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态分析论文-申翠梅,朱厚伟,张勇

姿态分析论文-申翠梅,朱厚伟,张勇

导读:本文包含了姿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书包重量,小学生,身体姿态,生物力学

姿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申翠梅,朱厚伟,张勇[1](2019)在《书包重量对小学生身体姿态影响的生物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书包作为学生的职业装备之一,背书包行走成为每个学生每天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学生背负书包重量过重会引起身体姿态的改变,进而引起颈部、肩部和背部的不适(Musculoskeletal Discomforts,MSD),有甚者会造成学生脊柱畸形,且这种长期非正常姿势造成的脊柱畸形被认为是不可逆。学生升学压力变大导致学生身体素质、视力等指标下降,书包过重造成的身体姿态变化也是其中之一。自书包对儿童的影响受到关注后,针对于最适宜书包重量的争论从未停止,将书包重量应控制在10%BW与15%BW(Body weight,体重)的争论最多,但是相关的理论基础较为匮乏。本研究试图采用问卷调查儿童的书包重量,运用生物力学手段分析不同负重状态下受试者身体姿态的变化,对小学生书包的适宜重量进行探究。研究方法:首先随机在某3所小学选取416名7-12周岁的小学生为调查对象(男生221人,女生195名),调查小学生的身高、体重及书包重量;然后数字随机抽取36人,其中分为7-9岁和10-12岁两组,其中每组男女生各9人作为实验对象,进行实验研究。整个实验分为叁个阶段,受试者被要求分别背0%BW、10%BW、15%BW重量的书包自然地走过规定的实验场地,每个阶段完成后受试者将会有3分钟的休息时间。距离测试者左右侧5m处各放置1台HDR-XR550索尼数码摄像(摄像机高度为1.5米,两台摄像机的夹角为120度),用于采集小学生背不同重量书包自然行走时的运动学参数。预先用PEAK叁维标定框架对测试范围进行标定,摄像机设置快门时间为1/25秒,视频解析频率为50Hz,并使用SIMIMotion7.5运动解析系统,对受试者的单次步态周期动作进行叁维视频解析,按照相关角度的定义进行角度提取,并取平均值。本研究及SPSSl7.0统计学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首先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小学生身高、体重、书包重量、书包重量/体重的年龄、性别差异,随后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小学生身体姿态变化的重量差异,检验水准选P≤0.05。相关指标选取:1)CVA(the craniovertebral angle):耳屏与C7的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2)CHA(the craniohorizontal angle):眼睛和耳屏的连线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3)SSP(the sagittal shoulder posture angle):C7和肱骨粗隆的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4)TA(Trunk Angle):躯干在矢状面的倾斜角度(矢状面上肩关节与髋关节连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的平均值,角度大于90°为后仰、小于90°为前倾。5)CSP(coronal shoulder posture angle):两侧肩膀的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此角度主要用于测定在行走过程中,双侧肩膀高度的相对变化。研究结果:1)书包重量对CVA、TA、CHA、CSP、SSP角度的影响显着(F(2,66)=855.20,P?0.01;F(2,66)=1478.72,P?0.01;F(2,66)=65.11,P?0.01;F(2,66)=130.87,P?0.01;F(2,66)=174.89,P?0.01),但年龄、性别与书包重量的交互作用中仅年龄因素与书包重量对TA角度的变化存在交互作用(F(2,66)=4.37,P?0.05)(图3,4)。因此进行书包重量对CHA、CVA、SSP、CSP角度影响的主效应检验并对年龄与书包重量对TA角度的影响进行单独效应检验。2)SSP角度受试者在15%BW负重状态下的角度与0%BW、10%BW存在显着性差异,但0%BW与10%BW的差异不显着。与上述两组不同的是SSP和CHA在0%BW、10%BW、15%BW状态下的平均角度虽然存在显着性差异,但是均为10%BW、15%BW两组的SSP和CHA角度显着大于0%BW,而10%BW、15%BW两组并不存在显着性差异。CVA及TA角度与上述叁项指标均不同,0%BW、10%BW、15%BW叁组均存在显着性差异,且0%BW?10%BW?15%BW。3)通过单独效应检验得出,在0%BW下两个年龄组学生的TA角度存在差异,差值为2.454,随着书包重量的增加TA角度呈下降趋势。但当书包重量从0%BW增至10%BW时,10-12岁组的小学生TA角度的变化更大,在10%BW下两组的TA角度的差值缩小至1.943。当书包重量增加到15%BW时,7-9岁的TA角度下降幅度变大,两组的TA角度的差值增大至3.056。研究结论:1)年级是影响小学生书包重量的主要因素,书包重量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增大,由于书包重量的增幅与体重的增幅存在差异,相对而言7-10岁小学生的书包负担更大。2)当书包重量大于体重的10%时,部分躯干及头部的身体姿态角发生变化,当书包重量大于体重的15%时,所有的身体姿态均发生变化。3)书包重量与年龄对躯干角度存在交互影响,10-12岁小学生背负体重10%的书包重量产生的身体姿态变化明显大于7-9岁。4)身体姿态随着书包重量的增大而产生显着性变化,书包重量过重对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均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建议将小学生的书包重量控制在体重的10%以内,尤其是10-12岁小学生。(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车林仙,张荣,张彩芳,王桃芬[2](2019)在《2UPR-SPR并联机构姿态能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Exechon机床的并联模块为3自由度2UPR-SPR机构,是一种两转动一移动并联主轴头。将动平台输出轴设置为偏置形式,可提高姿态能力。采用0扭转角的倾摆—扭转角描述动平台姿态,建立机构位置反解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以局部传递指标(Local Transmission Index,LTI)为运动/力传递性能评价标准,分析机构优质传递姿态工作空间(Good Transmission Orientational Workspace,GTOW)和优质传递姿态能力(Good Transmission Orientational Capability,GTOC)。给出姿态能力分析实例,并绘制机构LTI,GTOW分布图和优质传递空间曲面。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偏置输出轴的GTOC优于正置情形,最佳偏置角对应的GTOC可达46°。(本文来源于《机械传动》期刊2019年10期)

