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佛肚竹论文-牛兆辉,唐国建,张丽雅,赵景威,王曙光

小佛肚竹论文-牛兆辉,唐国建,张丽雅,赵景威,王曙光

导读:本文包含了小佛肚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小佛肚竹,竹笋,营养成分

小佛肚竹论文文献综述

牛兆辉,唐国建,张丽雅,赵景威,王曙光[1](2017)在《小佛肚竹竹笋的营养成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小佛肚竹是着名的观赏竹种。以其刚萌发的竹笋为材料,对小佛肚竹笋营养组成成分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小佛肚竹鲜笋的含水量为90.9%,单宁含量为1.16g/kg。竹笋干重中,粗纤维含量为20.77%,粗脂肪含量为19.56%,蛋白质含量为33.08%,总糖含量为16.04%。该笋矿物质元素丰富(7.03%)。总体而言,小佛肚竹竹笋营养丰富,风味尚佳,可作为人们绿色蔬菜食用来源的重要补充。(本文来源于《西部林业科学》期刊2017年05期)

林源[2](2014)在《小佛肚竹BvCIGR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分析及在水稻种质创新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课题组已成功从小佛肚竹(Bambusa ventricosa McClure)幼笋中克隆得到CIGR的同源基因BvCIGR基因(DQ409174),将该基因构建至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4中,并遗传转化至水稻日本晴,获得4个转基因株系,分别编号为9R1-1、9R1-2、9R1-3和9R1-4。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该基因转入水稻受体后引起的性状变化,初步探明BvCIGR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并展望其在水稻种质资源上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通过PCR检测转基因水稻,结果显示外源基因BvCIGR已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并且后代植株大部分为阳性,9R1-3株系出现3:1的分离比;GUS染色的结果表明GUS基因在根、叶和茎等组织中均有表达,间接证明了外源基因在转入受体后有表达;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转基因拷贝数,结果为株系9R1-3拷贝数为1,9R1-2和9R1-4拷贝数为2,9R1-1拷贝数为3。2)分析单拷贝株系9R1-3的农艺性状,发现阳性植株的株高和最上节间长度均极显着地高于T2H-15(对照),并且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也显着增加。转基因植株的株高与穗数呈显着负相关(-0.433*),最上节间长度与千粒重呈显着性相关(0.462*),播始历期与千粒重呈极显着相关(0.554**)。3)根据拷贝数鉴定结果,将转基因植株分为3个群体进行分析,拷贝数1(9R1-3),拷贝数2(9R1-2和9R1-4)和拷贝数3(9R1-1)。3个不同拷贝数群体株高和最上节间长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90和0.542,均极显着相关。4)通过对全体转基因水稻与日本晴的表型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在株高和最上节间长度上大部分转基因群体都极显着的大于日本晴。5)通过初步的稻瘟病抗性实验,转基因水稻为S(感病)或MS(中感),日本晴为(高感)。通过对转基因水稻的农艺性状及抗性分析,BvCIGR基因的功能可能与株高和最上节间长度有关,并且使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等性状产生了一定的变异,对于稻瘟病具有一定程度的抵抗能力。(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期刊2014-06-01)

