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通讯自动化设备及工作模式浅析

电力通讯自动化设备及工作模式浅析

(上海欣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上海200437)

摘要:电力通讯涉及的专业资源庞大而复杂,包括线路资源和设备资源,智能资源和非智能资源,物理资源和逻辑资源;另外随着电力通讯系统的迅速发展,传输干线的数目大幅度增加,传输系统容量越来越庞大,导致网络管理、电路调度工作的难度和复杂度增加。鉴于此,文章对电力通讯自动化设备与工作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力通讯;自动化设备;工作模式

1电力通讯自动化设备

1.1光纤通讯自动化设备

光纤通讯是利用光与光纤来达到信息传递的一种通讯方式,其首先利用信号的发送端将数据信息转换为便于传输的电信号,然后通过调制方法将电信号转移到激光器上,其所产生的光的强度就会与电信号形成同步变化的趋势,与此同时利用光纤将形成的光信号传输到信号的接收端,最后接收端将光信号再次转换为电信号,以此实现数据信息的传输过程。光纤通讯具有信息传输容量巨大、私密性高等优势,现已成为电力通讯系统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通讯方式。光纤通讯自动化设备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发射机器,其主要用于实现数据信号――光信号之间的转换;(2)接收机器,其主要用于实现光信号――数据信号之间的转换,同时还可将光信号放大到可用于传输的电平值;(3)光纤,主要用于光信号的传输;(4)中继机器,其主要用于增强在远距离传输过程中不断衰弱的光信号。

1.2载波通讯自动化设备

载波通讯是电力运输系统最基本的一种电力通讯方式,其不仅可以利用已有的高压输电线路实现电力信号高效、快速的传输,减少了额外设备的投资成本,而且由于高压输电线路这一传输介质十分可靠、稳定,使得其所传输的电力信号也具有可靠、稳定的优点。载波通讯方式不仅可以进行模拟电信号的传输,还可同时实现数字电信号的传输,如若将其应用在家庭、办公室等场所,则具有明显的节约通讯成本、安装便捷快速等优点,若将其应用在电力通讯系统之中,则可作为远程查抄电表的基本技术支撑。常用电力通讯系统的载波通讯自动化设备主要有以下三种:(1)明线式载波机,其是使用铜线作为传输介质的一种载波通讯自动化设备,可同时将加载在40组铜线上的电信号进行高效、快速的传输;(2)对称式载波机,其是使用对称性线路作为传输介质的一种载波通讯自动化设备,在通讯承载数量、抗信号干扰能力以及私密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3)同轴电缆式载波机,其是使用同轴性线路作为传输介质的一种载波通讯自动化设备。

1.3微波通讯自动化设备

微波通讯自动化设备种类繁多,不同形式的微波站,其所使用的通讯自动化设备也是各不一样,与此同时,其所承担的通讯业务也是各不相同。一般情况下,微波通讯自动化设备主要有收信机器、发信机器和终端机器三部分。其中,收、发信机器主要用于改变信号的发射与接收频率,比如,在接收信息阶段,收信机器就需要把接收信号的频率降低,但在发送信息阶段,发信机器就需要把要发送信号的频率升高,以此实现信号的接收与发送功能。而终端机器则是微波通讯方式中的关键性设备,其在发送信息阶段可用于把各路单一性信号组合成为多路群体性信号,而在接收信息阶段则可用于把多路群体性信号再次转换为各路单一性信号,但这两次转换其所遵循的规律则是不同的。

2电力通讯网络的工作模式

2.1电力通讯系统的分析

电力通讯自动化设备构成了电力通讯系统的基础结构,其载波通讯设备、微波通讯设备和光纤通讯设备均可以实现通信信号的传输及处理,完成信息交换。在该系统工作的过程中输入设备完成信号的采集和输入,将信号源产生的信号传输到电力通信自动化装置中;交换设备实现信号的交换,将载波信号、微波信号、光纤信号等转变为数字信号,利用信道实现数字信号的传输,如载波通讯设备中的发信部分;传输完成后通过载波通讯设备、微波通讯设备和光纤通讯设备等的信道输出设备将信道传输的信号解调,还原成原有的信息形式,从而完成通讯。信道在传输信息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外部噪声源的影响产生信号失真。

2.2设备的主要工作模式

载波通讯设备主要为电力线载波通讯方式,该通讯的过程中主要以高压输电线路作为通讯通道,通过该线路及交换机完成区域间信号的传输。电力线载波通讯工作的核心为载波机,该设备在长途线路传输中可以将原始信号调制为数字信号,从而保证通信传输质量的需求。与此同时,电力线载波通讯中还设置增音机,对信号衰减进行补偿。

微波通讯设备主要为微波中继通讯方式,该通讯方式通过无线电实现信号的传输。微波中继通信方式工作的过程中利用两端的微波站发出微波信号,借助中间转接站实现信号在频带上的搬移,由载波机完成传输过程中信号的调制及解调,从而实现信号传输。

光纤通讯设备主要通过光纤通讯传输方式完成信号的传输,可以电信号通过光发射机转变为光信号,借助电接收机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从而完成信号的调制及解调。光纤通讯的过程中基本光纤传输系统中的光发射机和光接收机完成远距离光纤线路信号的传输,该过程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小,传输的可靠性较强。

3自动化设备工作模式的协调

3.1加强光传输中光功率的控制

电力通讯自动化设备工作过程中可以适当对光传输中的光功率进行提升。上述措施能够有效改善光纤通信效益,保证电力通讯安全稳定运行。相关资料显示:电力通讯光纤传输的过程中光功率与光端机的最大传输距离相关,因此,在光纤通讯设备光传输的过程中要依照光端机的最大传输距离确定光功率数据。与此同时,光纤通讯设备中光中继机工作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输入输出接口丢失现象,造成线路码型正反发生变换,导致系统通讯效益受到影响。因此,在光纤通讯设备中可以适当加入各个方向的中继站,使其共同拥有系统中的光中继机,从而保证电力通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2全面优化电力通讯的网络模块

电力通讯自动化设备工作的过程中要对电力通讯网络模块进行完善,通过网络模块构建系统化、层次化传输体系,从而保证各项传输方式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人员可以在传统设备传输方式中设置基于通讯网络的传送模块、交换模块,借助互联网技术增强信息模块之间的协调性,保证信号源信号能够实时、准确地传输和控制,消除外部信号在信道中对传输信号的影响,防止信息失真。尤其是在信号接收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变换器提升设备的利用率,为非电信息电信号的转换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保证电力通讯的信号接收效益。与此同时,还要适当增强接收设备和输入设备的智能化监督,做好上述设备工作的协调,结合现代化电力通讯需求形成相应的通信网体系,及时交换信息,对电力通讯自动化设备及技术进行优化和提升,从而全面提升电力自动化通讯效益。

结束语

在合理规划、设计和实施各种网络的基础上,如何为电力系统提供种类繁多、质量可靠的服务,就成为摆在电力通讯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建立一个综合、高效的电力系统通讯资源管理系统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淑娥,孔英会,高强.电力系统通信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2]张先迪,李正良.图论及其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标签:;  ;  ;  

电力通讯自动化设备及工作模式浅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