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梯田论文-郭晋伟,何亮,裴志林,吕渡,雷斯越

水平梯田论文-郭晋伟,何亮,裴志林,吕渡,雷斯越

导读:本文包含了水平梯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极端暴雨,水平梯田,损毁,土壤侵蚀

水平梯田论文文献综述

郭晋伟,何亮,裴志林,吕渡,雷斯越[1](2019)在《极端暴雨条件下黄土高原水平梯田损毁情况调查分析——以岔巴沟流域“7·26”特大暴雨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7月25日20时至26日8时,陕西榆林市11个县区遭遇特大暴雨侵袭,我们于当年10月对位于暴雨中心的岔巴沟流域的梯田损毁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首先通过室内Google Earth近实时影像结合GIS绘图在流域内确定梯田位置和数量,根据修建时间、利用和植被类型将这些梯田分类。在流域内空间分布均匀地选择不同类型典型梯田并进行野外实地测量,统计各类型梯田的损毁情况、损毁形式并估算各类型梯田的土壤侵蚀模数及其流域平均侵蚀模数。结果表明:岔巴沟流域梯田以≤4 hm~2规模为主,梯田数量上占91.4%,面积上占了50.7%。暴雨造成梯田的损毁形式以田埂表层结皮脱落、田埂滑塌崩塌、田埂冲毁、田面陷穴穿洞为主,有人为干扰时会产生更加剧烈的后果。暴雨造成的梯田损毁侵蚀坑大部分为深度0~0.5 m的侵蚀。老梯田农地、老梯田乔木和老梯田草地侵蚀坑发生频率远远多于新机修梯田,保持在20~36处/100 m。新机修梯田的侵蚀测坑发生频次少,为5处/100 m,但深度可达4.8 m,后果严重。不同类型梯田损毁产生侵蚀模数差异较大,老梯田农地、老梯田草地和老梯田乔木的侵蚀模数为34 000~37 000 t/km~2,新机修梯田为19 404.3 t/km~2,老梯田灌木侵蚀模数最低,为5 958.4 t/km~2。流域内梯田平均侵蚀模数为30 733.4 t/km~2。通过本次调查,掌握不同类型梯田在极端暴雨条件下的损毁情况,为黄土高原梯田保护及修复提供数据支持。(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薛邦成[2](2019)在《庄浪水平梯田建成的经济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就是指价值的不断创造、转化与实现;人们从事的经济活动就是通过不断创造、转化、实现价值,尽量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通俗地说,经济就是对物资的管理即对人们生产、使用、处理、分配一切物资这一整体动态现象的总称。这一概念从微观角度理解可以指一个家庭的家务管理,从宏观角度理解,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在这一动态整体中,包括着人们的生产、存、交换、分配、消费的各项活动,其中生产是这一动态的基础,消费是这一动态的终点。经济学就是研究人们的生产、交换、储存、分配和消费等各个环节、相互关系及其整个社会大生产运动规律的科学。庄浪水平梯田的价值是这样创造、转化和实现的。(本文来源于《祖国》期刊2019年16期)

杨柳,郝仕龙,范云鹏[3](2018)在《豫西南土坎水平梯田田坎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坡改梯对提高耕地的经济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梯田断面设计是保证梯田功能实现和运行的关键,梯田断面稳定性与土壤的抗剪强度有关,土壤抗剪强度与土壤类型有着直接的联系,针对豫西南坡改梯的重大需求,选取豫西南坡耕地分布区5种主要土壤类型并进行基本的物理性试验和固结不排水叁轴剪切试验,得到了5种土壤类型日常工况和暴雨工况下的抗剪强度指标,采用暴雨工况下不同土壤的抗剪强度指标,分别设计4种梯田田坎高度和田坎坡度样式,利用理正软件进行土坎梯田田坎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下,立黄土梯田在设定的4种田坎高度和边坡样式条件下,都满足稳定性要求,黄刚土在田坎高度为2.5m时,梯田最大边坡不宜超过60°时,当边坡超过60°时,土坎梯田稳定性不满足安全要求。棕壤、褐土和黄棕土壤土土坎梯田设计高度不宜超过2m,边坡不宜超过65°。这说明在相条件下,立黄土土坎梯田边坡稳定性最好,其次是黄刚土,棕壤、褐土和黄棕土壤土坎梯田稳定性相对较差,研究结果可为豫西南土坎水平梯田多样化的设计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马生录[4](2018)在《青海水土保持治理新增水平梯田28万亩》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青海省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已完美收官,湟中县李家山海子沟乡、同仁县加吾乡等4乡,及互助县西山乡张家沟、大通县多林镇一条沟等4个项目区兴修水平梯田4.23万亩。2010年至2017年,青海累计新增水平梯田28(本文来源于《黄河报》期刊2018-01-27)

