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论文-胡霖嵩,鞠培东,张晶晶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论文-胡霖嵩,鞠培东,张晶晶

导读:本文包含了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静力试验,CFRP布加固,ABAQUS,承载力提高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论文文献综述

胡霖嵩,鞠培东,张晶晶[1](2019)在《基于ABAQUS的CFRP布加固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加固部分预应力混凝土(PPC)梁的力学性能,本文对两根由实际桥梁缩尺得到的未加固试验梁进行静力试验,同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有限元模型。将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以此模型为基础建立CFRP布加固梁模型,研究CFRP布加固梁的力学性能。模拟结果表明,加固梁承载力提高20%,延性下降17. 23%。加固梁下部混凝土受力趋于均匀,裂缝分布均匀且开展程度减小。CFRP布承担更多荷载,使预应力钢筋和普通钢筋受力重分布。(本文来源于《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期刊2019年02期)

李毅,刘晓东,刘凌锋[2](2019)在《部分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结构受力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部分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形式。该结构形式既能通过预应力保证结构全断面受压,并以此来提高接缝处节段接头的抗剪和防水能力;又能通过节段接头毫米级张开来释放弯矩内力,降低预应力用量。该新型结构形式已成功应用于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施工图设计,并有效支撑了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半刚性管节结构体系的创新。(本文来源于《中国港湾建设》期刊2019年01期)

张晶晶,辛勤,窦远明,杨雨兮[3](2018)在《体外预应力加固部分预应力混凝土锈蚀梁抗弯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电化学加速锈蚀法,对部分预应力(PPC)梁中受拉纵筋进行锈蚀,然后使用经过镀锌防腐处理后的体外预应力钢绞线对锈蚀试验梁进行加固。通过对6根不同腐蚀程度、不同加固情况的试验梁开展弯曲试验,研究了静力荷载下构件的破坏形态、抗弯承载力、跨中截面应变分布、体内预应力钢筋应变、体外预应力钢绞线应变、跨中挠度及裂缝分布。试验结果表明:体外加固方式可以有效防止严重锈蚀混凝土梁发生脆性破坏,随着锈蚀率的不断增大,体外预应力加固对锈蚀梁的承载力及抗弯刚度的提高幅度逐渐增大;经过体外预应力加固后,体内钢筋及体外钢绞线的应变显着减小,改善了试验梁的受力性能,可以有效避免其发生钢筋脆性断裂;体外预应力加固可以有效地抑制裂缝的开展,延迟裂缝的出现,使其发展速度明显减小,显着提高试验梁的抗裂能力。(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期刊2018年09期)

张鹏,沈民合,邓宇[4](2018)在《预应力部分外包钢混凝土梁基于延性的预应力张拉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预应力部分外包混凝土梁是一种预应力新型结构,基于梁截面延性对这种新型预应力混凝土梁在不同张拉控制应力下进行有效预应力推算。试验包括1根未施加预应力的普通组合梁,3根施加不同张拉控制应力的预应力组合梁,通过施加不同张拉控制应力,来研究单调荷载作用下预应力部分外包钢混凝土梁的曲率延性,依据平截面假定和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进而提出了这种新型复合筋混凝土梁在设定延性值的前提下进行预应力张拉的推算。最终的理论推导与试验结果适用性良好。(本文来源于《混凝土》期刊2018年08期)

祁昌旺[5](2018)在《高强钢筋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极限应力增量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4根高强钢筋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受弯试验,研究不同非预应力钢筋强度、非预应力筋配筋率对试验梁无粘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增量的影响,对比分析国内外不同极限应力增量计算方法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规范JGJ92-2016和美国规范ACI 318-11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较接近,具有足够的安全储备;加拿大规范A23.3-04公式计算的计算结果安全性较差;新西兰规范NZS3101-06和德国规范DIN 4227公式的计算结果过于保守;各试验梁的极限应力增量随非预应钢筋强度的提高而增加,随非预应力钢筋配筋率的提高而减小。(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期刊2018年07期)

