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松属论文-陈胜,申佳奕

石松属论文-陈胜,申佳奕

导读:本文包含了石松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石松属生物碱,Sieboldine,A,全合成

石松属论文文献综述

陈胜,申佳奕[1](2015)在《石松属生物碱Sieboldine A的全合成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要介绍了石松属生物碱Sieboldine A的分离、生物活性及结构特征,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对于Sieboldine A的全合成研究进展,详细论述了各个实验组在引入羟胺缩醛结构及构建cis-6/5稠环体系所采取的不同策略,并介绍了一价金催化的串联烯炔环化反应、路易斯酸催化的semipinacol重排和二碘化钐引发的自由基Pinacol偶联反应在Sieboldine A全合成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学》期刊2015年03期)

杨光忠,崔圆圆,王德彬[2](2015)在《石松属植物化学成分抗炎活性的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2种石松属植物化学成分的抗炎活性,筛选具有较强抗炎活性的化合物,用LPS诱导RAW264.7细胞建立了体外炎症模型,采用MTT法检测了化合物对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细胞增殖的影响.在安全浓度范围内(细胞存活率大于80%)给予药物干预,用Griess法检测了培养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水平,以各化合物抑制NO释放的能力为筛选指标,评价了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结果表明:乙酰基二氢石松生物碱(16)、对香豆酸甲酯(21)、豆甾烷-3-酮-21-酸(22)具有较好的NO抑制率,并呈一定剂量依赖关系,提示它们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本文来源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2期)

孔宪需[3](1980)在《四川石松属一新种》一文中研究指出凉山石松 新种 茎直立,高18厘米,多回二叉分枝,基部直径3毫米。叶螺旋状排列,约6行,反折向下,近革质,狭椭圆形或倒披外形,长7—9毫米,宽1.5—2毫米,先端渐尖,基部变狭,上部有稀疏尖齿;中脉两面略突出。孢子囊生在新枝的叶腋,肾形,黄色,长1毫米,宽1.5毫米。 四川:雷波,孔宪需5552,林下苔藓丛中,海拔2800米(模式,四川林科所) 此新种近锡金石松,但叶为狭椭圆形或倒披针形,上部边缘有齿而不同。与蛇足石(本文来源于《云南植物研究》期刊1980年01期)

郑学经[4](1962)在《峨眉山的石松属(Lycopodium)植物》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四川峨眉山,素以植物丰富着称。数十年来到此进行调查采集的中外植物学家很多,但多着重于种子植物。1901年,巴朗里与克丽斯脱(Baroni and Christ)就1899年司卡兰(U.Scallan)神父在峨眉山所采的蕨类植物发表一篇论文于意大利植物学会会刊,是最早一篇关于这一区域的蕨类的专文。作者未见原文,但根据间接材料,知其中只列37种蕨类,数目甚少,石松属植物当亦不多。1906年,克丽斯脱又就1903年及1904年威尔逊(E.H.Wilson)在维奇公司资助下于中国西部采集的蕨类发表一篇论文,其中记载了峨眉山的石松共叁种,其中玉柱石松(Lycopodium(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62年02期)

石松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2种石松属植物化学成分的抗炎活性,筛选具有较强抗炎活性的化合物,用LPS诱导RAW264.7细胞建立了体外炎症模型,采用MTT法检测了化合物对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细胞增殖的影响.在安全浓度范围内(细胞存活率大于80%)给予药物干预,用Griess法检测了培养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水平,以各化合物抑制NO释放的能力为筛选指标,评价了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结果表明:乙酰基二氢石松生物碱(16)、对香豆酸甲酯(21)、豆甾烷-3-酮-21-酸(22)具有较好的NO抑制率,并呈一定剂量依赖关系,提示它们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石松属论文参考文献

[1].陈胜,申佳奕.石松属生物碱SieboldineA的全合成研究进展[J].广州化学.2015

[2].杨光忠,崔圆圆,王德彬.石松属植物化学成分抗炎活性的筛选[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3].孔宪需.四川石松属一新种[J].云南植物研究.1980

[4].郑学经.峨眉山的石松属(Lycopodium)植物[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2

标签:;  ;  ;  ;  

石松属论文-陈胜,申佳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