王月圆,刘向敏,周明兵,汤定钦[3](2012)在《小佛肚竹生氰糖苷合成关键酶CYP79家族同源基因的克隆和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氰糖苷是由氰醇衍生物的羟基和D-葡萄糖缩合形成的糖苷,已在2 000多种植物中发现,分属于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130个家族。生氰糖苷的主要生物学功能在于阻止食草动物和病原体对植物的侵害。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从小佛肚竹Bambusa ventricosa幼笋中克隆到CYP79家族同源基因的cDNA全长,命名为BvCYP79。BvCYP79共有1 913个碱基对,翻译起始点为193碱基处,终止子位于1 752 bp,包含1个1 559 bp的完整编码区,开放阅读框共编码519个氨基酸。具有PERF和SFSTGRRGCIA保守结构域,属于典型的单子叶植物CYP79家族基因。生氰糖苷途径可能也存在于竹类植物,因而在食用笋的安全性评估上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钱维杰[4](2012)在《小佛肚竹(Bambusaventricosa)愈伤组织再生体系的建立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诱导愈伤组织建立植株再生体系,是竹类植物组织培养研究的难点与热点,而以营养器官为外植体,并通过培养愈伤组织成功建立竹子再生体系的研究更是鲜有报道。本文以小佛肚竹(Bambusa ventricosa)的枝芽为外植体,并通过优化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及分化培养基,成功建立了具较高繁殖系数的小佛肚竹愈伤组织再生体系,同时对小佛肚竹胚性愈伤组织的潮霉素(Hyg)与除草剂(PPT)敏感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为最终建立小佛肚竹遗传转化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小佛肚竹枝芽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配方为MS+6mg/L2,4-D+0.5mg/LNAA+0.001mg/L TDZ。所诱导愈伤组织具有如下两种:I型,为增殖的最佳愈伤组织,黄白色,质地坚硬,松散颗粒状,每个单独的愈伤组织颗粒致密,含水率低,色泽鲜亮;II型,泡状,白色或半透明愈伤组织,其含水率高,具粘性;2、在外植体选择上,以小佛肚竹枝芽上部长约1.5cm的芽尖为最好,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为63.5%;幼芽的下部次之;而枝芽上的叶不能被诱导出愈伤组织。3、I型愈伤组织最佳的增殖培养基配方为:MS+5mg/L2,4-D+0.5mg/L6-BA+1mg/LNAA+100mg/L Vc。I型愈伤组织经增殖培养之后可以得到叁种愈伤组织:I-1型,淡白色,致密,颗粒状胚性愈伤组织;I-2型,透明泡状愈伤组织; I-3型,黑白色水泡状愈伤组织。4、诱导I-1型胚性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3mg/L6-BA+0.5mg/LNAA。5、生根配方参照金丝慈竹(Bambusa emeiensis‘Viridiflavus’)的生根配方,即MS+0.5mg/L6-BA+1mg/L NAA+0.1mg/L IBA。生根率为25%。6、I-1胚性愈伤组织对PPT和Hyg均敏感,其中潮霉素的最佳筛选浓度为50mg/L,PPT的最佳筛选浓度为40mg/L。(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2-06-01)

许孟见[5](2011)在《小佛肚竹组培快繁技术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生物技术对竹子进行遗传改良是竹子育种研究方向之一,而竹子遗传改良育种的基础研究就是构建立稳定的竹子再生体系。小佛肚竹(Bambusa ventricosa McClure)是一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竹种,本实验对小佛肚竹以芽繁芽及植株再生、愈伤组织培养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结论如下:1小佛肚竹以芽繁芽及植株再生(1)芽启动培养的最适宜条件为:外植体用70%酒精浸泡30s,选用0.1% HgCl2,消毒处理5min; MS基本培养基,6-BA 5mg/L。(2)丛生芽诱导最佳配方:MS+6-BA 6mg/L+NAA 0.2mg/L+蔗糖30g/L+琼脂6.5g/L。(3)丛生芽增殖最佳配方:MS+6-BA 5mg/L+TDZ 0.05mg/L+NAA 0.2mg/L+蔗糖30g/L+琼脂6.5g/L。(4)再生植株生根培养最佳配方:MS+NAA 0.5mg/L+IBA 0.1mg/L+6-BA lmg/L+蔗糖30g/L+琼脂6.5g/L。(5)试管苗移栽基质:珍珠岩:蛭石:壤土(1:1:1)。2小佛肚竹愈伤组织培养(1)愈伤组织培养最佳的预备条件:蔗糖浓度30g/L、Vc 100mg/L,以无菌茎段为外植体最适宜。(2)愈伤组织诱导最佳配方:MS+2,4-D 4mg/L+6-BA 0.5mg/L+蔗糖30g/L+琼脂6.5g/L。Ⅰ型淡白色到淡黄色,结构致密,颗粒状,质地坚硬的胚性愈伤组织,可用于进一步的增殖和分化实验;Ⅱ型浅褐色,水渍化严重,散布在致密或松散易碎间的黏性愈伤组织,此类愈伤组织极易褐变;Ⅲ型白色或半透明,结构松散、易碎的非胚性愈伤组织。(3)愈伤组织增殖最佳配方:MS+2,4-D 3mg/L+NAA 0.5mg/L0+6-BA 0.1mg/L+蔗糖30g/L+琼脂6.5g/L(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1-06-01)

