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陶瓷层论文-周子民,牟仁德,郭孟秋,汤智慧

双陶瓷层论文-周子民,牟仁德,郭孟秋,汤智慧

导读:本文包含了双陶瓷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热障涂层,活性元素改性,热循环,双陶瓷层

双陶瓷层论文文献综述

周子民,牟仁德,郭孟秋,汤智慧[1](2019)在《采用Pt、Dy改性粘结层的铈酸镧/氧化锆双陶瓷层抗氧化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Pt、Dy改性粘结层的铈酸镧/氧化锆双陶瓷层的抗氧化行为。方法采用电镀+EB-PVD的方式在高温合金表面制备带有Pt、Dy掺杂NiAl粘结层的热障涂层(Thermal Barrier Coatings TBCs)。采用双陶瓷层结构设计,顶层为铈酸镧(La_2Ce_2O_7),底层为氧化锆(YSZ)。对涂层在1200℃条件下的热循环行为、微观组织以及失效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经过500次循环后,不掺杂涂层YSZ层与热生长氧化物(TGO)处出现了大量裂纹,Pt/Dy共掺杂的涂层经过1000次循环后界面处结合良好,仅仅是在La_2Ce_2O_7陶瓷顶层中出现了少量的微裂纹。结论在粘结层中加入Pt元素,能有效抑制互扩散区难溶相的析出,延缓涂层的蜕化。(本文来源于《装备环境工程》期刊2019年01期)

张晓峰,雷新更,宋希文,崔向中,张永和[2](2016)在《双陶瓷层热障涂层3.5%Y_2O_3-La_2(Zr_(0.7)Ce_(0.3))_2O_7/YSZ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EB-PVD沉积了3.5%Y_2O_3-La_2(Zr_(0.7)Ce_(0.3))_2O_7(3.5YLZ7C3)/YSZ双陶瓷热障涂层,分析了涂层的成分、相结构、组织形貌和热循环氧化性能。研究表明:La_2(Zr_(0.7)Ce_(0.3))_2O_7(LZ7C3)材料中掺杂Y_2O_3能有效地降低涂层中La2O3/Zr O_2/Ce O_2的成分偏差;双陶瓷涂层在1050℃下氧化增重动力学为M=0.1219t1/3,相比抛物线型YSZ涂层的氧化增重曲线,较大减缓了氧化速度;沉积态双陶瓷涂层表面结构(即3.5Y-LZ7C3涂层结构)为烧绿石结构,经过热循环后逐渐分解,出现了萤石结构以及La_2O_3的衍射峰;在1050℃双陶瓷层热循环氧化寿命达768 h。(本文来源于《航空制造技术》期刊2016年12期)

谢峰,范学领,张伟旭,王铁军[3](2015)在《双陶瓷层热障涂层中表面垂直裂纹的参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双陶瓷层热障涂层中周期性表面垂直裂纹的断裂力学行为及其影响参数,计算双陶瓷层热障涂层中周期性表面垂直裂尖能量释放率和涂层内的应力分布.(本文来源于《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08-16)

张彦飞,李芹,曹学强[4](2012)在《一种长寿命热障涂层——LaMgAl_(11)O_(19)/YSZ双陶瓷层介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固相反应合成LaMgAl11O19热障涂层新材料,用喷雾干燥的方法制备粉末,用等离子喷涂方法制备LaMgAl11O19/YSZ双陶瓷层热障涂层,通过热循环实验测试了涂层的热循环性能,并分析了涂层失效机理。研究结果表明LaMgAl11O19/YSZ双陶瓷层热循环寿命比8YSZ的热循环寿命长得多,是一种非常有应用前景的热障涂层新材料。(本文来源于《中国新技术新产品》期刊2012年13期)

李振军,吴惠云[5](2012)在《基体条件对Sm_2Zr_2O_7/YSZ双陶瓷层热障涂层界面残余热应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等离子喷涂Sm2Zr2O7/YSZ双陶瓷层热障涂层界面残余热应力分布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基体厚度不同时,涂层界面Sm2Zr2O7/YSZ及界面YSZ/NiCoCrAlY对应应力及应力梯度基本不变,表明应力及应力梯度与基体厚度无关;但基体材质热膨胀系数对涂层系统界面的径向、轴向及剪切应力梯度有决定性的影响,且各应力梯度随金属基体的热膨胀系数差异增加而增大,表明基体材质是影响涂层界面径向残余热应力及应力梯度的根本原因。采用多层陶瓷结构并合理选择各层材质的热膨胀系数将更加有利于降低涂层应力梯度,进而改善涂层性能,延长涂层寿命。(本文来源于《中国陶瓷》期刊2012年06期)

