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颜料论文-王俊杰

古代颜料论文-王俊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古代颜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可见光谱,古代壁画颜料,无损鉴别

古代颜料论文文献综述

王俊杰[1](2019)在《基于可见光谱的古代壁画颜料无损鉴别方法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可见光谱对古代壁画颜料进行鉴别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古代画家的颜料使用情况,帮助当代画家学习和分析古代的绘画技法,便于有效保护和复原当前所发现的壁画。本文通过构建参考数据库,对古代壁画光谱原位无损测量,进而分析了古代壁画的颜料使用方法及差异性。(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李蔓[2](2018)在《概说中国古代红色颜料》一文中研究指出颜料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杰出成果,从将其独立使用到配合各类器物使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年代,对颜料性质及其种类的研究,可帮助我们了解古代颜料的使用特点及其发展演变规律,也可为判断文物的年代、真伪以及后期的保护、修复提供借鉴。崇尚红色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本文来源于《中国文物报》期刊2018-08-03)

田露梅[3](2018)在《中国古代红色颜料考》一文中研究指出红色在中国的应用范围很广,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红色文化,中国人的红色审美从古代一直延续至今,经历了传承与升华,是中国文化里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中国古代红色的研究势必与红色颜料息息相关,对于绘画来说,颜料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古代先贤们用他们的智慧制作出各色颜料,创造了大量精美的艺术作品。这其中有的红色颜料历经千年至今仍可辨别,可见古代颜料制作水平的高超。因此对中国古代红色颜料做一个系统的整理和研究,探究当时颜料的来源以及制作工艺,对绘画颜料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更好的运用颜料。本文从红色颜料的原料出发,考察不同质红色颜料的渊源、化学性质等,结合古代文献资料,考证古代红色颜料的制作工艺,并结合考古实物以及实验检测分析报告,考证古代红色颜料的使用情况。本文分为四章,绪论和第一章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及意义,确定红色的定义,简要探讨了红色在生命、地位、喜庆叁个方面的象征性,加深对红色的认识。第二章主要探讨红色矿物质颜料,根据古籍的记载考察其名称的来源,并通过古代文献对其产地进行考察,再与当今的资料进行对比考证其产地。通过研究古代各名家的论述,总结出颜料的制作工艺,利用考古资料与最新研究成果对红色矿物质颜料在古代的应用进行研究。第叁章主要探讨红色植物质颜料,研究方法大致与第二章相同,但是基于植物颜料的特殊性,有的植物既可以作为绘画颜料又可以当作染料对丝织物进行染色,因此红色染料也是本章的研究对象。第四章探讨古代制作颜料的工具以及颜料的胶结材料,利用考古发掘实物、古代文献资料以及实验研究报告举例分析,并且在这一章对传统手工颜料的价值进行讨论。最后一部分结语,对本文进行总结,通过以上四个章节的讨论分析,对中国古代红色颜料有一个深入的认识。(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李涛[4](2018)在《中国古代纸币及当票的颜料与纤维》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引言纸币是以纸张为载体的货币,通常由国家强制发行,并作为金属货币的替代物而流通。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行和流通纸币的国家。从北宋天圣元年(1023)至清末,仅国家纸币就有数十个币种以及数百个不同面额~([1]),并且每一种国家纸币的发行量都十分巨大。不同于金属货币,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因此,纸币的制作、发行和流通一旦失去控制,会对国(本文来源于《中国钱币》期刊2018年01期)

韩宏[5](2017)在《秦俑终于能穿回彩衣了》一文中研究指出121件(组)先秦至元代的陶质彩绘文物8月30日亮相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由秦陵博物院联合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等单位策划的“留住色彩——陶质彩绘文物保护成果展”,集中展示了近年来一批陶质彩绘文物的保护研究成果,使观众切身感受文物从“支离破碎(本文来源于《文汇报》期刊2017-09-01)

