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模式论文-倪丹

资助模式论文-倪丹

导读:本文包含了资助模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五位一体,博士研究生,发展型资助,研究生培养

资助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倪丹[1](2019)在《基于“五位一体”的博士研究生发展型资助模式研究——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博士研究生资助是博士研究生培养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随着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费制度的执行,博士研究生资助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为了促进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南京工业大学在调查和评估博士研究生需求的基础上,构建了"五位一体"博士研究生发展型资助模式,以经济资助为基础,同时涵盖学业资助、心理资助、精神资助、能力资助等四个方面,通过设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资助项目,为博士研究生提供了更多的资助机会和更广、更高的资助平台,充分发挥了博士研究生资助"育人"和"发展"的价值,实现了博士研究生资助工作的可持续化。(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9年23期)

赵世文,都继萌,司徒麦琪[2](2019)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资助模式探索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今天的生力军、明天的主力军、后天的压舱石。国家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助主要通过创新基金管理中心,以无偿补助和贷款贴息的方式补助给企业。本文通过分析当前资助模式的优缺点,结合企业成长规律探索得到政府银行联动的融资担保型资助模式、参股经营型资助模式、"资金+服务平台"资助模式,为提高基金实施绩效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河北企业》期刊2019年12期)

孔艳[3](2019)在《普通高中困难学生叁维立体式资助模式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高中学生正处于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时期,生活的困境往往容易让学生身体与心理陷入困境,叁维立体式资助模式的构建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走出人生的低谷,用积极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与学业,实现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在未来的生活与工作中为国家做出更多贡献。一、"扶困—励志—强能"普通高中困难学生叁维立体式资助模式概述"扶困—励志—强能"普通高中困难学生叁维立体式资助模式在普通高中资助工作中,以生活上资助为基础,以精神上励志为支撑,以实践中强能为核心,以活(本文来源于《百科知识》期刊2019年33期)

黄韬[4](2019)在《叁全育人视域下高校精准资助育人模式创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校资助这一工作过程中建立全员育人机制,以"叁全育人"理念构建高校资助育人模式,开展资助工作以解决学生的经济困难、心理问题、学业问题、就业问题为主要目标,势必让高校资助发挥育人的功能。只有调动参与资助人员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实现"叁全育人"的精准资助模式,抓好教育资助关键环节,实行"全方位"资助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48期)

刘家瑶,陆遥[5](2019)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发展性资助育人的模式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资助育人的体系在我国逐步完善,绝大多数孩子是国家资助的收益者。随着"奖、勤、贷、助、免"高校资助体系的形成,"输血式"的资助已不能满足学生的成长所需,发展性的资助育人亟待探究。在新时代"互联网+"大背景下,以原有的资助体系为基础,以"互联网+"为链接,构建横向为"家庭-学校-社会",纵向为"解困-培养-发展"的模式,以发展性资助育人长效机制为保障,才能更好更快地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本文来源于《广西质量监督导报》期刊2019年11期)

郭森榕[6](2019)在《“公办社助”办学模式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以闽江学院新华都商学院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叁扶"脱贫论中提出了"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扶贫方略,而当前高校资助工作往往侧重于经济帮扶,对"资助育人"理念贯彻不够深入,使"立德树人"效果大打折扣。本文分析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的不足,并基于"公办社助"的办学模式,以闽江学院新华都商学院为例,提出五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体系。(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王玉明[7](2019)在《基于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精准育人资助模式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校精准资助育人工作的现状主要表现在重视经济上的帮扶,忽视心理上的疏导;注重人文关怀,综合能力培养欠缺;资助模式单一,缺少情感意识的培养等方面。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健全学生人格;完善生涯规划设计,培养全优人才;重视"奖助",激发学生潜能是高校精准资助育人核心机理。构建高校精准育人的有效途径主要为认定程序精细化、奖助评定精准化、资助育人实践化。(本文来源于《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李欣楠[8](2019)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模式构建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校学生自主工作模式身为我国高校运行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充分体现了高校人文关怀的特点。在当前高校学生自主工作中,单一的以能力提升、经济扶贫模式的自主工作模式应不能解决当前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物质以及社会资本等综合性贫困问题。在我国新时代的背景下,高校在运行管理过程中,要以经济扶困为基本,以增强学生自身能力为核心,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本文主要内容研究了高校学生自主工作模式的构建,希望能为我国高校学生的运行提供保障。(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9年31期)

姜云乔[9](2019)在《民办高校资助育人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民办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工作,关系着学生能否有效的保障学习和完成学业,在现有的民办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还面临很多的问题,在叁全育人的基础上,民办高校资助育人模式建立十分必要。分析认为,民办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需要深刻理解民办高校资助育人的内涵,民办高校要进一步健全资助育人的机构,民办高校要健全资助育人的规章制度,确保资助育人的规范管理。(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9年31期)

苗金凤[10](2019)在《新思想引领下“以学生为中心”和资助工作相结合发展模式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导高校工作的新思想,其内涵之一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具体到高校则是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资助体系--"奖、贷、助、减、补",资助工作的重点也由简单的经济资助向资助育人转变,但是还存在不足。新思想引领下高校从精准资助,依法资助,坚持开展家访工作,加强学生诚信意识、感恩意识、励志教育,拓宽资助渠道五个方面出发,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和资助工作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则是必由之路。(本文来源于《普洱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资助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今天的生力军、明天的主力军、后天的压舱石。国家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助主要通过创新基金管理中心,以无偿补助和贷款贴息的方式补助给企业。本文通过分析当前资助模式的优缺点,结合企业成长规律探索得到政府银行联动的融资担保型资助模式、参股经营型资助模式、"资金+服务平台"资助模式,为提高基金实施绩效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资助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1].倪丹.基于“五位一体”的博士研究生发展型资助模式研究——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9

[2].赵世文,都继萌,司徒麦琪.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资助模式探索分析[J].河北企业.2019

[3].孔艳.普通高中困难学生叁维立体式资助模式构建[J].百科知识.2019

[4].黄韬.叁全育人视域下高校精准资助育人模式创新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

[5].刘家瑶,陆遥.“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发展性资助育人的模式探究[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9

[6].郭森榕.“公办社助”办学模式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以闽江学院新华都商学院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

[7].王玉明.基于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精准育人资助模式探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

[8].李欣楠.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模式构建探讨[J].传播力研究.2019

[9].姜云乔.民办高校资助育人模式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

[10].苗金凤.新思想引领下“以学生为中心”和资助工作相结合发展模式探析[J].普洱学院学报.2019

标签:;  ;  ;  ;  

资助模式论文-倪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