周国栋,陈树海,黄继华[6](2012)在《热辐射对双陶瓷层热障涂层的隔热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理论建立了双陶瓷层热障涂层不透明和半透明物理模型,采用有限元ANSYS软件模拟了稳态温度场.双陶瓷层在不透明时,顶层厚度增加,顶层上表面温度线性增加,第二层和黏结层上表面温度线性降低.在半透明性弱时,与不透明情况类似.在半透明性强时,顶层上表面温度略低于不透明时,第二层上表面温度高于不透明时,黏结层上表面温度先快速后缓慢降低再保持不变,且远高于不透明时.(本文来源于《北京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5期)

周国栋,陈树海,黄继华[7](2011)在《双陶瓷层热障涂层的隔热行为有限元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理论建立了双陶瓷层热障涂层不透明和半透明物理模型,采用有限元ANSYS软件模拟了稳态温度场。结果表明双陶瓷层在不透明时,随总厚度或顶层厚度增加,顶层上表面温度近似线性增加,第2层和粘结层上表面温度近似线性降低。在陶瓷层半透明条件下,衰减系数对各层温度有一定影响。在衰减系数很大时,各层温度与不透明情况类似;在衰减系数较小时,顶层上表面温度略低于不透明时,第2层上表面温度略高于不透明时,粘结层上表面温度先快速后缓慢降低并保持不变,且远高于不透明时,界面反射能降低各层温度。(本文来源于《功能材料》期刊2011年12期)

双陶瓷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EB-PVD沉积了3.5%Y_2O_3-La_2(Zr_(0.7)Ce_(0.3))_2O_7(3.5YLZ7C3)/YSZ双陶瓷热障涂层,分析了涂层的成分、相结构、组织形貌和热循环氧化性能。研究表明:La_2(Zr_(0.7)Ce_(0.3))_2O_7(LZ7C3)材料中掺杂Y_2O_3能有效地降低涂层中La2O3/Zr O_2/Ce O_2的成分偏差;双陶瓷涂层在1050℃下氧化增重动力学为M=0.1219t1/3,相比抛物线型YSZ涂层的氧化增重曲线,较大减缓了氧化速度;沉积态双陶瓷涂层表面结构(即3.5Y-LZ7C3涂层结构)为烧绿石结构,经过热循环后逐渐分解,出现了萤石结构以及La_2O_3的衍射峰;在1050℃双陶瓷层热循环氧化寿命达768 h。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陶瓷层论文参考文献

[1].周子民,牟仁德,郭孟秋,汤智慧.采用Pt、Dy改性粘结层的铈酸镧/氧化锆双陶瓷层抗氧化行为研究[J].装备环境工程.2019

[2].张晓峰,雷新更,宋希文,崔向中,张永和.双陶瓷层热障涂层3.5%Y_2O_3-La_2(Zr_(0.7)Ce_(0.3))_2O_7/YSZ研究[J].航空制造技术.2016

[3].谢峰,范学领,张伟旭,王铁军.双陶瓷层热障涂层中表面垂直裂纹的参数分析[C].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2015

[4].张彦飞,李芹,曹学强.一种长寿命热障涂层——LaMgAl_(11)O_(19)/YSZ双陶瓷层介绍[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

[5].李振军,吴惠云.基体条件对Sm_2Zr_2O_7/YSZ双陶瓷层热障涂层界面残余热应力的影响[J].中国陶瓷.2012

[6].周国栋,陈树海,黄继华.热辐射对双陶瓷层热障涂层的隔热影响[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2

[7].周国栋,陈树海,黄继华.双陶瓷层热障涂层的隔热行为有限元模拟研究[J].功能材料.2011

标签:;  ;  ;  ;  

双陶瓷层论文-周子民,牟仁德,郭孟秋,汤智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