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精神论文-窦玮

公务员精神论文-窦玮

导读:本文包含了公务员精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税务系统,基层公务员,精神激励

公务员精神论文文献综述

窦玮[1](2018)在《基层税务系统公务员精神激励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全面“营改增”改革的不断推进,税务机关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经济促进作用。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针对税务系统实际,不断探索实施了加强税务干部队伍建设创新性、机制性的精神激励,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基层税务公务员工作活力差,税务征收成本仍居高不下,现有的精神激励机制体系还无法实现对这一现象的有效改善。因此,在现实税务征管环境下,如何有效地发挥精神激励机制的作用,是我国基层税务机关所面临的一项挑战性研究。本文以内蒙古B市国税系统为例,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B市国税系统现行精神激励机制的满意度和不满意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揭示出当前基层税务系统存在的晋升激励不完善、绩效考核不客观、奖惩激励不充分、培训激励不科学、情感激励不重视等问题,进一步从管理理念、行政环境、管理制度、管理水平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层次的原因分析,同时在借鉴美国、日本和香港精神激励机制的成功经验基础上,以激励理论的融合应用为基础,提出了完善科学合理的晋升激励、健全公平有效的考核激励、强化双向作用的奖惩激励、改进供需匹配的培训激励和优化内含丰富的情感激励等对策,以期为当前基层税务干部队伍建设提供积极建议,进一步提振基层税务公务员士气和提高基层税务系统行政效能。(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8-06-13)

屈贞[2](2017)在《中国基层公务员精神状态的现实呈现与提升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精神状态决定工作状态和工作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吏和为官不为成为干部管理的新常态,在干部队伍风气大力改善的同时,也出现了不作为不担当、庸政怠政的消极现象。文章从行政文化建设、制度建设、强化榜样示范作用等外围层面和加强基层公务员自我修养这一核心层面展开提升中国基层公务员精神状态路径的探寻。(本文来源于《领导科学论坛》期刊2017年11期)

张云武[3](2017)在《公务员精神健康的影响因素:一项多层线性模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精神健康问题主要存在于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弱势群体,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本文分析了作为社会优势群体的公务员的精神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显示:公务员同样存在着精神健康问题,但是与社会弱势群体不同,影响公务员精神健康的因素主要是工作环境。该结论不仅否定了迄今学术界的共识,而且公务员的精神健康问题不能仅从心理学、医学关注的个体角度分析,还需要社会学关注的个体以外的环境因素进行考察。(本文来源于《浙江社会科学》期刊2017年01期)

谢大平[4](2015)在《建设服务型政府背景下基层公务员精神激励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是社会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和我国参与全球化竞争的客观需要。我国现行的各级政府机构的管理模式正向服务型模式转变,这一转变改变了国家公务员行使国家公权力的方法和模式,尤其是直接面对和服务于老百姓的基层国家公务员群体。在这样一种背景和环境下,各级国家政府机关都迫切地需要要对国家公务员进行合适的符合当地情况的精神激励方法并提出切实有效的精神激励励机制。研究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构建服务型政党的背景下的基层国家公务员群体的精神激励机制,是对我国服务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党建设过程中对国家公务员激励方法和激励机制“问题”的细化与深入,不仅有利于基层国家公务员群体找准自己的位置,同时有助于实现基层国家公务员群体实现他们加入国家公务员队伍的抱负,让基层国家公务员群体中他们自己的人生志向和追求与党组织和政府的组织目标和大局建设目标达成一致,实现两全其美的结果。因此,研究在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党背景下基层国家公务员群体的精神激励机制具有明显和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相关激励理论和人性假设理论出发,在参考国内外激励机制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精神激励层面的内在动力对工作动机和热情的激发作用明显,首先分析目前国家公务员精神激励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结合服务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党建设对国家公务员群体提出新的要求,以某街道为分析研究对象,分析重庆市某街道国家公务员激励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以期对当前基层国家公务员群体队伍建设提供一点积极建议。(本文来源于《重庆理工大学》期刊2015-03-12)

