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规划与建设管理探析杜照

城镇规划与建设管理探析杜照

山东滕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滕州市277500

摘要:城镇的规划和管理工作牵涉到众多方面,不仅是各级政府部门或者相关机构,还关系到广大城镇居民的切身利益,要确保各个环节的有效配合,而且要深入了解当地的人文、风土人情等,以城镇居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制定一系列的科学合理的规划措施,最终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存在问题;提高措施

引言

城镇规划与建设管理的工作不是单方面的,这不仅仅是各级政府和管理机构的使命,而且还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所以,一定要积极配合各个环节,同时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人文情怀进行深入调研,从城镇居民的切身利益出发,实行科学系统的规划管理措施,推动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1城镇规划和建设管理必须坚持的原则

在发展的新时期,我国的城镇规划与建设管理工作必须遵循有关政策,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在落实工作的过程中,城镇规划与建设管理的有关单位和相关人员必须将具体政策和法律法规作为工作的基本条件,严禁单位或个人忽略政策与法规擅自决策。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三个原则。

1.1依法管理原则

依法管理是首要原则,在我国城镇的建设速度不断提升时,各级政府对城镇规划和建设管理工作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在实际工作中,一定会出现各种预料不到的问题,所以,在保证分工明确的同时,相关部门也要确保依法管理固定的工作,公平、公正、公开地解决问题。

1.2目标管理原则

必须遵守目标管理的原则,要依据最终要达到的水平,确定城镇规划与建设管理的大致方向,从而使规划管理达到预期效果。

1.3依靠群众原则

同时,走群众路线也是十分重要的。城镇规划与建设管理工作最终的目的就是保障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推动社会持续发展。所以,城镇的规划和管理必须以人民利益为基础,同时凭借众多群众的力量开展具体工作,保证工作的质量。

2城镇规划与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规划缺乏一定的科学性

具体表现为城镇的规划管理工作明显落后于城镇的发展,无法为城镇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而城镇的基础设施规划落后于地区经济的增长速度。而且缺乏有效的分区规划,城镇的基础设施服务没有及时跟上,服务半径小、功能种类贫乏、服务设施布局不合理,对于城镇的发展缺乏长远的规划。

2.2城镇规划建设中缺乏规划意识

有的城镇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并没有为城镇发展的未来考虑,不能引导城镇走向更加长远的发展。或者有的城镇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没有依托于本身的产业结构,规划形成的指导并不能对整个城镇产生合理的影响,反而制约了城镇产业的发展。

2.3城镇规划建设中缺乏一定的法律意识

例如在城镇规划建设中存在着未批先建的情况,违章建筑不仅影响了城镇的市容市貌,而且有些违章建筑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私自违建这样的做法无疑会阻碍城镇的规划和良好的发展。由于缺乏足够的法律意识,城镇在拆迁过程中,不能对违章的建筑进行及时的拆除,阻碍了整个城镇的发展。

2.4城镇规划建设过程中缺乏经费

城镇的规划设计很有必要,而且要尽量找权威、可信度高的规划单位来实施市规划,保证城镇规划工作的合理性。不过有的城镇用于城镇规划建设的资金投入较少,只能依托于一些相对来说规模较小的规划设计单位来进行规划,无法保证城镇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城镇规划的可操作性不强,且无法对城镇的发展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

2.5缺乏专业的规划管理人员

有些城镇政府内部的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关于规划管理的相关专业知识,因此在进行城镇规划的时候无法根据城镇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的定位,并且进行科学的规划管理,因此城镇管理规划人员必须要具备足够专业的素质才能做好规划管理工作。

3提高城镇规划管理的具体措施

3.1针对城镇自身的情况进行规划,不能一味地盲从

一味地追求大城市化,不贴合城镇本身的实际情况是不正确的,这些都有前车之鉴,例如巴西的圣保罗,在基础设施不完备的情况下一味地追求城市化,导致城市人口增长过快,城市中的供电、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紧张;河流污染,浊水横流,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社会治安与稳定也受到威胁。我们应该吸取前人的教训,按照实际情况正确、合理地处理城镇大城市化倾向,而不是盲目地忽略问题,一味地追求城镇大城市化。

3.2深入市场概念,增加城镇市场经济的活跃度

我国现在大部分城镇的组成形态仍停留在对周边农村进行物资集散与货物交换的初级阶段。城镇的市场经济仍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准,很长时间得不到改善。地方政府应当鼓励与支持当地企业,维护当地特色产业,城镇居民参与经营。目前,大多数城镇居民都游离在城镇建设发展之外,这并不符合城乡统筹的发展理念,鼓励城镇应当以居民为主角进行活动与计划。离开了居民的城镇规划就是没有了灵魂的活死人,只有引导居民参与,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应当从企业私有经营转化为居民联合参与经营,形成参与机制,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

3.3补全不平衡发展问题,促进城乡之间的共同发展

我国城镇体制中不平衡问题仍然显著。在城乡规划设计中,新农村的规划建设应当注重城乡互动、工农互补,因为城乡中工农体系是体制中很大的一个板块,应当双向互动,互为补充,试图只依靠对口支援是不行的。城乡应当共同发展,把新农村计划融入城市规划当中,加快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的繁荣。对于东西部发展不均衡问题,国家应该加强对西部地区的建设和投入,为西部地区引进人才和先进的技术,促进西部地区经济水平的提高,以此协调好各种不平衡问题。

3.4要树立科学的城镇体系规划意识,采用合理的城镇体系布局

首先,需要将城镇中最具有发展优势的产业摆在首位;其次,要结合城镇产业体系布局,并具备完善的城镇功能区域划分;再次,还需要注意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保护问题。只有科学严谨的城镇规划,才能使可利用资源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使城市环境发展问题得到最大化解决,同时也保障了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一定需要注意结合实际进行规划,切勿盲目空想。

3.5协调好城乡发展中的城乡层次问题,保障外来劳动力的合法权益

城乡发展层次的不明确还在于城镇规划的协调问题。在城乡统筹背景下,城镇的发展不能局限于城镇这一个方面,应当把规划视角扩大到城域乃至周边县域等范围,对产业进行联合发展,从宏观角度进行城镇的整体协调,避免出现项目上的重复开发等一系列情况,从而加强对外来人口的保障措施,让他们融入城镇发展当中。

3.6旅游小城镇建设要有鲜明的特色

如果小城镇建设没有鲜明的特色,就不用花大量资本去挖掘,新型城镇建设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道路,要坚持以人为本,走科学发展道路,宁可发展慢一点,也不要盲目跟随。小城镇的发展需要在自己所在区域内根据自己的优势进行产业选择,寻找更多的小城镇发展的推动力。旅游小城镇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产业才是小城镇发展的基础,旅游只有与产业融合,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产城一体化,形成联动关系,才能促进小城镇持续健康发展。

结束语

城镇规划和建设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巨大工程,它不仅关乎人民的切身利益,还和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息息相关,要搞好城镇发展,就必须对它的建设做出合理的规划。发现城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科学、合理的可行性发展策略,才能使城市和农村在发展过程中紧密结合,相互依赖,一步一个脚印地打好经济建设的攻坚战,为共同富裕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陈晓清.新形势下小城镇规划与建设管理研究[J].工程管理,2015,5(20):165-166.

[2]梁昆杰.新形势下小城镇规划与建设管理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2(7):96.

[3]陈衡.关于新形势下小城镇规划问题的几点看法[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6(4):41-46.

标签:;  ;  ;  

城镇规划与建设管理探析杜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