王淑英[6](2010)在《竹叶化感作用及小佛肚竹化感物质的分离》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具有丰富的竹资源,大量竹叶未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竹类植物化感作用研究可为竹叶的化学利用提出新的途径,为新型植物源除草剂的开发和竹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依据。本文以萝卜幼苗为靶标植物,评价了83种竹种竹叶的化感活性,研究了6种高活性竹种竹叶的剂量效应关系,并通过现代分离技术,结合生物活性追踪,对小佛肚竹竹叶中化感活性物质进行了初步分离,测定了分离流份的化感活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琼脂混粉法,研究了22属83种竹叶对萝卜Raphanus sativus L.幼苗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在2g·L-1的添加浓度下,供试竹叶对萝卜幼苗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对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对胚轴生长和鲜重的抑制作用。刚竹属、簕竹属、大明竹属、牡竹属中,对根长的抑制率在50%以上的竹种分别占70.83%、71.43%、62.50%、85.71%;其它竹属的30种竹叶,有73.33%的竹种对萝卜幼苗根长的抑制率超过50%。淡竹、桂竹、孝顺竹、宜兴苦竹、长叶苦竹、甜龙竹、铺地竹和铁竹等8种竹叶对萝卜幼苗的抑制作用显着,对萝卜根的抑制率均在80%以上。由此可知,竹类植物存在明显的化感作用,竹叶是其化感物质存贮的重要部位。2.孝顺竹、宜兴苦竹、淡竹、铁竹、甜龙竹、桂竹等6种竹叶对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匍匐剪股颖Agrostis stolonifera、早熟禾Poa annua、红叁叶Trifolium pratense和结球生菜Lactuca stiva幼苗生长的抑制表现出较强的剂量效应关系。孝顺竹对供试植物胚根的EC50在1.0937g·L-1 -3.6250 g·L-1之间,宜兴苦竹对供试植物胚根的EC50在2.7381g·L-1 -5.9772g·L-1之间,淡竹对供试植物胚根的EC50在1.3975g·L-1 -5.3336g·L-1之间,铁竹对供试植物胚根的EC50在1.6306g·L-1 -6.4083g·L-1之间,甜龙竹对供试植物胚根的EC50在0.9319g·L-1 -3.41988·L-1之间,桂竹对供试植物胚根的EC50在1.6142g·L-1 -3.8558g·L-1之间。6种竹叶对供试植物胚根生长有较强的毒力,竹叶对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可以导致植株根系受损,进而影响整个植株的生长。3.采用活性追踪方法,对小佛肚竹竹叶中化感活性成分进行初步的分离,发现具有较好除草活性的化感物质存在于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中。对乙酸乙酯相进行柱层析分离和活性追踪,获得了1个对结球生菜和匍匐剪股颖根长有较好活性的流份,即F2-5。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检测,确定了该流份中的6种化合物,分别为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对羟基苯甲醛、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松柏醇、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和3-甲氧基-4-羟基肉桂酸。通过外标法定量,得到各化合物含量分别为:0.84%、0.66%、2.88%、2.25%、2.92%、3.21%。上述6种化合物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各化合物单独作用于结球生菜和匍匐剪股颖时没有较明显的活性。因此可判断乙酸乙酯相F2-5流份中的活性不是这6种化合物单独作用的结果,活性成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期刊2010-06-01)

余学军,陈荣,吴令上,汤定钦[7](2009)在《小佛肚竹秆形变异规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佛肚竹以特形秆作为观赏性状的重要观赏竹之一,但在自然选择条件下,数量少且变异不稳定。通过正交实验的设计方法,讨论了小佛肚竹在不同的密度、光照、外源激素的条件下,其秆型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通过人工调控可以改变秆型变异率,在30%遮阴条件下,小佛肚竹的秆形变异比例最高,达80.0%;密度模式为45 cm×45 cm时,小佛肚竹的秆形变异比例最高,达93.3%;外源激素GA3处理,小佛肚竹的秆形变异比例最高,达77.8%。(本文来源于《竹子研究汇刊》期刊2009年04期)

