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道路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思考张逊仁

农村道路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思考张逊仁

四川省通江县龙凤场镇人民政府四川巴中636734

摘要:本文笔者基于多年经验,首先概述了农村道路建设,分析了农村道路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提出了完善农村道路建设的有效路径,希望能为今后的相关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农村道路建设;问题;有效路径

1农村道路建设概述

农村道路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桥梁,是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手段,不仅可以直接造福农民,更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成为改善农民生活的基石。目前,农村道路交通网络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不仅实现了村村通、社社通水泥路,极大地缩短了城乡、乡镇与乡镇、村与村之间的距离,还改善了道路质量,提高了道路等级和通畅能力,再也没有“大坑套小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现象。同时,村也通上了短途客运车,极大的方便了人民群众的出行,扩充了城域经济的辐射范围,促进了城乡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2农村道路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农村道路建设规划不科学、布局不合理

当前,农村道路大都是在以前农民自筹资金修建的机耕道为基础进行改建的。过去修建时,资金不足,没有专业的设计人员设计,修建的道路线型差、布局不合理、通畅能力低。改建时,由于资金缺口大,征地拆迁困难,大多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局部调整,没有进行大规模地调整,改建后的道路通畅能力有所提高,等级仍然很低,陡坡、急弯路段大有存在,离国家建设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还有待于将来进一步改建。

2.2农村道路建设资金缺口大

当前我国农村道路建设的资金主要靠国家补助,但是我国幅员辽阔,农村比例大,需要建设的道路还很多,紧靠国家补助资金来建设农村道路是无法满足农村建设发展需要。况且,国家补助资金只能满足路面工程,线形调整、坡度调整、路基处理等方面的资金,国家根本没有资金来解决,全靠基层政府解决,农民筹集资金难,社会捐助又少,造成农村道路建设负债累累,因资金不到位,工程怠工、停工现象时有发生,给农村道路建设带来了诸多不利。

2.3建设管理不到位,质量不符合相关规定

当前,我国大部分地方,乡镇以上道路建设业主是县级交运部门,村组道路、产业路、联网路等村级道路业主是村民委员会。在建设中,乡镇以上的道路建设,建设程序、建设体制、监管体制等,一般是很正规的,是按照国家建设相关规定进行的,质量是得到保证的。在村级道路建设中,由于村一级干部文化水平低,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对项目建设程序、监督管理、工程技术要求标准等,比较陌生,没有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工程承包下去,没有科学的管理机制,仅仅派一些村民代表、农民参加工程监管,他们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与指导,没有业务水平,外行管内行,很难发挥科学监督他人的职责。近几年来,由于农村道路建设项目多,县级交运部门和乡镇交管部门人员少,管理指导面大,亲临村级指导偏少,村级监管人员的业务水平得不到提高,监督管理还是有不到位的现象。为了加强项目建设监管,有部分乡镇招了监理,专门监督工程项目,但是由于监理单位人员少,一位现场监理人员往往要负责好多工地,甚至几个乡镇的工地,覆盖面广,造成监理失控,主要的监管工作还是要依靠村级自己监管。再加之,施工人员大都由农民组成,施工技术缺乏,经验不足,操作不按照规定进行,造成路基换填不到位,该压实的未压实,混凝土配合比不达标,混凝土拌合未达标,振捣未密实,弯道该加宽的未加宽,该超高的未超高等等,工程质量大打折扣,质量不过关,影响道路的通畅能力,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

2.4农村道路建成后,管护不到位

道路使用年限在标准质量的基础上,还取决于后期的管护。当前,农村道路建成后,部分地方由于养护资金缺乏,养护机制不健全,养护工作落不到实处,使得道路在使用后不久,出现了破损现象,影响道路通畅。管护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是领导重视不够,重建轻管,养护资金不够,农民筹资困难,劳动力组织困难,路有人过,没人养,有些地方看是成立相关的机构,但也是形同虚设,没有实质性的效果。其次,农村道路管理体制以及运行机制不健全,管养体系不完善,只对农村道路进行季节性或临时性养护,对于超载车导致路面损坏,没人管,损坏的路面没有及时修补,造成破损面越来越严重,甚至造成道路中断,不得不花大量的资金进行整治,损失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损失更大。

