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迁移论文-陈晓颖

语用迁移论文-陈晓颖

导读:本文包含了语用迁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道歉表达策略,语用迁移,中国日语学习者,日语教学

语用迁移论文文献综述

陈晓颖[1](2019)在《中国日语学习者道歉表达策略的语用迁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1972年Hymes提出交际能力(communication competence)的概念以来,交际能力在二语教学中受到较高重视,并得到广泛运用。之后,Bachman(1990)根据Canale&Swain的模型提出语用能力的概念,将语用能力划分为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换言之,要想实现真正成功的跨文化交际,必须重视有关语用能力的培养,尽量避免由于母语的影响而导致的负语用迁移现象。本文选择道歉言语行为来进行语用迁移研究。道歉作为一种言语行为,在语言学研究领域尤其是语用学方面一直是研究的热门课题。道歉言语行为在日常生活交际中必不可少,是人际交往中的润滑油。Brown&Levinson(1987)也曾提出,道歉是对说话者的面子威胁最大的言语行为之一。因此,不恰当的道歉表达会给交流双方尤其是在外语学习者与母语者之间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导致交际失败。本研究主要分析中国人日语学习者在用日语进行道歉表达时的语用迁移现象,从而提高中国日语学习者对语用迁移现象的重视,促进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的提升。本研究调查中国日语学习者、汉语母语者、日语母语者共143人,收回有效问卷128份。研究数据来源于包括10种情景的话语补全测试调查问卷。并采用SPSS24.0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事后检验。通过道歉策略选择使用频率分析中国日语学习者及日语母语者在道歉策略选择上体现出的差异及相似性。本研究主要针对以下问题展开调查:1.中国日语学习者与日语母语者在道歉策略选择方面的异同点;2.中国日语学习者与日语母语者在道歉表达形式的异同点;3.中国日语学习者在用日语进行道歉时是否存在语用迁移现象;4.社会语用因素(社会权力,社会距离以及负担度)对于叁组实验对象的道歉策略选择有何影响。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研究分析,发现中国日语学习者在使用日语进行道歉时,大多数情况下受母语影响,存在语用迁移现象,且负语用迁移现象较多,并总结出以下特征:(1)中国日语学习者与日语母语者相比在使用道歉策略方面,使用发话内行为指示表现的策略频率较低。同时学习者在使用日语道歉时,在道歉的定型表达方面(「すみません」类、「ごめん」类、「申し訳」类)存在较多误用;(2)在相同的道歉条件下,中国日语学习者更倾向于使用强调道歉的策略;(3)在道歉的场合,中国日语学习者更重视维护自己的面子,倾向于使用向对方示好、亲切积极的策略来表达自己的歉意。与之相反,日语母语者更倾向于选择承认错误,重视维护对方的面子,承担责任的道歉策略;(4)从社会影响因素角度来看,在道歉的场合,中国日语学习者对社会距离相对较远,或社会权利相对较高的对方会使用多种道歉策略。与之相反,日语母语者会对社会距离相对较近,社会权利较低的对方采取多种道歉策略。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中国日语学习者在道歉表达策略的选择及使用方面会受母语的影响。并基于此,本文对国内日语教育课程设置、指导者的教学方法与学习者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日语学习和日语教学有所启示。(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9-06-12)

廖晨曦[2](2019)在《基于语料的中国德语学习者母语语用迁移的实证研究——以“请求”言语行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实验设计对德语学习者和德语母语者的"请求"言语行为进行分析,发现母语对德语学习者在言语行为的内容、内容的细化程度以及面对不同社会距离和社会地位的说话对象采用的策略有叁个方面的迁移作用。因此,外语教学中应增强学生对语言迁移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以减少母语语用迁移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本文来源于《教育观察》期刊2019年16期)

桂明妍[3](2018)在《语用迁移及其对国内西班牙语教学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语用迁移是一个发生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普遍现象。目前我国的西班牙语教学与之相关的研究甚少,课堂教学也容易忽视这一内容,进而导致学生在实际交际中因语用迁移而产生语用失误。本文分析西班牙语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语用迁移现象,并尝试对西班牙语教学过程中如何讲授语用知识、提高学生语用能力、避免语用负迁移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8年48期)

朱效惠[4](2018)在《维吾尔族学生英语水平与维——汉请求策略语用迁移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探究维吾尔族学生用英语实施请求时的英语水平与维—汉语用迁移的关系。叁语组由国内高校维吾尔族学生组成,根据其英语水平分为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另有叁个对照组。研究采用电子邮件写作任务收集数据,通过对比高、低水平组与对照组的请求策略,分析维吾尔族学生英语水平与维—语用迁移的关系。研究发现,高、低水平组均不同程度受已习得语言影响,其中低水平组受影响更大,学生的英语水平与维—汉语用迁移基本呈负相关。(本文来源于《外语教育研究前沿》期刊2018年02期)

