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稳定评估指标论文-吕思卓,叶琳,李晶,杨靖萍,郑超

电压稳定评估指标论文-吕思卓,叶琳,李晶,杨靖萍,郑超

导读:本文包含了电压稳定评估指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有载调压变压器,电压稳定,有载调压,戴维南等值阻抗

电压稳定评估指标论文文献综述

吕思卓,叶琳,李晶,杨靖萍,郑超[1](2018)在《一种计及有载调压变压器动态调节影响的中长期电压稳定评估指标》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随机优化理论,研究在已知实时供电计划基础上供电公司对于可中断负荷的最优决策模型,并给出模型的解析解。有载调压变压器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压调节手段,在电力系统中被广泛应用,然而,其分接头调整对系统的动态响应影响显着。研究有载调压变压器动态调节对电压稳定性的影响,基于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动作前后一次侧电压和电流变化量,给出一种中长期电压稳定性评估指标,该指标计算快速简单,能给出系统的戴维南等值阻抗。3机10节点测试系统和实际电网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指标可以准确判断有载调压变压器的稳定性,结合WAMS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中长期电压在线监测及控制,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丁道剑,李升,吴恒,李怀森,孙梦茹[2](2017)在《基于突变理论指标的微电网静态电压稳定在线评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微电网静态电压稳定问题,结合低压微电网功率传输特性,改进了基于突变理论的静态电压稳定指标.仿真结果表明,该指标可直观利用微电网系统的运行参数进行计算,且能够有效评估负荷增长下系统电压稳定的水平,并可判别电压稳定薄弱节点.分析微电网轻、重负荷两种情况下薄弱节点的电压稳定指标变化情况,依据微电网的负荷水平对所设计的电压稳定指标进行分区设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微电网电压稳定在线评估模型,可显着提高系统的电压稳定评估与控制效果.(本文来源于《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4期)

王云柳[3](2016)在《静态电压稳定分析方法与电网AVC运行状态评估指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静态电压稳定分析对于辨识电力系统的静态电压稳定裕度和避免电压失稳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电压无功运行状态评估是全面掌握系统电压无功的运行水平、发掘无功容量配置和电压无功控制中的薄弱环节的重要手段。随着电力工业智能化的不断发展,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和自动电压控制(Automatic Voltage Control,AVC)已成为现代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核心功能,其对电网有功和无功潮流的调整分布有重大影响。现有静态电压稳定分析方法没有考虑AGC机组不同有功负荷分配方式的影响,现有电压无功运行状态评估方法没有考虑AVC系统的分区控制特点,由此导致相关评估结果不符合实际。为此,论文对综合考虑AGC与AVC影响的静态电压稳定分析方法以及综合考虑AVC就地与分区控制特点的电压无功运行状态评估方法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现有考虑AVC作用的连续潮流模型未考虑系统的静态特性和AGC机组的控制特点,使静态电压稳定分析结果不符合实际。为此,论文提出了综合考虑静态特性以及AGC和AVC作用的连续潮流模型。该模型在考虑二级电压控制的连续潮流模型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了发电机和负荷的静态频率电压调节特性,引入了AGC机组的超前控制策略,完善了节点类型扩展方案以及节点类型转换策略。同时,论文将负荷增长过程中系统总有功调节量的估算、分摊以及节点类型的转换嵌入连续潮流算法的预测校正环节,解决了所建模型的求解问题。基于IEEE 39节点算例进行仿真对比分析,论证了所建模型及其求解算法的有效性。(2)现有电压无功运行状态评估方法仅考虑了变电站电压无功的就地控制策略,不满足电压无功分层分区控制模式的评估要求。为此,论文提出了AVC控制下的地区电网电压无功运行状态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在现有文献就地控制策略评估指标的基础上补充了负荷波动程度评估指标和电压不合格原因追踪指标,同时增加了区域电源母线电压合格程度、关口无功合格程度、负荷无功平衡程度的评估指标以及AVC区域控制策略失效原因的追踪指标。基于论文所提的电压无功运行状态评估指标,评估了广东某地区电网的电压无功运行状态,评估结果验证了所提指标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6-05-01)