梁金星,万晓霞[6](2017)在《基于可见光谱的古代壁画颜料无损鉴别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矿物颜料是古代壁画显色的物质基础,其可见光谱反映自身物质和物理属性。不同颜料对可见光吸收特性的差异导致光谱曲线形状不同,同一种颜料因粒径等级差异引起光谱曲线幅值的规律性变化。依据矿物颜料上述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可见光谱的古代壁画颜料无损鉴别方法,通过光谱归一化方法实现不同粒径等级的同一颜料光谱曲线迭合,去除颜料粒径等级对光谱曲线幅值变化的影响,然后提取表征光谱曲线在各波段增减性和凹凸性的一阶与二阶导数特征,与光谱曲线组合得到颜料物质属性鉴别的光谱组合特征空间,以光谱角和欧式距离为基础构建评价指标,计算待鉴别颜料与数据库参考样本在光谱特征空间中的匹配误差(ME),实现颜料物质属性的鉴别。通过构建矿物颜料平均粒径大小和光谱反射率均值之间关系函数,实现颜料平均粒径大小的鉴别。基于构建的古代壁画常用颜料光谱数据库,以莫高窟壁画为对象,通过非接触式原位无损测量方法测量获得壁画颜料的可见光谱数据,对本文方法进行了验证,并以石绿和青金石颜料的鉴别结果为例,对古代壁画颜料使用技法、不同朝代颜料使用的差异性及原因进行了探讨。该方法将为更加全面深入研究和保护古代壁画提供有效的理论与方法支撑。(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17年08期)

赵雪[7](2017)在《古代壁画颜料的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古代绘画在中国艺术文化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古代壁画作为绘画的组成部分,展现了浓厚的文化内涵。它的颜料以矿物色为主,色彩艳丽、华美,具有独特而独立的审美价值。因此对古代壁画颜料进行深入研究势必具有一定的科考意义。本文简要概述了古代壁画颜料性能的检测技术,并对古代壁画颜料的性能展开研究,以敦煌石窟壁画颜料为例,发现了红色、黄色、绿色、白色等颜料性能的特殊性。并探讨了影响古代壁画颜料保存的因素,旨在通过研究壁画颜料的稳定性能,为探索古代文物的历史价值以及新颜料的开发与研制做出贡献。(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7年05期)

刘璐瑶[8](2017)在《多方法检测古代珍贵彩绘文物颜料及胶结材料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留存下大量精美珍贵的物质遗存,有洞窟和墓葬壁画、木构建筑的油饰彩画、陶器彩绘等等。这些文物除了文化和艺术价值,同时也是研究古代文明和探索历史进程的重要物证。研究彩绘文物的颜料和胶结材料等原始材料,是研究古代文物制作工艺的基础,同时对现阶段文物的加固保护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对我国彩绘文物颜料和胶结物的种类以及制作工艺进行系统性研究报道还比较少,尤其是对颜料和胶结物检测技术的集成研究很少。本文在查阅国内外文献和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颜料和胶结物的集成检测方法。首先,通过微损取样、横截面制作的方法,展开对彩绘文物剖面结构、颜料和胶结物组成的分析研究。在颜料检测方面,在完善中国古代颜料的元素组成以及拉曼光谱特征峰资料库的基础上,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背散射功能以及能谱联用技术分析样品中颜料的元素组成,最后用拉曼光谱获取颜料的结构信息。在胶结物检测方面,首先制作多片横截面切片,然后使用染色法确定剖面各层中是否含有油脂和蛋白质,最后使用免疫法鉴定蛋清和动物胶。本文用上述系列方法检测了天水麦积山壁画和泥塑彩画、北京故宫燕喜堂油饰彩画的样品。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样品横截面方法分析彩绘文物比较直观、位置信息明确;能谱和拉曼光谱法能从元素组成和物质结构两方面鉴定颜料和填料的成分,可信度高;通过染色法与免疫法在样品的横截面切片上检测有机胶结物,可以准确判断彩绘文物各层中掺加的有机胶结物信息。该颜料和胶结物的集成检测方法可靠、简便、实用。免疫法如酶联免疫法、免疫荧光法和化学发光免疫法等,应用于文物中胶结物的检测特异性和灵敏度高。鉴于目前该方法只局限于动物性蛋白质的检测,比如蛋清、蛋黄、I型胶原蛋白等,而古代很多胶结物属于植物性胶结物,比如大漆、桃胶、松香等。本文以桃胶为例,首先分离提纯植物性胶结物,用纯化的植物性蛋白培养多克隆抗体,将培养成功的抗体进行效价和特异性检测之后,应用于免疫法检测。(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7-01-15)

