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理性主义论文-金寿铁

西方理性主义论文-金寿铁

导读:本文包含了西方理性主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理性主义,理性,无,神圣

西方理性主义论文文献综述

金寿铁[1](2019)在《作为身心治愈的“神圣”——论海德格尔的西方理性主义思维批判》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德格尔一边宣告2500年的西方哲学史的终结,一边号召人类为迎接新的世纪做准备。西方形而上学之所以宣告终结,是因为它始终以存在者为中心、以理性为中心,以人为中心,大幅压缩裁剪存在的视域与意义,以致彻底根除了"无"的历史地位。鉴于西方理性主义思维不可逾越的界限与种种弊端,海德格尔的从存在到神圣的思维转向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导向意义。但是,海德格尔因噎废食、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把理性视为"万恶之源",不除不快,以至于陷入了非理性主义、甚至反理性主义的泥沼。(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韩彩英[2](2018)在《略论启蒙运动时期西方理性主义的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启蒙运动在很大程度上是近代科学革命之所以能够展开和深化的重要原因。启蒙运动对于近代科学革命的根本功绩在于基于数学范型实现了理性主义与确定性理想的汇合。贝克莱曾试图整合经验与理性两个维度来解决知识获得问题。而休谟则接受了洛克"感觉论"基本原理,并以此来批评贝克莱的心灵理论。为了解决知识的确定性问题,康德就先天真理与后天真理做了重要区别。近代哲学的发展为世人提供了对于科学活动本性的一些理解。在启蒙运动的自由主义潮流中,由英国提出并很快遍及全欧的"自然神论",得出了支配宇宙的自然法则概念以及宇宙作为一个大钟表模型的机械哲学。由此,传统和教条的权威被迅速侵蚀,取而代之的是关于发现自然和社会深奥真理的数学-逻辑和实验能力的信念。(本文来源于《学理论》期刊2018年10期)

舒远招,许泉亮[3](2018)在《西方理性主义伦理学叁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西方伦理学中,理性主义伦理学与非理性主义伦理学相互对立,前者把道德建立在人的理性的基础上,而后者则把道德建立在非理性的欲望或情感的基础上。非理性主义伦理学并不一定是反理性的,它可以以工具理性主义伦理学的形式出现,真正的理性主义伦理学必须超出对理性的工具主义理解,这在康德的伦理学中得到了最为鲜明的体现。由于西方伦理学被大致区分为规范伦理学与德性伦理学,因而理性主义伦理学也大致包含了理性主义规范伦理学与理性主义德性伦理学两种类型,但两者的区分是相对的。(本文来源于《衡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高涛[4](2017)在《西方理性主义视角下的语言天赋之争》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天赋之争源起于哲学界对人类知识来源的探究。关于语言机制问题的理性思辨虽然能启迪人类的探究能力,却自始至终都只是引发争论的假设,因为思辨终需得到科学的全面印证。目前,从句法、语义、逻辑、直觉语义或认知心理视角提出的语言理论,虽然各有其自身的合理性,却没有哪种理论能全面地解开人类习得语言之谜。要解决人类习得语言的初始机制、语言知识的构成和句法递归性的核心争论,研究者们有必要回到思辨假设与神经科学相互印证的整体性途径上来,因为人类语言本身是最高级、最复杂的现象。解密语言机制的途径取决于人脑科学、生物遗传学和神经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人类利用事件相关电位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等最新科技辅助手段探究语言机制,对于弥合争论具有理论和应用方面的指引性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期刊2017年01期)

郭先红[5](2016)在《“工具理性批判理论”的批判路径分析——以西方理性主义嬗变史为视野》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西方理性主义的嬗变史为基础,对工具理性进行批判基本遵循的是如下叁条路径:一是对工具理性进行哲学式批判(要求恢复哲学意义原初的真善美、科学出现以后的哲学意义上的真善美,这是理性的两个发展阶段,不存在实质矛盾)。二是对工具理性肆虐于其中的不合理社会现实进行批判(对失去了批判维度的单向度社会进行批判)。叁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物化现象进行批判。这叁个维度的批判经常互相结合但又不完全地、必然地同时出现。了解工具理性批判理论的批判路径,才能更好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云南社会科学》期刊2016年02期)

张平功[6](2015)在《西方理性主义终止符:泰德·休斯诗歌综观》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英国桂冠诗人泰德·休斯的诗歌作品内涵丰富,思想深邃。他的诗通过自然意象和夸张想象的呈现,不断寻求尊重主观世界、崇敬自然力量的个体存在方式,构建其独有的精神世界的主张,以此拒斥现代社会的工具理性与正统的人文主义思想。休斯诗歌的主题表征﹑批判精神以及犀利诗风,在当代仍有珍贵的精神价值和美学意义。(本文来源于《学术研究》期刊2015年11期)