张力丹[5](2018)在《浅析二语习得中的语用迁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二语习得中,学习者往往会利用母语来弥补因二语知识的欠缺而出现的表达困难,将母语中的语用知识迁移到目的语中。本文梳理了语用迁移的各项概念,并指出当前语用迁移研究主要集中在英语学习者,针对日语学习者的语用迁移研究相对较少这一现状。(本文来源于《汉字文化》期刊2018年18期)

赵毅玲[6](2018)在《少数民族学生叁语习得中英汉称呼语的语用迁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文化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而少数民族在学习叁语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汉语与母语之间的差异性,同时还需要适应英语与这两种语言之间的语用迁移,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完成叁语学习,并且更加准确地识别出不同称呼语之间的语用迁移,教育者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针对该情况,笔者将从叁语习得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存在问题、改善措施以及语用迁移的现状、研究分析、相应措施等不同的角度进行详细的阐述,希望这些意见和建议能够为我国教育行业未来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本文来源于《报刊荟萃》期刊2018年09期)

刘承宇,卢文佳,覃冰玲[7](2018)在《叁语教育背景下藏族学生英语语用迁移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叁语教育背景下,我国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时往往会受到叁语间语用迁移的影响。本文以卡明斯(Cummins)1976年提出的门槛假设理论为理论基础,从招呼言语行为入手,通过调查西部地区某高校藏族英语学习者英语学习中的语用迁移情况,着重探讨其藏语与汉语水平对英语语用迁移的影响。结果显示,藏族英语学习者在招呼言语行为的语义程式和排列顺序上存在语用负迁移现象,非平衡藏汉双语者比平衡藏汉双语者受到更多语用迁移的影响,其主要迁移源为其强式语。本文进而就如何提高藏族学生英语水平及语用能力提出了一些参考性建议。(本文来源于《《外国语文论丛》第8辑》期刊2018-08-01)

张莉娟[8](2018)在《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文化语用迁移现象探究——以拒绝言语行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和商务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可见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不可缺少的培养目标之一。本研究在对陕西学前师范学院67名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拒绝"言语行为进行问卷调查并访谈,且收集统计数据后,作者发现受试者在用英语拒绝他人时,不同程度地受到文化语用迁移的影响。因此,本文就这些语用迁移分析原因,以期对商务英语教学有所启示。(本文来源于《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戴沅芳,张绍杰[9](2018)在《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语用能力和语用迁移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采用"口语语篇补全测试"方法,从语义程式使用频率差异度和语篇表达内容两个方面考察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语用能力和母语语用迁移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不同口语语用能力英语学习者出现明显语用迁移、非明显语用迁移、语用迁移过度、语用迁移凹陷4种不同程度的语用迁移。数据分析显示,英语学习者口语语用能力和语用迁移之间的关系总体呈倒U型,即从英语口语语用能力弱到中等的学习者随着口语语用能力提高,语用迁移程度变大,而从英语口语语用能力中等到强的学习者随着口语语用能力提高,语用迁移程度变小。(本文来源于《外语界》期刊2018年01期)

李梅芳[10](2017)在《聚焦语用迁移,助力言语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可见,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应成为当下语文学科的着力点和归宿点。而扎实有效的语用迁移训练,则是指引、协助学生开启言语世界、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可供迁移训练的点很多,怎样才能让它们助力学生的言语发展,从而教给学生真正带得走的语文呢?下面谈谈我的教学实践和思考。一、心中有纲,把握根本点(本文来源于《语文知识》期刊2017年18期)

语用迁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实验设计对德语学习者和德语母语者的"请求"言语行为进行分析,发现母语对德语学习者在言语行为的内容、内容的细化程度以及面对不同社会距离和社会地位的说话对象采用的策略有叁个方面的迁移作用。因此,外语教学中应增强学生对语言迁移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以减少母语语用迁移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语用迁移论文参考文献

[1].陈晓颖.中国日语学习者道歉表达策略的语用迁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9

[2].廖晨曦.基于语料的中国德语学习者母语语用迁移的实证研究——以“请求”言语行为为例[J].教育观察.2019

[3].桂明妍.语用迁移及其对国内西班牙语教学的启示[J].教育现代化.2018

[4].朱效惠.维吾尔族学生英语水平与维——汉请求策略语用迁移关系研究[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18

[5].张力丹.浅析二语习得中的语用迁移研究[J].汉字文化.2018

[6].赵毅玲.少数民族学生叁语习得中英汉称呼语的语用迁移研究[J].报刊荟萃.2018

[7].刘承宇,卢文佳,覃冰玲.叁语教育背景下藏族学生英语语用迁移实证研究[C].《外国语文论丛》第8辑.2018

[8].张莉娟.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文化语用迁移现象探究——以拒绝言语行为为例[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

[9].戴沅芳,张绍杰.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语用能力和语用迁移关系研究[J].外语界.2018

[10].李梅芳.聚焦语用迁移,助力言语发展[J].语文知识.2017

标签:;  ;  ;  ;  

语用迁移论文-陈晓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