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特征点论文-朱敏

光学特征点论文-朱敏

导读:本文包含了光学特征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特征点匹配,叁维点云拼接,双步拼接法,Kinect

光学特征点论文文献综述

朱敏[1](2018)在《基于特征点匹配的多维度光学探测与拼接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特征点匹配的拼接技术是数字图像处理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在虚拟现实、计算机视觉、计算机图形学、遥感图像分析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拼接技术也分为多种维度的,二维的平面图像拼接,包括彩色图像、光谱图像、显微图像等;叁维的点云图像拼接,在逆向工程、叁维模型重建过程都有涉及。论文从介绍图像拼接技术的不同维度的应用前景出发,详细介绍了叁维点云数据的拼接和基于Kinect的标注点坐标提取。并设计了 一种新型的成像光谱仪系统,可以随时检测生物样本的光谱信息,并最终完成光谱图像的拼接。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可以概括为以下3点:总结了叁维点云重建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传统的点云拼接过程、基于特征点的配准方法、ICP、SIFT、RANSAC等算法思想,然后说明了 ICP算法现有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双步拼接法,将初步拼接和精细拼接结合运用,有效地提高了点云拼接的精度和效率。指出生物医疗领域对癌症患者放疗部位高速精准监控的需求,首先基于理论和试验结果,对实验所用的仪器Kinect的实验精度做出测试。然后对需放疗部位做出颜色标注,在微软Kinect基础上,运用RGB叁原色的原理,提取出标注点的叁维坐标,可以实现精准靶向治疗。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成像光谱仪系统,根据实验的光谱结果,可以分别对香蕉成熟度、猪肉中肌红蛋白进行检测,以及实现人体血红蛋白的监测。此外,通过对成像光谱仪的手动扫描,可以获得叁维光谱图像数据立方体,即完成光谱图像的拼接。(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01-15)

惠宇,武君胜,杜静,鱼滨,张琛[2](2017)在《一种基于法曲率极大值和向量内积的脊椎光学模型特征点自动识别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脊椎光学模型的定位和配准中,主要难点是模型特征点的定位。针对手动标注特征点精确度不够,易产生较大误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法曲率极大值和向量内积的脊椎模型特征点自动识别方法,该方法可以动态调整拾取点曲率,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特征点拾取的精准性。方法首先通过高斯曲率和平均曲率流等多曲率特征,得到手动选取点的法曲率极大值,由于曲率越大,叁维模型表面在该点处的弯曲程度也就越大,即就是更能表现叁维模型的几何轮廓信息;并以手动拾取点为圆心,计算在指定极小半径r范围内的所有模型点的法曲率相对极大值,然后对这些法曲率极大值进行降序排序,筛选出法曲率极大值较大的n个候选点,候选点与手动选取点之间做向量内积,从而得到向量之间的夹角。由于向量内积之间几何夹角角度越小,代表2个点之间欧几里得距离越靠近,故以夹角最小的候选顶点来替换手动拾取的点,从而可以准确反映该点的局部特征变化情况。经过实验的对比分析,新方法对特征点的标记准确性提高了约35%,从而验证了新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西北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马超[3](2014)在《基于特征点的天基光学图像几何定位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卫星对地观测与测量技术通过卫星探测数据获取地球空间信息,推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快速发展。随着我国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高精度的几何定位技术与方法日益成为制约我国卫星遥感系统发展与应用的瓶颈。本文围绕天基光学图像几何定位中的相关技术展开深入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具体内容如下:(1)介绍了天基光学图像几何定位技术的一些基本理论,包括卫星基本参考坐标系及其相互之间的转换关系、天基传感器成像模型、几何定位技术方法、几何定位影响因素等内容;(2)研究了高频抖动条件下的卫星姿态确定技术,提出了一种压缩感知与最小二乘联合的卫星姿态高频抖动估计方法,实现了高频抖动条件下的高精度卫星姿态确定;(3)研究了相机内部的成像过程,建立了光学成像机构失配形模型。从降低模型复杂度、减少模型估计参数两个角度针对光学成像机构失配模型进行模型简化与模型优化,提高了模型的易用性与适用性;(4)研究了天基光学图像几何定位技术中的特征点采样与提纯技术,提出了基于RIC的特征点采样方法和基于RANSAC算法的特征点提纯方法,可以获得最优化的特征点分布并实现特征点的提纯,提高几何定位精度。论文的研究对进一步研究天基光学图像几何定位技术具有一定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4-11-01)

