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电气设备故障分析及管理探讨刘大炜

电厂电气设备故障分析及管理探讨刘大炜

(河北大唐国际丰润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省唐山市063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厂也需要不断完善并革新自身技术,固有电气维修手段不能满足当前电力系统需求,而且传统检修作业过程操作难度较大,成本较高。在新时期背景下,制定新的方式,使检修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从而提升电力系统工作效率。

关键词:电厂;电气设备故障;检修管理

1电厂电气设备常见故障分析

1.1备用电源自动切换故障

为应对各类不确定情况,在电厂厂用电流程设计中往往引入备用电源。例如,为保障发电机的持续、稳定运转,其驱动系统一般是双路供电(一主一备)。根据电压等级,备用电源一般可划分为高、低压两种类型。鉴于发电机在电厂的重要地位,现主要就发电机备用电源切换异常造成的影响进行阐述。发电机备用电源选型方面的考量因素有:发电机容量;控制模式;发电机数量;接线模式。由此可见,给发电机配置备用电源是一项复杂工作,若配置不当,会引发各种问题。第一,备用电源启动是需要时间的,对于发电机这类高速运转的设备体系,一旦失去主供电源,相关设备个体将立即转入降速运转态势,且降速幅度与启动所需时间呈正相关。第二,如果启动时间超过额定值,就会导致锅炉不能正常运转,严重情况下甚至导致发电机不能再次运转。第三,由于突然加压对发电机不利,即使备用电源在额定时间内接入母线运转,也有可能引起电机故障。

1.2发电机温度过高

发电机的持续工作周期一般较长,长期持续运转必然耗费大量金属(铁/铜),并附带产生大量热能,这样就可能使相关电气设备累积热能而导致温度骤升,长此以往将有损该电气设备的表层绝缘体(老化加快),最终致使电气设备的运行年限缩减。根据相关研究,以上过程的进展速度与设备温度呈正相关,特别当温度越过临界点温度后,老化速度加快,不但对发电机正常运转造成威胁,还可能引发人身安全事故。

1.3电气设备接地故障

对电气设备作接地处理是保障设备正常运行和作业人员安全的必然措施,但接地体系若出现短路故障,将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电厂接地故障主要形式有:第一,直流接地故障。当直流发生接地故障但不短路时,因其熔断器不会熔断,使检修人员误认为一切正常,忽视相关操作注意点,导致故障扩大。第二,交流接地故障。如电动机绕组受潮而形成的接地故障。第三,接地失效。当前的接地材料和接引线以扁钢为主,而扁钢在长期运行后会出现腐蚀及磨损现象,可能造成接地失效。

1.4电气设备电压超载故障

稳定合理的电压值对电气设备效能的发挥至关重要。一般要求电压波动不超过额定值的5%。对于发电机设备体系来说:第一,当电压高于额定值时,励磁会提高(因设备容量发生变动),促使转子电流加大,这样就进一步增强温升效应,从而带来加速老化和铁/铜损耗增加等不利后果。第二,当电压低于额定值时,绕组铁芯等发电机部件的稳定性变差,表现为不能正常运转,导致机组异常振动。电压过低还会引发相关机械设施的非正常运转。

2电厂电气设备检修及维护管理策略

2.1制定科学的检修计划与检修制度

在开展检修工作前,企业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制定科学的检修计划与完善的检修制度,能够使定期检修、状态检修和主动检修相结合,明确检修中的重点内容,要求检修人员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检修、维护,在实际工作中结合电气设备运行状态、使用年限、工作需求等制定针对性检修方案,保证检修及维护工作的有序进行。另外,电厂企业管理人员还应该重视管理制度的创新,如现场检修执行定置化管理,抓好以安全为首的、质量、文明、进度、定置检修过程管控五要素;并在整个检修过程现场盯守制,为电气设备检修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

2.2提高检修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电厂设备检修人员的技术水平与职业素养对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有着决定性影响,如果要做好电气设备的检修与维护工作,就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技术的维修团队。首先,电厂企业应该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与指导,提高其专业水平与检修能力,结合有效的考核制度与奖惩机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保证检修人员在工作中能够认真负责,提高责任意识,从而保证维修工作的顺利完成。其次,检修人员自身要具备勇于创新、不断学习的精神,善于积累与总结,在工作中能够时刻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树立事故安全防范意识,以良好的检修技术做好电气设备的检查与维护工作。

2.3加强电气设备检修及维护工作

为了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对其进行相应的检修和维护。利用日常的巡检、隐患排查、定期及设备消缺等工作,提高电气设备的可靠性。对于消缺过程中发现的设备问题和隐患,举一反三,对同类型、同批次的设备进行检查和预防性检修。针对检修工作做好修前、修后全面的分析,数据对比,对电气设备结构、检修内容、检修方案、试验报告等进行记录。对于维护难、故障率高的设备开展技术分析,要有创新思想,调研新型产品渠道,如凝泵的变频改造为永磁装置,大大节省了维护量。其次,根据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对设备状态进行周期分析报告,如果发现故障问题要及时找出原因并进行维修,切实提高电厂电气设备的运行质量。

2.4制定科学电气设备管理系统

想要对电气设备进行科学维修,就需要相关企业加强对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明确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转变固有管理模式,根据社会发展对管理手段不断更新,保证其适应现代社会生产活动。结合企业眼下管理水平,构建合理管理体系。同时根据相应技术水平制定管理条例,构建管理平台,保证对出现的运行故障能做到综合分析,及时处理,并针对设备状况制定预防故障的方案。为了保证相应措施能积极落实,要严格实行设备信息登录制,对每个阶段的电气设备运行状况进行记录与分析,掌握设备状态,为后续管理工作提供依据。供电系统中电气设备种类与数量众多,而且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不能使用同一种管理手段。应结合多种设备的运行特征,制定对应方案,从而提升工作运行的灵活性,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十分复杂,细节问题常常决定了整体系统的运行效率,因此要在采购、验收、组装、维护等多环节中均做好工作,对工作人员能力、电气设备、管理工作等三方面进行综合处理,保证三者和谐发展,在人员采购过程中,应选择经验丰富、了解电厂实际需求的员工。在采购设备时建立好该设备相应数据库,及时对各个环节进行反馈,发现缺陷及时处理。与电力系统其他方面工作有所不同,管理工作全程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所以对管理人员展开积极培训,明确员工管理责任,提高管理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结束语:

在电厂的运行和生产过程中,电气设备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故障,因此必须重视和总结这些故障产生的原因,被予以解决。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电厂电气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工作,可以采用一些先进的技术提升对设备的保护,也只有这样才能降低设备发展故障的几率,保障供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翠红.关于加强电气设备管理和维修的研究[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8(22):29-30.

[2]陈永超.浅议电厂电气设备故障及管理方法[J].企业技术开发,2018,37(10):104-105+136.

[3]王枚霞.电厂电气设备常见故障排除方法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6(04):167.

[4]孙建忠,万友.电厂电气设备的故障分析及处理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5(04):202.

[5]刘意.电厂电气设备检修及电气运行故障应对措施的研究[J].科技展望,2014(21):143.

标签:;  ;  ;  

电厂电气设备故障分析及管理探讨刘大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