杰拉,马生录[5](2017)在《我省新增水平梯田面积18667公顷》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 杰拉 通讯员 马生录) 11月29日从青海省水利厅获悉:今年我省实施的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已接近尾声,在湟中县、同仁县、互助县、大通县等地兴修水平梯田2820公顷,从2010年至今年我省新增水平梯田面(本文来源于《青海日报》期刊2017-11-30)

李仓[6](2017)在《隆化县水平梯田水土保持效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隆化县坡耕地土壤黏结性较差、抗蚀性弱、水土流失严重,不同耕作方式的拦泥蓄水效果差别很大。水平梯田能够有效地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拦蓄地表径流、提高农作物产量等,因此,在今后的水土流失治理中应以坡改梯为突破口。(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土保持》期刊2017年05期)

王俊秀,高峰,乌斯哈拉[7](2017)在《坡耕地改造工程中水平梯田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坡耕地改造工程中水平梯田的设计过程。(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水利》期刊2017年03期)

徐晓峰,祁德超,赵霞,高之栋[8](2017)在《红领巾小流域水平梯田效益监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红领巾小流域新修梯田3年的效益监测,监测结果表明:梯田具有较强的拦截地面径流、减少泥沙流失量、蓄水、保土、保肥的功能,水平梯田水土保持效益显着,其经济效益也十分明显。(本文来源于《江苏水利》期刊2017年02期)

牛岩,吉亚飞,李娟[9](2017)在《土地整治工程中水平梯田田坎断面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土地整治工程中水平梯田田坎断面设计方案优化问题,分析了不同田坎高度和外坡角度对田坎占地率和挖填方工程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田坎占地率和挖填方工程量作为评价指标,对田坎断面设计方案的综合评价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田坎越高,外坡越陡时,田坎占地率越小,即有效耕作面积越大;田坎越低,外坡越缓时,挖填方工程量越小,即工程成本越小。表明田坎占地率与挖填方工程量具有相互对立性。因此,在土地整治工程水平梯田田坎断面设计过程中,应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以确定最优田坎断面设计方案。(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期刊2017年01期)

王珏琼[10](2016)在《朝阳市土坎农业水平梯田设计与施工模式实践成果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朝阳市坡耕地面积较大,水土流失严重,土坎农业水平梯田建设十分必要。通过对朝阳市土坎农业水平梯田设计与施工模式实践成果的分析研究,阐明了在土坎农业水平梯田建设中工程设计应进行详细现场勘查和数据采集,结合项目区各项条件根据规范进行优化设计,选取最优梯田设计断面。分析了在土坎农业水平梯田建设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朝阳市土坎农业水平梯田建设多年的经验分析了水平梯田机械化施工中施工机械的选择、施工方法及施工效果等方面的内容。(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应用技术》期刊2016年06期)

水平梯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经济就是指价值的不断创造、转化与实现;人们从事的经济活动就是通过不断创造、转化、实现价值,尽量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通俗地说,经济就是对物资的管理即对人们生产、使用、处理、分配一切物资这一整体动态现象的总称。这一概念从微观角度理解可以指一个家庭的家务管理,从宏观角度理解,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在这一动态整体中,包括着人们的生产、存、交换、分配、消费的各项活动,其中生产是这一动态的基础,消费是这一动态的终点。经济学就是研究人们的生产、交换、储存、分配和消费等各个环节、相互关系及其整个社会大生产运动规律的科学。庄浪水平梯田的价值是这样创造、转化和实现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平梯田论文参考文献

[1].郭晋伟,何亮,裴志林,吕渡,雷斯越.极端暴雨条件下黄土高原水平梯田损毁情况调查分析——以岔巴沟流域“7·26”特大暴雨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9

[2].薛邦成.庄浪水平梯田建成的经济学研究[J].祖国.2019

[3].杨柳,郝仕龙,范云鹏.豫西南土坎水平梯田田坎稳定性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8

[4].马生录.青海水土保持治理新增水平梯田28万亩[N].黄河报.2018

[5].杰拉,马生录.我省新增水平梯田面积18667公顷[N].青海日报.2017

[6].李仓.隆化县水平梯田水土保持效益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2017

[7].王俊秀,高峰,乌斯哈拉.坡耕地改造工程中水平梯田设计[J].内蒙古水利.2017

[8].徐晓峰,祁德超,赵霞,高之栋.红领巾小流域水平梯田效益监测分析[J].江苏水利.2017

[9].牛岩,吉亚飞,李娟.土地整治工程中水平梯田田坎断面优化[J].农业工程.2017

[10].王珏琼.朝阳市土坎农业水平梯田设计与施工模式实践成果浅析[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6

标签:;  ;  ;  ;  

水平梯田论文-郭晋伟,何亮,裴志林,吕渡,雷斯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