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施“三战略”智建“大格局”——运用微信传播做好共青团工作

巧施“三战略”智建“大格局”——运用微信传播做好共青团工作

中国石油锦西石化公司辽宁葫芦岛125001

摘要:随着“微”媒体的不断发展和更新,迅速进入了人们生活的运用领域,显示出强大的影响力。团员青年是网络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最易于接受网络新媒体,网络新媒体的使用已成为团员青年的生活方式。新媒体成为凝聚青年的重要载体,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增强青年的生力军作用、激发青年青春活力,形成线上线下共青团舆论“新阵地”,传递青春正能量的作用也在日益凸显。笔者围绕新媒体和当代青年的紧密关系,以“智慧团建”为重点,探索运用微信传播的“三色战略”,形成“互联网+共青团”的大格局,实现团网深度融合、团青充分互动、线上线下一体运行。

关键词:红色定位;蓝色疏通;绿色生态

所谓“三色战略”是指:“红色”战略、“蓝色”战略、“绿色”战略。这是笔者对未来共青团微信传播工作的一种美好愿景和发展策略的概述。“红色”,象征着政治的坚定性,象征着共青团信息传播的主流方向——弘扬正气;“蓝色”,是清透干净的颜色,象征着疏通共青团信息传播“瓶颈”,转变话风、语境,希望共青团未来的“信息高速公路”可以像蓝色一样清透、畅通。“绿色”,是健康的颜色,象征着打造绿色、净朗的共青团媒介生态环境,为坚持青年正确的政治导向,创建良好的舆论生态空间。

一、“红色战略”精准定位弘扬正气

1.1发挥微信优势精准受众定位

共青团微信公众号的存在和发展是共青团在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谋求自身发展和公信力提升的结果,也是在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中实现自我突破与价值延伸的手段。首先,共青团要找准服务对象,精准受众定位。受众,是泛指所有大众媒介的信息接受者。作为共青团微信公众平台的主要受众人群——青年就是新媒介要服务的对象,传播代表共青团特色和青年人喜欢的理念和内容,作践行正能量和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信息源头。拓展选文渠道,注重传递信息质量,不断创作出内容新颖的文化产品,择优选择阳光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文化作品,发挥微媒体传播优势,形成线上线下同频共振,满足青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创建新媒体互动交流网络平台,促进党和政府与青年之间的互动交流与沟通。

结合团员青年及团青组织的自身优势,找好媒介定位,受众定位,将青年人感兴趣的内容加以推送,多角度、多渠道挖掘身边好的题材,发挥共青团微信思想引领的巨大作用。不断满足青年日益增长的思想文化需求。站在青年的角度看问题,发布适合青年成长的“红色”题材。这是共青团微信公众平台的职责。

1.2弘扬青春正气调动受众热情

在纷繁复杂网络传播中,危害国家安危、淫秽色情、破坏国家统一、网络暴力、教唆犯罪、侮辱他人、流言、谣传等负面舆论屡见不鲜。消极的、负能量、违背真理、歪曲事实的负面消息不胫而走。纵横交错的负效应信息如同一把“利刃”,随时威胁着青少年及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那么,利用共青团微信传播“弘扬”青春正气,摆脱困境,也是我们今后将要研究的永恒课题。

微信,作为青年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舆论阵地,共青团组织应充分发挥其先进性、模范性、政治性,灵活运用微信平台这个网络主战场,打赢长期攻坚战,弘扬青春正气,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营造阳光文化,让谣言、假消息不攻自破。联合有关部门开展网络道德宣传,让青年这个网络主力军在新媒体的“主战场”上勇当时代先锋,发挥群团组织优势,充分发动广大团员青年关注所在团青组织及上级单位、兄弟单位团青组织的关注度,扩大共青团微信影响力,调动青年学习热情、工作热情。“文章质量决定受众”,在微媒体阵地上多发布利于互动的信息,开展相应的青年活动,突出与传统媒体及线下共青团工作相结合的整体合力,实现新媒介环境下上下联动,有层次、有目标性地摒弃糟粕,传递信息。

二、“蓝色战略”转变话风疏通“瓶颈”

2.1契合青年口味转变微信“话风”

通过研究发现,无论是国家级共青团组织还是省级、市地级等基层团青组织的微信公众平台,越来越趋向于语言的亲和力,彰显人性化的表达方式来吸引受众。例如:近日流行起来的网络语“蓝瘦、香菇”(网络语:难受、想哭)就成为很多共青团微信标题中的核心词语。又比如在里约奥运会上,我国游泳运动员傅园慧的一句“洪荒之力”也成为荧屏乃至手机媒体的使用的热词。共青团微信与时俱进,打破传统媒介报道的呆板、庄重,变得生动活泼生动。在苏州共青团微信公众平台——“青春苏州”近期发布的《苏州人注意,2016年底还有这些大事件和好消息与你相关!》这篇头条文章就非常具有青年特点。首先,封面图片运用了奥运冠军傅园慧的卡通图像,其次,文字图片配有文字:“我很满意!”,既表达了对文章内容中大事件和好消息内容的认可,又将时下最流行的网络语相结合,文中配合动态图片及文字,并用红色字体加重了想要突出再现的内容,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可以通过手机享受这种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这种切合青年人口味的传播内容,定会吸引大批“粉丝”,从而实现信息的共享,以及信息议程设置的完成。调查表明,带有“对话式”传播效果的题目,往往比传统传播理论上严肃、庄重的标题更具吸引力。因此,无论是从标题的设置还是文章主体,共青团微信都应该打破常规,转变文风、话风,让共青团微信公众平台呈现一种轻松、愉悦、青春、活力的文化氛围,成为青年人思想进步的园地、学习的讲堂。