白慧敏[3](2019)在《无线游泳姿态测量实验与数据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物理康复治疗和游泳运动员训练损伤预防等方面,对游泳运动进行全面运动监测和数据分析处理是一个亟待解决研究课题。针对游泳运动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六轴微惯性传感器的游泳运动的无线监测装置,并对不同强度和不同泳姿的游泳运动进行了测量实验。通过对比分析各种游泳姿态的运动特点,提出了进行泳姿识别的依据,实验结果的监测数据特点与之相吻合。同时,根据自由泳和仰泳运动的独有特点,提出了算左右两侧游泳动作信息和评估人体身体状况信息(疲劳程度和损伤程度)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国外电子测量技术》期刊2019年10期)

赵东伟,夏志清,李迅,李庶中,李越强[4](2019)在《光电设备数字标校中的空间姿态耦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光电设备传统安装标校方法操作复杂、工作难度大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光电设备数字标校方法,并结合平台稳定型光电设备开展了数字标校过程的姿态耦合分析,重点分析了设备安装水平倾角耦合关系、空间稳定姿态解算和设备方位零位解算过程,并通过仿真计算和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具有稳定平台的光电设备采用该数字标校方法进行安装标校和稳定控制时,在动态条件下其目标数据精度可满足2 mrad的技术指标要求。该研究对光电设备标校及误差源分析具有工程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光学与光电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李晓杰,刘晓萍,辛洁,刘帅,陈建兵[5](2019)在《北斗卫星的姿态偏航控制模式及特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卫星姿态模型和姿态偏航控制模式对于高精度的导航定位至关重要,北斗卫星采用3种姿态偏航控制模式,即动态偏置、零偏置和连续动偏。本文详细阐述了这3种姿控模式的特点、设置原因及差异。基于北斗卫星的数据进行试验分析,试验表明,当太阳高度角较大时,北斗卫星采用动偏姿控模式,当太阳高度角较小时,采用零偏或连续动偏姿控模式。连续动偏机动时间约30 min~1 h,零偏持续时间约为8~15 d。(本文来源于《测绘地理信息》期刊2019年05期)

常浩,叶继飞,周伟静,李南雷[6](2019)在《靶带式激光微推力器微推力输出对纳星平台的姿态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激光微推力器由于比冲高、推力水平低、体积功耗低、简单可靠等优点逐渐成为微纳星可负担的起的动力系统选择之一。针对固体靶带式激光微推力器推力输出过程中,由于阵列式激光器点火位置、点火顺序对纳星平台姿态影响问题,建立了基于激光烧蚀力矩的卫星姿态动力学方程,仿真分析姿态角和角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仿真结果表明:在微推力器激光点火顺序可分为两边对称且连续输出和两边对称且间隔输出两种情况下,两种模式对纳星姿态影响存在差异,但无论激光烧蚀力矩由大到小输出或由小到大,力矩对称且连续输出对姿态影响最小,为应用于微纳星姿态稳定控制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9年S2期)

王静,杨剑宇,朱其淘,陈强,王克逸[7](2019)在《基于深度学习的飞行器姿态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运动物体姿态的任务中,分析算法的精度与速度十分重要。以飞行器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姿态分析算法,提高算法精准度并缩短训练时间。该算法首先采用改进的级联卷积网络框架,对二维图像中目标物体的关键点实现精准定位,其次选用BP神经网络对姿态角进行回归训练,将关键点坐标作为模型输入,姿态角作为模型输出标签。试验结果表明,在设计的姿态分析算法中,其预测的飞行器姿态角的平均绝对误差可控制在0.6°~1.6°,约有98.91%样本的预测姿态角与真实姿态角的绝对误差可控制在3°以内,相比于传统的姿态分析算法,具有更高的识别率及较低的训练速度。(本文来源于《新技术新工艺》期刊2019年09期)

