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层级结构论文-赵轶峰

社会层级结构论文-赵轶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社会层级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明代,身份,社会分层,社会结构

社会层级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赵轶峰[1](2014)在《身份与权利:明代社会层级性结构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中国保持着帝制政治体制,同时又已卷入全球性大变迁,经济、文化思想领域皆发生巨大变化。在此情况下,社会组织的方式与状态是否发生了新异性、不可逆转的变化,构成理解该时代中国社会体系特点的突出问题。在前贤研究基础上,文章尝试以社会地位与社会权利为基本尺度来透视明代社会分层体系,认为:从明初到明末,贵族、士绅、庶民、贱民四层等级的基本结构状况并没有结构性改变;社会分层体系中的人身依附性社会关系趋于强化而非松懈;社会流动主要在士绅与庶民两个层级内部及这两个层级之间发生;明代中国社会还相当完整地处于帝制体系提控之下。明代中国处在变与不变的复杂纠结之中,要理解这样的一种社会状态与演变趋势,还有许多复杂的理论和实证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求是学刊》期刊2014年05期)

王海滨[2](2011)在《从“生成论哲学”、“人学”、“能力本位”到“社会层级结构”——韩庆祥教授的学术历程与理论逻辑》一文中研究指出韩庆祥,1957年12月出生于河南省孟州市。少时敏而好学、孜孜不倦。1979年考入郑州大学哲学系,开始了研读经典、默识深思的学术历程。1986年在吉林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1989年在北京大学获哲学博士学(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战线》期刊2011年07期)

冯建辉[3](2010)在《社会层级结构理论与构建服务型政府——基于一种政治哲学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代中国,政府自身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或多或少都与未能合理界定政府、市场和社会叁者各自领域、范围有很大关系,从根本上看,是传统社会层级结构在起着阻碍作用。权力至上是传统社会层级结构的核心理念。权力至上的社会层级结构对身处其中的个体思想和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严重阻碍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因此,改造社会层级结构,构建服务型政府,是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本文来源于《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期刊2010年04期)

冯建辉[4](2010)在《社会层级结构理论与当代中国政府转型——基于一种政治哲学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中国政府正面临着由传统的管制型政府向现代的服务型政府的转型。这需要当代中国政治哲学予以学理性关注。社会层级结构理论是把握马克思哲学本性而面向中国问题的当代中国政治哲学新范式。"权力至上"的传统社会层级结构对当代中国政治实践具有深刻影响,因此,需要从改造深层社会结构入手,逐步改造传统社会层级结构,把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式"社会层级结构转变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市场经济、服务型政府和公民社会所构成的叁维制约的社会结构,以推进当代中国政府转型。(本文来源于《前沿》期刊2010年13期)

冯建辉[5](2010)在《社会层级结构理论与当代中国政府转型——基于一种政治哲学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中国政府正面临着由传统的管制型政府向现代的服务型政府的转型,这需要当代中国政治哲学予以学理性关注。社会层级结构理论是把握马克思哲学本性而面向中国问题的当代中国政治哲学新范式,"权力至上"的传统社会层级结构对当代中国政治实践具有深刻影响。因此,需要从改造深层社会结构入手,逐步改造传统社会层级结构,把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式"社会层级结构转变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市场经济、服务型政府和公民社会所构成的叁维制约的社会结构,以推进当代中国政府转型。(本文来源于《攀登》期刊2010年03期)

汤美芳[6](2009)在《人力资本投资过度的社会层级结构原因——一个政治社会学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从我国实行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人力资本投资过度的问题逐渐显现。对于人力资本投资过度的形成原因在西方已经形成了多种理论,从经济学的各个角度得到了解释。本文认为经济学的原因是直接原因,在我国来说,有更深层次的政治历史原因,那就是社会层级结构制度。社会层级结构渗透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在我国人力资本投资过度的形成原因上,主要是通过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来体现的。(本文来源于《当代社科视野》期刊2009年12期)

韩庆祥[7](2009)在《社会层级结构理论——面向“中国问题”的政治哲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应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视阈研究中国的"历史方位"、"中国问题"和"世俗基础",为解决"中国问题"提供理论框架。当今中国总体上处于走向现代性的工业化社会的历史阶段,所面临的"中国问题",主要是(本文来源于《党政干部文摘》期刊2009年03期)

韩庆祥[8](2009)在《社会层级结构理论——面向“中国问题”的政治哲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产生"中国问题"的世俗基础,主要由传统社会形成并残留下来的自上而下、逐级管制的"金字塔"式的传统社会层级结构及权力运作体制构成。要解决当今"中国问题",必须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从其世俗基础入手。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必须面对的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公正为基叁维制约的能力主义理论",即确立公正为基的能力主义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核心理念,以能力本位扬弃权力本位,以公正扬弃自上而下的等级控制,以叁维制约的社会结构扬弃传统社会层级结构,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合理选择。依据这一思路,可以为建构当代中国政治的合理秩序提供理论框架,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提供建设性理念。(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期刊2009年01期)

韩庆祥,汪业周[9](2008)在《社会层级结构理论与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研究范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政治哲学是目前国内外哲学界的重要研究话题。本刊特邀请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的几位中青年学者,就社会层级结构理论与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研究范式、政治哲学的本义、后现代政治哲学的理论版图和政治哲学视阈中的交互性理念等问题展开讨论,以期推进政治哲学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学习与探索》期刊2008年03期)

