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约利用对策论文-刘勇,张笑凡

集约利用对策论文-刘勇,张笑凡

导读:本文包含了集约利用对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土地利用管理,工业主导型,全面评价,用地管理

集约利用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刘勇,张笑凡[1](2019)在《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问题与对策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开发区的设立对改善投资环境、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外向型经济、推动体制和技术创新、增加就业等发挥了重要作用。首批开发区设立始于1984至1988年。1984年1月,邓小平同志视察深圳、珠海、厦门经济特区后提出:"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再开放几个点,增加几个港口城市,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根据这一指示,(本文来源于《国土资源》期刊2019年10期)

王迎庆,王秉义,刘王兵[2](2019)在《安徽省省级以上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与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文章对安徽省省级以上117个开发区的土地集约状况进行了分析,开展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和结果分类,探讨了用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智能城市》期刊2019年18期)

赵磊[3](2019)在《辽宁省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是我国可持续发展之本。一定时期,对资源利用与保护意识不强,片面强调经济快速发展,造成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普遍存在,随着我国深化改革,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资源集约利用意识逐渐加强,节约集约用地逐渐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工作是落实节约集约用地国策的重要手段和渠道,2014年国土资源部发布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同年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关于(本文来源于《国土资源》期刊2019年08期)

田丰[4](2019)在《包头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传统的高耗能、高投入、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的要求。面对新时代节约优先、绿色发展的要求,推动供给侧改革,拓展经济发展新动能,转变土地利用方式,进一步推进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成为必然选择。包头市是国家重要的钢铁、铝业、电力、稀土、装备制造和煤化工基地,是呼包银榆经济区(西北地区重要的跨省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对于包头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论文以包头市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研究与实地调查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合包头市土地利用现状,对近年的土地利用数据进行节约集约利用分析评价,一是通过包头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看到2014年-2017年包头市各旗县区建设用地均呈增加趋势,且面积增加来源于农用地和其他土地面积;二是通过进行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规划评价,发现包头市人均城镇工矿用地已超过规划目标年目标值,城镇工矿用地增长速度大于人口增长速度,城镇发展是以消耗更多的城镇工矿用地为基础的;叁是通过进行人口发展与城乡建设用地变化匹配程度分析评价,发现包头市9个旗县区中东河区、石拐区、固阳县、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和白云鄂博矿区的人口发展与城乡建设用地变化匹配程度的土地利用趋势类型为粗放趋势型,其余旗县区均为集约趋势型。包头市行政辖区整体总人口发展与城乡建设用地增长匹配为集约趋势型;四是通过进行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变化匹配程度分析评价,发现包头市行政辖区整体及9个旗县区呈生产总值减少、用地增长的现状。根据判定依据得出包头市行政辖区整体以及下辖9个旗县区土地利用趋势类型均为粗放趋势型,说明包头市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变化的匹配程度较差。在上述分析评价基础上,论文总结了包头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方面存在的叁个方面突出问题,并进行了进一步分析论证:一是对增长耗地指数进行评价分析,发现包头市建设用地利用中存在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二是对包头市5年来城市存量土地供应比率变化,以及5年来农转征项目土地供地率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存量建设用地内涵挖潜不足,新增建设用地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叁是对包头市下辖9个旗县区地均地区生产总值情况的对比分析,得知各旗县区发展水平相对不均衡的问题。同时分析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针对叁个方面问题,从政府公共管理的角度提出了七点对策:一是增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二是把握“多规合一”契机,实现合理布局、资源节约;叁是盘活存量、控制增量,横向释放用地潜能;四是开发土地资源空间利用效益,纵向挖掘土地立体空间潜能;五是创新土地开发模式,提升土地价值,促进土地高效利用;六是强化供后监管,加大联合执法力度;七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6)

张凯,岳晓群,倪振杰[5](2018)在《济南城市轨道交通与集约土地利用协调发展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济南市轨道交通R2线一期工程沿线用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从城市轨道交通与集约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的角度,提出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政策协调整合的建议措施,以期利用城市轨道交通促进土地的集约利用。在政策机制层面,应推进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一体化规划并出台政策法规,保障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的顺利实施,建立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珠链式"协调发展格局;在技术实施层面,应依托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做好沿线用地混合开发,充分发挥沿线土地利用的最大效益;根据区域现状,在突出车站个体特色的同时体现线路的综合性功能布局。(本文来源于《铁道勘察》期刊2018年05期)

