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成分论文-杨东方,胡云飞,丁倩倩,周建理

控制成分论文-杨东方,胡云飞,丁倩倩,周建理

导读:本文包含了控制成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密蒙花,化学成分,质量控制,质量标准

控制成分论文文献综述

杨东方,胡云飞,丁倩倩,周建理[1](2019)在《密蒙花的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密蒙花化学成分、质量评价体系及控制方法研究进展做系统分析,为进一步完善密蒙花的质量评价体系提供参考与依据。对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查阅、比较与分析,并对其进行归纳与综述。密蒙花中化学成分丰富,其中黄酮类、苯乙醇苷类、挥发油类和叁萜类等为主要活性物质;其质量控制方法涉及传统的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及光谱法、色谱法等多种技术。其质量控制方法虽多,但并不完善,面对掺伪造假、等级评价模糊等问题,建立一套灵敏度高及专属性强的密蒙花质量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期刊2019年22期)

张志宇,胡贺佳,熊荻菲菲,李月婷,黄勇[2](2019)在《基于抗炎活性成分的苗药羊耳菊药材质量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抗炎活性成分研究苗药羊耳菊药材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建立羊耳菊有效组分中代表性、特征性化学成分作为指标成分的多指标定量指纹图谱研究。通过多指标成分定量结合指纹图谱分析评价贵州不同产地羊耳菊的质量。结果建立了35批贵州产羊耳菊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和多指标含量测定方法;指认了羊耳菊药材液相色谱指纹图谱17个共有峰中的8个,结果显示相似度在0.898~0.997,以8个化学成分作为指标,对其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显示绿原酸、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洋蓟素、木犀草苷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353~3.765、0.056~0.495、0.086~0.526、0.306~2.526、0.861~7.353、0.729~4.268、0.052~0.424、0.148~1.102mg/g。结论所建立的基于抗炎活性成分的指纹图谱和多指标含量测定研究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好、稳定可靠,可用于苗药羊耳菊药材的质量控制。(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19年22期)

王欣,覃瑶,孙建彬,花雷,罗维早[3](2019)在《虎杖叶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临床应用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虎杖叶药用历史悠久,资源分布广,蕴藏量大。虎杖叶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黄酮、蒽醌和酚酸类,此外还有二苯乙烯及萘酚类等成分,其中黄酮是其主要活性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虎杖叶中多酚类具有抗氧化活性,黄酮类还具有降血压、血糖及血脂等活性。虎杖叶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肝阳上亢导致的眩晕,常见的头晕、头昏、头痛等症。对虎杖叶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及质量控制进行综述,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亚太传统医药》期刊2019年10期)

李鸷,曹冬英,许文,褚克丹,隋利强[4](2019)在《基于发酵过程的淡豆豉6种黄酮类成分质量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淡豆豉中大豆苷、黄豆黄苷、染料木苷、大豆苷元、黄豆黄素、染料木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Phenomenex Luna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结果大豆苷、黄豆黄苷、染料木苷、大豆苷元、黄豆黄素、染料木素分别在0.264~52.8(r=0.999 7)、0.278~55.6(r=0.999 9)、0.242~48.4(r=0.999 6)、0.256~51.2(r=0.999 9)、0.268~53.6(r=0.999 8)、0.256~51.2(r=0.999 7)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并且大豆苷、黄豆黄苷、染料木苷、大豆苷元、黄豆黄素、染料木素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88%、98.25%、99.34%、101.07%,95.23%和103.39%,RSD范围分别是2.34%、3.12%、2.38%、1.04%、1.86%和1.62%。结论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操作简便、稳定、准确且可行,可用于淡豆豉的质量控制。(本文来源于《药学研究》期刊2019年10期)

