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道型城市论文-李谈

川道型城市论文-李谈

导读:本文包含了川道型城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川道型城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申报条件

川道型城市论文文献综述

李谈[1](2018)在《如何破解川道型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难题——西宁建设规划申报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西宁市为例,典型的川道型城市形态,地形狭长,客流走廊集中,市政道路资源供需矛盾突出,轨道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唯一选择。但申报条件上人口和财力成为无法突破的难题。目前规划的技术路线、人口指标、经济指标等标准都是基于平原城市制定的,而对于两山夹一河的这种川道型城市主要交通走廊都是单一的通道,基本上没有网络的概念,从评价的技术标准体系上提出了思考和建议。(本文来源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期刊2018年05期)

宋志生,何勇[2](2016)在《黄土高原川道型城市线性空间形态模式的嬗变——以延川县城总体城市设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土高原地区的川道型城市发展面临诸多限制性因素,本文结合延川县城总体城市设计案例,对黄土高原地区川道型城市线性空间形态的现实性问题和困境突破进行了相关探讨,对新型城市空间形态和栖居模式的建构提出基于实际案例的方法和途径,以其能对这一地区城市空间提质和生活质量改善提供参考与借鉴。(本文来源于《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城市设计与详细规划)》期刊2016-09-24)

田飞[3](2016)在《川道型城市构建轨道交通概念线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川道型城市分布于丘陵沟壑之内,其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不可能像平原型城市那样以"面"形向四周扩展布局。通过对川道型城市的区域特征分析,总结出居民出行总体呈现"横向聚集、轴向交流"的特征,通过"线"形沿川道主轴布线,以川道断面客流测试轨道交通线路数量,根据组团连接关系拆分组合线路,形成川道型城市的概念线网,最后以西宁市轨道交通概念线网的构建作为示例,为今后川道型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布局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都市快轨交通》期刊2016年03期)

周苗雨[4](2015)在《川道型城市轨道交通客流走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和机动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空间不断扩大,机动车数量在持续增长。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环境污染和噪声污染也在加大。从北京在1969年10月修建成第一条地铁线路开始,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发展和修建地铁时代,上海、天津等地相继修建成功,当前各城市都在提倡TOD引导的大公交发展模式。现如今,地铁不仅出现在省会城市,一些经济和人口条件达标的二、叁城市也已相继修建成功,后期对城市交通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我国西部、南部很多地区是沿河道发展起来的,其中更不乏像兰州、西宁这样的省会城市,而且从现在城市发展来看,交通压力也越来越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势在必行。川道型城市受地理条件的限制,有了其独特的空间拓展模式和阶段,形成了相应的土地利用形态和空间结构,决定了拥有相对较高的公交出行比例。本文致力于对川道型城市轨道交通客流走廊的研究和分析,并且得出其走廊客流聚集效应相对于平原城市更强,平均出行距离更长,有利于公共交通线路的布置和运行。本文先对川道型城市做出具体定义,继而分析了其特殊的空间形态、土地利用和形成的就业岗位。然后,从城市道路网、公交网、出行时空分布、交通结构等方面对比分析川道型城市的特殊交通特性,公交线路长度决定了川道长度,并对常规公交和轨道交通做了对比,轨道交通更有利于城市川道长度的拉长。最后,在传统“四阶段”交通客流预测模型基础上,建立了方格+环形、放射环和川道带形叁种理想化城市模式。交通分布预测阶段给出了叁类城市的平均出行距离和小区吸引力的不同;交通分配阶段揭示了模型产生公交客流走廊的不同和肌理;城市引入轨道线路后,形成常规公交与轨道的竞争,建立两者之间的联合模型,并提出相关算法,结合西宁实例分析得出川道型城市客流走廊聚集效应更强,更适合发展轨道交通。(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5-04-25)

东长红[5](2007)在《川道型城市河道堤岸空间景观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重点研究了川道型城市河道堤岸空间的景观设计;系统地梳理了城市河道堤岸空间的基本概念,并对河道景观变迁、地域特点,现状问题做了多方面的分析。川道型城市是黄土高原特有的城市类型,其地域特点主要体现在空间形态的两山夹峙、一水中流。河道的堤岸空间是城市主要的线型公共空间,是展示川道型城市独特景观的重要因素,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近年来由于城市的发展,川道城市的河道空间被城市建设用地越挤越窄,从而造成堤岸空间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为节约土地和防洪的传统型护岸大量采用,堤顶空间单一狭窄,与城市联系缺乏,生态绿化用地缺失,人们亲水活动困难,细部要素设计缺少地域特色等。论文以天水藉河堤岸空间景观规划设计和延安西川河滨河景观规划为例,对此类城市河道进行现场调研,分析了其不同地段存在的不同问题,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别以堤岸空间的景观分区与节点设置,空间尺度与节奏感的营造,空间中的视线设计,堤岸形式的选择等方面探讨了堤岸空间规划设计的原则、策略和方法。论文在堤岸空间规划设计的研究及实践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河道堤岸细部要素的设计。将细部要素提炼为线型要素和点状要素,分别从线型要素的护岸、栏杆、铺装、绿化设计和点状要素的节点、座椅、标志物等环境要素入手,总结归纳了形式与色彩、材质与肌理、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等方面的设计方法。论文探讨出在这有限的空间里满足人们的多种行为活动与视觉观景需求,体现城市地域特色并保护河道生态环境的景观设计的方法与途径。研究成果对川道型城市河道堤岸空间景观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对同类型景观设计有一定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07-05-01)

川道型城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黄土高原地区的川道型城市发展面临诸多限制性因素,本文结合延川县城总体城市设计案例,对黄土高原地区川道型城市线性空间形态的现实性问题和困境突破进行了相关探讨,对新型城市空间形态和栖居模式的建构提出基于实际案例的方法和途径,以其能对这一地区城市空间提质和生活质量改善提供参考与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川道型城市论文参考文献

[1].李谈.如何破解川道型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难题——西宁建设规划申报思考[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8

[2].宋志生,何勇.黄土高原川道型城市线性空间形态模式的嬗变——以延川县城总体城市设计为例[C].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城市设计与详细规划).2016

[3].田飞.川道型城市构建轨道交通概念线网研究[J].都市快轨交通.2016

[4].周苗雨.川道型城市轨道交通客流走廊研究[D].长安大学.2015

[5].东长红.川道型城市河道堤岸空间景观设计[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标签:;  ;  ;  

川道型城市论文-李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