2.2注重信息创新疏通传播“瓶颈”

疏通传播“甁颈”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信息的有效传播。首先,各级共青团组织应积极联合多种信息传播渠道,注重加强信息推广及内容创新。其次,有效利用传统媒介的媒介效应,开通腾讯微博、新浪微博、人人网、电视、互联网站等青年人相对集中的网络流行社交媒体展开宣传,通过参与扫描微信二维码及朋友圈推荐等方式不断扩大青年群体受众覆盖面,扩大共青团微信的影响力,实现信息的畅通有序传播。并与传统共青团网站内容相联合,大力加大共青团微信公众平台的宣传力度。通过一切可运用的宣传手段如:印制传单、海报等方式,让更多的青年人了解共青团微信。第三,通过青年群体中有影响力的草根、明星、团干部成为他们当中的“意见领袖”,利用微信朋友圈、微博及其他社交软件,加强基层团青组织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乐于关注“身边人、身边事”,关注身边的共青团组织,走近共青团组织。让共青团微信空间更具有亲情特色与人文关怀,让信息终端的信息“瓶颈”得以疏缓,“蓝色”,是清透干净的颜色,象征着疏通共青团信息传播“瓶颈”,转变话风、语境,希望共青团未来的“信息高速公路”可以像蓝色一样清透、畅通。

三、“绿色战略”媒介生态层级带动

3.1“智慧”建团打造“绿色”媒介生态环境

微信公众平台管理和运维需要一大批有政治修养、理论素养、拥有广博知识和新闻敏感性,能够迅速把握时代气息和社会热点的网络信息员队伍以及制作创新微信文化产品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加入。确保高质量地传播信息,利用共青团层级分明的组织特点,逐级动员,逐级传播,巩固和壮大网上主流思想舆论。面对目前亟待完善的手机媒体系统,媒介生态,我国著名教授崔保国先生的定义为:“媒介环境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生活环境和传播环境。对于媒介自身的生存发展来说则是媒介的生态环境。”随着共青团中央对共青团新媒体宣传的更高要求,建立完善媒介生态环境,打造“绿色”上网空间,无论从政治角度还是从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现行运行机制来看都是势在必行的。发挥人才效应,从而更好地发挥微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强化微媒体“把关人”的职责,为构建健康和谐的网络微媒体空间提供人力保障和智力支持。

3.2加速层级带动加强舆论监督

共青团微信公众平台归根结底是为了广大团员青年成长成才的媒介载体。增加与青年之间的互动交流,了解青年诉求,维护青年思想稳定,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组织青年,拉近与青年的距离,是微信公众平台传递信息的所承载的始终如一的根本宗旨。随着共青团中央提出的加大建设“青年之声”的倡议,共青团中央、省级、市地级团组织纷纷开通,旨在通过互动社交领域整合综合平台,开展线下服务的深度互动,成为共青团建网、用网的“制高点”。截止目前,“青年之声”已建成中央、省级、市级、县级四级终端5742个,平台注册用户705万人,累计访问量62亿,网友留言提问累计601万条,共答复办理青年各类问题327万个。因此,只有建立多种行之有效的互动平台,大力增加与青年之间的互动交流,才能有效开展青年的思想引领,从而让微信公众平台可以更好地为更多的青年人服好务,让微信成为共青团与青年之间实实在在的桥梁与纽带。

共青团微信公众平台是共青团与青年拉近距离、增进交流、进行正确舆论导向的新型互联网平台。它推送信息的时效性虽不及传统媒介那样及时,但是它却以精准、快速的传输方式传递着团青、凝聚着青年;它的受众自主选择性虽然不强,但它却在另辟蹊径、拓宽吸引受众渠道,不断完善话风,让青年喜闻乐见的语言方式、吸引青年的内容变得更加生动自如;它的信息终端传输虽然面临“瓶颈”期,但它依然带有天然的自由与自主,让“难题”在它的面前望而生畏;虽然它在大千世界中显得很微小,但它的力量却如千金之躯,能量巨大;虽然它作为新生代媒体的标志性媒介,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善的管理机制,但它正逐步完善机制体制,效仿传统媒介,力争为广大青年群体提供一个净化、清朗、绿色的新媒体网络空间;虽然它看似方便快捷,却为使用者提供了详细的受控空间;虽然它只是一个舆论的发生器,但它却代表了新时期共青团特色团青工作的重要载体。

结论

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正逐渐改变着世界、影响着青年,共青团要做好青年群众工作,必须向网络新媒体领域进军,在网络上努力建设阵地、培植队伍、发出声音,把团旗“插到”互联网上,把新时期共青团的工作和建设覆盖到网上,把共青团员的先进性和担当延伸到网上,努力把网络环境建设得更干净、更清朗、充满正能量。共青团网络文化建设是互联网时代检验各级团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能力和落实“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一把标尺。做好共青团网络宣传工作,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在谋划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交给共青团的明确任务,是共青团把握住“三个根本性问题”、破解好“两大战略性课题”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代青年健康成长的客观需要。

参考文献:

[1]李沁.(2013).《第三媒介传播范式——沉浸传播》.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腾讯财报及《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3]赵坤.大力促进网络群体的发展.《新西部》.2009(2);

[4]汪鸿雁.网络时代的青少年与共青团工作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11(2):6;

[5]魏国华.智慧团建:互联网思维下共青团转型发展.《中国青年研究》.2014

标签:;  ;  ;  

巧施“三战略”智建“大格局”——运用微信传播做好共青团工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