王艳[5](2019)在《血站血液成分制备的质量控制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关于血站血液成分制备的质量控制管理研究。方法本文调查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并且选择2017年10月作为中线,从2017年10月以后落实血站血液成分制备的质量控制管理,主要在血站进行质量体系建立和落实,有效的将人员、仪器、材料、法规、环境等五个因素进行质量监控,并将其有机的融合在整个实施过程之中,分别在落实血站血液成分制备质量控制管理之前和之后抽选出1000份血液制备成品进行调查,筛选血液成分不合格品的所占比,分析血站血液成分制备质量控制管理前后血站血液成品的质量。结果在进行质量控制管理之前,1000份血站血液制备成品中存在不合格成品92份,占9.20%,合格成品908份,占90.80%,而质量控制管理之后,1000份血站血液制备成品当中存在不合格成品11份,占1.10%,合格成品989份,占98.90%,前后进行比较,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血站进行血液成分制备的时候有效的落实质量控制管理措施,将人员、仪器、材料、法规、环境等五个因素进行质量监控,并将其有机的融合在整个实施过程之中能够提升血站血液成品的制备合格率,对于血液质量的持续改进工作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9年28期)

洪林,蒲兰,李冰冰,胡正平,马奋刚[6](2019)在《阔叶十大功劳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十大功劳是我国传统药用植物,为阔叶十大功劳在医学领域的深入研究及其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从阔叶十大功劳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综述了目前的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贵州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张永苗,张兵,梁春霞,彭辉,王仁兴[7](2019)在《基于HPLC-UV特征图谱与主成分分析的蔓荆子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蔓荆子配方颗粒中原儿茶酸、对羟基苯甲酸和蔓荆子黄素的含量测定与指纹图谱的研究,结合主成分分析研究不同产地蔓荆子的配方颗粒的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PLC-UV)对蔓荆子配方颗粒中原儿茶酸、对羟基苯甲酸和蔓荆子黄素进行含量测定,及其指纹图谱的绘制。色谱柱为Agilent ZOBRAX Plus C18(4.6 mm×250 mm,5μm),以0.1%磷酸水(A)-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检测波长为程序波长,柱温35℃。采用SIMCA 14.1软件对指纹图谱特征峰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 10批蔓荆子配方颗粒中的原儿茶酸、对羟基苯甲酸、蔓荆子黄素的含量最大相差分别为2.0倍、2.8倍、8.6倍,其中江西产地蔓荆子的配方颗粒3种活性成分含量均较高。不同产地蔓荆子的配方颗粒相似度在0.914~0.993之间,表明颗粒剂中的化学成分总体稳定。综合含量测定、指纹图谱与主成分分析的结果,可区分出江西产地蔓荆子的配方颗粒质量最佳,均一性良好。[结论]基于HPLC-UV法的含量测定结合指纹图谱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的评价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表征蔓荆子配方颗粒在化学成分方面的共性与差异,可以为蔓荆子配方颗粒甄选原药材、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相应的依据。(本文来源于《天津中医药》期刊2019年09期)

黄炳芳,陈彩琦[8](2019)在《认知控制脑电成分N450的特征与心理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N450是潜伏期约为350-500毫秒的事件相关电位负波,是反映认知控制的一种重要电生理指标。N450对深入了解认知冲突干扰效应及开展相关临床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学意义。目前研究通过多种实验干扰任务,从冲突加工性质、阶段对其所反映的心理功能进行了探讨,同时对N450的临床应用和个体差异进行了探索,但仍存在较大争议。未来研究应通过使用更适合的分离性实验范式与其他技术手段相结合继续探究N450的心理功能,深化相关理论内涵与扩展应用研究。(本文来源于《应用心理学》期刊2019年03期)

关会远,贺亚龙[9](2019)在《100 t转炉钢水窄成分控制的实践与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钢铁行业利润空间逐步缩小,钢水窄成分有利于降低合金消耗也为钢水二次精炼提供优质钢水,加快冶炼节奏提供保障。(本文来源于《山西冶金》期刊2019年04期)