张岩[8](2009)在《小佛肚竹BvCIGR2基因的克隆、表达及转基因拟南芥植株的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赤霉素(Gibberellic Acid, GA)是植物体内一类具有广泛生理功能的激素,参与调节植物生长和发育的许多复杂过程,如种子萌发、茎的伸长、花的发育等。目前对赤霉素的生物合成和代谢途径已基本清楚,并克隆了相关基因。在拟南芥、水稻等模式植物中赤霉素信号转导模式已基本建立,鉴定了多个信号转导途径的中间元件,其中GRAS蛋白家族能感应GA信号,在GA信号转导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已克隆了许多GRAS家族成员,如水稻中的两个GA信号应答因子OsCIGR1和OsCIGR2。本研究旨在探明小佛肚竹(Bambusa ventricosa McClure)秆形变异中赤霉素的调控作用。利用已克隆的CIGR2保守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ACE方法,首次从小佛肚竹幼笋中克隆到一个OsCIGR2同源基因,反转录后获得含完整编码区的全长cDNA,命名为BvCIGR2。采用RT-PCR对其进行了相关组织特异性表达研究,并进一步构建载体,转化拟南芥进行了基因功能研究,取得了如下结果:1)克隆到BvCIGR2基因cDNA全长为2143 bp,编码区共编码545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BvCIGR2含有GRAS蛋白家族的保守结构域。其氨基酸序列与水稻的OsCIGR2同源性最高,相似性为87%,其次为玉米的ZmCIGR2,相似性为80%,和蓖麻中推测的RcCIGR2相似性为63%。2)RT-PCR结果显示,BvCIGR2在叶片、叶芽、节、笋和根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幼嫩的节间上部表达丰度最高,在节间中部次之,节间下部再次之;在笋中的表达丰度最低。3)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4++BvCIGR2,并转入根癌农杆菌GV3101中,完成了BvCIGR2基因转入野生型拟南芥研究,初步筛选到带有外源基因的阳性苗。通过研究BvCIGR2基因的组织表达情况,为探索其在小佛肚竹秆形建成中的调控作用,探讨小佛肚竹秆形变异奠定基础。通过对阳性苗的筛选,为今后进一步筛选及探明BvCIGR2对拟南芥形态建成的影响并推测其对小佛肚竹秆形建成的调控作用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浙江林学院》期刊2009-06-01)

陈毅建[9](2008)在《观赏用小佛肚竹生长节律与扦插繁殖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05~2007年在福建省漳州芗城区苗圃,开展小佛肚竹枝条扦插育苗试验,观测小佛肚竹的出笋及竹笋-幼竹高生长规律、抽枝长叶与竹叶凋落规律、竹丛结构对新竹秆形变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扦插部位、不同扦插基质、不同季节扦插对小佛肚竹插穗生根率具有极显着的差异,以主枝基段,在春季采用70%黄心土+30%火烧土的基质,扦插效果最好,生根率可达95%。(2)小佛肚竹主枝非基段扦插意义重大,丰富了扦插材料。其秋季扦插的最佳方案为主枝非基段(第二段第叁段)插穗用NAA300ppm处理后,扦插于基质70%黄心土+30%火烧土中,生根率可达44%。(3)小佛肚竹新竹抽枝长叶具有明显的时间节律,9月上旬前出笋长成的新竹,当年即能完成抽枝长叶,而以后出土的竹笋需到翌年4月底才完成抽枝长叶。因此,9月上旬之前是小佛肚竹留养新竹的最佳时期。小佛肚竹各出笋期出笋长成的新竹,抽枝期21~32d,长叶期10~16d。(4)小佛肚竹的营养叶1a更新1次,四季更新差异显着,其中竹叶凋落量以冬季最多,夏季较少。因此,建议在10月~翌年3月份施一次长效肥以补充林地养分,促进竹叶更新。(5)小佛肚竹笋期达6个多月,可明显分为初期(5~6月)、盛期(7~8月)和末期(9~11月初)等3个时期。(6)小佛肚竹竹笋-幼竹的时序高生长表现为“慢-快-慢”的节律,平均高生长期为61d,显着少于其它中大型丛生竹种,可分为初期、上升期、盛期和末期4个阶段,其中盛期历时20d,日平均高生长量2.65cm,此期高生长量占新竹全高65.9%。(7)小佛肚竹的竹丛结构状况与竹丛的畸形秆新竹数量和新竹畸形秆率关系密切。竹丛立竹数与竹丛新竹畸形秆率均呈负相关关系,当每丛立竹数超过一定数量时,产出的畸形秆新竹数量出现明显下降的规律。(8)多产优质畸形秆新竹的竹丛结构,其人工调控措施为:适度的丛初植立竹数,以每丛2~3株为宜:合理的丛立竹数,选留1~2年生,地径1~1.5cm,丛内立竹分布均匀,每丛4~6株立竹;根据小佛肚竹出笋期为5月初~11月初,7月上旬至9月下旬为出笋盛期的生物学特点,在11月以后至翌年3月,采取挖除竹丛中多余的立竹供移植或剪除正常秆形竹、弱小竹、病虫竹和3年生以上老龄竹,笋期及时去除弱小笋和正常秆形笋等竹丛结构调控措施。(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08-10-01)