汪业周[10](2008)在《政治哲学视野的社会层级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的主要学术意图是把社会层级结构问题从社会结构中离析出来,创新“中国问题”研究的理论范式,使之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理论系统。全文在坚持唯物史观基本立场的前提下,立足中国独特历史文化和现实社会,准确捕捉问题,诉诸哲学思维,以中国方式提出解释“中国问题”的新方法,提出解决“中国问题”的新思路。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社会层级结构理论范式何以可能。主要学术目的是阐明创新“中国问题”研究范式的必要性。立足当代中国历史方位,提出“中国问题”,分析唯物史观对“中国问题”的适用性;从对“中国问题”特殊性、政治权力特殊性分析入手,认为中国权力问题背后的深层根源是传统社会层级结构,并从社会层级结构具有独立的历史演变过程、独立的学术演变历史和独立的理论空间等叁个方面,论述社会层级结构理论范式何以成立;清理和总结社会层级结构的现有研究基础,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进而扼要说明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二章:政治哲学视野的社会层级结构理论。主要学术目的是建构社会层级结构理论范式,并运用这一范式分析“中国问题”的世俗基础。从社会层级结构概念的基本规定、深层意蕴和性状表现叁个方面界定社会层级结构概念,认为社会层级结构既是一种实体性存在和社会现实,也是一种观念性存在和理论构造,是物理空间和意义空间的统一;从政治哲学视野,社会层级结构是在政治国家内部按照权力至上的方式形成的权力级别或权力阶梯,并渗透到经济、文化、社会领域,形成具有普遍性的社会关系体系;它以总体社会结构为依托,以社会制度为外化,以政治权力为中轴;它既不是政治结构的翻版,不是社会阶层结构的别名,也不是经济、文化、社会结构的简单迭加,而是对它们层级性的一种抽象和概括;这种结构长期隐而不显,但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深深地影响和牢牢地控制着社会制度、人的生活和人的思维方式。在此基础上,对社会层级结构形成的社会基础与演变规律、基本特征、运行机制、历史作用与现实影响以及改造的必要性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当代中国社会各个领域依然十分明显的存在着层级性,大量“中国问题”存在的世俗基础就是社会层级结构。第叁章:社会层级结构理论与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建构:确立核心理念。主要学术目的是阐明这一理论范式对于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建构的学科价值,建立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初步理论框架。从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学术背景、现实问题域以及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基本论域等叁个方面,探讨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主题;建构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应当坚持共性与个性相联系、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革命政治与建设政治相区别的方法论;从获权方式、获权根据、如何用权、为谁用权等四个方面,把公正、能力、公共、民本确立为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核心理念。第四章:社会层级结构理论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走向理性政治。主要学术目的是以社会层级结构这一解释世界的理论范式为基础,提出理性政治应当成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诉求这一改造世界的理论框架。当代中国处于重要的社会转型期,发展命运系于政治体制;政治体制的核心内容是权力结构及其运作方式和政治行为,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紧迫而必要;政治体制改革成就很大,问题不少,理性建构政治国家(政府)-市场经济-公民社会“叁维制衡”的宏观新型社会结构和权力结构-权力运作方式-政治行为“叁位一体”的微观新型权力结构模式,是政治体制改革坚持理性政治取向的基本路径。结语:解放思想的政治哲学意蕴——兼论解放思想对于改造社会层级结构的意义。主要学术目的是立足当代中国,从政治哲学维度探讨解放思想的基本属性、当代视域和现实路径,指出新的思想解放对于改造传统社会层级结构具有特殊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把社会层级结构问题作为一个独立的理论范式和哲学话语进行专题研究,具有多方面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从理论价值上说,这一研究为当代“中国问题”的根源探索提供了新的视角,具有较强的理论创新性,为建构当代中国政治哲学,丰富唯物史观作出了微薄贡献。从实践意义上说,这一研究对于促进当代中国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共中央党校》期刊2008-05-01)

社会层级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韩庆祥,1957年12月出生于河南省孟州市。少时敏而好学、孜孜不倦。1979年考入郑州大学哲学系,开始了研读经典、默识深思的学术历程。1986年在吉林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1989年在北京大学获哲学博士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社会层级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赵轶峰.身份与权利:明代社会层级性结构探析[J].求是学刊.2014

[2].王海滨.从“生成论哲学”、“人学”、“能力本位”到“社会层级结构”——韩庆祥教授的学术历程与理论逻辑[J].社会科学战线.2011

[3].冯建辉.社会层级结构理论与构建服务型政府——基于一种政治哲学的考察[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

[4].冯建辉.社会层级结构理论与当代中国政府转型——基于一种政治哲学的分析[J].前沿.2010

[5].冯建辉.社会层级结构理论与当代中国政府转型——基于一种政治哲学的分析[J].攀登.2010

[6].汤美芳.人力资本投资过度的社会层级结构原因——一个政治社会学视角[J].当代社科视野.2009

[7].韩庆祥.社会层级结构理论——面向“中国问题”的政治哲学[J].党政干部文摘.2009

[8].韩庆祥.社会层级结构理论——面向“中国问题”的政治哲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9

[9].韩庆祥,汪业周.社会层级结构理论与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研究范式[J].学习与探索.2008

[10].汪业周.政治哲学视野的社会层级结构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

标签:;  ;  ;  ;  

社会层级结构论文-赵轶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