李艳艳,李晓清[6](2018)在《配置600MPa级钢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力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进行12根有粘结部分预应力、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对比分析混凝土强度等级、预应力筋和非预应力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对2种部分预应力高强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承载力、挠度及刚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加预应力筋和非预应力筋配筋率能够显着提高有粘结部分预应力、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弯承载力,减缓试验梁的刚度退化.有粘结、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弯承载力可以按照现行《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中相关公式计算.当600MPa级钢筋抗拉强度的设计值取500 MPa时,按规范计算梁受弯承载力具有足够的安全储备.(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熊学玉,巫韬[7](2018)在《基于整体变形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无粘结筋极限应力增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研究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极限应力增量与结构整体变形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挠度和支座转角的无粘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应力增量的计算方法;并通过理论推导建立了预应力筋极限应力增量与跨中挠度和支座转角的公式,进而利用该计算公式统一了连续梁和简支梁在不同荷载条件和约束分布下的计算。对比了国内外142根试验梁(包括简支梁和连续梁)极限应力增量的试验结果和各计算方法计算所得的结果,结果表明,本文计算方法计算得到的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吻合程度较高,这说明本文计算方法具有较为广泛的适用性。(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8年08期)

熊学玉,华楠,余鹏程[8](2018)在《缓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静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缓粘结预应力技术是在有粘结预应力技术和无粘结预应力技术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预应力技术。为了掌握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对3根缓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了静载试验,并与1根有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对比,试验过程中详细记录了试验梁混凝土应变、非预应力筋应变、缓粘结预应力筋应力增长、挠度以及裂缝开展情况,分析了预应力强度比、普通钢筋配筋率的影响,将有粘结和缓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缓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与有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相近,甚至略优于后者。(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8年08期)

熊学玉,华楠,王怡庆子[9](2018)在《配高强钢筋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弯承载力和裂缝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已有试验数据为基础,分析了配高强钢筋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在静力荷载作用下影响其抗弯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指出在进行配高强钢筋的混凝土梁的设计计算时,应考虑界限受压区高度的变化;分析了配高强钢筋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抗裂性及裂缝性能,对规范及修正公式进行了验证,为该类结构的设计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8年08期)

熊学玉,王怡庆子,华楠[10](2018)在《配置HRB500级高强非预应力钢筋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刚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已有试验数据为基础,分析了配HRB500级钢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在静力荷载作用下的刚度和变形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明确了HRB500级钢筋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的刚度计算方法。探讨了配HRB500级钢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延性特点及影响延性的因素。为配高强钢筋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和刚度变形计算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8年08期)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解决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结构受力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部分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形式。该结构形式既能通过预应力保证结构全断面受压,并以此来提高接缝处节段接头的抗剪和防水能力;又能通过节段接头毫米级张开来释放弯矩内力,降低预应力用量。该新型结构形式已成功应用于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施工图设计,并有效支撑了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半刚性管节结构体系的创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论文参考文献

[1].胡霖嵩,鞠培东,张晶晶.基于ABAQUS的CFRP布加固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数值模拟[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9

[2].李毅,刘晓东,刘凌锋.部分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与应用[J].中国港湾建设.2019

[3].张晶晶,辛勤,窦远明,杨雨兮.体外预应力加固部分预应力混凝土锈蚀梁抗弯性能研究[J].工业建筑.2018

[4].张鹏,沈民合,邓宇.预应力部分外包钢混凝土梁基于延性的预应力张拉计算[J].混凝土.2018

[5].祁昌旺.高强钢筋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极限应力增量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8

[6].李艳艳,李晓清.配置600MPa级钢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力性能[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8

[7].熊学玉,巫韬.基于整体变形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无粘结筋极限应力增量研究[J].建筑结构.2018

[8].熊学玉,华楠,余鹏程.缓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静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18

[9].熊学玉,华楠,王怡庆子.配高强钢筋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弯承载力和裂缝性能研究[J].建筑结构.2018

[10].熊学玉,王怡庆子,华楠.配置HRB500级高强非预应力钢筋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刚度分析[J].建筑结构.2018

标签:;  ;  ;  ;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论文-胡霖嵩,鞠培东,张晶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