王福鸿[7](2015)在《西方理性主义规约下的“新潮音乐”研究重论》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80年代,首先进入当代文化视野中的“音乐事像”便是“新潮音乐”,换一种说法,在听觉上给予最大冲击的或者冲击力最大、最明显的,便是“新潮音乐”中的作品对听觉的刺激。当然,除去听觉上的刺激与冲动,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当“新潮音乐”在当代音乐理论家的作用下成为“思潮”之时,在器物、思想层面因“价值观念”的冲击所引发的学术冲动。本文以文献史料为基础,通过对有关“新潮音乐”文献的研读,运用史学、社会学、文化解释学等相关方法,以史实为基础,以“理性主义”方法视之,尝试对“新潮音乐”思潮行进中“工具理性”判断与“价值理性”体悟的行为理念做当代的新释与反思。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第叁章、结论,绪论主要论述的是笔者在该研究中所遇到的几组名词的概念以及研究中所采用的理性主义方法;第一章“新潮音乐”思潮释义及其现有释义的“工具理性”关照,包括“新潮音乐”思潮释义、“新潮音乐”思潮现有释义的“工具理性”关照两节;第二章“新潮音乐”思潮“理性主义”释义,包括“新潮音乐”思潮“工具理性”“假释”之文献关照、“新潮音乐”思潮“价值理性”之文献体悟两节,分别从两个文化群体的不同角度出发,进行“理性主义”视角的讨论;第叁章“新潮音乐”思潮之“理性主义”“辩证”思维与当下行为反思,主要包括“新潮音乐”思潮之“理性主义”辩证观、“新潮音乐”思潮之于当下行为的反思,该部分主要从理性主义的角度入手,着眼于两个文化群体,尝试做理性主义辩证思考及当下行为反思。结论,通过“新潮音乐”思潮理性主义论,笔者从自身的角度尝试对“新潮音乐”、“新潮音乐”思潮以及当下行为反思进行解读,以达到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音乐学院》期刊2015-04-01)

王增福[8](2015)在《浪漫主义挑战西方理性主义传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黑格尔之后的西方传统哲学进入了现代哲学的叙事,由于发生地域、关注焦点与叙事方式的不同,现代哲学被划分为英美哲学和欧陆哲学两大派系,两派孰能继承西方哲学的正统一直是学界争论的话题。 西方传统哲学将世界分为现象世界和本质世界,前者的构成是经验杂多,(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5-01-12)

何丽野[9](2014)在《海外贸易方式与西方理性主义哲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哲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为社会生产方式及其所产生的社会思维范式所决定。欧洲国家以海外贸易为主。海外贸易由于其线长、面广、环节多、风险大的特点,使得贸易商必须以理性的态度来避免和分担风险,重视贸易合同中的贸易术语中的能指与所指,在货物检验中必须注意商品表面现象与内在质量的差别。海外贸易的这些特点,决定了理性主义成为为社会所普遍接受的哲学观。(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期刊2014年12期)

汉斯·克里斯蒂安·昆热尔,肖遥[10](2014)在《论西方理性主义危机与东方》一文中研究指出我深知,过去几十年惊人的经济发展也引发了中国现代社会价值观危机的讨论。事实上,中国需要适应新时代经济成功所带来的快速变化。史无前例的快速发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价值观真空。人们憎恶日益增长的物质主义和相关现象。比如经济的价值成为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关于这个明显漏洞的哀叹,难以用旧答案填补,我只能从一个外国观察者的角度(本文来源于《伦理学与公共事务》期刊2014年01期)

西方理性主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启蒙运动在很大程度上是近代科学革命之所以能够展开和深化的重要原因。启蒙运动对于近代科学革命的根本功绩在于基于数学范型实现了理性主义与确定性理想的汇合。贝克莱曾试图整合经验与理性两个维度来解决知识获得问题。而休谟则接受了洛克"感觉论"基本原理,并以此来批评贝克莱的心灵理论。为了解决知识的确定性问题,康德就先天真理与后天真理做了重要区别。近代哲学的发展为世人提供了对于科学活动本性的一些理解。在启蒙运动的自由主义潮流中,由英国提出并很快遍及全欧的"自然神论",得出了支配宇宙的自然法则概念以及宇宙作为一个大钟表模型的机械哲学。由此,传统和教条的权威被迅速侵蚀,取而代之的是关于发现自然和社会深奥真理的数学-逻辑和实验能力的信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西方理性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1].金寿铁.作为身心治愈的“神圣”——论海德格尔的西方理性主义思维批判[J].社会科学.2019

[2].韩彩英.略论启蒙运动时期西方理性主义的发展[J].学理论.2018

[3].舒远招,许泉亮.西方理性主义伦理学叁论[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

[4].高涛.西方理性主义视角下的语言天赋之争[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7

[5].郭先红.“工具理性批判理论”的批判路径分析——以西方理性主义嬗变史为视野[J].云南社会科学.2016

[6].张平功.西方理性主义终止符:泰德·休斯诗歌综观[J].学术研究.2015

[7].王福鸿.西方理性主义规约下的“新潮音乐”研究重论[D].中国音乐学院.2015

[8].王增福.浪漫主义挑战西方理性主义传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

[9].何丽野.海外贸易方式与西方理性主义哲学[J].社会科学.2014

[10].汉斯·克里斯蒂安·昆热尔,肖遥.论西方理性主义危机与东方[J].伦理学与公共事务.2014

标签:;  ;  ;  ;  

西方理性主义论文-金寿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