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体位分娩护理对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效果分析

自由体位分娩护理对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效果分析

岳阳市中医医院湖南岳阳414000

【摘要】目的:探究自由体位分娩护理对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自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两年期间内分娩的产妇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取的80例产妇分为实验组以及参照组,两组产妇均为40例,其中参照组产妇采用传统体位分娩护理,实验组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护理,依据两组产妇所采用的分娩体位不同,对两组产妇的临床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参照组产妇,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的产程时间明显少于参照组产妇,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产妇的不良母婴结局出现情况明显少于参照组,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自由体位分娩护理对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效果好,值得临床医学中的进一步推广以及应用。

【关键词】自由体位分娩护理;自然分娩;临床效果

分娩是指胎儿从母体诞出,成为独立个体的阶段和过程,在此过程中,产妇会伴随着巨大的生理痛苦以及心理压力。通过对分娩体位的调节可以有效的对分娩过程中的痛苦以及压力进行缓解,自然分娩比剖宫产的并发症少,同时自然分娩可以促进新生儿的大脑皮层发育,具有诸多优点[1]。本文选取于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中来我院妇产科分娩的80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进一步研究自由体位分娩护理对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效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内妇产科分娩产妇80例,经我院临床检查,所选取产妇以达到预产期均符合临床指征。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以及参照组,两组产妇均为40例,其中参照组产妇年龄在26~35岁之间,产妇的平均年龄为(30.15±5.85)岁,其孕周在38~41周之间,其平均孕周为(40.35±1.46)周。其中初产妇35例,经产妇5例,实验组产妇龄在27~38岁之间,产妇的平均年龄为(31.84±5.05)岁,其孕周在38~41周之间,其平均孕周为(40.25±1.43)周。其中初产妇36例,经产妇4例,将两组产妇的年龄、怀孕周期以及生育状况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意义分析,分析结果为: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本次研究已经征得我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1.2研究方法

参照组产妇采用传统分娩体位方法进行分娩,实验组产妇采取自由分娩体位方法进行分娩,两组产妇的具体分娩体位内容如下所示:

4.2.1参照组:参照组产妇采用仰卧位分娩,取膀胱截石位进行分娩,在助产师的指导下,产妇双手抱膝下身用力,催使胎儿离开母体,待得胎儿头娩后,产妇停止向下屏气用力直至完成全部分娩过程。

4.2.2实验组:实验组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方法进行分娩,本次研究中共采用5种分娩体位,分别为:站位、跪位、坐位、蹲位以及舒适体位,其具体内容为:站位分娩产妇采用靠墙或握住扶手的方式进行站立。跪位分娩的产妇将膝盖跪在产床上,产妇上身趴于分娩球上。取坐位的产妇坐于产床中间,双手扶住手支架,双足踩住脚支架。采取蹲位的产妇,将产床床头抬高,使其垂直于地面,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倚靠产床下蹲。侧卧位产妇将胸紧贴贴近床面[2]。

1.3观察指标

依据两组产妇的分娩体位不同,对两组产妇的临床数据进行对比,主要对比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情况、产程时间以及不良母婴结局出现情况。

1.4统计学意义分析

依据两组产妇所使用的分娩体位方法不同,将两组产妇的数据资料使用SPSS17.0软件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对于两组数据中的计数资料使用卡方值进行检验,两组数据中的计量资料使用T值进行检验。对比两组统计学结果,当P值小于0.05时,证明本次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产妇自然分娩情况对比

实验组产妇的自然分娩情况明显好于参照组产妇,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表1产妇自然分娩情况数据对比

2.2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对比

实验组产妇的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时间分别为:261.5±49.6、70.1±16.3、6.8±3.2(单位:min),参照组产妇的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时间分别为:315.7±50.4、80.2±12.5、10.1±4.1(单位:min)。实验组产妇的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参照组产妇,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T=4.8476、3.1097、4.0129)。

2.3两组产妇不良母婴结局情况对比

实验组产妇中产妇不良结局为:会阴中度裂伤3例,重度裂伤1例,无会阴侧切。参照组产妇不良结局为会阴中度裂伤6例,重度裂伤3例,会阴侧切2例。实验组产妇不良结局少于参照组,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卡方值=4.0205)。实验组婴儿不良结局为:产伤2例,胎儿窒息0例,胎儿窘迫1例。参照组婴儿不良结局为:产伤6例,胎儿窒息1例,胎儿窘迫3例。实验组婴儿不良结局少于参照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方值=4.5006)。

3.讨论

不同分娩体位对于分娩结局、分娩产程以及分娩结局均有所影响,临床医学中分娩体位较多,存在站位、跪位、坐位以及侧卧位等,其具有不同的优缺点,站位分娩方式,可以充分利用胎儿重力的原因,减少产程时间,宫缩力度较强,但产妇会较为劳累。跪位分娩方法,可以有效减轻阴道撕裂程度以及需要会阴切口的可能,产妇会较为疲劳,坐位分娩方法,可以减少产程时间,产道宽度减轻胎儿在分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氧现象,利于顺产,但产妇久坐会导致会阴发生水肿。侧卧位分娩姿势可以达到放松会阴的目的,减少静脉压迫以及综合征出现的可能,但不利于部分产妇分娩。因此,应依据产妇个人情况不同,为产妇选择适合的分娩体位[3],本文主要研究自由体位分娩护理对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分娩的80例产妇,将其分为实验组以及参照组,参照组常规分娩体位,实验组自由分娩体位,对比临床数据可知,实验组产妇的自然分娩情况、产程时间以及不良母婴结局均显著好于参照组产妇,统计学有意义(P<0.05)。

综上所述,自由体位分娩护理对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效果较好,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高,产程时间短,同时降低了剖宫产率,值得临床医学中的推广以及应用。

参考文献:

[1]高坤炀,刘荆银,蒋睿.两种体位矫正持续性枕后位提高自然分娩成功率及妊娠结局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6,8(8):69-71.

[2]张远惠,谢婧,李玲玲,等.自由待产体位及改良产程体位在经阴道自然分娩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6):864-866.

[3]黄燕,赵芳.早期体位指导配合心理干预对初产妇产程时间及自然分娩率的影响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3):4690-4691.

标签:;  ;  ;  

自由体位分娩护理对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效果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