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缺损评分论文-谭宝东,崔连旭,赵庆顺,陆大鸿,彭四维

神经缺损评分论文-谭宝东,崔连旭,赵庆顺,陆大鸿,彭四维

导读:本文包含了神经缺损评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治疗,神经功能缺损,预后情况

神经缺损评分论文文献综述

谭宝东,崔连旭,赵庆顺,陆大鸿,彭四维[1](2019)在《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治疗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预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治疗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预后情况,为临床及时有效的处理高血压脑出血以及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将100例到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采用微创治疗)和内镜组(采用内镜手术进行治疗),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血肿清除率、住院花费)、临床指标水平(NT-proBNP、GM-CSF、HMGB-1、AngⅡ、MIP-1α、PRA水平)、疗前后BI评分、SSS评分、MRS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的统计学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血肿清除率、住院花费显着低于对照组患者(P<0. 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T-proBNP、GM-CSF、HMGB-1、AngⅡ、MIP-1α、PRA水平、BI评分、SSS评分、MRS评分差异显着(P<0. 05),随着时间迁移,NT-proBNP、GM-CSF、HMGB-1、MIP-1α、PRA水平、MRS评分呈现显着下降趋势,AngⅡ水平、BI评分、SSS评分呈现显着上升趋势。治疗后试验组NT-proBNP、GM-CSF、HMGB-1、AngⅡ、MIP-1α、PRA水平、MRS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BI评分、SSS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显着优于对照组患者,且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患者(P<0. 05)。结论采用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采取内镜手术的患者,不仅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还可以改善临床指标和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汪思嘉[2](2019)在《化痰通腑法对急性脑梗死病人Hcy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化痰通腑法对急性脑梗死病人Hcy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在2017年2月~2019年2月,随机抽取60例患者进行实验观察,患者均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所有患者均采用化痰通腑法进行治疗。观察对比患者在治疗前后的Hcy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的Hcy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并且治疗前后对应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得到P值<0.05,差异显着。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因公化痰通腑法治疗效果较好,明显改善患者身体状况,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也有所改善,帮助患者控制病情,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26期)

黄胜利,陈英,吴敏敏[3](2019)在《血浆BNP与老年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预后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预测老年脑梗死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该院12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依据预后不同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对比观察两组以及存活组不同神经功能缺损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结果存活组轻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血浆NT-proBNP呈上升趋势,平均血浆NT-proBNP(779.4±286.3)ng/mL显着低于死亡组(1 385.2±397.5)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971,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预后存在相关性,可作为评估患者预后及神经功能康复情况的有效实验室指标加以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系统医学》期刊2019年16期)

李红杏,陈敏,石锴,邱芬,周晶[4](2019)在《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急性期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运用Meta分析评价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急性期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选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据库(W.F)、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Web of Science(SCIE)引文数据库为资料源,对其1994年1月—2018年9月正式刊载的符合纳入标准的9篇有关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按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方法进行评价。提取资料采用卡方检验鉴定研究间异质性,根据检验结果选用固定效应模型,运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试验(1464名患者),其中对9个试验的临床有效率进行了评定,4个试验对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了评分。9个试验总有效率的Meta分析结果提示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急性期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RR=1.37,95%CI(1.30,1.45)];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Meta分析结果:提示步长脑心通胶囊优于对照组[MD=-0.62,95%CI(-1.40,0.16)]。结论:本Meta分析结果提示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有效。(本文来源于《新时代 新思维 新跨越 新发展——2019中国针灸学会年会暨40周年回顾论文集》期刊2019-08-17)

麦浩坚,宋同均,李华晓,王士强,刘道斌[5](2019)在《超早期颅骨修补对行去骨瓣减压术的脑损伤及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超早期颅骨修补对行去骨瓣减压术的脑损伤及脑出血患者的术前术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于医院内部选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76例行去骨瓣减压术的脑损伤及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早期组和对照组,早期组在去骨瓣减压术后4~6周内实施颅骨修补,对照组在术后3-6个月后实施修颅骨修补,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和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结果治疗前两组的ADL和Fugl-Meyer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术前评估发现,术前评估发现,早期组的NIHSS评分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经过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显着下降(P<0.05),且早期组的术后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早期组的ADL和Fugl-Meyer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早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去骨瓣减压术后,超早期实施颅骨修补能够显着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并有助于降低术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和预后恢复具有积极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大会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2019年学术年会及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期刊2019-08-16)