3完善农村道路建设的有效路径

3.1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与布局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道路建设的规划,要从全局上,根据资金量的大小、道路的重要性、受益面的大小,进行科学合理地规划,有计划地建设,不要盲目地扩大建设范围,四面开花,到处都在修路,造成资金断链,工程怠工、停工,业务部门指导跟不上,工程监管不到位,工程质量大打折扣,达不到国家建设标准。农村道路建设只有规划科学合理、资金不断链、业务指导到位、工程监管到位,才能建成符合国家标准的路,才能完成国家的建设目标,满足人民的需要。

3.2资金筹集范围要广,并与相关政策配套

资金问题一直是农村道路建设最大的难题,要想解决这一难题,还需要建立广泛的筹资机制,并与相关政策配套实施,这样效果会更好。可以采用“国家补助为主,相关政策配套,单位赞助,农民筹集与社会捐献等”的融资机制。首先,国家补助资金要尽可能地将线型调整、坡度调整、路基处理等资金纳入预算,以免发生筹资不到位,造成工程资金不足;其次,广泛宣传,积极组织,用政策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成功人士进行资助和捐助,扩大筹集途径,增加农村道路建设的资金来源;第三,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农民以及外出务工人员积极参与资金筹集,在外出务工人员赞助资金,在家农民出劳动力,为本村道路建设更好地贡献一份力量;第四,利用本村的特色产业优势,吸引外来企业投资搞发展,鼓励他们将一部分资金用于道路建设,解决农村道路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3.3完善管理机制,建立监督体系,确保工程质量

在农村道路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划和设计进行施工,制定规范的规章制度并不折不扣地执行,是工程质量的保证。工程施工实行奖惩制度,对那些不按照规定施工的,故意偷工减料,消极怠工者予以警告和罚款,对施工有突出贡献的,按照设计要求施工的给予奖励;建立监管体系,业务主管部门要定期到所辖区域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基层监管部门的监管水平,特别是村一级监管人员的培训,要手把手地教,把他们教会,他们是村级道路建设的直接监管人,村级道路建设的监督全靠他们;另外,交运部门还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施工技能和业务水平,不能让非行业人员来指导修路,来建设路。

3.4加强宣传教育,注重农民参与

在道路建设中,要加强当地群众的宣传教育,让他们真正认识到修建道路是惠及自身的民生工程,他们的大力支持是工程质量的保证,号召他们主动加入修路队伍,支持施工队伍施工,协助他们的工作,道路才能建设得更好。

3.5农村道路的后期养护与管理

农村道路要“三分建,七分管”,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道路养护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养护与管理,确保道路的使用寿命。农村道路养护资金缺口大,筹集难度高,没有经费,劳动力无法组织,养护工作落实不到位,各级政府要预算足够的养护经费,养护工作才能得到保障;交运部门要建立完善的养护机制,制定实施方案,层层抓落实;乡镇要定期组织检查、考核,奖优罚劣,奖惩到位,确保养护质量;村民委员会要组建一支专业的养护队伍,责任要落实到人,落实到路段,做到条条道路有人养,有人管;同时,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号召受益群众参与养护工作,投工投劳,加入养护队伍,减少养护人员的工作量,确保养护质量,巩固农村道路建设的成果。

结语

农村道路建设不仅能够让农民出行变得便利,减少肩挑背磨,增加劳动效率,还能够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更好地拉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虽然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农村道路建设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得到解决,以实现农村道路建设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新强.农村道路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8(11).

[2]李思锐,邹国旗,李燕鹏,马伟栋.湖北农村道路建设的现状、问题和发展方向[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02).

[3]郑琳军,傅建平.加强农村道路建设管理之对策[J].交通企业管理.2016(06).

标签:;  ;  ;  

农村道路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思考张逊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