刘培,王胜超,张振凌,陈晶晶,韩宁宁[10](2019)在《基于一测多评法对白芍中5种化学成分质量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白芍中5种化学成分含量的一测多评法(quantitative of multi-component with a single-marker,QAMS)。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SunFire?C_(18)(4.6 mm×250.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A)-(体积分数)0.05%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以芍药苷为内标物,计算没食子酸、芍药内酯苷、1,2,3,4,6-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和苯甲酰芍药苷的相对校正因子?_(i/s)值。分别考察相对校正因子对不同色谱柱、仪器、柱温、流速、实验人员、流动相pH和检测波长的耐用性。比较外标法和QAMS法测定的40批白芍样品中芍药苷等5种化学成分含量,验证QAMS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结果:不同检测波长(230±2)nm对相对校正因子?_(β-PGG/芍药苷)和?_(没食子酸/芍药苷)的影响及流动相磷酸水的体积分数(0.01%~0.10%)对?_(β-PGG/芍药苷)的影响均十分明显(RSD>5.0%),其他因素对各相对校正因子影响不大(RSD<5.0%);相对校正因子的重复性和耐用性良好(RSD<5.0%);相对校正因子?_(没食子酸/芍药苷)=2.16,?_(芍药内酯苷/芍药苷)=0.81,?_(β-PGG/芍药苷)=2.17,?_(苯甲酰芍药苷/芍药苷)=1.92。8批趁鲜切制饮片和32批润切饮片中5种化学成分的QAMS含量值与外标实测值之间相对偏差均<5.0%,无明显差异。结论:以芍药苷为内标物,同时测定白芍中没食子酸、芍药内酯苷、1,2,3,4,6-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和苯甲酰芍药苷等5种成分含量的一测多评法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为白芍饮片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医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控制成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基于抗炎活性成分研究苗药羊耳菊药材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建立羊耳菊有效组分中代表性、特征性化学成分作为指标成分的多指标定量指纹图谱研究。通过多指标成分定量结合指纹图谱分析评价贵州不同产地羊耳菊的质量。结果建立了35批贵州产羊耳菊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和多指标含量测定方法;指认了羊耳菊药材液相色谱指纹图谱17个共有峰中的8个,结果显示相似度在0.898~0.997,以8个化学成分作为指标,对其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显示绿原酸、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洋蓟素、木犀草苷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353~3.765、0.056~0.495、0.086~0.526、0.306~2.526、0.861~7.353、0.729~4.268、0.052~0.424、0.148~1.102mg/g。结论所建立的基于抗炎活性成分的指纹图谱和多指标含量测定研究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好、稳定可靠,可用于苗药羊耳菊药材的质量控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控制成分论文参考文献

[1].杨东方,胡云飞,丁倩倩,周建理.密蒙花的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9

[2].张志宇,胡贺佳,熊荻菲菲,李月婷,黄勇.基于抗炎活性成分的苗药羊耳菊药材质量控制研究[J].中草药.2019

[3].王欣,覃瑶,孙建彬,花雷,罗维早.虎杖叶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临床应用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9

[4].李鸷,曹冬英,许文,褚克丹,隋利强.基于发酵过程的淡豆豉6种黄酮类成分质量控制研究[J].药学研究.2019

[5].王艳.血站血液成分制备的质量控制管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9

[6].洪林,蒲兰,李冰冰,胡正平,马奋刚.阔叶十大功劳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J].贵州农业科学.2019

[7].张永苗,张兵,梁春霞,彭辉,王仁兴.基于HPLC-UV特征图谱与主成分分析的蔓荆子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研究[J].天津中医药.2019

[8].黄炳芳,陈彩琦.认知控制脑电成分N450的特征与心理功能[J].应用心理学.2019

[9].关会远,贺亚龙.100t转炉钢水窄成分控制的实践与效果[J].山西冶金.2019

[10].刘培,王胜超,张振凌,陈晶晶,韩宁宁.基于一测多评法对白芍中5种化学成分质量控制研究[J].中医学报.2019

标签:;  ;  ;  ;  

控制成分论文-杨东方,胡云飞,丁倩倩,周建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