宋玉河[4](2014)在《基于光学特征点成像的在线检测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计算机视觉测量技术是一种新的仿生测量技术,模拟人眼功能,利用摄像机采集被测目标图像,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对摄像机采集的图像进行处理,获取测量信息,实现对被测目标测量的目的。计算机视觉测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现代化工业生产中各种工件加工、装配过程中叁维尺寸检测及工装夹具定位等领域。通过对已有检测方法的深入研究,分析实际生产过程中检测技术的特殊需求,本文对基于光学特征点成像的视觉坐标测量技术进行了研究,以期解决工业生产中的叁维尺寸精密在线检测问题。视觉测量技术是通过对被测目标图像的分析实现测量,系统采用摄像机作为目标图像采集装置。被测目标成像过程造成深度信息的缺失,系统采用光学测头上的位置关系已知的5个光学特征点作为实际成像目标,利用光学特征点间的约束关系恢复成像过程中丢失的深度信息。系统利用光学测头上的任意两个光学特征点与摄像机的像点构成叁角约束关系,通过叁角余弦定理建立系统测量模型,通过最小二乘优化求解方法计算光学特征点的空间坐标。在已知光学特征点在摄像机坐标系即空间坐标系和测头坐标系下的坐标,通过空间位姿优化算法,确定摄像机坐标系与测头坐标系间的变换关系,利用测尖在测头坐标系下的坐标计算其在摄像机坐标系下的坐标,即被测点的空间坐标,实现测量目的。系统通过对光学特征点成像坐标的分析确定被测点的空间位置,因此光学特征点的像面坐标位置精度直接影响系统的测量精度。系统根据光学特征点——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图像灰度分布符合高斯函数特性,通过高斯拟合定位算法确定光学特征点的成像中心,通过分形算法增加有效计算点个数,提高定位算法的定位精度,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测量精度。最后,通过实验验证本文提出的测量方法的可行性和测量精度。系统通过单点重复性验证系统的稳定性,单点重复性的测量标准差为x0.011mm, y0.013mm, z0.021mm。通过对已标定的量块长度测量验证系统的测量精度,5组长度测量的标准差都在0.045mm以内。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测量方法切实可行,具有较好的测量精度,能够满足一些工业场合中对叁维尺寸精确测量的需求。(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4-05-01)

刘纯胜,卢晓芬,洪汉玉,张天序[5](2006)在《基于特征点配准的气动光学图像校正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气动光学效应图像校正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点配准的像素偏移盲目校正方法。由于高速流场引起的像素偏移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非线性等特点,采取二阶函数非线性模型来拟合畸变图像的像素偏移量,同时根据序列多帧图像的像素点偏移变化统计规律获取原图像的像素点初始位置,从而实现对各帧畸变图像进行像素偏移校正。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了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期刊2006年10期)

刘长英,黄庆成,车仁生,于之靖,叶东[6](2004)在《光学特征点亮度控制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用于空间大尺寸测量的单机视觉叁维坐标测量系统的光学测棒的特征点亮度远程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PC机的RS485串行接口控制的具有良好线性的光学测棒特征点亮度控制方案。介绍了方案的工作原理,根据光学特征点———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光学特性,运用新型D/A转换器、运算放大器及叁极管等构成可程序控制的恒流源电路,解决了发光二极管控制过程中的电流调整困难、工作过程中发热、管耗高等问题。实验证明该方法具有线性好,灵敏度高,反映速度快等优点,完全可以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光学技术》期刊2004年05期)

李茂山[7](2001)在《常用计量工程光学讲座(四)光学系统特征点面及光学“叁大镜”》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讲述光学系统特征点、面的性质。还讲述计量工程光学中常用的“叁大镜” :测微放大镜、测微读数显微镜以及瞄准望远镜、准直测微平行光管的基本组成原理。(本文来源于《实用测试技术》期刊2001年01期)

光学特征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脊椎光学模型的定位和配准中,主要难点是模型特征点的定位。针对手动标注特征点精确度不够,易产生较大误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法曲率极大值和向量内积的脊椎模型特征点自动识别方法,该方法可以动态调整拾取点曲率,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特征点拾取的精准性。方法首先通过高斯曲率和平均曲率流等多曲率特征,得到手动选取点的法曲率极大值,由于曲率越大,叁维模型表面在该点处的弯曲程度也就越大,即就是更能表现叁维模型的几何轮廓信息;并以手动拾取点为圆心,计算在指定极小半径r范围内的所有模型点的法曲率相对极大值,然后对这些法曲率极大值进行降序排序,筛选出法曲率极大值较大的n个候选点,候选点与手动选取点之间做向量内积,从而得到向量之间的夹角。由于向量内积之间几何夹角角度越小,代表2个点之间欧几里得距离越靠近,故以夹角最小的候选顶点来替换手动拾取的点,从而可以准确反映该点的局部特征变化情况。经过实验的对比分析,新方法对特征点的标记准确性提高了约35%,从而验证了新方法的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光学特征点论文参考文献

[1].朱敏.基于特征点匹配的多维度光学探测与拼接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8

[2].惠宇,武君胜,杜静,鱼滨,张琛.一种基于法曲率极大值和向量内积的脊椎光学模型特征点自动识别方法[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7

[3].马超.基于特征点的天基光学图像几何定位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

[4].宋玉河.基于光学特征点成像的在线检测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4

[5].刘纯胜,卢晓芬,洪汉玉,张天序.基于特征点配准的气动光学图像校正方法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6

[6].刘长英,黄庆成,车仁生,于之靖,叶东.光学特征点亮度控制方法研究[J].光学技术.2004

[7].李茂山.常用计量工程光学讲座(四)光学系统特征点面及光学“叁大镜”[J].实用测试技术.2001

标签:;  ;  ;  ;  

光学特征点论文-朱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