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施工中关键部位施工技术研究李淑芳

公路工程施工中关键部位施工技术研究李淑芳

焦作市公路管理局河南省焦作市454000

摘要:随着我国公路工程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于公路工程施工之中各个关键部位的施工技术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于公路工程建设而言,施工人员与设计人员应该对于关键部位的施工技术以及公路工程施工总体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深入的了解与明晰,掌握各个关键部位施工技术的技术要点,从而有效而精准的掌握公路工程施工之中应该注意的环节,提升公路工程施工的质量与效率,进而促进我国公路工程建设行业与我国交通事业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关键部位;施工技术

引言:在进行公路工程施工关键部位施工技术的研究时,应该对于公路工程施工之中,具体的关键部位进行明晰。一般情况而言,公路工程施工的关键部位包括路基施工,路面施工和桥梁施工,这三个关键部位也是公路工程施工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研究过程之中,要对于各个关键部位的施工要点以及相应的数据指标进行明晰,从而提升施工工艺流程应用的准确性,进而达到优化施工方案体系,提升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根本目的。

一、公路工程路基部位的施工技术要点

(一)路基基底的处理

在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时,我们首先应该进行公路路基周围水文地质环境的实际情况调研,然后有针对性的设计路基施工方案。方案中应该包括路基基底的处理。路基基底的处理应该先挖出路面下方所有的软质土以及腐殖土,然后选择刚度和强度较强的材料进行填充。路基填充的材料应该慎重选择,不仅要与路面建筑需求的强度与刚度相符合,同时更应该满足吸水排水性好等实际特点。路基基底填充后要进行相应的碾压作业,采用工程中常用的重型压路机碾压的形式进行碾压作业,先从路基两侧开始碾压,然后逐渐过渡到中段,碾压行之间的压实重叠不能小于0.4m,衔接处不能小于2米。

(二)路基的碾压作业流程

路基的碾压作业首先应该从铺料开始,从最低处开始铺料,按照国家现行的路基作业相关标准及规范进行摊铺,摊铺的系数一般应该在1.1到1.2之间。对于施工地点的土质应该进行深入调研,从而确定工程的虚铺系数,填铺后应该反复核实测量的需求,并进行整体的实地测量,碾压过程要注意碾压过程中保证整体的平整,如果平整度达不到工程要求,则可以使用平地机进行进一步平整。雨季施工时,路基碾压应该加大排水工程的修建,并进行路基排水角度的修整。

(三)路基层与层之间的处理方法

在实际施工中,一般都会涉及到路基层与层之间的处理规范,每个作业段的结合处都会有相应的坡度。处理时,层与层之间应该进行洒水处理,防止层级之间因为多种物理形变而产生不良影响,铺料与碾压应该进行连续施工,并且对路基层级应该进行洒水处理,使路基层级的表面能够保持适当的含水量。一旦工程进入停工期或者修整期,应该对层级上面进行草帘遮盖,一旦复工清除草帘等相应的遮盖工具继续施工。

(四)机械压实的施工工艺

机械压实是目前路基填筑施工中最有效的压实手段。我们在压实时,应该沿着路基轴线进行机械压实。这里要注意尽量避免垂直路基轴线的碾压方式,否则会出现压实不均以及漏压的现象。压实的机械应该在初压后的石料上进行压实工序的进行,来回压实的过程中要注意方向性及留下相应的对接宽度。软土地基在压实过程中应该预先铺设相应的松土,松土的成分与强度应该进行充分测算。在路基的整体路段已经全部压实完毕后,然后将松土用机械设备推去,最后再进行机械压实操作。

二、公路工程路面部位的施工技术要点

对于公路工程施工而言,路面施工是最为关键的部位之一,而在我国公路工程的施工情况来看,路面部位的施工主要有水泥路面施工和沥青路面施工,当前我国之中较为常用的施工在于沥青路面施工,这是基于公路工程的线路长度以及维修养护处理方面考虑来决定的,尤其是公路的工程的线路较长时,一般都会采用沥青路面施工的方式。这就要求路面不为在施工过程之中,能够严格按照我国现行的标准与规范进行施工,在施工作业的过程之中严格把控技术关。路面的铺设是施工的重点与难点之一,必须加强路面部位施工的材料质量问题、配合比问题、搅拌时间问题以及温度问题和运输问题,确保沥青的黏度与纯度能够符合工艺要求与施工要求,同时要对于沥青之中砂石料的清洁程度以及含水率进行有效的控制。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沥青施工的温度控制,一般情况下,改性沥青的最适宜施工温度要比普通沥青混合料的温度高10摄氏度到20摄氏度。

三、公路工程桥梁部位的施工技术要点

(一)真空压浆技术

公路工程桥梁部位在施工过程之中,如果采用传统的灌浆技术进行施工,则很容易发生水泥干燥之后形成不规则裂缝的情况。基于这种情况,真空压浆技术应运而生,为公路桥梁部位施工带来了全新的技术方案。真空压浆技术的施工工艺在于,利用真空压浆集输将水泥浆孔道之内的空气全部排出,从而使其不会形成空气气泡,进而达到提升空道与压浆机之间的政府压力差的作用,加大了水泥泥浆的弥补,提升了水泥泥浆施工硬化之后的强度与刚度。其中,由于支撑杆承载了施工期间所有的压力强度,所以一般会采用48X3.5毫米的钢管作为支撑杆,长度一般要求超过3米,一旦千斤顶与支撑杆顶端距离小于350毫米,则应该对支撑杆进行接长处理。