陈黎力[5](2015)在《职业倦怠视角下的公务员精神懈怠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职场人士的工作压力与日俱增,职业倦怠便成为长期处于工作压力下的一种极端反应。公务员是公共资源的管理者、组织者和具体实施者,是政府职能得以实现的直接力量。职业倦怠问题的出现不仅会影响公务员本身的身心健康,更会对工作绩效产生负面影响,严重降低政府效能,并且损害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本文从职业倦怠的视角出发分析公务员精神懈怠问题,列举了其表现及危害,最终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本文来源于《党史博采(理论)》期刊2015年01期)

张玉胜[6](2014)在《“四点希望”诠释公务员精神内涵》一文中研究指出2013年12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接见了受表彰人员和与会代表,并向广大公务员提出"促进改革创新"、"始终勤政为民"、"践行法治原则"、"严守清正廉洁"等"四点希望"。人民满意是公务员的最高荣誉。李克强总理提出的这"四点希望",既深情寄寓了党和政府对公务员队伍(本文来源于《共产党员》期刊2014年01期)

张新茂,赵咏雪[7](2013)在《论公务员精神的内涵与宪法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务员精神是公务员政治素质、思想作风、职业素质、首先情操、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它的科学内涵是:"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求真务实、开拓创意、顾全大局、团结协作",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人民对公务员提出的严格要求。公务员的形象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公务员的精神也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本文来源于《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叁辑)》期刊2013-11-23)

方铁[8](2012)在《公务员精神书法作品选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人才资源开发》期刊2012年11期)

李瑞超[9](2012)在《从激励和监督看公务员精神的培育》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国实施公务员法大会上,曾庆红同志将当代中国公务员精神概括为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顾全大局、团结协作,恪尽职守、廉洁奉公四个方面,深刻体现了公务员工作的内在性质,蕴涵了鲜明的时代要求。明确了内容,关键就是如何塑造和培育的问题,否则,失去现实具体行动支撑的内容将只能成为空洞的口号。笔者认为,公务员作为国家权力运行的执行者,作为国家社会的管理者,不同于一般的公民,因而更加需要从激励引导和监督警示两个方面入手,从规范言行、规范工作流程等具体细节入手,形成一整套制度来支撑公务员精神的培育与传承,真正将公务员精神内化到每一个公务人员的思想意识中。(本文来源于《党政论坛》期刊2012年09期)

李东倜[10](2012)在《简析马克思主义关于公务员精神的内涵》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务员精神体现为全体公务员共同认知并遵循的价值取向,并外化为行为方式。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公务员精神"观相比,马克思主义的"公务员精神"观在价值观念、职业精神及时代精神方面集中体现为服务、负责、法治和公平正义精神的根本价值取向,并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终归宿。(本文来源于《青春岁月》期刊2012年16期)

公务员精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精神状态决定工作状态和工作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吏和为官不为成为干部管理的新常态,在干部队伍风气大力改善的同时,也出现了不作为不担当、庸政怠政的消极现象。文章从行政文化建设、制度建设、强化榜样示范作用等外围层面和加强基层公务员自我修养这一核心层面展开提升中国基层公务员精神状态路径的探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公务员精神论文参考文献

[1].窦玮.基层税务系统公务员精神激励机制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8

[2].屈贞.中国基层公务员精神状态的现实呈现与提升路径[J].领导科学论坛.2017

[3].张云武.公务员精神健康的影响因素:一项多层线性模型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17

[4].谢大平.建设服务型政府背景下基层公务员精神激励机制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5

[5].陈黎力.职业倦怠视角下的公务员精神懈怠问题研究[J].党史博采(理论).2015

[6].张玉胜.“四点希望”诠释公务员精神内涵[J].共产党员.2014

[7].张新茂,赵咏雪.论公务员精神的内涵与宪法意识[C].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叁辑).2013

[8].方铁.公务员精神书法作品选登[J].人才资源开发.2012

[9].李瑞超.从激励和监督看公务员精神的培育[J].党政论坛.2012

[10].李东倜.简析马克思主义关于公务员精神的内涵[J].青春岁月.2012

标签:;  ;  ;  

公务员精神论文-窦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