齐国元,黄东辉[8](2019)在《小型无人直升机姿态混沌动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避免在构建小型无人直升机混沌模型时机体结构设计上发生混沌振荡,分析了悬停状态下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包括平衡点的稳定性、奇异吸引子、李雅普诺夫指数、Poincaré截面等,通过双参数分岔分析,给出了系统产生混沌振荡,拟周期振荡和稳定悬停的转动惯量参数值和参数区间;通过叁线摆实验发现随意的配重可能导致系统转动惯量处于引起混沌的范围。结果表明:当转动惯量J_(xx)=0.29、J_(yy)=0.233、J_(zz)=0.236时,小型无人直升机结构失配,机体产生混沌行为,造成机身振荡甚至损毁;当转动惯量J_(xx)=0.29、0.310≤J_(yy)≤0.625、0.325≤Jzz≤1时,系统稳定,机体结构设计合理,使以后控制器设计的难度降低。(本文来源于《天津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陈广豪,程江峰,谷立新,刘学强[9](2019)在《不同飞行姿态下应急放油尾迹形态的仿真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满足适航条款对大型民用飞机应急放油尾迹流场的相关要求,采用基于离散相(DPM)模型的数值计算方法开展应急放油口尾迹形态的仿真分析。首先,针对单个应急放油管口应急放油尾迹流场进行仿真,通过与真实放油过程对比验证了数值计算方法的适用性。然后,针对某型民用飞机开展仿真计算,研究不同飞机俯仰角和偏航角姿态条件下尾迹形态和运动轨迹。研究结果表明,在偏航角为零的情况下,在俯仰角较小时,尾迹流向下游基本呈直线形式运动,尾迹流与飞机保持着充足的安全距离;随着俯仰角的逐渐增大,尾迹流向下游运动的形态逐渐呈现出"Z"字型波动,尾迹流与飞机的距离会随着波动显着减少,增加了油雾颗粒接触飞机表面的可能。在偏航角为20°情况下,随着俯仰角的增加,尾迹流逐渐从水平尾翼下方移动到水平尾翼上方,油雾颗粒接触到飞机表面的可能非常大,因此,在应急放油过程中,应该严格控制偏航角的范围。(本文来源于《2019年(第四届)中国航空科学技术大会论文集》期刊2019-08-15)

赵江涛,顾季源,张东亮,齐占辉,李明兵[10](2019)在《海洋观测浮标摇摆姿态视频测量方法及试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观测浮标是海洋业务化观测必不可少的观测系统和离岸海洋观测的主要设备。为探究风、浪、流等海洋环境要素对浮标摇摆姿态的影响,结合双目视觉原理及空间几何知识提出了一种浮标摇摆姿态测量方法。通过双目视觉系统获取浮标的运动图像,利用霍夫变换和随机抽样一致性算法精确提取左右图像平面中浮标直线特征,计算浮标直线特征叁维空间直线方程及浮标摇摆姿态角。实验室及海上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在真实海洋环境中提取浮标直线特征,浮标姿态测量平均绝对误差小于0.5度,方法简单、可靠,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电子设计工程》期刊2019年15期)

姿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Exechon机床的并联模块为3自由度2UPR-SPR机构,是一种两转动一移动并联主轴头。将动平台输出轴设置为偏置形式,可提高姿态能力。采用0扭转角的倾摆—扭转角描述动平台姿态,建立机构位置反解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以局部传递指标(Local Transmission Index,LTI)为运动/力传递性能评价标准,分析机构优质传递姿态工作空间(Good Transmission Orientational Workspace,GTOW)和优质传递姿态能力(Good Transmission Orientational Capability,GTOC)。给出姿态能力分析实例,并绘制机构LTI,GTOW分布图和优质传递空间曲面。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偏置输出轴的GTOC优于正置情形,最佳偏置角对应的GTOC可达46°。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姿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1].申翠梅,朱厚伟,张勇.书包重量对小学生身体姿态影响的生物力学分析[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2].车林仙,张荣,张彩芳,王桃芬.2UPR-SPR并联机构姿态能力分析[J].机械传动.2019

[3].白慧敏.无线游泳姿态测量实验与数据分析方法[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9

[4].赵东伟,夏志清,李迅,李庶中,李越强.光电设备数字标校中的空间姿态耦合分析[J].光学与光电技术.2019

[5].李晓杰,刘晓萍,辛洁,刘帅,陈建兵.北斗卫星的姿态偏航控制模式及特点分析[J].测绘地理信息.2019

[6].常浩,叶继飞,周伟静,李南雷.靶带式激光微推力器微推力输出对纳星平台的姿态影响分析[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9

[7].王静,杨剑宇,朱其淘,陈强,王克逸.基于深度学习的飞行器姿态分析研究[J].新技术新工艺.2019

[8].齐国元,黄东辉.小型无人直升机姿态混沌动力学分析[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19

[9].陈广豪,程江峰,谷立新,刘学强.不同飞行姿态下应急放油尾迹形态的仿真与分析[C].2019年(第四届)中国航空科学技术大会论文集.2019

[10].赵江涛,顾季源,张东亮,齐占辉,李明兵.海洋观测浮标摇摆姿态视频测量方法及试验分析[J].电子设计工程.2019

标签:;  ;  ;  ;  

姿态分析论文-申翠梅,朱厚伟,张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