(二)体外索加固技术的应用

在过去,公路桥梁施工之中,存在着桥梁整体强度刚度不足的情况,导致了公路桥梁难以达到相应的质量标准。而体外索加固技术的应用,能够全面提升公路桥梁的强度与刚度,使公路桥梁更加坚固,提升了公路桥梁的实用性能和使用寿命。体外索加固技术最主要的技术控制措施在于对于材料质量的管理,这种技术的应用材料必须为坚固的粗钢筋与绞线共同混合而成,且其形状要求为折线形。这种材料要求在于能够减少体外索的空间占有率,提升其承载强度,从而全面提升公路桥梁工程的强度与刚度。桁架的作用在于为加固模板提供支撑作用,使其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按照对于侧压力的计算来说,桁架一般会采用矩形桁架梁的形式,其截面尺寸在100厘米X100厘米或者140厘米X110厘米。和假的主筋应该使用100X10的角钢,其肋梁采用63X6的角钢,其斜肋应该采用50X5的角钢。

(三)施工材料应用技术

公路桥梁部位施工的条件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而在不断变化,因此,其对于特殊材料的应用必不可少。公路桥梁部位施工过程之中,最重要的材料选择在于对材料防水性能的选择,而其中,防水材料一般分为两类,第一类防水材料为卷材类,第二类防水材料为涂膜类,防水材料的选择与使用一般都要视施工地点的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施工设计的具体要求而定。防水材料的选择同时也会受到施工工艺流程以及施工环境的影响,很多情况下需要对于防水材料进行重新加工。防水材料在进行使用之前,要进行一定的工程试验检测才能进行具体应用。材料的应用技术还包括对于沥青混凝土的材料质量把控,其中,沥青混凝土材料在使用过程之中,要尤其注意对于施工温度的把控,在施工进行时,不断对于材料施工的温度进行测量与记录,一旦发现材料温度出现异常则应该立刻停止施工并进行调整。

四、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一)提高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任何工程施工管理都是以人作为主要管理单位进行的,公路工程施工管理更是如此。然而在我国当前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中,还存在着一部分管理人员专业素养过低,个人技能水平以及个人素养达不到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具体需求。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公路工程施工单位的上层领导对于施工人员具体要求不够到位产生的。我们在施工前,应该结合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具体情况严格要求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对施工管理人员的相应资质要进行精细化审核,严禁专业技能水平不达标的人员进入施工作业现场;同时要要求特殊技术岗位人员持相应的资格证书上岗,严禁出现无证操作的现象;在施工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前,要进行专业化的系统技术培训和安全生产培训,提高施工人员技术与实际工程的匹配度,同时为施工人员树立安全生产意识以及环境保护意识,保证公路工程的施工管理能够得到顺利进行。

(二)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控力度

公路工程的建设是能够影响到我国运输产业发展进程的重要项目,而施工材料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公路工程的建设质量。所以我们应该建立精细化的施工材料管控制度,加强公路建设过程中对施工材料的管控力度。在公路工程施工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应该对于施工建设地点的水文地质以及气候环境进行详尽的调研,同时生成项目可行性的研究报告。然后根据调研内容,选择相应的工艺流程以及施工材料,材料的选择要能与工程现场充分贴合;采购人员应该根据工程设计中的材料对当地的建材市场进行深入的考察,深入了解建材市场中各个建筑材料的规格、质量以及价格,同时列出相应的数据表格,并提交到施工管理部门,管理部门按照实际情况对各个材料进行测评,然后确定各个分项工程的材料参数;在材料采购时,采购人员要和相应的技术人员一道进行采购作业,相关技术人员要对材料的各项性能进行充分鉴定,防止假冒伪劣产品进入施工现场;施工材料进入现场后,要有专人进行材料数量的盘点与交接,然后进行材料数量的如实上报;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根据工程进度对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每日上报,保证施工材料的使用能够得到有效管控,从而加强了公路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提升了公路工程建设的施工效率。

(三)完善公路工程施工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是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的主要纲领,也是公路工程施工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我们应该全面建立相关施工制度,使公路工程施工管理有制度可循。完善公路工程施工管理层的组织架构,确保各个分项工程有人管理有人负责,保证施工项目的灵活运转;建立施工管理责任制度,每个工程中出现的问题要细化到具体负责人,确保工程一旦出现相关质量问题,能够找到专人进行负责处理;建立施工质量审核体系,对施工中每个分项工程进行定期审查,保证各个分项工程的质量能够符合国家现行的相关质量标准规范;完善机械设备和材料使用维护制度,使进场物资能够得到有效管控和及时维护,同时将机械设备的损耗以及材料的浪费情况进行有效分析,从而有效的降低施工成本,提升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完善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责任制,提升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与忧患意识,建立相应的紧急情况预案,一旦发现紧急情况能够保证人员能够迅速撤离现场,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人员伤亡的现象。

五、结束语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是我国交通事业深入发展的关键所在,对于公路工程关键部位施工技术的探究能够全面提升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本文对于公路工程施工之中的路基施工、路面施工以及桥梁施工之中的施工技术要点展开了深入的论述与研究,并根据当前我国公路工程建设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而提升公路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的效力,促进我国公路工程建设质量与建设效率的不断提升,推动我国公路工程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冬亮.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关键部位施工技术研究[J].华东公路,2016(01):117-119.

[2]杨林.论公路施工技术的重要性[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38(05):40.

[3]曹巍.高速公路工程关键部位的施工技术分析[J].华东公路,2014(04):96-97.

标签:;  ;  ;  

公路工程施工中关键部位施工技术研究李淑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