陈双林,杨清平,郭子武[10](2008)在《主要环境因素对小佛肚竹出笋、成竹和畸形秆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田间和温室控制条件下,调查温度、水分和光照对小佛肚竹出笋、成竹和畸形秆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出笋长竹的温度下,温度对丛出笋数、丛新竹数、新竹畸形秆率无影响,始出笋时间随温度的增高而提前,出笋期相对延长。水分对始出笋时间和出笋期有明显影响,丛出笋数、丛新竹数随水分供应间隔期缩短而递增,新竹畸形秆率随水分供应间隔期缩短而明显下降。始出笋时间、丛出笋数、丛新竹数、新竹畸形秆率随光照强度增大而提前或提高,而光照对出笋期无明显影响。研究说明水分、光照是影响小佛肚竹出笋成竹和畸形秆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8年01期)

小佛肚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课题组已成功从小佛肚竹(Bambusa ventricosa McClure)幼笋中克隆得到CIGR的同源基因BvCIGR基因(DQ409174),将该基因构建至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4中,并遗传转化至水稻日本晴,获得4个转基因株系,分别编号为9R1-1、9R1-2、9R1-3和9R1-4。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该基因转入水稻受体后引起的性状变化,初步探明BvCIGR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并展望其在水稻种质资源上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通过PCR检测转基因水稻,结果显示外源基因BvCIGR已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并且后代植株大部分为阳性,9R1-3株系出现3:1的分离比;GUS染色的结果表明GUS基因在根、叶和茎等组织中均有表达,间接证明了外源基因在转入受体后有表达;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转基因拷贝数,结果为株系9R1-3拷贝数为1,9R1-2和9R1-4拷贝数为2,9R1-1拷贝数为3。2)分析单拷贝株系9R1-3的农艺性状,发现阳性植株的株高和最上节间长度均极显着地高于T2H-15(对照),并且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也显着增加。转基因植株的株高与穗数呈显着负相关(-0.433*),最上节间长度与千粒重呈显着性相关(0.462*),播始历期与千粒重呈极显着相关(0.554**)。3)根据拷贝数鉴定结果,将转基因植株分为3个群体进行分析,拷贝数1(9R1-3),拷贝数2(9R1-2和9R1-4)和拷贝数3(9R1-1)。3个不同拷贝数群体株高和最上节间长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90和0.542,均极显着相关。4)通过对全体转基因水稻与日本晴的表型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在株高和最上节间长度上大部分转基因群体都极显着的大于日本晴。5)通过初步的稻瘟病抗性实验,转基因水稻为S(感病)或MS(中感),日本晴为(高感)。通过对转基因水稻的农艺性状及抗性分析,BvCIGR基因的功能可能与株高和最上节间长度有关,并且使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等性状产生了一定的变异,对于稻瘟病具有一定程度的抵抗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小佛肚竹论文参考文献

[1].牛兆辉,唐国建,张丽雅,赵景威,王曙光.小佛肚竹竹笋的营养成分分析[J].西部林业科学.2017

[2].林源.小佛肚竹BvCIGR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分析及在水稻种质创新的应用[D].浙江农林大学.2014

[3].王月圆,刘向敏,周明兵,汤定钦.小佛肚竹生氰糖苷合成关键酶CYP79家族同源基因的克隆和鉴定[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2

[4].钱维杰.小佛肚竹(Bambusaventricosa)愈伤组织再生体系的建立与优化[D].南京林业大学.2012

[5].许孟见.小佛肚竹组培快繁技术的初步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

[6].王淑英.竹叶化感作用及小佛肚竹化感物质的分离[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

[7].余学军,陈荣,吴令上,汤定钦.小佛肚竹秆形变异规律的研究[J].竹子研究汇刊.2009

[8].张岩.小佛肚竹BvCIGR2基因的克隆、表达及转基因拟南芥植株的筛选[D].浙江林学院.2009

[9].陈毅建.观赏用小佛肚竹生长节律与扦插繁殖技术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

[10].陈双林,杨清平,郭子武.主要环境因素对小佛肚竹出笋、成竹和畸形秆率的影响[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8

标签:;  ;  ;  

小佛肚竹论文-牛兆辉,唐国建,张丽雅,赵景威,王曙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