孙凡,刘恒,徐倩倩,卜一,付慧霄[6](2019)在《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MMP-9水平、出血性转化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9(MMP-9)水平、出血性转化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方法把在本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MMP-9水平、出血性转化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溶栓后12h MMP-9(239. 90±53. 30)μg/L、溶栓后2d MMP-9(274. 10±69. 10)μg/L、溶栓后3d MMP-9(241. 50±71. 20)μg/L、溶栓后7d MMP-9(183. 60±21. 50)μg/L、溶栓后15d MMP-9(140. 30±34. 70)μ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各相应时间点的MMP-9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观察组总体出血性转化7例(10. 77%),明显低于对照组24例(36. 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 24,P <0. 01);观察组溶栓后2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0. 90±1. 10)分、溶栓后3d(9. 50±2. 50)分、溶栓后7d(7. 40±1. 40)分、溶栓后15d(4. 30±0. 50)分均低于对照组相应时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针对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应用依达拉奉治疗可降低MMP-9表达、出血性转化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本文来源于《心脑血管病防治》期刊2019年03期)

田向阳[7](2019)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法舒地尔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法舒地尔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2017-11~2018-02期间接受诊治的9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6例给予法舒地尔+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法舒地尔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炎性因子各指标[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SS-QOL评分)变化情况。结果:用药2wk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42/46),高于对照组75.56%(34/45)(P<0.05);用药2wk后观察组血清IL-6、TNF-α及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2wk后观察组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法舒地尔可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确切。(本文来源于《疾病监测与控制》期刊2019年03期)

马青松,蔡艳丽,付信飞,罗鹏,周小英[8](2019)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2型糖尿病超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脑血管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主要增加缺血性卒中的危险性,而很少增加脑出血的危险性。糖尿病是腔隙性脑梗死(LACI)明确的危险因素。患者在急性期就会出现运动、感觉和语言表达等功能障碍,严重危害和影响了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给社会及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物质与精神损害[1]。因此,如何进行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损伤程度的评价及(本文来源于《实用医技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陈红[9](2019)在《醒脑静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生活质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醒脑静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6月10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3)。对照组采用法舒地尔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及生活质量(SS-QOL)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 283,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SS-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醒脑静治疗,可显着提高疗效,改善神经功能,提升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杨世展,姜经伟[10](2019)在《血栓通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栓通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对脑梗死(CI)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脑梗死恢复期患者2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1例。对照组给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血栓通+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统计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并比较治疗前后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并检测血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叁酰甘油(TG)]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8%,高于对照组的79.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SF-36、MMSE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LDL-C、TC、TG水平较对照组低,HDL-C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可降低血脂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认知功能,并提高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着。(本文来源于《中国民康医学》期刊2019年11期)

神经缺损评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究化痰通腑法对急性脑梗死病人Hcy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在2017年2月~2019年2月,随机抽取60例患者进行实验观察,患者均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所有患者均采用化痰通腑法进行治疗。观察对比患者在治疗前后的Hcy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的Hcy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并且治疗前后对应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得到P值<0.05,差异显着。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因公化痰通腑法治疗效果较好,明显改善患者身体状况,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也有所改善,帮助患者控制病情,值得推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神经缺损评分论文参考文献

[1].谭宝东,崔连旭,赵庆顺,陆大鸿,彭四维.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治疗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预后分析[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2019

[2].汪思嘉.化痰通腑法对急性脑梗死病人Hcy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

[3].黄胜利,陈英,吴敏敏.血浆BNP与老年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预后的关系研究[J].系统医学.2019

[4].李红杏,陈敏,石锴,邱芬,周晶.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急性期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Meta分析[C].新时代新思维新跨越新发展——2019中国针灸学会年会暨40周年回顾论文集.2019

[5].麦浩坚,宋同均,李华晓,王士强,刘道斌.超早期颅骨修补对行去骨瓣减压术的脑损伤及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研究[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大会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2019年学术年会及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2019

[6].孙凡,刘恒,徐倩倩,卜一,付慧霄.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MMP-9水平、出血性转化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9

[7].田向阳.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法舒地尔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9

[8].马青松,蔡艳丽,付信飞,罗鹏,周小英.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2型糖尿病超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医技杂志.2019

[9].陈红.醒脑静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生活质量的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9

[10].杨世展,姜经伟.血栓通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9

标签:;  ;  ;  ;  

神经缺损评分论文-谭宝东,崔连旭,赵庆顺,陆大鸿,彭四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