刘媛媛[4](2016)在《基于阻抗模裕度指标的电力系统随机电压稳定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力系统是一个随机特性很强的复杂系统,在研究系统电压稳定性时,应用确定性稳定裕度指标进行评价,其结论必定过于乐观,因此有必要计及各种随机因素对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影响。考虑随机潮流的电力系统电压稳定评估,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随机干扰对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影响。首先阐述了目前研究静态电压稳定的主要内容及各种分析方法,介绍了电压稳定的研究机理以及评价指标。为了实现电力系统节点电压稳定的分布式评估与控制,提出应用电力系统综合动态等值电路分析电压稳定性的方法。通过分析非线性复变电路的极限传输功率条件,得到从负荷节点看进去的电力系统综合动态等值电路及其参数计算方法,根据综合动态等值电路参数,能够很方便地计算各PQ节点的电压稳定阻抗模裕度指标。阻抗模裕度指标与网络中的各个具体节点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是节点电压稳定的最直观的评价指标。依据阻抗模裕度的大小对各PQ节点电压稳定性进行强弱排序,可以快速找出电压稳定性最薄弱的节点,有利于调度运行人员对电压稳定薄弱节点进行重点监视与控制。在进行随机潮流计算时,综合考虑蒙特卡罗法和半不变量法进行分析。建模和数据采集阶段利用蒙特卡罗法结合重要抽样原理进行抽样,在数据分析和处理阶段将概率密度函数利用Gram-Charlier级数展开,最终获得节点电压以及支路潮流的分布函数。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均值阻抗模裕度指标分析随机电压稳定的方法。在求解均值阻抗模裕度指标时,将负荷的不确定性和支路故障随机性都等效为节点注入功率的随机波动来处理,定义不同的方差来模拟注入功率的随机变化,并利用半不变量法求出阻抗模裕度及其各阶半不变量,获得其概率密度,最终求得各PQ节点在不同运行状态下的均值阻抗模裕度。在IEEE14节点和IEEE30节点系统中进行仿真计算,验证了随机潮流下阻抗模裕度指标评价电压稳定性的正确性。与确定性潮流下的电压稳定性指标相比,考虑随机因素后电压稳定性指标整体减小,说明随机潮流在评估系统电压稳定时更保守,具有很好的可信度。(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6-04-30)

董雷,张昭,蒲天骄,于汀,韩巍[5](2015)在《基于PMU量测信息的电压稳定在线评估指标》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对电压稳定的实时在线监测,亟需研究具有良好精确度、线性度和计算快速性的电压稳定在线评估指标,为此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支路电压方程可行解域的静态电压稳定Lu指标。该指标可由PMU的局部量测信息快速计算获得。进而,为了消除冗余量测信息对指标精确度的影响,提出了仅利用PMU电压量测信息的Lu改进指标Lu.pro。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Lu及Lu.pro指标具有很好的准确性和线性度,并进一步验证了Lu.pro指标在叁相不对称情况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Lu指标以及改进的Lu.pro指标能够反映系统中电压稳定的薄弱节点及区域,适用于电压稳定的在线监测与评估。(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期刊2015年11期)

李佳,刘天琪,陈亮,李兴源,江东林[6](2014)在《基于理想点法的多准则综合灵敏度电压稳定评估指标》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静态电压稳定评估方法多从单一角度、用一种变量与电压的关系进行评估的局限性,提出一种新的多准则综合灵敏度电压稳定评估指标。该指标基于理想点法,结合电压/有功功率灵敏度和电压/无功功率灵敏度指标,从而达到联系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目的。该指标无需标准化处理,可克服因量纲不同和数值数量级差异造成的结果偏差。为解决理想点法难以选择权重系数的问题,提出一种能够计及负荷增长方向的权重系数选择方法。通过实际电网算例验证了所提指标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力自动化设备》期刊2014年03期)

乔媛媛,郑飞平,杨若松,张萌[7](2011)在《一种基于支路量测的电压稳定评估指标》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PMU的支路量测,利用支路参数、功率及两端电压向量间的电气关系,构建了一种新的电压稳定评估指标(LPQI)。LPQI变化范围为0~1,计算每条传输线路的LPQI,将LPQI值最大的支路定义为系统电压稳定性最弱支路,其值的大小用以评估当前运行状态下系统的电压稳定程度。经过IEEE9、IEEE30节点系统进行实例验证,计算结果表明LPQI指标能够有效确定当前运行状况下最为薄弱支路,进而可以衡量当前状态距离临界状态的远近程度,LPQI指标的获取计及了支路对地电容对评估静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而且只需进行简单计算。(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期刊2011年08期)