付倩丽[9](2016)在《古代矿物颜料拉曼光谱定量分析方法模拟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古代人类在创造灿烂历史文化的同时,为我们遗留下了精美的彩绘文物,表达着当时人们对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的思考及看法。对这些文物彩绘特别是彩绘颜料的科学认知,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当时人类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状况。在古代常使用矿物颜料装饰陶器、壁画等文物,并且彩绘颜料使用中,除去使用单一颜料外,为了呈现更合适的色彩,古代工匠在施彩时也将颜料混合使用。为了得到彩绘中不同颜料的比例构成,目前现有的结构分析方法多采用X射线衍射,但其样品需要量较大;也可以通过能谱、荧光等元素分析手段间接得出颜料混合比例,但是无法对同分异构等颜料情况进行分析。传统的拉曼光谱具有取样量小,微损甚至无损的优势,但其普遍使用的点分析的分析方式,决定了其只能达到定性分析的程度,无法做到定量分析。为了解古代彩绘颜料的配比工艺,本论文开展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法对古代矿物颜料定量分析的模拟实验研究,即在拉曼光谱对混合物质定性分析的研究基础上尝试利用拉曼光谱快速扫描技术对混合矿物颜料进行定量或半定量分析,尝试拉曼光谱在古代矿物彩绘颜料定量方面的新应用,为文物材质分析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本论文确定两组标准混合颜料样品即铅丹与朱砂、石青与石绿,每组样品分别设置1:1、1:2、1:3、1:4、1:5五种配比。通过实验选择了EpoxiCureTM2 Epoxy Resin和EpoxiCureTM2 Epoxy Hardener作为包埋树脂来制备拉曼样品。使用streaml ine大面积快速扫描成像系统对标准混合样品进行检测,确定实验条件为514nm激波长,20mW激光功率与10s激发时间,每个样品选择3个区域进行检测,得到样品中混合颜料的面积分布图,及各物质在检测区域中所占的面积比例,从而得出混合颜料中各物质质量百分比,实验结果表明显微激光拉曼光谱仪对标准混合颜料可进行半定量分析,误差范围为10%左右。并结合X射线衍射、粉末偏光显微法及扫描电镜能谱对标准样品分析的数据,得出了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对彩绘颜料定量分析的可行性,同时分析了产生误差的原因。将实验得出的拉曼光谱对彩绘颜料样品的定量分析方法尝试应用于秦俑颜料的半定量分析中,得出样品中颜料组成的配比,也是首次尝试使用拉曼光谱对古代矿物彩绘颜料进行定量分析。(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6-12-01)

李蔓,夏寅[10](2016)在《古代铜绿颜料合成工艺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引言在我国绿色颜料中,铜绿的使用十分普遍,其使用历史跨度长、范围广,是一种古代常用的绿色颜料。现有研究成果表明,我国除了新疆康吉尔塔格金矿发现的副氯铜矿外~([1]),其他地方均未发现碱式氯化铜的天然矿。有关专家对彩绘文物上的绿色颜料进行分析,发现我国五代之前使用的绿色颜料主要是天然铜绿,而五代之后合成铜绿使用十分广泛~([2-11])。因此,古代铜绿合成工艺的研究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工作。古代文献中记载了一些关于铜绿的合成(本文来源于《黄河.黄土.黄种人》期刊2016年20期)

古代颜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颜料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杰出成果,从将其独立使用到配合各类器物使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年代,对颜料性质及其种类的研究,可帮助我们了解古代颜料的使用特点及其发展演变规律,也可为判断文物的年代、真伪以及后期的保护、修复提供借鉴。崇尚红色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古代颜料论文参考文献

[1].王俊杰.基于可见光谱的古代壁画颜料无损鉴别方法分析[J].当代化工研究.2019

[2].李蔓.概说中国古代红色颜料[N].中国文物报.2018

[3].田露梅.中国古代红色颜料考[D].陕西师范大学.2018

[4].李涛.中国古代纸币及当票的颜料与纤维[J].中国钱币.2018

[5].韩宏.秦俑终于能穿回彩衣了[N].文汇报.2017

[6].梁金星,万晓霞.基于可见光谱的古代壁画颜料无损鉴别方法[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7

[7].赵雪.古代壁画颜料的性能分析[J].艺术品鉴.2017

[8].刘璐瑶.多方法检测古代珍贵彩绘文物颜料及胶结材料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7

[9].付倩丽.古代矿物颜料拉曼光谱定量分析方法模拟实验研究[D].西北大学.2016

[10].李蔓,夏寅.古代铜绿颜料合成工艺探究[J].黄河.黄土.黄种人.2016

标签:;  ;  ;  

古代颜料论文-王俊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