李爽,程铭,李红丹,杨樱楠[6](2018)在《沈阳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沈阳市人口的持续增长、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土地资源紧缺日益显现。同时,建设用地低效粗放扩张,结构布局不尽合理等现象也比较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就成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潜力、解决土地低效粗放利用的有效途径。特征分析沈阳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呈以下特征:分类型来看,沈阳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以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为(本文来源于《国土资源》期刊2018年07期)

胡振华,黄皓喆[7](2018)在《“病态”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矛盾与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土地资源紧张一直是我国实现城镇化的主要问题。近年来,地方过度圈地、建设用地被低效利用的现象不断被大众曝光。据相关媒体报道,辽宁省在设立北海新区后,征占的土地荒置5年禁止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等活动,涉及3万余亩土地包括周边十余个村落……目前,在中(本文来源于《中国城市报》期刊2018-07-09)

王译萱[8](2018)在《对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因素及对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形势下,要想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更新、促进经济及社会稳健、长足发展,就应该借助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方式,进而构建动态平衡的耕地总量。本文首先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因素,并基于此,提出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的相关建议,希望能有效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工作的质量及水平。(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8年18期)

刘颖[9](2018)在《山东蒙阴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问题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开发区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科技人才和解决创业就业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助推利器和政府招商引资的热点区域。但同时,高速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多副作用:一是开发区作为用地重点区域,土地供需矛盾突出;二是开发区盲目扩张,占地圈地现象严重;叁是已供用地低效利用。在当前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形式下,开发区作为城市发展和企业经营的重点区域,其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不仅关系着自身健康稳定的发展而且关系区域的经济发展与战略布局。本文在对蒙阴经济开发区2010-2016年土地供应状况、土地建设状况、土地投入产出状况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国土资源部2014年下发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以多因素综合评价法为原则,通过文献查阅、专家咨询等方式,构建了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对蒙阴经济开发区土地利用程度和用地效益等5个方面的11个评价指标的演变进行了分析,根据统一的评价指标标准化方法,对评价子目标、目标的集约度分值以及评价范围的综合分值的演变进行了综合评估,并在经济开发区评价范围内选择了10家典型工业企业进行了用地集约程度的变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蒙阴经济开发区主区土地利用程度高,工业用地保障充足,用地效益良好,监管绩效成绩显着,但土地利用强度相对较低,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水平由68.56分提高到97.42分;发展方向区用地效益良好、用地结构合理、监管绩效保持较高水平,但土地利用程度极低、土地利用强度不足,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水平由86.99分降低为86.2分。未来,蒙阴经济开发区在土地集约利用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根据上述演变分析,本文总结了影响蒙阴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因素:建设指标偏低、批后监管薄弱、投入产出效益低效、企业用地呆滞、土地出让年限较长、低效用地盘活较难。针对归纳总结的影响因素,从政策保障、机制创新、技术推进以及社会参与四个方面提出提升蒙阴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本文来源于《山东财经大学》期刊2018-05-01)

童冠萍,赵怡芃[10](2018)在《集体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土地是重要的基础资源。随着经济活动的不断增加和建设需求的扩大,对于土地的需求也愈加迫切,因此,对土地资源进行集约化的利用,节约有限的土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虽然我国目前已经颁布并落实了很多的政策来管理土地资源,然而在对土地的集约开发节约利用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土地资源利用率的提高。文章将对集体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智能城市》期刊2018年04期)

集约利用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文章对安徽省省级以上117个开发区的土地集约状况进行了分析,开展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和结果分类,探讨了用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集约利用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1].刘勇,张笑凡.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问题与对策探析[J].国土资源.2019

[2].王迎庆,王秉义,刘王兵.安徽省省级以上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与对策研究[J].智能城市.2019

[3].赵磊.辽宁省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J].国土资源.2019

[4].田丰.包头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5].张凯,岳晓群,倪振杰.济南城市轨道交通与集约土地利用协调发展对策研究[J].铁道勘察.2018

[6].李爽,程铭,李红丹,杨樱楠.沈阳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对策研究[J].国土资源.2018

[7].胡振华,黄皓喆.“病态”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矛盾与对策[N].中国城市报.2018

[8].王译萱.对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因素及对策分析[J].价值工程.2018

[9].刘颖.山东蒙阴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8

[10].童冠萍,赵怡芃.集体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智能城市.2018

标签:;  ;  ;  ;  

集约利用对策论文-刘勇,张笑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