。通过更换末端传感器,此改进的控制策略还可用于空间中电磁波源的追踪,无论在军事领域还是民用领域均有极大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Bangsen,Ouyang,Kewei,Zhang,杨亚[7](2019)在《自供电ZnO纳米线/SnS光电探测器系统中光波长控制的光电流极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简介由于可独立且持续工作,自供电光电探测器有望在未来的纳米光电子器件中发挥关键作用。基于ZnO纳米线(NWs)和梭状SnS之间的异质结,课题组设计了一种自供电光电探测器,其具有宽范围的光响应和可调的光谱选择性。与传统器件不同,在ZnO NWs/SnS光电探测器中观察到了波长诱导的光电流极性,这使得器件能够区分紫外(UV)和可见(VIS)区域(本文来源于《科学新闻》期刊2019年02期)

王诚,闯家亮,李江勇,杨百剑,严子奕[8](2019)在《机载光电探测系统二级稳定控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一种粗精二级稳定的新方法用于对机载光电探测系统视轴及图像进行高精度稳定。该方法的重要特征是采用快反镜和二级稳定控制来获取高工作带宽和对扰动的大幅度衰减。通过基于控制模型和扰动传递函数的建立,理论分析了二级稳定控制的补偿依据。通过仿真结果显示,二级稳定控制可有效提升系统稳定精度,达到设计指标要求。(本文来源于《激光与红外》期刊2019年04期)

李宝珺,茹志兵,郭新胜,党力,韩伟[9](2019)在《基于FPGA的车载光电系统瞄准控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光电系统瞄准线瞄准目标后,需根据工况以小于0.15 mil/s的角速率精确控制。但由于车辆快速移动时会存在摇摆、颠簸情况,导致系统瞄准线动态瞄准难。针对系统瞄准控制要求,分析了车载光电瞄准控制原理及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FPGA的车载光电瞄准控制非线性修正的实现方案,并设计了实用的修正电路,实现了瞄准过程控制。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验证,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本文来源于《火力与指挥控制》期刊2019年04期)

李成勇,胡晶晶[10](2019)在《基于激光测距的光电“寻的”智能小车控制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激光测距传感器加pixy视觉传感器作为道路信息的采集器,设计了一辆循迹智能小车系统,能够从指定位置出发,快速搜寻场地内随机点亮的信标灯。该系统以pixy视觉传感器采集光源,得到智能小车的位置信号,采用激光测距传感器,采集障碍物的位置信号。通过PID控制算法、路径识别算法、速度控制算法,判断道路是直线还是曲线,避开障碍物,实现自动行驶。本系统经多次实验验证能够实现控制小车选择合适的路径,具有稳定性高、系统响应灵敏等特点。(本文来源于《光电子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光电控制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气流随机冲击引起的姿态扰动是飞行器光电系统的主要扰动源,在系统自身转轴摩擦和质量不平衡等因素的作用下,严重影响了光电系统视轴稳定性。为了有效抑制扰动力矩的影响,建立了外俯仰、内方位两轴光电系统动力学模型,给出了扰动因素和运动耦合综合作用下的扰动传递关系。根据系统动力学模型,提出了扩展卡尔曼滤波扰动力矩估计方法,并构建扰动力矩前馈控制回路,实现了对扰动力矩的实时补偿,大大提高了光电系统的稳像控制精度。利用飞行模拟转台对某两轴光电系统进行了半实物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幅值为1°、频率为2 Hz的载体扰动条件下,采用前馈补偿方法系统俯仰和方位框架的视轴稳定精度均方根值分别达到0.026 4 mrad和0.029 0 mrad,相比扰动观测器控制方法分别提高了64.1%和69.6%。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光电控制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李金明,黄瑞,肖震岳,徐朋威,李欣欣.基于KL26的光电智能车控制系统设计及实现[J].电子制作.2019

[2].张伟明,史泽林,马德鹏.气流扰动下光电系统高精度稳像控制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9

[3].冯开林,王宗元,杨鹏,胡帅.卷纸机的光电液伺服控制系统设计(英文)[J].机床与液压.2019

[4].何剑明,陈佳怡.基于光电监测及无线网络的无线交通监测控制系统[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

[5].宋世军,罗锦锋.基于信息融合的光电跟踪系统高精度控制方法[J].激光杂志.2019

[6].刘潇,岳超,邹昱,张容.基于光电传感器的追踪系统控制策略改进[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9

[7].Bangsen,Ouyang,Kewei,Zhang,杨亚.自供电ZnO纳米线/SnS光电探测器系统中光波长控制的光电流极性[J].科学新闻.2019

[8].王诚,闯家亮,李江勇,杨百剑,严子奕.机载光电探测系统二级稳定控制分析[J].激光与红外.2019

[9].李宝珺,茹志兵,郭新胜,党力,韩伟.基于FPGA的车载光电系统瞄准控制与实现[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9

[10].李成勇,胡晶晶.基于激光测距的光电“寻的”智能小车控制系统[J].光电子技术.2019

标签:;  ;  ;  ;  

光电控制系统论文-李金明,黄瑞,肖震岳,徐朋威,李欣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