刘怡[8](2009)在《大型电力系统电压稳定评估指标及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直流输电以及各类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的广泛使用,电压稳定问题已经成为现代大型电力系统中最为重要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电压稳定评估指标是衡量系统电压稳定性的有效方法,也是实施电压稳定控制的基础。随着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人们对电能质量和电网安全性要求的提高,现代电力系统对估计电网运行状态的实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现有的电压稳定评估指标进行了全面地对比分析,重点研究了连续潮流法计算裕度指标临界点的方法。目前广泛使用的连续潮流法虽然计算较为可靠,但速度不够理想。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连续潮流法。该方法通过将二次插值法与割线法巧妙结合,并引入适合二次曲线特点的步长控制策略,在精度几乎相同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提高连续潮流法的计算速度。New England 39节点系统和IEEE 118节点系统的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数据的传输和存储是进行电压稳定分析的基础,针对SCADA(尤其是在故障情况下)无法传输电网的动态信息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正交函数的最小二乘拟合方法对SCADA数据进行压缩和重构。该方法通过在厂站侧和SCADA基站侧对数据进行压缩、重构,有效减少网络中的通信量,并可使调度人员观察到电网的动态信息。EPRI 36节点系统的仿真测试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基于最小二乘方法的多项式曲线拟合方法相比,该方法拟合动态数据的精确度更高,并可有效解决故障情况下传统方法的不足。(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09-05-01)

彭昱,周玮,孙辉,邹积岩[9](2006)在《基于网损灵敏度二阶指标的电压稳定概率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多数电力系统电压稳定评估主要采用的是确定性的分析方法。简要介绍了概率的分析方法在进行电力系统电压稳定分析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以蒙特卡罗法和网损灵敏度二阶指标确定电压稳定负荷裕度相结合的方法,同时引入两个概率指标———电压崩溃概率指标和电压崩溃点负荷水平期望值。采用该方法对重载下的AEP30节点系统进行了电压崩溃的概率评估,并侧重于分析负荷的随机特性对负荷水平(电压崩溃点)的影响,以及输电线断线的概率评估和相应减小电压崩溃概率的措施比较。(本文来源于《继电器》期刊2006年18期)

电压稳定评估指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微电网静态电压稳定问题,结合低压微电网功率传输特性,改进了基于突变理论的静态电压稳定指标.仿真结果表明,该指标可直观利用微电网系统的运行参数进行计算,且能够有效评估负荷增长下系统电压稳定的水平,并可判别电压稳定薄弱节点.分析微电网轻、重负荷两种情况下薄弱节点的电压稳定指标变化情况,依据微电网的负荷水平对所设计的电压稳定指标进行分区设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微电网电压稳定在线评估模型,可显着提高系统的电压稳定评估与控制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压稳定评估指标论文参考文献

[1].吕思卓,叶琳,李晶,杨靖萍,郑超.一种计及有载调压变压器动态调节影响的中长期电压稳定评估指标[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18

[2].丁道剑,李升,吴恒,李怀森,孙梦茹.基于突变理论指标的微电网静态电压稳定在线评估方法[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3].王云柳.静态电压稳定分析方法与电网AVC运行状态评估指标研究[D].重庆大学.2016

[4].刘媛媛.基于阻抗模裕度指标的电力系统随机电压稳定评估[D].湖南大学.2016

[5].董雷,张昭,蒲天骄,于汀,韩巍.基于PMU量测信息的电压稳定在线评估指标[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

[6].李佳,刘天琪,陈亮,李兴源,江东林.基于理想点法的多准则综合灵敏度电压稳定评估指标[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4

[7].乔媛媛,郑飞平,杨若松,张萌.一种基于支路量测的电压稳定评估指标[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1

[8].刘怡.大型电力系统电压稳定评估指标及算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

[9].彭昱,周玮,孙辉,邹积岩.基于网损灵敏度二阶指标的电压稳定概率评估[J].继电器.2006

标签:;  ;  ;  ;  

电压稳定评估指标论文-吕思卓,叶琳,李晶,杨靖萍,郑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