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分界线论文-阳小燕,任家富,刘长江

视野分界线论文-阳小燕,任家富,刘长江

导读:本文包含了视野分界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视野分界线,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目标跟踪,多摄像机

视野分界线论文文献综述

阳小燕,任家富,刘长江[1](2016)在《基于视野分界线的多摄像机运动目标跟踪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视野分界线的多摄像机运动目标跟踪算法。该算法通过采用SIFT算法来自动获取特征点,生成视野分界线。当目标穿过分界线后,将待确定目标颜色直方图与目标颜色直方图相匹配,匹配度最好的赋予标识,即完成目标的交接,用Mean Shift算法完成后续目标的跟踪。在搭建的实验平台上进行了实时跟踪,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实现多摄机间的目标连续跟踪。(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期刊2016年09期)

薛翠红,于洋,梁艳,于明[2](2012)在《多摄像机视野分界线恢复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一种多摄像机的视野(Field of View,FOV)分界线恢复方法,利用Harris角点检测和单应矩阵的方法完成摄像机视野分界线恢复。用Harris角点检测算法提取图像中角点特征;在有重迭区域图像间进行特征点匹配,再根据匹配点计算图像间的单应矩阵;最后由图像的边界点及图像间的单应矩阵计算摄像机的FOV分界线。该方法能准确恢复摄像机的视野分界线,具有准确性和鲁棒性。(本文来源于《无线电通信技术》期刊2012年02期)

杨俊,战荫伟[3](2010)在《基于SIFT及射影变换的摄像机视野分界线恢复》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运动目标之间的匹配是多摄像机视频监控的关键,而摄像机的视野(Field of View,FOV)分界线是实现目标一致性标记的有效工具。本文利用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cale-Invariant Features Transform,SIFT)算法及射影变换恢复摄像机FOV分界线,该方法不需要知道摄像机的标定信息:首先使用SIFT算法在有重迭区域的图像间自动生成匹配点,选择在空间共面的至少4对匹配点;然后根据匹配点计算图像间的单应矩阵;最后由图像边界点及图像间的单应矩阵计算摄像机的FOV分界线。实验表明,此方法对于摄像机FOV分界线的恢复具有准确性及鲁棒性。(本文来源于《图像图形技术研究与应用(2010)》期刊2010-04-02)

牛恩国,程咏梅,潘泉,赵春晖,杨涛[4](2007)在《多摄像机视野分界线快速自动生成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摄像机视野分界线是一种有效地解决多摄像机人体跟踪目标交接问题的工具,提出了一种基于同步视频的摄像机视野分界线快速自动生成算法,利用视野分界线和目标中心到视野分界线的距离实现多摄像机之间的目标交接。该算法不依赖摄像机的标定信息和目标颜色信息。为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设计搭建了一个室内视觉有重迭区域的多摄像机人体跟踪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易实现、实时、准确率高的优点。(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研究》期刊2007年03期)

视野分界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了一种多摄像机的视野(Field of View,FOV)分界线恢复方法,利用Harris角点检测和单应矩阵的方法完成摄像机视野分界线恢复。用Harris角点检测算法提取图像中角点特征;在有重迭区域图像间进行特征点匹配,再根据匹配点计算图像间的单应矩阵;最后由图像的边界点及图像间的单应矩阵计算摄像机的FOV分界线。该方法能准确恢复摄像机的视野分界线,具有准确性和鲁棒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视野分界线论文参考文献

[1].阳小燕,任家富,刘长江.基于视野分界线的多摄像机运动目标跟踪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6

[2].薛翠红,于洋,梁艳,于明.多摄像机视野分界线恢复算法[J].无线电通信技术.2012

[3].杨俊,战荫伟.基于SIFT及射影变换的摄像机视野分界线恢复[C].图像图形技术研究与应用(2010).2010

[4].牛恩国,程咏梅,潘泉,赵春晖,杨涛.多摄像机视野分界线快速自动生成算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7

标签:;  ;  ;  ;  

视野分界线论文-阳小燕,任家富,刘长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